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發布

2020-12-08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邱晨輝)在11月20日舉行的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利用大芻草挖掘玉米密植增產基因」等十大進展入選。

具體來看,這十大進展分別是:利用大芻草挖掘玉米密植增產基因、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實現雜交稻自留種、發現黃瓜分枝調控新基因、建立高雜合物種單倍型基因組組裝的新方法、揭示反芻動物的進化及其獨特性狀的分化機制、發現兩種可轉移替加環素高水平耐藥新基因、解析非洲豬瘟病毒三維結構、編輯感病基因培育抗白葉枯病水稻、解密土傳病原真菌的強致病性、構建我國氮排放安全閾值定量評估新方法。

萬建民表示,此次發布的十項進展,可以代表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涵蓋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替加環素新型耐藥基因、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解析、土傳病真菌和農業氮素管理等研究方向,有力支撐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生物安全、「舌尖上」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是在文獻計量分析基礎上,由全國知名專家和院士進行遴選,旨在及時推介我國農業領域具有開拓性、引領性的基礎研究重大成果,展示我國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能力,提升農業科技引領度和顯示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科學院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20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進展
    11月20日,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王冉研究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院士團隊的合作研究 「發現兩種可轉移替加環素高水平耐藥新基因」入選2020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 福建農林大學一項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
    9月20日,農業農村部在北京指導召開「2018年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發布了《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報告(2012-2017)》、《2017全球農業研究前沿》和《2017年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等5個系列報告。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
  • 2020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進展揭曉 有力助推保障「食物安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0日訊 20日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以下簡稱《進展》)。《進展》中共發布10項能夠充分代表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涵蓋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替加環素新型耐藥基因、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解析、土傳病真菌和農業氮素管理等研究領域,將有力促進相關應用技術研究,進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生物安全、「舌尖上」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導讀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1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這些成果解答了這些生命科學的難題。  據了解,本年度的獲獎項目中,非院士主導項目所佔比例較往年大,聯合體認為這體現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後備力量強大。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組圖]
    中國網訊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為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揭曉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付琳)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13日在京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        評選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舉辦6屆。
  • 中國科協發布2020年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聞—科學網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猜猜看涉及中醫藥的是什麼?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覃勇)為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抓住科技創新突破口,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 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糧食實現歷史性「十六連豐」,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 中國科協發布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聞—科學網
    為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抓住科技創新突破口,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
  • 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重磅發布
    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現代快報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2020世界、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簡稱「雙十」發布),以及2020國內智能製造標杆企業當天重磅發布,這些都展示了工業軟體、智能製造平臺與系統集成、機器人等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
    在8月15日舉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作為一項有1.88萬名院士、專家、一線科技工作者參與評選的活動,今年的這些問題和難題具有哪些特點,連續三年的發布產生了哪些科研和社會影響,未來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難題,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就此進行了解讀。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超級稻、禽流感疫苗等上榜
    農業農村部20日發布「十三五」期間十大重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這十大重大標誌性成果是:1.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2.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 3.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 4.轉基因玉米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 5.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 6.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 7.玉米籽粒機收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體系集成應用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2項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
    近日,中國農學會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遴選結果的通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花生帶狀輪作技術」和「高產抗逆優質糧飼兼用玉米新品種魯單9088」2項成果分別入選重大新技術、新產品。
  • 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遴選結果公布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7日,中國農學會公布了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遴選結果,29項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經形式審查、網絡初選、複選、會議終選和徵求農業農村部行業司局意見後產生,包括新技術9項、新產品10項、新裝備10項。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在京發布...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高瑩)12月11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來自外交部、中東歐國家駐華使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嘉賓及媒體人士約40餘人參加會議。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骨膠原蛋白肽/骨多糖等抗骨質...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於南京召開,論壇發布了「十三五」期間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以及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等6個專項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春暉研究員團隊研發的「骨膠原蛋白肽/骨多糖等抗骨質疏鬆活性系列產品」入選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成果十大新產品
  • 2020年度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
    背景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科協辦函學字〔2020〕18號)的要求,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開展了 2020年度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遴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