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繪就,鼙鼓催徵。
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在我省廣大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勇挑重擔,勇開新局,以實際行動推進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振興發展新境界。
「省委全會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聚焦遼寧振興發展重點工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遼寧高質量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發出了動員令。紀檢監察機關是黨的政治機關、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是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要力量,必須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立足職能職責擔當作為,在重塑環境、重振雄風中立新功。」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胡哲表示,作為紀檢監察幹部,一定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與工作實際、自身職責結合起來,擔負好監督職責,監督保障黨中央各項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實,持續糾治扶貧民生、養老社保、生態環保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讓人民群眾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收穫幸福感。
省發展改革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與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開展學習討論,深刻領會豐富內涵,堅決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不折不扣抓好落實。堅持以省委《建議》為指導,強化對標對表、上下銜接,加快推進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統籌戰略制定與戰術實施,科學設置規劃指標體系,謀劃更多符合新發展理念的高質量項目,努力編制出符合遼寧實際、富有時代感、體現創新精神的「十四五」規劃。同時,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奮力衝刺全年目標任務。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專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深化明年工作思路,謀劃一批事關全局、著眼長遠、具有創新性的工作舉措,為「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全省教育系統正在學習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教育戰線新的貢獻。」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處長李國華介紹,我省將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打造更多的一流學科和一流特色學科;深化本科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布局一批急需緊缺專業;繼續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推進職業教育實用高效發展。同時,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老年教育、社區教育,著力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提高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生活品質。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全會提出在創新驅動上取得新突破,為我省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
「省委全會為我省『十四五』時期描繪的新藍圖既令人歡欣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省科技廳副廳長郝明表示,今年以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全省科技創新事業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進步:區域綜合性實驗室正式組建,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超600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破千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破萬家。今後,省科技廳將按照省委全會提出的目標,進一步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用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向鋼鐵、石化、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龍頭企業賦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加快促成產學研融合的創新氛圍,為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並召開「省工信廳年輕幹部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全廳形成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的良好氛圍。大家紛紛表示,省委全會已為今後發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工信系統將以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為目標,充分發揮產業數位化的場景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資源優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成立專門工作組,在產業布局、產品質量、技術裝備水平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等方面下功夫,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老字號」賦能增效,推動石化、冶金、建材等「原字號」行業拉長產業鏈條。突出抓好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新字號」生力軍。
省委全會提出,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取得新突破。「作為政府的民生保障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委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找準工作結合點和切入點,著力穩企業、保就業,落實好中央紓困惠企政策,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機關黨委辦公室專職副書記周勇表示,下一步,將把省委全會精神作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分級分類開展對各級人社部門幹部的教育培訓,引導全廳黨員、幹部及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任務上來。
記者 關豔玲 王 坤 李 波 葛紅霞 孔愛群 孫大衛 徐鐵英
(責任編輯:馮慶洋)
來源: 遼寧日報
【來源:東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