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一個天然的大寶庫,在這裡生長著許許多多對人非常有益的動植物。比如說,農村中隨處可見的車前草,是消炎止痛的良藥。小時候孩子們經常採摘的龍葵,更是一種極其美味的野菜,深受農村人的喜歡。山間、田野裡面的野雞和野豬,在幾十年前也曾是農村人極其喜愛吃的野味,尤其是野雞在以前的農民眼中這就是一種珍貴的滋補品。
當然,農村中還有很多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找到的寶貝,有一些甚至就長在人們的頭頂,其中的一樣就是瓦松。提起瓦松,很多90後和00後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可是對於60後、70後、80後的人來說,瓦松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原來的農村很少有平房,農民基本都居住在瓦片屋頂的瓦房裡。房子修建後,經過了幾年,房頂上就可能會長出一棵棵瓦松。瓦松的外形和松果差不多,由於是長在瓦縫裡,才有這樣的名字。現在我們看瓦松,會覺得它和市場上的多肉長得十分相似,甚至比多肉還更具觀賞價值。
在以前農村裡的老人會把瓦松當作寶貝。在民間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房頂上長有瓦松可以起到鎮宅的作用,為一家人帶來平安和福氣。也有人認為,房頂長有瓦松也有長壽的寓意。在古代,瓦松更是更是寄居高位的象徵。因此,農民看到瓦松不敢將它除掉,就算是要拆房子,他們也會小心翼翼地把瓦松移到一個盆子裡種。由此可見,農民對瓦松的重視程度。
儘管農民對待瓦松的態度具有迷信色彩,但實際上,瓦松確實是一種珍貴的植物,有極高的價值。現在,不僅農村人非常重視瓦松,城裡人也把瓦松當作寶,在市場上瓦松極為暢銷。瓦松在城裡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是用來做盆栽。由於瓦松和松果長得十分相似,它的葉子極具層次感,而且肉質肥厚。人們覺得這種形狀的植物,極具觀賞性。作為盆栽的瓦松,市場上的售價大約在二十元錢一盆。
當然,人們把瓦松買回去。除了觀賞以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不過,農村中人們對瓦松的觀念,也影響著城裡人。在家裡擺上幾盆瓦松,也為了起到鎮宅的作用。
瓦松的第二個用途是入藥。在中國古代的眾多醫藥典籍中,對瓦松的功效就有詳細的記載。而且在民間瓦松入藥也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作為一種藥材,瓦松可以起到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在《唐本草》、《本草圖經》、《綱目》等醫藥典籍中均有提及。在以前,醫療條件較為落後的農村,瓦松被不少人視為救命稻草。
正是因為瓦松有如此高的價值,以及如此廣闊的市場,加上瓦松生命力強,適應性好,分株就能繁殖。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種植瓦松,有的人因為種植瓦松而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