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半,46萬家公司倒閉,卻有人狂賺 2030萬!

2020-12-03 金錯刀

文/金錯刀頻道 圓圓

地獄般的2020年,終於過去一半。

這半年來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拼盡全力,幸運活到現在。

但還有一些公司,不幸沒能撐完這個夏天。

就中國來說,按照從天眼查收集到的數據。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

但被波及的不止是國內,新冠病毒將全球經濟送入重症監護。

等待我們的,可能是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隨著國外疫情還在擴散,不少大牌和企業,仍舊在艱難度日。

刀哥總結了一下,這波疫情究竟使企業受到哪些重創,以及還有哪些企業逆風翻盤,殺出一條自救之路。

不妨一個個開始說。

1.奢侈大牌:昔日王者地位難保

前陣子,世界最性感的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宣告進入破產清算。

要知道這個品牌自創立以來,就一直站在金字塔頂尖。

可是最近,卻快黃了。

6月9日,維多利亞的秘密英國公司即將進入破產清算,在英國開設的25家門店均在關閉狀態。

雖然此前還曾把重點放在中國市場,選擇兩名當紅演員作為大中華區和亞洲區代言人。

但這一次,恐怕回天乏術。

而另一邊,幾大奢侈品牌也被迫面臨疫情帶來的各種問題。

首先是大量關店。

從3月份開始,海外疫情開始爆發,奢侈品關店,成為所有大牌著手考慮的一件事。

義大利奢侈品牌古馳(Gucci)宣布,關閉6家工廠及位於義大利的所有門店。

香奈兒(Chanel)3月19日宣布,將逐步關閉位於法國、義大利和瑞士三個國家的生產基地,關門時間為兩周,同時關閉全美店鋪。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也已關閉42家生產基地至3月底。

英國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稱,歐洲、中東、印度和非洲已有超60%門店關閉,美洲區85%門店暫停營業,中國約三分之一的門店已關閉。

義大利奢侈品Giorgio Armani集團決定暫時關閉其在米蘭的豪華酒店、餐廳和所有精品店。

但關店不代表萬事大吉,品牌還需要承擔店面租金。

而高昂的租金,對品牌無異於釜底抽薪。

其次,疫情給奢侈品行業帶來的影響,還有各大時裝周。

Prada 推遲原定於5月21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發布會;

Gucci 推遲原定於5月18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發布會;

Armani 推遲原定於4月19日在杜拜舉辦的發布會;

Versace 推遲原定於5月16日在美國舉辦的發布會;

Ralph Lauren 也取消了原定於4月底在紐約舉辦的大秀。

而這些損失呢,只有品牌自己承擔,甚至Gucci 決定一年只舉辦兩次時裝秀。

在全球大牌市場中,有句老話講:「得中國者得奢侈品天下」。

2019年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為1044.4億美元,佔到全球奢侈品零售額的三分之一。

就拿Burberry集團來說,約有五分之二的銷售額來自中國消費者。

已經暫停運營中國約三分之一的門店,一部分還在開業的門店,客流量也同比下降80%。

奢侈集團開雲(kuring)旗下的供應商還透露,Gucci 2月手袋訂貨量約只為1月的半成,3月更是沒有訂單。

過去一年,中國消費者的海外旅遊次數超過1.5億次,同年奢侈品消費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如今,這些本應讓奢侈品巨頭寄予厚望的旅遊零售渠道,如今都被疫情按下了暫停鍵。

加上奢侈品的大本營法國義大利遭遇最大暴擊,奢侈品行業的步伐完全被打亂。

整個奢侈品市場有多慘?

預測2020年全球時尚和奢侈品銷售額相較2019年同期,將下降4500億美元到6000億美元,幅度超過了十年前的經濟衰退。

被逼急了的奢侈大牌,也開始想辦法迎合市場。

LVMH集團於3月15日宣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於法國加劇,旗下品牌嬌蘭、迪奧將全面投入製造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用品的行列。

BABY DIOR工坊正在生產口罩

另一家法國美妝巨頭L『oreal歐萊雅集團,也宣布利用旗下品牌工廠生產大量洗手液。

隨後Channel和Armani 也加入到生產防疫產品的隊列中來。

Armani 工廠正在生產防護服

選擇這樣接地氣的調改方式,總比坐以待斃強。

也能相對挽回些許損失,還能贏得市場口碑。

如果說奢侈品還有一絲迴旋餘地,拯救自己於危難之中,那麼對於其他品牌,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2.「快消四大天王」跑不動了

提起快時尚品牌,給人印象就是:不斷地買,不斷地扔。

鋪天蓋地的店鋪,無論在哪個商場都能看到。

尤其是線下渠道這一塊,幾大時尚快消品牌ZARA、優衣庫、Gap、H&M,那真是拿捏的死死的。

但這次不一樣了,人們隔離宅家,消費轉戰線上,致使快消時尚的線下市場,開始玩不動了。

1、優衣庫和ZARA:比慘大會

就拿國民最喜愛的優衣庫來說,本來是快消裡的佼佼者,結果也遭受了不小影響。

優衣庫在全球擁有約2240家門店,在中國有大約750家門店,但因為疫情,曾關閉了370家,至今仍有30家未恢復營業。

從關店數量來看,相比東南亞、歐美地區,中國市場(收入貢獻超20%)對優衣庫損失會更大。

而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快消時尚巨頭:ZARA

ZARA剛開業的銷售額有多厲害呢?

單店單日銷售額80萬元。而當時中國同類服裝品牌日銷售額才1萬元左右。

但如今呢,季報虧損32億元人民幣。

母公司Inditex不得不作出改變,計劃永久關閉旗下1000至1200家門店,相當於其全球門店總數的13%至16%。

昔日快時尚裡的銷量老大ZARA,也快不了了。

2、Gap 、H&M:悽悽慘慘戚戚

與此相比,Gap和H&M 就更慘烈。

美國最大服裝品牌Gap不僅在瘋狂關店,還在繼續消耗資金。

本身就銷售情況慘澹的情況下,2月以來已經耗去10億美元資金,預計到4月底其帳戶裡將僅剩7.5億美元。

沒有現金流的支持,這樣下去,等待Gap的恐怕只是更多的苦頭。

而H&M在3月底,已經在全球5056間分店,暫停3778家,佔門店總數的75%左右。

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導致這些快消時尚品牌庫存擠壓相當嚴重,本來這些快時尚品牌38分鐘就拿完成一件襯衫的製作,幾個月下來,囤積的貨無法想像。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老品牌已經走向終點。

不知大家對 ESPRIT 是否熟悉,這個於60年代由美國人Tompkins夫婦創辦,後來由港商在香港建分公司並將品牌推廣至歐洲。

在過去的八十、九十年代,張國榮、陳百強等港星,都是品牌的愛好者。

但在今年3月,集團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一代神話就此隕落。

毫無疑問,疫情才是壓垮這些品牌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冠疫情如同一隻無形大手,把世界經濟從正常增長軌道,拖往充滿未知的崎嶇道路。

而企業不知道何時就在那條路上跌倒。

但危險存在的地方,也伴隨機遇。

3.疫情宅家:左手遊戲,右手網課

過去,我們總嫌宅家時間不夠,玩遊戲時間太短。

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宅家的機會多了,人人都在上網衝浪。

2020年春節期間,網際網路行業的在線時長和日活數量均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在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刺激下,用戶使用總時長甚至達61.1億小時,較春節前增加了20%。

因為無法出門社交聚會,線上遊戲和社交軟體,成為剛需。

春節期間《王者榮耀》的日活用戶達到了1.2億至1.5億之間,除夕夜高達20億的單日流水,也已經打破了去年大年三十13億的記錄;

《和平精英》的日活也在0.8-1.0億之間,甚至遊戲一度因伺服器卡崩。

想必那時候大家不是在王者峽谷裡過招,就是在舔包瞄準。

與此同時,國外幾大遊戲平臺銷售額劇增。

PC遊戲平臺Steam 今年短短2個月時間內就屢破紀錄,截至3月15日淨賺 2030 萬,在線人數突破2400萬!

而日本主機廠商任天堂更是賣瘋了,今年1-3月份,任天堂售出135億元數字遊戲,較去年同比增長490%。

相信你的朋友圈肯定有過「動森《集合吧!動物森友會》」和「健身環大冒險」的刷屏。

Switch更是變身「最佳理財產品」,二手拍賣價格比新品建議零售價高出5成左右。

北京商報所統計的數據顯示,整個2019年,遊戲產業有近六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在線教育也成為風口之一。

本著「停課不停學」政策的影響下,老師化身主播,開始了網課教學。

與此同時,從1月下旬開始,在線教育的全網關注度大幅增長。

騰訊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K12(小學至高中)在線人群從原有的37.5%升至56.7%,同比增長一半。

幾家頭部在線教育企業也獲得資本青睞,6月29日,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

早前3月份,猿輔導宣布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融資完成後,其公司的估值達到78億美元。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線上教育學習模式的滲透率將在短期內大幅提高。

疫情雖然致使部分行業受損,但也催生了一波行業的發展,而這些企業很明顯趕上了,並且獲得收益、逆風翻盤。

結語:

這場疫情引發的「黑天鵝」效應,令許多行業遭遇不同程度重創。

那些活下來的企業,實屬不易。

但那些垮掉的企業,也不能將矛頭全指向疫情。

就像是「維密」和快消時尚品牌一樣,從過去幾年間開始,本身已經在市場萎靡不振,連續虧損。

而疫情的到來,加速了這一切。

現實很殘忍,但要想保住企業的命,就該意識到轉變和自救。

雖然有時候被說是機遇,但更多時候還是因為企業存在的「危機意識」,一旦面臨困難,就會有PlanB甚至Plan C和 D來應對。

接下來的半年,才是真正考驗品牌和企業的時候。

下半場開局,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2020年過半,46萬家公司倒閉,還有人淨賺 2030 萬...
    地獄般的2020年,終於過去一半。  這半年來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拼盡全力,幸運活到現在。  但還有一些公司,不幸沒能撐完這個夏天。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  但被波及的不止是國內,新冠病毒將全球經濟送入重症監護。  等待我們的,可能是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 2020 我們公司就這樣倒閉了
    要不是最後的破產清算通知下達,在2020年失業的這群人中,大多都認為公司仍然存在轉機。商業世界向來崇尚叢林法則,一個企業、一家公司的創立與興盛,倒閉與破產,似乎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哪怕是今年利好的在線教育,也都有公司受大環境遇冷波及。公司倒閉對員工個人而言,意味著失業、再就業。這些因公司倒閉被迫失業的人中,有人時隔3個月,仍未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有人因為突然的失業,擱置自己旅行、結婚的計劃;有人對行業失去信心,決定再也不去同類型的公司。
  • 負債2500萬的德國工具機廠,美國接手3年倒閉,中國接盤卻賺了13億
    導語:負債2500萬的德國工具機廠,美國接手3年倒閉,中國接盤卻賺了13億我們都知道,德國早在二戰時期就擁有很好的軍工業基礎,有很多著名的槍械武器都來自德國。這家工具機廠在剛開始經營的時候生意還不錯,經過了30年的時間以後,竟然不知不覺欠下了2500萬人民幣的債款,這麼龐大的一個數字,讓工具機廠不得不面臨被人收購的命運。於是,在1996年,有一家美國工具機廠收購了該工廠,時間過去了三年以後,原本以為美國能夠讓這家德國工具機廠恢復起來,但沒有想到連美國機自己的母公司也都倒閉了,德國工具機廠的職工也感到非常的失落。
  • 2020年倒閉的761家遊戲公司,七成挺不過4年
    歷年來倒閉的遊戲公司 從2013年至今,一共2194家遊戲公司宣告死亡。 從2013年至今,遊戲公司倒閉的數量呈指數級逐年上升,至到2019年一年有742家遊戲公司倒閉。2020年死亡的遊戲公司雖仍有增加,增速則得以減緩。
  • 公司倒閉,員工失業,2020上半年,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被稱為「魔幻元年」的2020年,終於過半。 新冠疫情,涼山大火,槽罐車爆炸,南方洪災,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降臨人間。 驀然回首,我甚至不敢相信,我們居然能熬過來。
  • 負債2500萬的德國廢工廠,美國收購3年後倒閉,中國接手卻賺13億
    德國的工廠多數都是家族企業,經過家族一代代的努力才發揚光大的,但是有的企業也面臨破產的危險,其中有一家德國企業負債2500萬,被美國收購之後,該廠的工人都歡呼起來,認為可以「起死回生」了,在後面的不到三年時間裡,工廠的狀況卻依然沒有一點好轉還面臨倒閉的風險,但西方不亮東方亮,而最終中國收購後卻狂賺13億,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 60天倒閉750家!2020年首批死亡公司它們錯在哪
    這家原本有著大好前景的企業,卻在巨額利潤誘惑之下,以「聚合支付」為名行非法網絡支付之實,以「法律法規風險」的死因倒在了2020年的開年。「因公司現金流問題,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員工全部遣散。」在2020年1月6日的雪夜,兄弟連創始人李超宣布公司停止運營。
  • 2020年怎麼了?生意難做錢難賺!洪水造成巨大損失
    2020年疫情還有徵兆的降臨,使很多行業面臨重創,中國的經濟社會一度萎靡不振,受到重創的就是傳統行業,電影院、外貿、旅遊等行業全部損失慘重,老闆經營難,員工工作更難。也有一個網友在去年的時候看好民宿旅遊項目,於是投資了60多萬來經營,但是由於2020年的疫情原因,國家不允許人們大量出行,更不允許人群聚集。
  • 中國每天有1.2萬家企業倒閉,每分鐘近10家企業關門,為什麼?
    幾年前,《中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白皮書》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2.5年,集團企業平均壽命7至8年,可以這麼說,在中國,每一天有1.2萬家企業倒閉,每一分鐘就有近10家企業關門。而今年疫情的影響,更是加劇了企業的倒閉數,根據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1-7月,共有231萬家企業註銷倒閉,其中3-10年企業倒閉數量佔比50%!中國的創業市場,是一貫的叢林法則。怎樣的公司更容易倒閉?
  • 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公司停運名單
    2019 年底時,三言財經曾統計過當年各行各業因各種原因倒下的公司們。經統計發現, 2019 年金融、電子商務、本地生活等行業競爭壓力巨大;教育、文娛傳媒等行業也是「壓力山大」。很多獨角獸、千裡馬也因一系列綜合因素影響下倒閉了。2020 年,新冠疫情這件「黑天鵝」事件無疑為各行各業發展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
  •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推薦語:2020年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衝擊全球經濟。今年1-2月全國就已經有24.7萬家企業倒閉,而且這還是沒統計3月企業倒閉的數據,因此還有很多行業可能會有很大部分從業者消失。儘管目前大面積失業潮還未出現,整體防控趨勢也是向好發展,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要糟糕!
  • 減持時間過半!利通電子:股東減持公司股份100股
    每經AI快訊,利通電子(SH 603629,收盤價:22.37元)5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張德峰於2020年5月19日至2020年5月22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100股,減持價格23.48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比例為0.0001%。
  • 2020年過半,你年初的目標完成多少了?
    不知不覺,2020年已然過半。這半年裡,你還好嗎?那些年初立下的目標,現在怎麼樣了呢?近日,網上掀起一陣「2020年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規劃」的熱潮。受疫情的影響,工資降薪30%,所以工資半年收入僅有7.7萬,副業1.2萬(含保險收入 瑜伽老師 鹹魚),理財收入1270元,所以整體收入也就9萬元。不過,仍然很開森、很滿足。畢竟相對失業和待業的小夥伴,有一份工作和健康的生活,真是強太多了,就算賺的少最起碼可以滿足生活開銷,所以該知足!
  • 福能東方:股東雷萬春減持約678萬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福能東方:股東雷萬春減持約678萬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5 19:40:49
  • 羅博特科:李潔、頌歌投資減持約153萬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羅博特科(SZ 300757,收盤價:40.9元)11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分別收到李潔女士、頌歌投資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減持時間過半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潔女士、頌歌投資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已過半。
  • 浙江眾成:兩位高管尚未減持公司股份,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浙江眾成(SZ 002522,收盤價:7.56元)12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止至本公告日,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黃旭生先生和高級管理人員潘德祥先生的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黃旭生先生及潘德祥先生均尚未減持公司股份,因此其二人持股情況均未發生變化。
  • 2030年哈薩克斯坦人口有望超過2050萬
    國際文傳電訊社努爾蘇丹11月18日電,據哈薩克斯坦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發布預測報告,預計到2030年,哈薩克斯坦人口數量將達2069.2萬,比2019年增長11.8%。其中,城市居民1270萬,佔比61.2%;農村居民800萬,佔比38.8%。預計到2050年,哈人口數量有望達到2540萬,比2030年增長22.7%,比2019年增長34.3%。
  • 旭升股份:公司股東徐旭東減持約447萬股 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旭升股份:公司股東徐旭東減持約447萬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旭升股份(SH 603305,收盤價:39.3元)11月10日晚間發布
  • 兩個倒閉電影廠老闆,一個把地皮輸給何鴻燊,一個賣掉地皮賺62億
    這個世界有時候很奇怪,比如說現在這個年頭,公司出現虧損老闆卻還可以賺錢,比如說蔚來汽車幾年虧掉了幾百億,今年市值卻漲了幾十倍,老闆李斌的身價也跟著漲了500多億,今年平均一天就可以賺1.3億。還有一些公司即使倒閉了,老闆也可以賺大錢,比如說香港有一個鋼鐵大王龐鼎元。他的鋼鐵廠倒閉了,但是他把鋼鐵廠的地皮賣掉,足足賺了80億。其實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香港另外一個頂級富豪身上。這個人就是香港TVB的老闆邵逸夫。
  • 想多了,中國房企全部倒閉都要750個月!
    今年前5個月就超過200家房企破產,但你不知道的是,中國有樓盤的房地產企業將近3萬家!按照現在的破產速度,全部倒閉也要750個月!其實就算沒有這個疫情影響,房企破產的速度也不慢,對比一下今年和去年的數據,也只是稍多幾家。去年破產的房企有500多家,今年有特殊時期,截至2020年6月2日,今年宣布破產的房企達到20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