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如今在世界上已然是稱霸很長一段時間了。在此之前,是因為有蘇聯的崛起,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才沒有那麼大。
但如今,日本、俄羅斯、印度、德國等國也已經崛起了,整個世界也形成了「一超多強」的一種格局。而這種格局若長久發展下去,它們也有可能成為制約美國力量的國家。那為何美國沒有對它們進行圍堵的呢?
我們先來講印度。美國之所以對印度友好主要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印度與美國之間並沒有十分具體的利益衝突,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領土之上;再者,東方大國的崛起,是更讓美國害怕與忌憚的,為東方大國培植一個對手有利於其制衡東方大國。
而對於美國拋來的的橄欖枝,印度也是欣然接受,因為自從蘇聯解體,印度沒了老大哥的支持之後,自然需要找一個新興的國家來合作,促進自身經濟的發展。
因此,美國與印度一拍即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如今這種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越來越深厚了。
再來講下日本。
不針對日本的原因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是心知肚明,日本可以說一直都是美國的「小跟班」,當年的兩顆原子彈已經讓日本見識到了美國的狠辣之處,何況美國也在戰後多次幫助日本恢復經濟建設。
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之下,立馬成為了第二大經濟體,大有趕超美國的趨勢。於是在九十年代,甚至爆發了美日摩擦,這種摩擦愈演愈烈,一開始從經濟上面,大有延伸到政治層面的趨勢。
但隨之由於亞洲發生了經濟危機,失去了美國作為依靠的日本經濟出現停滯,而這個時間足足有三十年之久,這也讓日本更加意識到了美國的作用,所以對美國有更多的依賴。
其實日本有著先天的缺陷,比如貧瘠,大多依賴出口,如果沒出口,經濟也就完蛋了,美國有足夠多的信心能夠把握住這點,從而能制裁日本,無論是它發展的有多快。
最後我們來說下德國。
首先德國與其它的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和美國的價值觀是基本相同的,畢竟他們政治制度都是相同的,這就給了美國對德國有著天然的好感。
而美國國內,精英階層中有不少也其實也是德國後裔,這就讓美國對德國的好感度再一次加深了。
尤其是後來美國施行了幫助歐洲經濟復甦的馬歇爾計劃,這個計劃幾乎是無償幫助西方受難國家的,而德國也是得益於此,才使得二戰後已經完全崩塌的經濟,開始了復甦。
由於歷史因素奠定了兩國良好的基礎,所以美德兩國如今有著太多太多的合作,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
但值得注意的的是,德國也不是一味的遵從於美國,它同時也與其他國家建立了一些外交關係,德國的外交是典型的多邊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