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齊獲批 銀行理財子公司陣容日益龐大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五大行齊獲批 銀行理財子公司陣容日益龐大

銀行理財子公司陣容日益龐大

五大行齊獲批,上半年或有公司開業

「中國銀保監會加班發布消息,批准中國工商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並強調『儘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昨天,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社交平臺發布評論消息,「至此,5家大型商業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目測今年上半年都將正式開業。」

確實,該消息無疑給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工作開了一個好頭。至此,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均已獲批,理財子公司爭霸賽即將上演。

批覆速度快 銀行熱情高漲

事實上,在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計劃的時間軸上,國有銀行的動作並不算快,但是銀保監會對其的批覆卻是優先級的。同時有消息預測,下一步監管部門將陸續批覆新晉升的第六大國有銀行——郵儲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成立申請。

從註冊資本金上來看,工行的擬出資金額最高,為不超過160億元,建行排第二,為150億元,農行、中行和交行分別為120億元、100億元和80億元。然而,除了全國性大中型銀行紛紛宣布理財子公司成立計劃外,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等區域性中小銀行對此也很積極。「從成立理財子公司的門檻來看,並不是所有商業銀行都有成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尤其是資本規模小、資本充足率較低的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成立理財子公司並不划算。」董希淼分析道。

招兵買馬進行時 投資者教育不可少

目前,已有近30家銀行公告擬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根據相關流程來看,業內人士預計最快今年上半年就能看到理財子公司的正式成立,因此,招兵買馬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我們正在招人、搭建團隊。理財子公司考驗的是團隊的投研能力,需要與券商、基金公司競爭。未來,淨值化轉型將是重頭戲。」一家國有大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籌備過程中,對於處於一線、與投資者直接接觸的理財經理團隊,銀行也在加強培訓,提升專業素養,「2020年底是資管新規的最後期限,銷售人員必須在過渡期完成轉型,熟知各類產品投向、結構和風險,向投資者做好解釋與風險提示。」

除了打破剛兌,理財子公司還將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門檻確有必要,有助於銀行理財產品更加普惠化,覆蓋更多的普通投資者。」董希淼表示。未來投資者可通過電子渠道完成風險測評,無需跑銀行櫃檯,而產品的投資範圍也將更加廣泛,這對銀行的投研能力也將提出更高要求。 (本報記者 梅丹)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又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
    11月19日,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開業。這不僅是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批籌的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在全國性銀行理財規模、品牌、資產管理與產品能力等佔絕對優勢,同時行業分化加劇的背景下,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如何突圍?新成立的青銀理財又將如何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 五大行聚齊 農行理財子公司獲批
    7月25日晚間,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銀保監會已批准全資子公司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農銀理財」)開業。截至目前,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已全部獲批開業。  據銀保監會批覆,農銀理財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20億元,註冊地為北京,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悉數開業 將給百姓理財帶來哪些變化?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五大行理財子公司悉數開業 將給百姓理財帶來哪些變化?李延霞 楊凌偉隨著8日農行理財子公司的開業,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已全部開業。投資門檻降至1元、首次購買無需面籤、可投資股票市場……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新事物的到來,普通投資者迎來更普惠、更多元的投資理財選擇。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將不再設置銷售起點,這意味著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一樣,1元錢就可以起投。
  • 銀行對金融科技人才求賢若渴 理財子公司廣撒英雄帖
    商業銀行在招聘時有多「愛」IT人才?從商業銀行校招中可見一斑。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五大行除總行對金融科技人才求賢若渴之外,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及理財子公司也在廣撒英雄帖。建信金融科技計劃招500人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銀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及理財子公司在招聘渠道方面,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獵頭高薪挖人,一般是高管職位,或是通過官網、公眾號發布招聘信息;二是將母行資管部門進行平移;三是從銀行內部員工中選拔人才,來負責理財子公司的運營,其中秋招是比較重要的招攬人才「窗口」。
  •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到齊 權益資產配置再添活水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歐陽劍環 彭揚8日,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銀理財」)在北京舉辦新產品發布會。至此,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及其新產品已悉數亮相。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表示,理財業務將迎來新舊模式轉換的歷史交匯點、生態格局的全面重塑期。發起設立農銀理財是農業銀行貫徹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資管新規系列監管政策、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應對理財行業變化的重要舉措。 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理財子公司悉數開業,並推出新產品。
  • 快看|第三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開業,興業銀行副行長孫雄鵬出任董事長
    記者|張曉雲12月19日,興業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理財」)在福建省福州開業。據了解,興銀理財是第9家獲批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第3家開業運營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表示,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是國家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資產管理行業規範發展的重要舉措。「興銀理財將堅守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初心使命,堅持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與廣大合作夥伴一道推動資管行業發展壯大」。
  • 銀行理財子公司再擴容大型銀行加速「入場」
    設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步伐仍在持續推進。 隨著日前民生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目前國有六大銀行、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及獲批籌建的數量已增至14家。民生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準籌建 自2018年年末《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實施以來,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已是「遍地落子」,如今已有數十家銀行陸續宣布將籌建設立理財子公司。
  • 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出齊」 將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原標題: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出齊」 將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隨著日前工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申請獲批,工、農、中、建、交5家大型商業銀行均已拿到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通行證」,預計不久將會陸續開業。   銀行理財子公司這一新事物的到來,將如何影響你我的投資?
  • 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力拓寬銷售渠道
    其中,工銀理財、中銀理財、招銀理財、建信理財、寧銀理財產品發行量居前五位。整體來看,5家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181款產品,股份行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和寧銀理財分別發行41款和36款產品。一位銀行資管部工作人員表示:「能夠利用母行帶來的便利條件固然好,但既然銀行理財子公司在經營上是獨立運作,那麼就會自發地去拓寬銷售渠道,而政策上也給了這些公司更多的自由度。另外,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和銀行產品會有所區分,在銷售策略和目標客戶上也可能有差異,這就導致其需要建立適合自己的銷售渠道。」
  • 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來源:時代周報11月19日,今年銀保監會批籌的第一家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該公司由青島銀行全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是首家獲批的萬億資產規模以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的開業對於根植青島、服務山東的青島銀行來說意義非凡。全國經營的青銀理財必將成為青島銀行持續穩健發展的新增長極。
  • 銀行理財子公司後臺系統大變陣投研體系也...
    截至今年7月初,已有34家銀行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20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14家已經正式開業。開業的包括六大行、股份行中的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業理財和中信理財,城商行的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徽商及渝農商行理財子公司。當前,理財子的募集端仍以母行代銷渠道為主,業務重點在資產端。尤其是加配權益類資產,更是帶來新挑戰。
  • 銀行籌建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四大作用
    這無疑將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的「熱情」推向了高潮,也打消了市場對國有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不積極、不迫切的猜測。目前宣布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達到了18家。具體看,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將發揮四方面重要作用:首先,有利於強化銀行理財業務的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更有利於優化組織管理體系,建立符合資管業務特點的風控制度和激勵機制,促進理財業務規範轉型。
  • 銀行理財子公司乘風破浪 花式掘金資本市場
    2019年6月,我國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在深圳開業,拉開了資管行業新變局的帷幕。截至2020年12月2日,全國已有約20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分析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為銀行理財市場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助於銀行理財產品覆蓋更多普通投資者,也為資管行業和資本市場帶來「新鮮血液」。
  • 銀行理財子公司戰略定位及產品線分析:權益類投資方興未艾
    國內理財子公司的設立情況 理財子公司推進速度超預期。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共有 20 家銀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 14 家已獲批開業。國有大行領跑,差異化競爭態勢漸顯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憑藉資金、技術等優勢在理財子公司的落地行動中佔據領先地位。目前,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已全部開業,並制定了差異化的發展戰略。
  • 招兵買馬 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多家A股
    來源:宋清輝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去年是銀行理財子公司行業的元年。據統計,至今已有11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開業。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市公司調研紀要中出現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身影。交銀理財去年11月28日調研了科創板公司瀾起科技。包括交銀理財在內的9家機構詢問了公司三季報毛利率、研發費用、內存接口晶片產品等問題。除了理財子公司,部分上市銀行也直接參與了調研。
  • 理財產品大幅淨值下跌 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探索新思路
    近段時間,國內債市波動拖累了純債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表現。一向穩健的理財產品紛紛呈現大幅淨值下跌,這讓不少剛開業一年左右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思考:在淨值化轉型下,如何迎合傳統穩健客群的投資需求,改善單一資產投資的特定風險?
  • 銀行理財子公司 增加權益資產配置比重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歐陽劍環光大理財日前推出一款權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性產品「陽光紅300紅利增強」,風險等級為PR4。當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增配權益資產已成大趨勢。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產品公示信息顯示,目前,包括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中銀理財和中郵理財在內的4家理財子公司和基金公司成立了10隻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 中部地區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要來了!系全國第12家、城商行第3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徽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已收到銀保監會批覆,批准其籌建徽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這標誌著徽商銀行正式成為中部第1家、城商行第3家、全國第12家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的商業銀行。中部地區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根據工作安排,徽商銀行擬以自有資金全資設立徽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金不超過20億元,註冊地址為合肥。
  • 興銀理財在福州開業 興業銀行副行長孫雄鵬任董事長
    中國網財經12月19日訊(記者 曾薔)12月19日,興業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興銀理財)在福州開業,成為第三家開業運營的股份行理財子公司,興業銀行副行長孫雄鵬擔任興銀理財董事長,興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裁顧衛平擔任興銀理財總裁。
  • 試水多資產配置 銀行理財子公司探索新思路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段時間,國內債市波動拖累了純債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表現。一向穩健的理財產品紛紛呈現大幅淨值下跌,這讓不少剛開業一年左右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思考:在淨值化轉型下,如何迎合傳統穩健客群的投資需求,改善單一資產投資的特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