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物品,看到了以前大學時的信封,發現河北真的有個叫黃粱的地方,故此給大家普及個成語,黃粱一夢,
傳說在唐朝年間,有個叫盧生的讀書人,整天都為得不到榮華富貴而苦惱。
一次,他在去邯鄲的旅店裡,遇到了道士呂洞賓,就向呂洞賓訴說自己功名不就、貧困潦倒的苦惱。
看到盧生垂頭喪氣的樣子,呂洞賓拿出一個枕頭給他,對他說:「枕在這個枕頭上睡覺,可以讓你體驗一生的榮華富貴。」
於是盧生拿過枕頭,枕在了腦後。這時,旅店的主人正在煮黃粱(小米)飯。盧生在枕頭上睡著後,就做起了美夢,夢見自己封官拜相、娶妻生子,享盡了榮華富貴。等到盧生在夢裡活到八十歲即將去世時,他才從這個美妙的夢裡驚醒。
醒來時,他看到一切依舊,連店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煮熟,這才明白,原來剛才自己所享受的一切,不過是人家煮黃粱時自己做的一個美夢罷了。
在店裡的時候,她跟我講過,鞋子是有利潤的,衣服沒有太多的利潤,因為衣服賣家太多了,大家寧願在網上買,也不會在線下店買。
為什麼?
線上太便宜了。
經常有一個什麼情況呢?
同一款衣服,官方天貓店、京東店,他們給出的最終優惠價比地麵店的拿貨價都高不了多少,等於自相殘殺。
這就如同現在帶貨很火。
帶貨的本質是什麼?
亂價!
一件衣服建議零售價是999元,天貓店可能標450元,實體店可能賣600元,而網紅帶貨價呢?
299元。
實體店的拿貨價可能是290元。
品牌若是不跟風進直播吧?又怕丟了市場份額,跟吧?
又被主播們把價格砸到了極致,無限接近於渠道價。
等於品牌自己的幾條營銷渠道在相互廝殺。
那天,她看了張裕一款酒做的不錯,就想在網上賣賣,那就需要拿到代理,張裕有無數的細分品牌和款式,有個什麼好處?
就是你可以拿某個款的區域代理,讓我幫忙問問,我接著聯繫,問能否拿這個款式代理?
給的要求是年度拿貨不低於80萬,每瓶是220元進貨價。
官方建議零售價是358元。
恰好那天有個什麼促銷活動,可以領券,領完券後,官方天貓店的零售價是248元,也就是說,這個價格會成為一種銷售常態。
我220元進來,我賣298元,不黑吧?
但是官方店賣248元。
你覺得怎麼競爭?
我若是賣248元呢?
鐵定虧損!
為什麼各銷售渠道不能聯合起來,例如把價格統一控制住呢?
這與管理模式有關係。
各渠道肯定是獨立結算,電商團隊獨立結算,傳統渠道獨立結算,網紅帶貨渠道獨立結算,公司給各渠道一個最低的進貨價,你們放手搞吧,雖然大家明著統一價,實際上都在搞價格戰,送券送禮品。
最終?
無限接近於渠道批發價。
飲鴆止渴!
張裕、東阿阿膠,都是如此,特別是北方的大品牌、大企業,很多電商運營團隊都是外包的,這些外包團隊有些時候會更極端,把某一款產品壓到比渠道代理價還低,她老公做桃花姬的時候就有過類似的經歷,雙十一的時候,我們從官方店買桃花姬比我們從廠家拿貨還便宜……
這些電商團隊為什麼這麼幹?
用價格去蠶食線下代理的客戶!
各品牌都知道亂價的後果,但是又沒辦法對抗,別說普通的小品牌了,那些大品牌為什麼李佳琦賣的風生水起?
還不是因為價格便宜嘛!
研究了幾個品牌,幾個分類,接觸了幾級代理,總結到了一點,就是傳統品牌在面對多渠道相互競爭甚至自相殘殺的境地,很無奈,管理層也一直在搖擺,一會覺得應該大力發展線上,一會覺得應該抑制線上,一會認為不應該接受網紅帶貨,但是一看董明珠都在帶貨了,又開會要求研究如何帶貨。
總而言之,傳統的代理商,基本都成了犧牲品。
我看中了一款酒,找了N個朋友去談代理價或折扣價,就是我一次要多少,你給我個底價,問了一圈,我突然在淘寶上一個很小的 店看到了一個價格,比他們給我的價格還低,他是出庫存……
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去中介化。
只是沒想到,是自相殘殺式的 去掉的!
所以面對如此發展,我們應該想想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好~!
擁抱變化,要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抵制,不去參與~!
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能靠寫信愛一個人~!
那現在信息技術這麼發達,問問自己,你有什麼亮點可以讓人持續關注你呢?
好像只有兩個字:持久,持久的輸出價值~!持久的輸出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