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再添文化新名片!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火熱上線

2021-01-17 南方聚焦

(記者:張志斌 通訊員 蔡傳河 楊小娟)麒麟熱舞、鑼鼓聲響、沙畫展演、書聲琅琅......12月30日下午,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儘管室外寒風呼嘯,但絲毫擋不住群眾高漲的活動熱情。伴隨著冬日的暖陽,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是日,石井街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親身體驗,共襄盛事。田心社區麒麟隊送來熱情獻瑞送福,石井社區舞蹈隊獻上熱情洋溢的舞蹈,石井的代表性文化場所以沙畫的形式一一展示。長者們品茶下棋,年輕人學習插花,孩子們一起閱讀經典繪本。市民紛紛表示,服務中心可以滿足全家人的休閒娛樂需求,是在家門口的休閒娛樂好去處。

據了解,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位於石井社區井子嚇居民小組,共3層,總建築面積約1700平方米。該中心在打造過程中秉持先進設計理念,兼顧高標準與全面性,功能齊全,環境舒適。場地分為展覽區、活動區、閱覽區三大區域,其中,活動區設有輔導培訓室、文體活動室、多功能會議室、老年活動室、少兒活動室、排練演出廳等六大功能室,每個功能室均配備專門的設施供居民免費使用。

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公共文化陣地「接地氣」,石井街道按照「均衡」和「全覆蓋」的思路,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讓居民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自街道成立以來,石井街道先後推動南中學堂、金龜自然書房、石井簡閱書吧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相繼落地,不斷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體驗,不斷開創石井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新局面。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落成,是貫徹落實《深圳市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意見》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於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接下來,石井街道將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運營管理,不斷刷新、刷亮石井文化新名片,努力營造濃厚文化氛圍,讓轄區群眾在文化的滋養中享受美好新生活。

地址:坪山區石井街道辦事處井子嚇居民小組

開放時間:工作日周二~周日 9:00-21:00(逢周一閉館)

法定節假日休息

相關焦點

  • 發現坪山 尋夢石井
    當天出席開業儀式的領導及嘉賓有坪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筠;深圳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兼海天出版社社長聶雄前;石井街道黨工委書記,何建輝;石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商澎濤;坪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潘偉恩;石井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統戰辦公室主任肖妙詩;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相關領導;以及著名文化學者、作家胡野秋。
  • 勇當「衝鋒舟」系列訪談④丨創新石井:奮力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
    近日,石井街道黨工委書記何建輝做客《對話坪山》欄目,向市民網友講述如何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石井街道貫徹落實,在新發展理念的科學指引下,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雙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全力開展土地整備
  • 看石井街道定製的系列娛樂指南
    石井街道各社區專職人員、黨群服務中心社工及志願者推行錯峰服務,利用下班後時間深入走訪轄區隨遷老人制定「服務菜單」 提供便民信息自元旦以來,寒潮襲擊,深圳各地溫度驟降,石井街道各社區專職人員、黨群服務中心社工及志願者推行錯峰服務,利用下班後時間深入走訪轄區基建工人、環衛工人、菜農等外來務工人員及子女、隨遷老人,叮囑老人注意防寒保暖,送上暖枕及防疫物資,讓老人感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愛
  • 坪山區石井街道田頭社區開展「零距離」義工團建交流活動
    -- 坪山區石井街道田頭社區開展「零距離
  • 2020廣東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石井街道辦事處政府僱員招聘11人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石井街道辦事處定於近期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政府僱員,現公告如下:一、招聘人數及崗位(一)計劃招聘政府僱員11人,其中執法輔助崗4人,專業技術崗2
  • 深圳街道辦公務員待遇怎麼樣_坪山區石井街道辦事處科員競爭最激烈
    深圳街道辦公務員待遇怎麼樣_坪山區石井街道辦事處科員競爭最激烈由深圳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深圳公務員考試,深圳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深圳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石井鄭成功神駕首次赴臺巡境
    石井鄭成功祖廟主委鄭永芳表示,自2004年石井鄭成功廟主體大殿正式落成,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信眾前來祭拜。  鄭永芳說,鄭成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的民族英雄,是臺灣民族尊崇的「開臺聖王」。他驅逐荷夷、開發寶島、教化惠民的豐功偉績,愛國御辱、忠貞愛民、開拓創新、堅韌不拔的成功精神,一直被海內外中華兒女所傳承和紀念。
  • 福建石井鄭成功神像巡臺圓滿結束返回故裡
    :12: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此次帶團赴臺巡安的南安國際鄭成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鄭棟梁介紹說,2012年6月,在鄭成功故裡南安石井舉辦了紀念鄭成功開臺350周年活動,臺灣鄭成功信眾及眾宮廟多次提出建議,希望石井成功廟鄭成功金身能夠赴臺巡遊會香。
  • 澎湖與泉州石井開啟首次直航
    3日中午,隨著紅白相間的「雲豹」輪穩穩停靠在泉州港石井口岸,504名來自澎湖天后宮的臺胞開啟了「2019泉澎媽祖會香回訪」之旅。  這是泉澎兩地時隔12年後再次開啟媽祖會香活動,也是泉州石井口岸首次迎來澎湖天后宮的直航客輪。
  • 廣州石井肇慶大旺!廣佛肇高速公廣東路廣州段交工檢測招標
    突飛猛進,再傳捷報!廣佛肇高速公路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廣州段)項目有了新進展!12月23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廣佛肇高速公路廣州石井至肇慶大旺段(廣州段)項目交工檢測服務招標公告,項目工程將進行實體質量和外觀質量交工檢測服務招標。這意味著,該段高速公路即將進入交工驗收階段。這是一條怎樣的高速公路?
  • 廣東中山公共文化服務呈現「五新」局面
    中山市自啟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以來,全力打造「六大文化之城」,公共文化服務呈現「五新」良好局面:設施網絡建設取得新成效、豐富服務供給打開新局面、加強數位化建設再上新臺階、實施暖心工程開闢新路徑、創新體制機制有了新突破。
  • 廣東省廣州市石井淨水廠——地下汙水處理廠
    石井淨水廠是廣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全地埋式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14.68公頃,處理源於白雲二線、環城高速至白雲區界以北區域的汙水,日處理量高達30萬噸/天。(石井淨水廠鳥瞰圖)先進管理經驗石井淨水廠始終堅持現代化生態型水廠管理理念,對標行業先進標準,借鑑行業先進經驗,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技術改造,水廠管理日趨精細規範。以下從四個方面闡述石井淨水廠在運營管理方面的方法和經驗。
  • 石井鄭成功廟:傳承英雄精神 促進閩臺交流
    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荷蘭駐臺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直到1662年2月1日,揆一終於投降,率殘兵敗卒撤出臺灣。至此,荷蘭殖民者對臺灣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標誌著鄭成功正式收復臺灣。「石井作為鄭成功的家鄉,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前來朝拜。」
  • 深圳坪山:石井街道開展禁毒宣傳活動
    中國禁毒網發中國禁毒網訊(通訊員 王啟華)1月6日,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綜合治理辦組織禁毒社工前往轄區內某商場門口開展以「拒絕毒品,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活動中,禁毒社工通過發放禁毒宣傳單、擺放毒品仿真模型等方式,向過往的居民介紹毒品種類、危害、防範毒品技巧等禁毒相關知識。
  • 美麗石井,這件事有損美麗形象!
    你就是風景再美,東西再便宜,千裡迢迢,遠道而來的遊客,還有心情欣賞你的美景,消受你的礦泉水嗎?百度搜索」世界上破產的5A景區「,有474000個結果,無一例外,指向「世界上最美麗的峽谷——龍潭大峽谷」!沒有掏一分錢的廣告費,這廣告做遍了全世界!「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閩南科技學院《鄭成功故裡石井古鎮研究——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
    2020年09月24日 16:01:3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24日電 (陳範武 葉森嵐)9月23日下午,閩南科技學院舉行《鄭成功故裡石井古鎮研究——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項目啟動暨研究方法座談會。
  • 晉江安海石井書院:崇文重教仁義寬厚 家訓傳承遺澤後人
    安海人的文化根脈,就隱藏在這裡的石井書院中。當年,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在這裡授課講學。  書院為什麼命名為「石井書院」?據《安海志·井》記載:安海古有一口井,在宋石泉門內往東而上,轉水南門內晝錦坊前,北上至高處,再轉西餘十餘步,井在屋畔,石盤為底,中泐一縫,泉中自出,清冽甘美,臨海不鹹,人以為奇,故稱石井。
  • 55名南安石井鄭氏宗親赴金門祭拜鄭成功先祖
    3日-4日,石井鄭氏宗親在金門與當地鄭氏宗親一起祭拜鄭成功先祖,並探訪了金門國姓井、明監國魯王墓等史跡,研究與鄭成功文化相關課題。兩岸鄭氏宗親希望,兩地可以聯合開發,打造一條「鄭成功史跡」旅遊線路,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鄭成功的豐功偉績。
  • 探路多樣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該活動以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為基本原則,是極具四川地域特色的群眾文化名片和基層文化民心工程。  「我們二仙橋有很多本土藝術團,以前隊伍排練總是『居無定所』,兩年前,政府根據社區居民生活需求將成都車輛廠舊址改建成全新文化中心。」
  • 南安石井今年擬投180多萬改造7所公廁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石井就對鎮區的4座公廁進行全面改造,並在今年年初投入使用。  原始旱廁變現代公廁  昨日,記者來到石井鎮政府附近的延平小區看到,經過改造後的公共廁所,佔地約40平方米,牆面、地面均鋪上了瓷磚,外面設置了洗手臺,並鋪設了人行彩磚,給人乾淨整潔的印象。  「以前廁所又髒又臭,都沒人喜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