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甲沒有賣掉杜十娘,她就能獲得幸福嗎?現實遠比愛情更殘酷

2020-08-26 陌陌村語

一說起杜十娘,很多人想起的都是李甲的有眼無珠,辜負了杜十娘的深情,從而人財兩空。李甲也成了人們眼中負心人的代名詞。

重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我卻有了不一樣的解讀,如果杜十娘沒有百寶箱,人們還會記住這個苦命女子嗎?如果李甲沒有把杜十娘賣給孫富,而是按照約定帶她回家,杜十娘就能得到幸福嗎?我表示深深的懷疑。

在那個年代,以李甲的出身,杜十娘根本不可能被李家所接納,別說是一個百寶箱,就是有十個、百個百寶箱,杜十娘也做不了李甲的妻子。

1. 從明朝的戶婚制度來看,他們婚姻的合法性值得商榷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杜十娘贖身後,姐妹們為她和李甲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兩個人在眾人的祝福中拜了天地,之後也以「郎君娘子」互稱,儼然成了眾人眼中的合法夫妻。但其實他們這種婚姻關係的合法性,大有值得商榷之處,這要從明朝的戶婚制度說起

我們一說古代的婚姻,人們都會想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錯,古代人結婚,可不像現在這樣,只要兩個人你情我願,9塊錢就能搞定終身大事了。他們要結婚,那是有一整套固定程序要走的。

明朝延續了以前的「六禮」形式,又有一定的演變。表面上看,他們採取「納彩、納吉、納徵、親迎」四禮,但實際上,是把六禮中的「問名」與「納彩」合併,「請期」與「納徵」合併,步驟雖然少了,但實際上該有的都有了。而且,還增加了「婦見姑舅」、「廟見」、「婿見婦之父母」三道禮儀。

了解了這些,再回頭來看李甲和杜十娘的婚宴,簡直就像是一場鬧劇。隨隨便便找幾個人,擺兩桌酒熱鬧一下,兩個人就是夫妻了?這是在開玩笑吧。李甲要是敢這樣把杜十娘帶回家,對父母親友說,這就是我老婆,我們早就已經結婚了,大家都會以為他瘋了呢。

說白了,他們只能算是私定終身,「聘則為妻奔是妾」裡的「奔」,不受法律保護的哦。

2. 「良賤不婚」,法律規定杜十娘沒有嫁給李甲的資格

別看李甲和杜十娘在一起一年多,兩個人出雙入對,恩愛非常,杜十娘也鐵了心要從良跟著李甲。但實際上按照當時的法律,杜十娘連嫁給李甲的資格都沒有

我們常說門當戶對,在古代,不同的階層通婚有很多限制。「士農工商」,就是古代的「四民」,也就是良民。一般來說,人們婚嫁只會在本階層之間,如果和不同階層的人通婚,會被別人恥笑的。

在《知否》中,顧二的母親白氏,出身揚州有名的富商之家,攜帶百萬嫁妝嫁入早已貧困的平遠侯府,依然備受歧視和冷落。商人也是四民之一,堂堂正正嫁入豪門就被這麼歧視,更別說是隸屬賤籍的娼妓了。

我們再來看李甲和杜十娘。李甲的父親是布政使,放到現在,就是副省長級別的高官,李甲作為其嫡長子,那是妥妥的「官二代」啊。而杜十娘呢,長得再美,才華再好,再受人們追捧,從身份上來說,她依然是迎來送往的娼妓,毫無疑問屬於賤民的行列。

從唐朝起,就在律法中規定了「良賤不得為婚」,明朝延續了這樣的規定。平民百姓娶從良的妓女為妻,人們可能會不當一回事,但李甲要娶這麼一個妓女回去,其父李布政立刻就會遭到御史彈劾,一不小心丟官去職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就是李甲自己願意,他也根本不可能娶杜十娘為妻。當然,如果是做妾,那就另當別論了。

事實上,我們從馮夢龍的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來看,李甲確實是把杜十娘當妾來看的。

公子道:「賤室不足慮。所慮者,老父性嚴,尚費躊躇耳!」

公子攢眉而答道:「此事曾與小妾議之。」

既然定位本來就是妾,那一直以來,妾通買賣,蘇東坡連懷孕的妾都能送給朋友換馬,李甲沒錢了賣個妾,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吧。

3. 杜十娘真的進了李家的門,未必就有好日子過,董小宛就是前車之鑑

我常常想,如果李甲沒有賣掉杜十娘,如果杜十娘順利跟著李甲進門,那他們就能幸福地生活下去嗎?這一點,我還真的不太相信。

我們從和杜十娘情況相似的董小宛身上就可以驗證。董小宛是秦淮八豔之一,出了名的才色雙絕,最終如願以償嫁給了名門公子冒闢疆做妾。

進了冒家的董小宛,洗淨鉛華,一心一意服侍冒闢疆的母親和妻子,端茶倒水布菜不說,就連他們的兒子功課不好,都是董小宛整晚不睡,親自輔導的。

清兵入關時,冒家逃亡途中,冒闢疆曾經多次患病,一直都是董小宛貼身服侍。冒闢疆病中煩躁,曾多次無故打罵董小宛。最終,冒闢疆好了,董小宛卻積勞成疾,在27歲的妙齡就早早逝去了。

一樣的花樓名妓,一樣的名門公子,杜十娘即使能夠順利進了李家的門,她的未來也是可以想見的。要麼就跟顧二的母親一樣備受歧視,要麼就像董小宛一樣做低伏小,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幸福嗎?

4. 從杜十娘的故事中看到的愛情箴言

(1)不要隨便考驗感情,感情最經不起考驗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在愛情當中,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一個拋棄所有外在條件、單純愛我的人。

杜十娘也一樣,「我希望你愛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我的錢。」所以,她明明可以有著普通人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卻要以一副窮困潦倒的姿態,跟著李甲回家。她希望看到的是,李甲為了她義無反顧地和父母抗爭,一定要迎她進門;而李甲的父母,在他不顧一切地熱情和決心下,不得不妥協。

這是杜十娘願意看到的,如果李甲真的做到了,她會帶著百寶箱裡的財富,作為愛情的獎賞,讓李甲人財兩得。

這是杜十娘在風塵之中歷練多年得來的智慧,她不認為她有錯,沒有考驗,怎麼知道李甲是不是真心愛她呢?

可是她忘了,最經不起考驗的,恰恰就是感情。李甲和杜十娘,從出身到經歷都完全不同。一個副省長家的公子,真正的「官二代」,在李甲的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和失敗,就是為杜十娘花光碟纏後,窮困潦倒的那段日子。說著錢,便沒緣。曾經風光無限的布政公子,卻受盡眾人冷眼,一文大錢都借不到。

在杜十娘眼中,這樣的事情壓根不算什麼,連考驗都不是;可在李甲看來,這已經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了,是他最痛苦最不願意回想的一段經歷,絕對不想再來一次。

以他的角度來看,回家——父親性情嚴厲,絕對不可能允許杜十娘進門,迎接他的只能是一頓胖揍。李布政可能寧願不要兒子,也不會接受一個娼妓兒媳。

可是,如果不回家的話,李甲不知道杜十娘有百寶箱啊,他手裡只有杜十娘給的50兩銀子,只夠路上的花銷,還要「僑居蘇杭,流連山水」,難道餐風飲露不成?

錢是英雄膽,如果杜十娘早點拿出百寶箱,不一定能讓她進李家的門,但是李甲絕對不會半途把她賣掉,可能真的會像她想像的那樣,兩個人在蘇杭流連山水之間,山好水好人更美,過上一年兩載,不僅感情更深厚,可能連孩子都有了,她進門就更多了一個籌碼。

愛情之中,可以有適當的考驗,但是要適可而止,不然可能真的就玩壞了。

(2)愛情從來都是公平的,想要得到,必須先要付出

每個人都渴望收穫一份完美的愛情,即使我們再宣揚愛情的偉大,可愛情從來都是自私的,沒有不要求回報的感情。

真情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想要得到別人的真心,你自己必須先要付出真心。「換你心為我心」,想對方之所想,愛對方之所愛,兩個人向著一個目標努力,才能換來累累碩果。

杜十娘這樣的名妓,千百年來不知道有過多少,表面的風光之下,是她們痛苦的內心。她們和普通女子一樣,也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可現實往往很殘酷,對於她們來說,一般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和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一樣,「老大嫁作商人婦」,大家社會地位都不高,大哥不說二哥,一起搭夥過日子;二是嫁入官宦貴族人家做妾,就像董小宛和冒闢疆,在才子佳人的佳話背後,是豪門貴妾的謹小慎微,一輩子夾起尾巴做人

當然,不是沒有例外,唐傳奇《李娃傳》中就寫了這麼一個奇女子李娃。

李娃和杜十娘一樣,都是一時名妓,也有一個「官二代」鄭元和為她傾盡家財,李娃還為了擺脫這個愣頭青,和鴇母設局騙了他一回,害得那傻小子流落街頭,只能靠唱輓歌為生。

可後來,李娃在鄭元和被父親拋棄,貧病交加的時候,毅然捨棄了紙醉金迷的眼前風光,陪伴他、鼓勵他、督促他,直到他在制科考試中脫穎而出,被授予了官位,重新回到了官宦階層,才決定功成身退。鄭元和的父親知道後,不僅認回了兒子,還親自做主,三媒六證把李娃迎進了鄭家的門。

與李娃相比,杜十娘的付出就有點過於單薄。李甲在杜十娘身上,花費不下千金,窮困潦倒,連回家的盤纏都拿不出來。而杜十娘呢,如果李甲沒有千金身家,可能開始就進不了杜十娘的門;如果李甲不是布政公子,身份高貴,人物風流,估計她也不會想要託付終身。

在回鄉之路上,李甲是身無分文,只能長籲短嘆坐困愁城;杜十娘則坐擁寶山,心安理得等著美救英雄。

我對李甲這樣的書生沒有什麼好感,但對杜十娘的做法也無法苟同。賣掉杜十娘的行為,在杜十娘看來,是李甲忘恩負義;在李甲眼中,卻是走投無路下的兩全其美。

試想,如果沒有百寶箱的存在,他們兩個人,一邊是有家不能回,一邊是不回去連溫飽都無法保證,在生存面前,愛情就只能靠邊站了

作者簡介:陌陌村語,一個熱愛文字的小女人。一杯茶,一本書,心有陽光,笑看人生。

相關焦點

  • 《花魁杜十娘》:李甲什麼都沒有。為什麼杜十娘或選擇有李甲?
    因此,近年來,杜十娘從未對男人付出過任何感情。有了杜十娘慢慢地長大,賺足了錢,看到了男人。物質生活豐富了杜十娘開始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杜十娘越來越感到孤獨,越來越孤獨,她開始厭倦了這種生活,他開始渴望愛情。杜十娘開始嚮往愛情,她總是等待,晚上做夢,她希望有高尚的好男人來拯救別人。
  • 【穿越之「法」】杜十娘不遇到負心漢,她的愛情就能修成正果嗎?
    這便是由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編寫的一出愛情悲劇。它是「三言二拍」《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據說,取材自真人真事。故事不但為國所人熟知,還蜚聲海外,被喜愛悲戀和自殺的日本文藝青年,改編成了本國版本。東方文化有相通之處,但杜十娘的事跡西方讀者卻表示看不懂,並產生許多疑問,比如,李甲真愛杜十娘嗎?若愛,又為何賣掉她?坐擁百寶箱的杜十娘如此富有,有什麼理由自殺呢?……等等。
  • 《杜十娘》|都說李甲是渣男,沒人責怪杜十娘犯了錯
    這和愛情無關,只和人性有關。杜十娘去試探李甲本沒有錯,錯就錯在她一試再試,還期待他每一次都能堅守道德高線。感情裡不要去試探,更不要因為別人沒有通過試探而失望,因為試探本身就是一種不信任。如果她早一點把錢財拿出來,保險起見,她甚至可以只展示其中一小部分,對李甲進行「利誘」,是不是李甲所承擔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而杜十娘也能實現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和一個好男人幸福終老。
  • 杜十娘的悲劇,不是她錯看了李甲,而是她高估了人性
    小時候聽杜十娘的故事,總為這個烈性的女子惋惜,為她的眼瞎而不值,更氣李甲的有眼無珠,為了一點小利益,就丟了眼前的金鑲玉。現在再看杜十娘,卻覺她的悲劇跟她的「作」也有很大關係,她對李甲的愛不見得有多深,充其量他只能算是她選中的人,所以她對他多有考驗,從不敢交心託付。
  • 杜十娘帶著百寶箱找李甲,那個李甲為什麼負了她的試探愛情?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的故事時,頭腦中還沒有金錢的概念,只是認為李甲太薄情,如果和杜十娘攜手白頭該多好!
  • 杜十娘想重新做「人」,李甲卻不把杜十娘當「人」看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粗看就是個俗套的愛情悲劇,事實上,愛情只是故事的外殼,其內核與夢想有關。杜十娘七年風塵,「久有從良之志」。這個夢想的實現,在當時的環境下不算容易,但也不難,只要花錢為自己贖身,並取得從良文書即可。
  • 杜十娘一定要跟那個李甲白頭偕老嗎?
    命生得不好,杜十娘認了。但要她放下希望,沒可能。杜十娘始終相信:總有人不一樣,總會等到一個「他」,能贈她一段比真金還真的感情,然後救她於水火——有了這份感情,她才算做了個真正的女人。杜十娘讓李甲而李甲不負所望地一一過關,杜十娘終於放下了心。
  • 深情佳人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負情李甲為何沒有受到譴責?
    封建時代的愛情能像這種愛情故事裡一樣堅貞與悽美嗎?我們在這裡不能完全否定,但只能說在古人的思想意識中,這樣的愛情基本上不會出現。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這個愛情故事的始末,話說京城之中的春光院中,有這樣一個名動整個京城的女子,名叫杜十娘。她不僅出落得國色天香,而且琴棋書畫,樣樣拿手,引得京城的達官貴人莫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更重要的是這位杜十娘還是一個善良痴情的主,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遇到一位知心伴侶,隨他天涯海角。
  • 尊嚴與生存較量下的悲劇——也談杜十娘與李甲
    翌日嚴妝以對,開箱示寶,怒斥李甲負心薄倖,最後決然抱箱自沉,香消玉殞,而李甲與孫富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但細讀故事會發現,貫穿於其中的始終是一個尊嚴的問題,無論杜十娘,還是李甲,都在尊嚴與生存的較量中走向了各自的結局。杜十娘出場時,作者便寫其「久有從良之志」,說明她對自己的人生有理性的思考,她沒有因為淪落風塵而放棄對幸福人生的追求,而是為此綢繆多年,只是未遇良人。
  • 杜十娘為何要怒沉百寶箱,也不願給李甲?
    300兩銀子就想買我的杜十娘,你也不可著北京城大廳大廳,我們師娘姐的名聲價碼,媽媽,你媽媽!您想反悔嗎?我的兒子啊,媽是跟你鬧著玩的,你怎麼也當起真來了嗎?媽捨得賣誰,也不捨得賣你。老鴇一看傻了,沒想到她真拿出這錢來了,她根本就不想讓杜十娘走,搖錢樹能放走嗎?所以她就要反悔,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現在300兩銀子不差,分毫也未曾過期。如果媽媽失信,反悔,公子你馬上把銀子收回去,我即刻自盡。
  • 為何杜十娘守願選擇投江,也不願意原諒李甲,古代人這麼講究嗎?
    杜十娘原本就是一位古代青樓女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塵中人,如果不是李甲闖進了她的生活,或許這一切都不會有太多的改變。畢竟杜十娘的工作性質本就如此,說一句:「半點朱唇萬人嘗」並不為過,但是在杜十娘的心中,一直在等待一個英雄踏著七色彩虹來解救自己。
  • 為何杜十娘寧願選擇投江,也不願意原諒李甲,古代人這麼講究嗎?
    杜十娘原本就是一位古代青樓女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塵中人,如果不是李甲闖進了她的生活,或許這一切都不會有太多的改變。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這些青樓女子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費得起的,並且她們的生活也相當的奢華,只有如此才會讓那些所謂的文人墨客們感覺到自己的錢沒有白花。所以說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青樓女子早就已經習慣了這些高端的生活水平,真要讓她們嫁給一個窮小子,怕是這個生活就有點過不下去了。
  •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結果還是被拋棄面對殘酷的現實,痛苦與絕望,彷徨與掙扎可想而知,十娘依然沒有向命運低頭,就有了相約到老的念頭,十娘一旦情有所鍾,就能恪守倫理規範,矢志不渝。杜十娘為何要怒砸百寶箱後,投江自盡呢?分析一:李甲的父親是當時的布政使,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官員,因為老爺子知道他對在外面喜歡尋花問柳,所以非常嚴格控制他的平時花銷,手上自然就沒有多少銀子,但是杜十娘還是執著地深愛著他。
  • 《花魁杜十娘》:李嘉欣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試圖去考驗愛情
    電影改編自明代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雖然故事框架完全照搬原著,但《花魁杜十娘》在人物刻畫和具體細節方面卻是進行了較大改動和充實,以現代角度進行全新情感詮釋,顛覆意味顯而易見,尤其是李嘉欣飾演的杜十娘這一角色,在大俗大雅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更顯有血有肉有深度。
  • 《花魁杜十娘》:惆悵人間萬事違,兩人同去一人歸
    杜十娘的做法,前半部分令人難以接受,後半部分卻越發心酸,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可以獲得幸福,所以無休止的試探,越看越感覺到悽涼。 杜十娘向來都不是一個普通人,她是青樓的頭號花魁,恩客不斷,只要她勾一勾手指就會有大把的男人蜂擁而上,送來金銀財寶珠寶首飾。
  • 論杜十娘悲劇命運的成因
    老鴇和杜十娘,三親四友與李家,杜十娘與李布政,甚至李家與杜十娘,都存在著這種關係。金錢關係在使杜十娘有機會獨立自主地把握命運、追求愛情理想的同時,卻也用它本身黑暗骯髒的一面和固有的禮教制度交相作用,殘酷地毀滅了這種生命的積極意義。李甲與杜十娘的相識到相愛也是與金錢交織在一起的,李甲為幫杜十娘贖身而像親友借錢,換來的卻是「說著錢,便無緣」。正當李甲為「揮霍千金」而羞見家父而苦惱的時候,孫富便出現了。
  • 被負心漢李甲背叛的杜十娘的百寶箱裡到底有什麼寶貝!
    杜十娘百寶箱的珠寶瑪瑙/杜十娘對愛情的憧憬善良美麗的杜十娘即便深陷在泥淖裡,卻沒有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同南紅瑪瑙的生機一般對美好生活充滿了嚮往。珍珠珍珠/杜十娘品行的高潔珍珠素來是高潔的化身,雖然是許多人口中不屑一顧的風塵女,但是杜十娘卻依然活出了自己的高潔和尊嚴,她不顧一切只想獲得尊重
  • 當「杜十娘」遇到「茶花女」,誰更幸運一些?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她們悲劇的不同點:同樣是兩個不幸的女人,可是我覺得茶花女要比杜十娘要幸運一些,因為面對愛情她最後也是存在著一絲希望的,她是在滿懷著希望的心情下遺憾的離開了人世,而杜十娘的愛情卻是背叛的愛情,她最後傷心了,心死了,失望了,絕望了,含恨的決然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對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麼留戀的了。
  • 《花魁杜十娘》:吳彥祖飾演的李甲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吳彥祖飾演的李甲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為什麼呢?再後來還是花魁杜十娘主動才讓膽小害羞的李甲與杜十娘開始了同居的生活。 吳彥祖飾演的李甲,心裡早就被杜十娘的丫環十兩的青春靚麗單純可愛吸引了,可是李甲害怕被丫環十兩當面拒絕,所以李甲把自己的這份喜歡藏在心裡不敢表露出來,直到杜十娘的丫環主動表白,吳彥祖飾演的李甲才敢大膽向十兩說出真心話。
  • 淺析安娜·卡列尼娜與杜十娘之命運悲劇
    二人「一雙兩好,情投意合」,加之杜十娘見老鴇貪財無義,她自己又有從良之志,三人一拍即合,杜十娘開始積極主動地朝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奔去,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飽受了七年的精神摧殘,終於找到可以實現從良之志、託付終身的李甲,杜十娘不禁喜出望外,所有的一切似乎在她的預料之中,整個贖身的過程以及與李甲泛舟吳越她始終是幸福的,江南船頭,開懷暢飲,鸞鳴鳳奏,美景如畫,展現出人性最原始的快樂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