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七夕,死於七夕,看南唐後主李煜,一生的悲喜愁思與大起大落

2021-01-17 海綿媽媽說育兒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來自於牛郎織女悽美愛情故事,每年只有一天他們能夠在鵲橋相會。

所以七夕節,不僅作為我國的情人節,它也象徵著愛與別離。

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國一代偉大詞人「李煜」,迎來了他喜與悲的一生。

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他身上自然是帶著濃濃的悲情色彩的。

這個出生皇家的九五之尊,卻並非一個懂得如何執掌朝政的合格君王。

李煜的性格,很像他的父親李璟,為人軟弱,容易放棄,沒什麼原則,更缺乏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二人都是整日沉浸在詩詞歌賦中不能自拔,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生活。

流傳至今的《南唐二主詞》,二主便指李璟與他的兒子李煜,二人所作之詞,合在一起,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作。

李煜父子倆不僅熱愛詩詞,都曾同為南唐的帝王,而在政權交接之時,都是不得已被迫接受帝位。

李煜幼年便深得父親之愛。李璟喜歡兒子身上所透露出的濃濃書卷氣,像極了他當年。

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著兒子讀書,喜歡看兒子稚嫩的筆觸寫下的詩行。

那時,他就明白,李煜沒有帝王之才,但能成為一個流芳千古的詞人。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長相思·一重山》

這時的李煜,純淨、淺薄,過著悠閒享樂的生活,他還不明白命運所贈與的一切,都暗中標好了價碼。

但他的不善朝政,和貪圖安逸享樂,最終給他帶來了亡國之災,更是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在外敵的猛烈攻勢之下,這個脆弱的政權最終向宋投降,李煜大落的一生拉開了序幕。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萬人之上,擁有數不盡榮華富貴的天子,卻淪為「階下囚」。

被活捉的李煜失去了自己的江山,失去了自己的愛人,也失去了那快活的人生。

多年以後,當做了亡國奴的李煜從睡夢中突然醒來,想到夢中如此花好月圓、春風得意,忍不住淚流滿面。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

被監禁之後的李煜這才後悔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但是為時已晚。

心中的萬千情緒鬱結心口,寫下了這首讓人心碎的《烏夜啼》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他曾經擁有過多麼美好的回憶啊!可是美好的事物總是那樣太匆匆?還能回到過去嗎?

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看他那破碎的春、破碎的心、破碎的夢、破碎的山河,無奈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當一切恍然如夢,成為了過去。

淪為階下囚的李煜,甚是懷念自己的故國。他當時的情感應該是我們常人難以體會的。

一代君主,自己的天下和黎民百姓,祖輩辛辛苦苦打造的大好江山就這樣毀於自己之手。

我想,他一定痛苦萬分,悔不當初。看著天上的一輪圓月,不禁悲從中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可見他此刻萬千思緒湧上心頭。

曾經的一切都已不在,所以愁緒更上像江水般向東流個不停。這首詞的情感,從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詞中就可以讓我們讀到心坎兒裡。

不料卻被皇帝認為他有想要復國的意思,最終42歲的他在七夕節這一天,慘遭殺害,丟了性命。

他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象徵愛與別離的日子,卻見證了李後主的一生。

好在他的作品被流傳至今,值得我們去認真品讀。

我們感嘆李煜的悲涼故事,帶著他的故事去細細品讀他的詩詞,從中感受文字的美妙,豐富我們的心靈。

「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生在帝王家。」

李煜的詞以愁聞名,他的愁緒不僅來自於亡國之恨,也飽含了對身世苦難無常的悲哀感嘆,飽含了對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

如果不了解李煜的人生,就讀不懂他的愁。

如果你想要了解李煜的人生,讀懂李煜的詞,這樣一本《李煜詞傳》就夠了。

讀著他的詞,仿佛陪同他經歷了那不平凡的一生,在李煜的詩詞中找尋自己的影子,也治癒自己受傷的心靈。

收集了李煜一生所作的《李煜詞傳》,讓我們透過他人生的每一個時刻,看到生命的不屈與堅韌,感受到愛情的醉人與苦澀。

不僅如此,《李煜詞傳》還在李煜詞的基礎上,融入了李煜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把李煜的平生事跡、詩詞的藝術魅力都幫我們進行了深度剖析,使李煜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飽滿。

除了《李煜詞傳》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 《蘇軾詞傳》 《納蘭容若詞傳》 《倉央嘉措詩傳》 《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價格非常的實惠。

僅僅29.9元的價格,就能夠把這6位詩詞大家請到家中,陪同我們一起感受詩詞的魅力,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大氣之人。

心動就要馬上行動,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詞看人生,生於七夕的南唐後主李煜,錯生帝家的千古詞帝
    李煜,一個錯生在帝王家的詞人,他溫潤如玉,為人灑脫。生於帝王家,無心爭奪皇位,讓他從小瀟灑愜意;而生在帝王家,帝王家的明爭暗鬥,又註定了他的不幸以及坎坷的一生。他有著清新自然的《玉樓春》,又有著樸素感傷的《相見歡》,也有千古傳唱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南唐後主李煜,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生呢?有人說:李煜的一生寓於詩詞中,看他的詩詞就能看完他的一生。李煜原名李從嘉,排行第六,自己無心帝位樂於逍遙,但天不遂人願。
  • 論南唐後主——李煜和七夕的不解之謎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南唐最後一位國君。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後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 「悲情」帝王—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
    可是無人提及也無人知道李煜的一生有多麼的悲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守不住自己擁有的。年輕時候的李煜就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政治才能,那時的李煜喜歡信奉佛教,為人儒弱不堪,一身書生之氣。因此在太子死後有大臣以李煜信念佛教儒弱為由上書南唐中主立其他皇子為太子,但是唐中主排除異議立李煜為吳王入東宮。後來又立李煜為太子監理國事。李煜二十四歲那年(公元961年)父皇因病去世,順利登基,成為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
  • 生於七夕,亡於七夕,李煜一幅作品「金錯刀」獨領風騷
    《入國知教帖》局部亡國的南唐後主李煜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文化瑰寶。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的李煜仿佛註定是一個藝術天才。《入國知教帖》局部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極高造詣。他的書法史稱「拔鐙法」。擅長行書,筆法虯曲顫動,又被稱為「金錯刀」。用卷帛作大字而書,被稱為「撮襟書」。
  • 南唐後主李煜與趙宋的15年對抗,誰說他只會作詞!
    歷史上不乏才華橫溢的帝王,若論成就最高者,前三名怎麼論南唐後主李煜似乎不會缺席,畢竟後世公認稱之為「一代詞帝」。後主在位15年,最終國破家亡身死,歷史上似乎對其全面評價毀多於譽。那他這十五年都幹啥了?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於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詞帝果然是詞帝,出生都挑這麼有意義的日子。農曆七夕,陽曆估計後主應是獅子座,也是霸氣。看看他的一生吧。南唐,五代時十國之一,是當時南方最強大的國家,脫胎於楊吳。李煜的爺爺李昇篡位建唐,當時還叫徐知誥。
  • 他生於七夕,卻又死於七夕,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為悲情的帝王
    導讀:他生於七夕,卻又死於七夕,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為悲情的帝王文|迪娃娃說歷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他生於七夕,卻又死於七夕,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為悲情的帝王!
  • 李煜怎麼當上皇帝的 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李煜怎麼當上皇帝的 南唐後主李煜簡介時間:2016-11-12 11:4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煜怎麼當上皇帝的 南唐後主李煜簡介 李煜怎麼當上皇帝的,在歷史上李煜的才華應該是皇帝中最出色的一位,那麼他是怎麼當上皇位的呢,這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華夏最浪漫的七夕夜裡,古城金陵熱鬧非凡。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善男信女祈求姻緣。彼時,在富麗堂皇的吳王府中,一間僕人忙碌進出的宅院裡,一個嬰兒用陣陣啼哭向這個世界宣布著自己的到來。
  • 我本詞臣身,奈何帝王命——南唐後主李煜的宿命
    這個小小的嬰兒就是吳王李璟的第六子——千古詞壇的「南面王」,也是後來的南唐亡國後主,李煜。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寫詞作畫,聽雨打屋簷,看四時變化。那時,他將自己的號改成鍾隱,別號蓮峰居士。駕一葉扁舟,任江水自流,遠遁紅塵,悄然歸隱。「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李煜追逐著這樣安靜的生活方式,殊不知,命運無常。
  • 問君能有幾多愁——南唐後主李煜的悲喜人生|音頻公開課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些耳熟能詳的詞句都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手筆。關於李煜,大多數人知道他的結局,卻不知道他完整的人生。簡單說起來,他的人生始於喜劇,在跌宕起伏的悲喜交加當中,最後終於一個莫大的悲劇。
  • 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 南唐後主李煜:因在七夕作了一首詞,被皇帝毒酒賜死
    李煜是南唐中宗李璟的第六個兒子。他雖生性仁厚,下令減輕賦稅,鼓勵百姓進行農桑生產,可是弱小的南唐在強大的北宋面前仍是不堪一擊。宋太祖趙匡胤按照「先南後北」的策略,經過十餘年的徵戰,已經逐步的滅掉了南方的後蜀、南漢等割據政權,南唐處於三面夾擊之中。
  • 南唐後主李煜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生不逢時的千古詞帝。作為一個從小就喜愛詩詞的文科生,上學時就非常喜歡李煜的詞句,同時也感嘆他的遭遇,為人善良卻軟弱,一生都在被動中接受命運的擺布和無常。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慨,李煜真的是生錯了時代,不禁唏噓如果他沒有生在帝王家,只是一位普通的王侯貴胄,或者富家子弟,以他的才華和能力,舞文弄墨,滿懷詩書,也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詞人,而且能愉快的安度一生或許會活得很瀟灑愜意,灑脫自由,也許就免於遭遇這不幸和悽涼坎坷的一生,可惜沒有人能選擇得了自己的出身。
  •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原題: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南唐後主李煜,世間多情郎!這個生於七夕而又死於七夕的男子,註定就是多情的代表!他從小工詩賦詞,善於琴音和書畫,也是世間不可多得才子!但命運卻喜歡弄人,讓這個原本只喜好詩詞的男子,戲劇性地成為了一國之君。
  • 南唐後主李煜:悲情的帝王,最純粹的詞人,身不由己的命運
    1.文墨世家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於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九月,李璟病逝,李煜繼承王位,成為南唐第三代君主,史稱後主。2.國力式微南唐立國之初,江淮地區的百姓自唐朝末年開始,長年經受戰亂,已是強弩之末。長於民間的李昪清楚若繼續徵伐,必將民不聊生。
  • 南唐後主李煜:無奈生於帝王家,寫了一首詞,道盡了絕望和心酸
    我不知是幸是不幸,但李煜若不是亡國之君,他的詞絕不會有如此的成就。他終究生在了帝王家,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原名李從嘉,生於南唐升元元年七夕,連出生的的日子都這樣浪漫。想來這也是天意吧。史書記載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重瞳」。
  • 只會寫詩詞不會做皇帝的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慘一生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峰隱者、蓮峰居士、鍾峰白蓮居士。他不僅生日特別奇巧(出生於七夕節),出生之後的相貌也與常人不同,史書稱之為「駢齒重瞳」,就是有兩層門牙和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
  • 不愛江山愛美人:南唐後主李煜的悲喜人生!
    說起南唐後主李煜,大家立刻會想到他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詞!例如: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還有: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在文學上堪稱大家。但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不是從政的料!可老天偏偏要讓他做他不擅長的事,真是造物弄人啊!
  • 李煜不愛江山愛詩詞,最終一曲《虞美人》,七夕節當天生辰變忌日
    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昇平,李煜和小周后合奏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首詞《虞美人》。南唐後主李煜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後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放在現在就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唱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