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七夕節來自於牛郎織女悽美愛情故事,每年只有一天他們能夠在鵲橋相會。
所以七夕節,不僅作為我國的情人節,它也象徵著愛與別離。
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國一代偉大詞人「李煜」,迎來了他喜與悲的一生。
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他身上自然是帶著濃濃的悲情色彩的。
這個出生皇家的九五之尊,卻並非一個懂得如何執掌朝政的合格君王。
李煜的性格,很像他的父親李璟,為人軟弱,容易放棄,沒什麼原則,更缺乏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二人都是整日沉浸在詩詞歌賦中不能自拔,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生活。
流傳至今的《南唐二主詞》,二主便指李璟與他的兒子李煜,二人所作之詞,合在一起,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作。
李煜父子倆不僅熱愛詩詞,都曾同為南唐的帝王,而在政權交接之時,都是不得已被迫接受帝位。
李煜幼年便深得父親之愛。李璟喜歡兒子身上所透露出的濃濃書卷氣,像極了他當年。
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陪著兒子讀書,喜歡看兒子稚嫩的筆觸寫下的詩行。
那時,他就明白,李煜沒有帝王之才,但能成為一個流芳千古的詞人。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長相思·一重山》
這時的李煜,純淨、淺薄,過著悠閒享樂的生活,他還不明白命運所贈與的一切,都暗中標好了價碼。
但他的不善朝政,和貪圖安逸享樂,最終給他帶來了亡國之災,更是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在外敵的猛烈攻勢之下,這個脆弱的政權最終向宋投降,李煜大落的一生拉開了序幕。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萬人之上,擁有數不盡榮華富貴的天子,卻淪為「階下囚」。
被活捉的李煜失去了自己的江山,失去了自己的愛人,也失去了那快活的人生。
多年以後,當做了亡國奴的李煜從睡夢中突然醒來,想到夢中如此花好月圓、春風得意,忍不住淚流滿面。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
被監禁之後的李煜這才後悔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但是為時已晚。
心中的萬千情緒鬱結心口,寫下了這首讓人心碎的《烏夜啼》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他曾經擁有過多麼美好的回憶啊!可是美好的事物總是那樣太匆匆?還能回到過去嗎?
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看他那破碎的春、破碎的心、破碎的夢、破碎的山河,無奈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當一切恍然如夢,成為了過去。
淪為階下囚的李煜,甚是懷念自己的故國。他當時的情感應該是我們常人難以體會的。
一代君主,自己的天下和黎民百姓,祖輩辛辛苦苦打造的大好江山就這樣毀於自己之手。
我想,他一定痛苦萬分,悔不當初。看著天上的一輪圓月,不禁悲從中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可見他此刻萬千思緒湧上心頭。
曾經的一切都已不在,所以愁緒更上像江水般向東流個不停。這首詞的情感,從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詞中就可以讓我們讀到心坎兒裡。
不料卻被皇帝認為他有想要復國的意思,最終42歲的他在七夕節這一天,慘遭殺害,丟了性命。
他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象徵愛與別離的日子,卻見證了李後主的一生。
好在他的作品被流傳至今,值得我們去認真品讀。
我們感嘆李煜的悲涼故事,帶著他的故事去細細品讀他的詩詞,從中感受文字的美妙,豐富我們的心靈。
「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生在帝王家。」
李煜的詞以愁聞名,他的愁緒不僅來自於亡國之恨,也飽含了對身世苦難無常的悲哀感嘆,飽含了對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
如果不了解李煜的人生,就讀不懂他的愁。
如果你想要了解李煜的人生,讀懂李煜的詞,這樣一本《李煜詞傳》就夠了。
讀著他的詞,仿佛陪同他經歷了那不平凡的一生,在李煜的詩詞中找尋自己的影子,也治癒自己受傷的心靈。
收集了李煜一生所作的《李煜詞傳》,讓我們透過他人生的每一個時刻,看到生命的不屈與堅韌,感受到愛情的醉人與苦澀。
不僅如此,《李煜詞傳》還在李煜詞的基礎上,融入了李煜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把李煜的平生事跡、詩詞的藝術魅力都幫我們進行了深度剖析,使李煜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飽滿。
除了《李煜詞傳》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 《蘇軾詞傳》 《納蘭容若詞傳》 《倉央嘉措詩傳》 《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價格非常的實惠。
僅僅29.9元的價格,就能夠把這6位詩詞大家請到家中,陪同我們一起感受詩詞的魅力,幫助我們成為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大氣之人。
心動就要馬上行動,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