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街(Guanqian Street),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中心,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有150多年的歷史。
觀前街因地處古城區,有明確的高度建築限制,使得建築體量小,形成低矮的建築輪廓線,在建築色彩的運用上,除了玄妙觀運用特定的黃色外,基本以黑、白、灰為主。
觀前街主要有燈杆燈、庭院燈、地燈、投光燈、霓虹燈等燈具。觀前街燈具的造型,融入了傳統蘇州園林的建築元素,呈現江南園林風格,在色彩上保持了「黑、白、灰」的主色調。
觀前街上「吆喝的攤販」這一作品,描述了一個老漢和兒童之間的故事。它取材於 20 世紀 50 年代的糖粥攤, 駱駝擔上有灶有鍋有碗, 加上調料, 反映蘇州小吃的特色。人物的服裝也是蘇州傳統風格,如老漢的「滴滴頭」棉 帽子、中式棉襖、腰間的圍裙、腳上的蚌殼棉鞋以及兒童的虎頭帽、虎頭鞋,重現當時的飲食特色和生活場景。
觀前街在樹種選擇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如香樟、桂花、銀杏等。在通行為主的商業主街上,由於人流量較大,多採用可移動的樹池形式,輔以地被植物。
蘇州在歷史上是一個消費型城市。因此,自古多美食與美食家。而觀前街作為蘇州古城最繁華的商業街,理所當然地雲集了許許多多的名店、名品。單吃食一項,讓老蘇州如數家珍的有名店家、特色食品便有:陸稿薦的醬鴨、醬肉、醬蹄筋;生春陽的火腿;採芝齋的粽子糖、蘇式瓜子;稻香村的麻酥糖、果酥、蘇式月餅、滋養餅乾;葉受和的寧式糕點、嬰兒奶糕;黃天源的豬油糕、黃松糕;文魁齋的止咳梨膏;觀振興的油氽緊酵饅頭;松鶴樓的滷鴨面、陽春麵;綠楊的雞湯餛飩、緊酵饅頭; 廣南居的廣式宵夜;廣州食品公司的冷飲、廣式月餅、西式奶油裱花蛋糕、麵包等等。
2018年8月,觀前街被江蘇省商務廳評為首批江蘇省老字號集聚街區。
網友評論
每次來蘇州都會來觀前街,畢竟這裡是中心地段,購物美食兩不誤。觀前街地位就像南京路之於上海,屬於地標性區域。觀前街雖不至於人山人海,但是一直人流不斷,非常熱鬧。這裡有大型的現代化商場,很多大牌、時尚品牌居然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地方都能找到,還有像採芝齋這種中國老字號糖果店,非常傳統的蘇州特色。各種餐飲店更是目不暇接,有快餐類的,有蘇式麵店,有家常菜,有甜品店,非常豐富。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融合得相得益彰,來逛蘇州的好去處。
觀前街是蘇州市傳統商業街區,舊時是江南三大古商業街之一(另外兩個是南京夫子廟和上海城隍廟)。觀前街因為中心有一座玄妙觀而得名,如今的主街作為步行街,附近雲集了眾多副街、巷弄,其實是很大一片商業區域,喜歡逛街的朋友就不能錯過了。主街長800米,主要都是商店,有賣服飾的,有賣特產的,最精彩的是幾家蘇州本地老字號,都有歷史介紹。例如採芝齋,裡面有蘇式糕點、襪底酥、鮮肉月餅等。觀前街最值得一去的便是太監弄了,它是蘇州傳統的美食街,更多的是高大上的蘇菜。如得月樓、松鶴樓等。另外,在這裡也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附近也有幾大商場,商場地下又有一座美食城,是吃貨的福音。觀前街最老的商場便是人民商場,距今有80年了。觀前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距離平江路、拙政園、網師園、滄浪亭等景點都很近。
蘇州城內的一條老街,雲集了眾多老字號,朱鴻興的燜肉麵不由的會想起昔日店門口黃包車雲集的場景,採芝齋藍盒豆腐乾又會使人想起當年蒸汽機火車拖著綠皮車廂吐著大團大團蒸汽慢慢駛進蘇州站的一幕。去松鶴樓吃飯,松鼠桂魚響油鱔糊是必點的,逛觀前街,黃天源的糕是不會忘記買上幾塊的,回家的時候順便還會帶些陸稿薦的熟食。觀前街,一代人的記憶,老蘇州人心中的最愛。
觀前街類似於上海的南京東路,非常熱鬧,有很多蘇式的小吃店,也有商場賣衣服,買紀念品的時候可以來這裡,採芝靈很出名,可以買點糕點給家人帶回去。
與一般的古鎮古街、歷史街區別無二致。逛吃逛喝,有食物之香也有音律之美,流水、柳絮、黃燈、倒影~徐徐走進,青石板路上便再無其他,美好如期而至!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或許唐伯虎要感謝周星星,讓他的這首詩在數百年後仍如此膾炙人口。來蘇州,不僅要看園林,還要走到大街小巷,品味蘇州城內的古街。蘇州老城區不大,最著名的幾條古街分別是山塘街、觀前街、平江路和桃花塢大街。山塘街和平江路一定要晚上來看看,不僅燈光璀璨,熱鬧非凡,還有很多街頭美食。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條街,人山人海,全是遊客,以老街的名號,以文藝的名義,千篇一律的賣著從義烏批發來的工藝品,賣著臭豆腐烤魷魚和奶茶,這條街在北京叫作南鑼鼓巷,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杭州叫河坊街,在黃山叫屯溪老街,在南京叫夫子廟,在揚州叫東關街,在成都叫寬窄巷子,在廈門叫鼓浪嶼,在武漢叫戶部巷,在西安叫回民街,在重慶叫磁器口,在桂林那條街叫西街,在青島叫劈柴院,在天津叫古文化街,在長沙叫火宮殿。而在這裡,叫做觀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