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情愛關係

2020-12-12 文院小白

探討範和白的關係實質,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他們的背景。範是一個富豪的私生子,從小在英國長大,接受西方教育,為人放浪,無心於組建家庭。「他年紀輕輕的時候受了些刺激,漸漸的就往放浪的一條路上走,嫖賭吃著,樣樣都來,獨獨無意於家庭幸福。」①可見範原先對婚姻採取的是迴避的態度,他所追求的不過是沉溺於男女情愛的精神愉悅,而對婚姻所帶來的束縛非常排斥。再看白流蘇,沒落的封建貴族,接受所謂「大家閨秀」的教育,嫁人後又離婚,寄居在母親家,受到族人排擠,缺乏安全感。白對婚姻是一種積極的渴求的態度。「她給了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他們以為她這一輩子已經完了麼?②」就小說的語境來看,謀求一段體面的婚姻是白重新獲得生存價值的唯一可行途徑。

周潤發版傾城之戀劇照

範和白情愛關係的生發,由白流蘇妹妹和範柳原的相親開始。隨後白來到香港,範白二人逐漸進入熱戀。「範柳原真心喜歡她麼?那倒也不見得。他對她說的那些話,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對女人說慣了謊的。」③白對他們的感情的認識清醒而深刻,只不過她對範的婚姻訴求的推動下,他才積極謀求情感關係的發展。

關於他們情愛的發展,不得不提到一段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④照範柳原講,範對白沒有真心,白對範也沒有真心。這裡的真心指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指的是謀求長久的、真摯的、不摻雜其他利益的愛情。可惜,他們各自心懷鬼胎。「文明帶給人的是什麼?是各種制度、各種規範。愛情讓位於社會的制度、規範,所以他不能娶流蘇。」⑤範只想要情人,不想要愛人因為他不想受到束縛,而白需要的則是婚姻帶來的安全感。我想我們不應該忽略一段很重要的對話,即範柳原所說的「我們四周的那些壞事」「我回中國來的時候」「我是多麼的失望」「不由自主的就往下溜」,白流蘇說的「你若是混在那裡頭長大了你怎麼分得清,哪一部分是他們,哪一部分是你自己?」⑥範柳原對社會規範的反叛,白流蘇對社會規範的被迫遵從,造成了他們對愛情關係和婚姻關係看法的差異。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範白愛情關係的轉折,恐怕要從「打蚊子」說起,兩人互相打蚊子玩鬧,「流蘇突然被得罪了,站起身來往旅館裡走。柳原這一次並沒有跟上來。」⑦顯然白流蘇意識到了自己忽然地陷於「輕薄」,幾乎就要被範柳原的愛情陷阱完全俘獲了,那麼,離被範柳原拋棄的日子也就不遠了。範柳原也自覺沒趣,因為他的手段被識破並被拒絕了,一個勢均力敵的情人不是他想要的。因此兩人鬧了矛盾,刺入他們關係本質的矛盾。「從這天起,柳原整日價的和薩黑夷妮廝混著。他大約是下了決心把流蘇冷一冷。」「流蘇表面上雖然和他熱了些,心裡卻估著:他使她吃醋,無非用的是激將法,逼著她自動的投到他懷裡去。」「很明顯的,他要她,可是他不願意娶她。」⑧兩人早已心知肚明,愛情是有的,可是結婚與否是橫亙在他們之間的一道深淵,無法跨越這道深淵,那麼他們的愛情也就無從談起。不過,在他們確認相愛之前,他們吵了一架,誰也不留情,直接將他們關係的偽裝撕碎。範甚至說「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顯然,範誤會了白,一開始白確實只是想要一段婚姻,對範沒有多少感情。但是,從他們吵架之後,「她這麼迫切地想念他,連睡夢裡他都會打電話來說』我愛你』。」流蘇在感情上已經淪陷了。可惜,結婚的問題仍然困擾著這對有情人。

然而,機會來了。

《傾城之戀》封面

日軍攻打香港。頃刻間,繁華之城幾乎夷為平地。生命賤如螻蟻。兩人匆忙轉移到了飯店。在這裡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範柳原把脫下來的衣服遞給了白流蘇。「若在往日,柳原絕對不肯,可是他現在不那麼紳士風了,竟交給了她。」⑨範這個愛情獵手,終究敗了。他已經把白當做了一個可以互相依偎的愛人,而不是一個獵物。「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在這動蕩的世界裡,財產,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⑩戰爭毀滅了一切,包括範白之間玩弄的小把戲。終久,他們還是結婚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應該說是香港的陷落毀掉了柳白繼續在婚姻上博弈的幻想,把他們從天堂的幻想中拉回到了人間的真實。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下方評論!

文/文院小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白流蘇和範柳原,相識不易相愛也難
    小說的一開始,就直白的說出了女主角白流蘇因離婚而在娘家待了七八年,正巧的是她的前夫因病去世了,那家人託了當初了媒婆徐夫人上門來道了個口信,說是讓白流蘇回去為她前夫守寡。這樣荒唐的事情,白流蘇卻只能壓制住心中的委屈,用清淡的語氣說著不願意回去的想法,卻招來了白家三哥的訓斥。
  • 範柳原和白流蘇的婚姻,動蕩之中得到圓滿,她們真的有過愛情嗎?
    從這個理論的視角來看,白流蘇和範柳原在初見後就具備了「激情」,白流蘇對範柳原頗感興趣,而範柳原也看上了白流蘇,於是他們有了後來的香港「偶遇」以及隨後的一個月相伴。在香港的那段時間裡,白流蘇與範柳原一面互相試探,相互博弈,雖然彼此關係沒有進一步發展,但是他們時常在一起玩:他每天都伴著她到處跑,什麼都玩到了,電影、廣東戲、賭場、格羅士大飯店、思豪大酒店、青鳥咖啡館、印度綢緞店、九龍的四川菜……他們的關係看似親密,實則範柳原連她的手都難得碰一碰。
  • 《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和範柳原之間是什麼樣的愛情,看不透!
    《傾城之戀》看似是個很平淡的故事,但其中所反映的人性和感情是很值得讓人深思的。故事的女主人公,一個落寞的大家族的小姐,帶著傳統的東方美,有著天生的貴氣和傲骨。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範柳原,是個流浪的小子,後來靠著一筆遺產過上了有錢的生活,但本質上是帶有一种放蕩不羈的作風的。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名裡也是命裡!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名裡也是命裡!看了無數遍的《傾城之戀》,不由得在心裡嘆服張愛玲的輕靈睿智,單一個名字,幾乎就能表達出人物的一生。白——流蘇、範——柳原、小編印象中除了紅樓夢裡的人名以外,大概白流蘇這個名字是我見過的最極致的表現。
  • 白流蘇和範柳原在機關算盡後,也不過是心有戚戚下假裝圓滿
    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去經受秋風的蕭瑟和冬雪的凜冽,倘若能舒舒服服的在春天開花,又何必去做那秋菊和冬梅呢?所以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和範柳原,無論是何等的機關算盡,到最後也不過是心有戚戚的選擇了不圓滿的幸福結局。小時候的我,並不喜歡這個傾城故事,因為總覺得愛情這麼美好的存在,不應該被當作交易的籌碼,亦或是遊戲裡面的玩物。
  • 白流蘇VS範柳原:兩個精緻利己主義者,談了一場傾城之戀
    白流蘇與範柳原,我認為是天生一對的。他們在一起,就是老天爺最合適的安排。至於那場戰爭,只是張愛玲習慣的插入。02首先說說白流蘇,她先是離婚然後回到娘家。手上不是沒有錢,但就放心交給自己的哥哥們做投資。你也知道,什麼年代做投資都是有賺有虧的。哥哥們說,錢都虧光了。你能夠怎樣?他們也不會「賠」給你,你也不好翻臉不認人。白流蘇這樣住在娘家,說難聽點就是養著她。
  • 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和範柳原,難道不正是張愛玲和胡蘭成?
    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和範柳原,難道不正是張愛玲和胡蘭成?悽涼倉皇的夜晚,是一個看似美滿但同樣透著悽涼倉皇故事的開始。幽暗落敗的白府,一個離過婚在白家鬱郁不得志的六小姐流蘇,一群刻薄世俗的叔嫂親戚,故事的大幕就這樣緩緩拉開,在幽沉的胡琴聲和一個個匆亂茫然的影像中,浮現出了亂世的人性與愛情。與傳統的愛情小說不同,女主角流蘇不是養在深閨的妙齡佳人,而是一個二十八歲的離婚多年的女子。
  • 同樣以金錢為目的的婚姻,白流蘇成功了,曹七巧卻失敗了,為什麼
    因為在舊式大家庭中的婚姻是沒有情愛可言的。一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則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的女性地位是岌岌可危的,婚姻只不是她們謀生的手段,以及掙脫原生家庭牢籠的工具。她們和和丈夫之間的關係並不像是夫妻關係,更多的是經濟附庸關係。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和曹七巧也是這樣兩個人物。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傾城之戀》看過多遍,白流蘇卻只是個模糊的影子,也許是太像凡塵中的女子,所以反而容易忘懷。究竟怎樣愛已經忘記,兩人關於愛的伎倆卻讓人會心一笑,原來都是如此啊。
  • 再看白流蘇和範柳原,原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是這樣的愛情
    看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體會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愛情,明白了張愛玲是一個怎樣的女子。這或許算是張愛玲愛情的一個翻版吧。世界裡只有他和她兩個人,沒有國家,沒有戰爭,只是兩個簡單的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這就是張愛玲的愛情。
  • 《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張愛玲筆下的美滿結局?
    電影裡的《傾城之戀》並沒有她所描寫的那樣優雅典致,連白流蘇也不太像我心中想像的樣子,一個打動了範柳原的女子,一個聰明而知進退的年輕女子該是怎樣的傾國傾城? 然而影版的白流蘇和範柳原在我細看來卻也是符合小說裡的描寫,那些景物也是,可是到底是張愛玲厲害,她的東西在書裡看著都是極具美感和風致的,一拍成了畫面居然失掉了味道。
  • 《傾城之戀》:從白流蘇與範柳原來看張愛玲筆下的愛情
    可這如何呢,畢竟我們都生活在現實的生活中,這才是最真實的婚姻模樣:假如我們的愛是一場錯誤,就讓我們將錯就錯吧,可能見慣了風花雪月的愛情反而是這樣的愛和婚姻才落地氣,也許才會更長久吧。可是即便如此,在《傾城之戀》這部小說也無不充斥著張愛玲式的寫作風格。深沉而蒼涼的筆觸寫盡了張愛玲倉促而悲冷的人生境遇。這樣的怨與恨帶著殘殤的悲苦無一不體現在白流蘇和範柳原糟糕的青春時代和失敗的感情生活中。
  • 《傾城之戀》:離婚後的白流蘇,能否在第二次婚姻中逆襲
    當白流蘇得知範柳原就住在自己的隔壁時,白流蘇明白:這一場戲碼,範柳原早早就導演好,只等她對號入座了。白流蘇對範柳原這樣一個風花雪月的男子,並沒有把握。但既來之則安之,她已經沒有退路,只能硬著頭皮決定繼續賭下去。有一晚,範柳原和白流蘇在飯店外散步,他們聊天時,範柳原第一次對白流蘇講起了自己剛回國時的無助與失望,讓他落入風花雪月之中。
  • 《傾城之戀》,白流蘇與範柳原,於危難之中擁抱彼此
    張愛玲創作的《傾城之戀》,不同於其他的愛情小說,在寫白流蘇與範柳原的時候,就用了冷靜客觀的態度。白公館白流蘇生活在白公館,在白公館裡有很多的人,三爺、三奶奶、四爺、四奶奶、白老夫人等等。白流蘇七、八年前就和丈夫離婚了,但在這時,白公館裡的人卻想趕她走,這是為什麼呢?
  • 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都是自私的人,他們的結合是一場交換!
    在遇到範柳原之前,白流蘇的命運是非常坎坷的,她結過一次婚,結果婚後卻別丈夫各種暴力,無奈離婚後,只能回到娘家。在那個時代,一個離婚的女人,跟被從夫家趕出來的女人沒什麼兩樣,當時社會的觀念對這類女人其實並不友善,白流蘇只能回到娘家暫時棲身,本以為娘家會為受了委屈的自己遮風擋雨,沒想到在娘家人榨乾了自己離婚所得財產之後,對她進行了各種排擠和嫌棄。
  • 《傾城之戀》裡的白流蘇,我會選電視劇版本裡白流蘇
    初看電視劇時,佩服編劇的改編,做足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前戲鋪墊,使得原著中的人物情感與性格有了合情合理的底色與過渡。且劇中陳數的演繹絲絲入扣,從容內斂,活活得生出了一個奇女子白流蘇,不由讓人激賞。費了好大的勁,終於在兩天之內拉完了整部劇,卻越來越覺得鬱結與悵然。對於劇情與原著之間的差異,張迷已經有過口誅筆伐的聲討,而且張愛玲的改編相來不容易討好,也犯不著在這上面過多糾纏。
  • 淺談《傾城之戀》白流蘇
    其實,在我看來,範柳原最後跟白流蘇在廢墟中走到了一起,是戰爭成全了他們,這種愛情多多少少是包含一種患難與共在裡面的。講到這裡,大家都會覺得範柳原對於白流蘇的愛只是出於一種自私的把玩,其實,白流蘇走近範柳原也未嘗不是工於心計,步步為營的。小說開頭以大量的筆墨描述白流蘇在白公館的尷尬地步,在她前夫葬禮的問題上,白公館的爭吵達到了白熱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白流蘇選擇報復。"
  • 《傾城之戀》範柳原不願娶白流蘇,可為什麼經歷戰火娶白流蘇為妻
    範柳原本是一個浪蕩富二代,跟所有的富二代一樣,他只喜歡談戀愛卻不想結婚,每天帶著白流蘇吃飯、逛街、逛沙灘,其實他連白流蘇的手都沒牽過,親密是親密卻永遠保持距離,他的所作所為只是讓所有的人以為他們熱戀,直到有人喊白流蘇為範太太后,白流蘇才明白範柳原並不是真心娶她,而是通過這些行為逼她就範,甘心做他的情婦。
  • 傾城之戀:白流蘇與範柳原,在感情博弈中驚出來的愛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香港的淪陷,意外成全了上海的女流之輩白流蘇與香港富商範柳原的姻緣,白流蘇的後半生也因此找到了著落,這一直就是她的所願所想,也是她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 陳數:霸道女強人角色太多了,還記得那個溫婉卻孤傲的白流蘇嗎?
    就像《完美關係》裡的斯黛拉、《誰說我不能結婚》裡的田蕾,她們都有一個特點堅強、自律、狠絕、果斷。除了這些作為女人那一面的柔軟、母性好像都被掩蓋了。不是說陳數演的不好,她演的太好了,就是每個人心目中嚮往的那個女強人模板,大紅唇、高跟鞋、西裝,這些在她身上仿佛就應該如此。但看了那麼多陳數女強人的角色後,我更加想念那個溫婉卻又倔強孤傲的白流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