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六創作,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目前正在熱播,劇中有一個特別有爭議的人物,就是由丁嘉麗飾演的孫儷的媽媽。這個媽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對女兒房似錦無止境的壓榨。從丁嘉麗出場雖然不多,但是做的幾件事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員演戲是跟著劇本走,但是丁嘉麗這幾個情節絕對接地氣,現實生活中絕對少不了這樣的情況。
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安家》裡的故事情節:
情節一:要錢
丁嘉麗給孫儷打電話要100萬,如果不給的話,就來上海找她鬧。孫儷準備了二十萬,但是丁嘉麗不滿意,非要100萬。而且,真的就來上海找她了。
情節二:要錢
丁嘉麗讓孫儷給弟弟還貸款,孫儷對這種不公平待遇特別不能接受。質問丁嘉麗:憑什麼?丁嘉麗給出的解釋就是應該的。
情節三:要錢
孫儷父親出車禍了,對方要錢私了。家裡就讓孫儷拿錢,丁嘉麗拿了錢之後對爺爺不管不問。
情節四:爺爺去世沒通知孫儷
爺爺去世以後,丁嘉麗沒有通知孫儷。孫儷跑去質問丁嘉麗,為什麼不通知自己?丁嘉麗給的理由是,怕耽誤她掙錢。
情節五:撕毀孫儷的通知書
孫儷考上大學的時候,丁嘉麗把孫儷的通知書給撕了。目的很簡單,就是怕她花錢,認為不值得。
從這幾個情節可以看出來,丁嘉麗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而且是把女兒當成是提款機。女兒有出息之後,就把自己的養育恩情無限放大。如果向女兒提出的條件得不到滿足的話,就拿這點恩情說話,把女兒打造成一個「白眼狼」。
這麼自私、強悍甚至帶著些許愚昧的一個母親,如果做婆婆的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性格呢?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丁嘉麗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家,是一個非常好的婆婆。再給大家講一些現實生活中,跟丁嘉麗一樣的媽媽的例子,為了尊重隱私,全部使用化名。
例子一:艾米結婚以後,親媽想買一個手機,然後給艾米打電話,讓艾米買一個手機。而且,艾米媽媽給出的理由就是幫艾米看孩子了。所以,艾米必須給自己買一部手機。艾米問親媽:你天天給我哥看孩子,怎麼不讓我哥買?你給我看孩子,我月子都沒出,你就回去了。我現在全職在家看孩子,家裡收入本來就不高,哥哥家裡條件那麼好?你為什麼不讓他買?艾米媽媽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我怕你嫂子不同意。
例子二:文文的弟弟出車禍了,對方要求私了,最後定的是給對方五萬塊錢就可以了。文文的媽媽就讓文文拿這個錢,理由是文文有錢。文文不同意,因為這個錢是婆家給的彩禮,文文才結婚沒到一個月。文文的親媽就開始在家裡添油加醋,說文文怎麼怎麼不孝順,怎麼怎麼白眼狼,說要跟文文斷絕母女關係。最後,文文的親媽拿了這五萬塊錢給兒媳,讓兒媳別跟兒子鬧彆扭。
例子三:小米的父親早逝,小米大學畢業後特別努力工作,趕上網際網路紅利,攢了一點家底。但是小米並沒有忘記母親的不容易,弟弟妹妹的學費都是小米負擔的。後來,更是給家裡翻蓋了房子。後來,小米因為長期熬夜生病不得不做手術。住院期間,親媽一個電話都沒給打。弟弟娶媳婦,一直催小米回去。小米還在恢復期,回去之後讓小米幹這個幹那個,一點也不問小米手術的事情。對自己的新媳婦又是問這個又是問那個,小米心裡特別難過。
再看《安家》裡的丁嘉麗,也是這類目前。雖然對自己的女兒特別苛刻,但是對自己的親家、兒媳特別客氣,可以說是做到了有求必應。所以,丁嘉麗在親家眼裡是一個大氣的親家,在兒媳眼裡是一個特別好的婆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她眼裡,女兒始終都是外人。女兒即便再孝順,也是別家的人。自己最後還是要靠著兒子兒媳婦給自己養老送終,將來始終是要看兒子兒媳婦的臉色。如果自己將來有什麼意外的話,也是兒子兒媳伺候自己。所以,女兒一個「外人」是指望不上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生男生女不一樣」的心理,最終形成了丁嘉麗一類的心理。丁嘉麗這種媽媽不止一位,很多出嫁的女兒也都會有同樣的感受,就是親生女兒不如兒媳婦。
最後:各位小夥伴,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親媽的話,還是勸大家想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