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徐州先後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等稱號,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和「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世界矽都」的美譽。徐州是兩漢文化發源地,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美譽,是著名的「帝王之鄉」,也有「彭祖故國、劉邦故裡、項羽故都」之稱,被稱作「東方雅典」。
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徐州十大代表旅遊景點。
雲龍湖旅遊景區
雲龍湖風景區位於徐州市區南部,是以雲龍山水自然景觀為特色,以兩漢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軍事文化為主要內容,具有科普、觀光、遊覽、休閒、生態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型風景名勝區。
雲龍山
雲龍山(國家4A級風景區)位於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 ,海拔142米,長3公裡。由九節山頭組成,蜿蜒起伏、狀似神龍,昂首向東北,曳尾於西南,因山上常有雲霧繚繞故此得名。雲龍 山既有秀美的自然風光,又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蘊藏著豐厚歷史文化。是徐州自然風景區重要風景山林之一。
徐州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是在清朝乾隆行宮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坐落在雲龍山北麓,由陳列主樓、土山東漢彭城王墓、漢代採石場遺址、乾隆行宮及碑園四個展區組成,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徐州博物館陳列主樓為主展區,常年陳列有「漢室遺珍」,「金戈鐵馬」,「天工漢玉」,「俑偶華彩」等。
徐州漢文化景區
徐州漢文化景區由原獅子山楚王陵和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整合擴建而成,位於徐州市區東部,總佔地面積1400餘畝,集歷史博覽、園林景觀、旅遊休閒於一體。這座以漢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公園,囊括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俑和漢畫像,是兩漢遺風濃鬱的文化保護基地。
淮海戰役紀念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東南郊的鳳凰山東麓,建在淮海戰役紀念塔的東南,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館頂是琉璃瓦,中間是廡殿重簷門廊,建築面積2800多平方米。淮海戰役紀念館是為了紀念解放戰爭時期三個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1948.11.6~1949.1.10)而建立的紀念館。
窯灣古鎮
窯灣古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江蘇省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三面環水,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聞名全國的水鄉古鎮。素有「東望於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說,號稱「黃金水道金三角」,「蘇北水域勝江南」之美譽及「蘇北小上海」之稱,古鎮歷史積澱深厚,人文景觀較多。
獅子山楚王陵
獅子山楚王陵氣勢恢宏卻又十分神秘,種種蛛絲馬跡顯示出該墓尚未完工,墓主人的身份也尚存爭議。考古學家和醫學專家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復原了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楚王形象,這在國內尚數首次,在國內外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如果你是漢文化迷或「盜墓」迷,不妨來此一探究竟吧。
戲馬臺
戲馬臺位於徐州市中心區戶部山最高處,是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蹟之一,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於城南裡許的南山上,構築崇臺,以觀戲馬,故名戲馬臺。
戲馬臺山門,青石臺階31個,寓意霸王項羽31年短暫而壯烈的一生。
戶部山
「窮北關,富南關,有錢都住戶部山」,是徐州流傳很久的一首民謠,而這民謠的由來還和黃河水患有關。為避黃河水患,一些官紳富賈不惜重金在戶部山周圍擇地建宅,中等富戶競相效仿。從明末至民國初年的幾百年間,戶部山周圍高宅大院密布,居民鱗次櫛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書香門第。這些古建築依山就勢,參差錯落,構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