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參加工作那一年,辦公室裡有個40多歲的男同事,聊起感情婚姻,他非常悲觀地說:
等你們結婚了,你們就知道,和誰結婚都一樣,都是那麼湊合著過日子。我是過來人,我已經看破了。
當時,我們辦公室的年輕人都不以為然。
爸媽在我26歲開始,每個月都要催婚,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你都多大了,別挑挑揀揀了,趕緊找個,差不多就得了。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的期待,不再像上一輩那樣「搭夥過日子」,我們更進一步要求婚姻裡需要「愛情」「尊重」「理解」「三觀一致」「志趣相投」……
你看,我們對婚姻有了這麼多的要求,可我們年青一代的離婚率,卻逐年在升高。我們不禁要反思一下:
我們為這種更高級的婚姻關係付出過什麼呢?
根據馬斯洛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
我們父母那一代,工薪階層很少,大部分都是小農戶,那時候,婚姻的功能主要是滿足彼此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不是說我們的父母不想為愛而婚,只是那個年代愛情並不是重點。
隨著社會發展,現代婚姻強調愛和陪伴,強調尊重和理解,強調自我實現,強調事業發展等等。滿足這些個人成長需求的婚姻,質量會更高。
但這種更高質量的婚姻,也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可事實上呢,現今我們希望在婚姻中得到更多,在婚姻的投入和付出卻越來越少。
我們都很忙,要忙工作,要玩遊戲,要約朋友,要去嗨一下,同住一屋簷下,漠不關心對方在做什麼,吃什麼,想些什麼。你們的愛情呢?陪伴呢?去哪兒了?不見了。
沒孩子時,我們的重心放在工作上,有孩子時,我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養育孩子,對婚姻中伴侶的關注和陪伴越來越少,矛盾越來越多。
我們對婚姻的要求和期待值越來越高,卻沒有付出與之對應的投入。我們花在與伴侶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這種尷尬的落差,離婚率當然居高不下,與之相應的,我們對婚姻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低。
想要提高婚姻質量,不再「湊合著過日子」,這三個建議或許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一、減少對婚姻的期待值,減少對伴侶的要求
很多人對婚姻不滿,失望於自己千挑萬選的伴侶,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完美。
婚姻畢竟不同於戀愛,我們帶著高期待走進婚姻,就要面對失望。把過多的期望和要求壓在伴侶身上,這對他是不公平的。
沒有人天生為你而存在,伴侶也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人生,他只是和你一起締結了婚姻關係的一個普通人而已。
二、在婚姻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每天下班就回家呀,節假日和周末也都在家啊,也會做家務啊,在婚姻中也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啊。為什麼我還是感覺不到幸福呢?
你下班是回家了,可你回家是玩手機了,夫妻在飯桌上都講不了兩句話,自顧自的看短視頻,這就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雖然你們是黏在一起,但你們彼此的關注點都不在對方身上。你人在家裡,心不在伴侶身上呀。
三、學會經營婚姻的方法和技巧
你不學習經營婚姻的方法,就只會依靠自己的行為習慣,去和伴侶相處。這肯定會出現問題。
因為男人和女人,想法和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夫妻之間,有性別差異,有個人特質的差異,彼此都有來自不同家庭的烙印。生活在一起,必定有摩擦。
所以,了解兩性思維差異,學會一些溝通技巧,提升表達能力,改善夫妻互動模式,為婚姻生活注入新鮮感等等,都變得無比重要。而這些,都是有技巧可尋的。
很多人的婚姻最後變成了一座圍城,成為了愛情的墳墓,是因為他們對婚姻有高要求,卻低投入,還不願意去學習一些經營婚姻的知識和方法,不願意去了解另一半的精神世界。
慢慢的,慢慢的,婚姻就變成了雞肋,再無幸福可言。本應該陪你攜手一生的愛人,變成了「搭夥過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