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沒頒出的諾貝爾文學獎

2020-12-1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作家恐怕是最難以歸類和取悅的群體,雖然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矚目的榮譽,但免不了有許多作家對此嗤之以鼻。

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七點,瑞典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此前熱議的提名者村上春樹和殘雪都落選。村上春樹早已表示,「諾貝爾文學獎不怎麼合我的心意。」殘雪則說,是否獲獎都不會對她產生影響。

歷史上有不少作家對諾獎並不感冒。託爾斯泰曾表示,非常高興諾貝爾獎沒有頒發給他,「擁有這筆在我看來與其他只能產生罪惡的金錢無異的獎金會使我很為難。」公開拒絕領取諾獎的也有兩位,分別是1958年的帕斯捷爾納克和1964年的薩特。

不能領獎的作家:「恢復對藝術的態度」

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收一封來信,「鑑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這種榮譽的用意所作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這份已決定授予我的不應得的獎金。請勿怪! 」

帕斯捷爾納克

這封信的作者是1958年諾獎得主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是蘇聯作家、詩人和翻譯家,1957年他發表了著名《日瓦戈醫生》,這本書時間軸橫跨大約半個世紀,對俄羅斯社會各個階層描寫生動,尤其寫了知識分子對歷史變動的複雜情緒、和對時代的多種思考,同時批判了人性以及戰爭的殘酷。這部作品一出版就引發關注。

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學院宣布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帕斯捷爾納克,理由為「在現代抒情詩和俄羅斯小說傳統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帕斯捷爾納克當時很激動,在回復瑞典文學院中形容自己有「無限的謝意、感動、安慰、慚愧」。

時值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高調宣布「對蘇聯發動冷戰以遏止共產主義」的特殊時期,此時的獲獎消息在前蘇聯引起軒然大波。

蘇聯文化部長明確表示,須由作家協會討論是否領獎。而此時西方政界和文化界已經開始進行了大量政治性宣傳,把小說問世稱作是「自由俄國之聲的重新崛起」,更是大肆鼓吹帕斯捷爾納克,將其推崇為「自由俄國之聲的重新崛起」,是爭取蘇聯內部民主化的「勇士」。

1958年10月25日,蘇聯《文學報》發表《國際反動派的一次挑畔性出擊》一文,認為這次向《日瓦戈醫生》的作者授獎是西方「一次壞有敵意的政治行動」。10月26日《真理報》文章指出,《日瓦戈醫生「惡毒嘲諷社會主義革命、蘇聯人民和蘇聯知識分子」,譴責作家「缺乏公民的良心和對人民的責任感」。

帕斯捷爾納克一時間陷入僵局,致電瑞典相關部門婉拒了諾貝爾文學獎。後來雖然進行了檢討,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仍然受到時局不公正的對待,在兩年後鬱鬱而終。

這次拒領諾獎是文學政治化的悲劇。帕斯捷爾納克曾堅持,自己從不曾有損害自己國家和人民的想法,這部小說裡也完全沒有發革命的內容,「我的《日瓦戈醫生》中使我喜歡的主要的東西,也是我不願放棄的原因,在於恢復藝術,恢復對藝術的態度本身這樣一個主題。」

拒絕榮譽稱號: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

與帕斯捷爾納克不同,薩特拒絕諾獎的態度更加主觀,「我拒絕榮譽稱號,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薩特

薩特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對於薩特來說,自由選擇定義了人的存在。 他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寫道:「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1961年,薩特出版作品《詞語》,獲得極大成功。瑞典皇家學院將196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薩特,頒獎理由是:「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薩特從《費加羅文學報》上得知他可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第二天就給瑞典學院寫了封拒絕信,說明自己不希望獲獎,請對方取消這項決定,否則他會拒絕領取。然而,諾獎的頒發方並沒有考慮得主意願的傳統,且選定得主以後也不能改變決定,最終還是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

1964年的10月22日,薩特宣布拒領諾貝爾文學獎,並以一份很長的聲明解釋,他無意貶損瑞典學院,拒絕諾獎是基於個人理由和客觀理由。

他在個人理由中表示,「我的拒絕並非是一個倉促的行動,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如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有人就提議給我頒發榮譽勳位勳章,我拒絕了,儘管我有一些朋友在政府部門任職。同樣,我也從未想進法蘭西學院,雖然我的一些朋友這樣向我建議。」

他接著表示,這種態度來自他對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個對政治、社會、文學表明其態度的作家,他只有運用他的手段,即寫下來的文字來行動。他所能夠獲得的一切榮譽都會使其讀者產生一種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讓-保爾·薩特還是讓-保爾·薩特——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決不是一回事。」

因此他認為作家應該拒絕被轉變成機構,哪怕是以接受諾貝爾獎這樣令人尊敬的榮譽為其形式。

他在客觀理由中說道,當前文化戰線上唯一可能的鬥爭是東方和西方兩種文化的和平共存。諾貝爾獎成了西方價值的一部分,尤其在冷戰中得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我很清楚,諾貝爾獎本身並不是西方集團的一項文學獎,但它事實上卻成了這樣的文學獎。有些事情恐怕並不是瑞典學院的成員能決定的。 」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某些偉大的作家被諾貝爾獎拒絕。他本人趨向於社會主義,也就是趨向於所謂的東方集團,但他卻出生於一個資產階級的家庭,「這使我能夠與一切願意使這兩種文化衝突互相靠攏的人士合作共事。不過,我當然希望『優者勝』,也就是社會主義能取勝。」他認為自己不能接受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高級文化機構授予的任何榮譽。

薩特最後還表示,最使他為難的是要放棄隨獎項而來的大筆獎金。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頒出「雙黃蛋」,近年獲獎者作品電子書送給你
    來源:中國新聞網、梅溪書院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馬茨·馬爾姆宣布,將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兩位獲獎者是誰?
  • 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村上春樹今年陪跑都陪不成?快來看看吧
    醜聞爆發,文學獎停頒諾貝爾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瑞典發明家,「炸藥大王」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如何鑽研科學,發明並改進炸藥和設立諾貝爾獎基金的故事。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經走過117個年頭,其間各個獎項有過約50次停頒,大多發生在一戰、二戰的動亂年代。
  • 諾貝爾文學獎停頒!醜聞曝光,院士老公當著瑞典國王面性騷擾公主
    不過,很多人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卻停止了頒發,有網友調侃,村上春樹這次連陪跑的機會都沒有了。為什麼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小編注意到和諾貝爾獎頒發同時出現的一則新聞,瑞典法院判處攝影師讓·克勞德·阿爾諾兩年監禁,他被指控犯有性侵行為。兩者有什麼關係?
  • 如果不出意外,莫言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人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轉移到了這個其貌不揚的男子身上。莫言成名較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前一年才獲得茅盾文學獎。不過莫言的幸運就在這兩年,居然接連獲得如此具有含金量的文學大獎。其實,真要說我國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不至於只有莫言一個人。如果不出意外,莫言並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第二都排不上,只能夠排在第三個。
  • 諾貝爾文學獎是必讀標籤嗎?
    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很熱鬧,一下頒出了兩個年度的獎項——補齊了去年暫停的大獎,有點「空前絕後」的感覺。沒想到在喜人的氛圍中,一個後生向我問了個古怪的問題: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意味著給作品貼上了必讀標籤?他之所以有疑問,緣由是先前閱讀某位新晉諾貝爾獎著作的體驗不是太好,自己感覺有點浪費時間。這樣的問題應該有點老生常談了。
  • 殘雪回應登上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最新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概率名單
    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7點左右,備受關注的諾貝文學獎將頒出「雙黃蛋」獲獎名單,同時公布2018年度、2019年度年諾獎得主。對於全世界的著名作家來說,2019年有兩次獲得高額獎金諾獎的機會,實在令人興奮,這是史上第一次。  按照諾貝文學獎往年的頒獎風格,很難預測今年的「雙黃蛋」會花落誰家,但每年這個時間積極、科學地預測諾獎得主也是大眾的一項娛樂。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 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
    還有5個小時,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
  • 性醜聞,何以讓諾貝爾文學獎停頒?
    自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文學獎以來,期間共經歷過七次暫停頒發,分別是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和1943年。今年,恐怕諾貝爾文學獎將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推遲文學獎頒發這樣的窘境,上一次推遲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還是1943年的二戰期間,當時是因為納粹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 諾貝爾文學獎裝腔指南
    尼瑪,諾貝爾文學獎又來了。對於一部諾貝爾獎文學作品都沒讀過的你,肯定又要跟不上朋友圈「高大上」的思維進度了,插不上嘴,只能默默地在別人的狀態下點一個贊……在我們普通讀者眼中,這一年一度的「文學職業賽」究竟意味個啥?民族自豪感?世界文學的流行走向?一張永遠翻閱的購書單?
  • 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公布啦!這幾個作者的書,值得一讀
    最近是諾貝爾獎的頒獎期,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公布啦~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間,諾貝爾文學獎頒出"雙黃蛋":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獲獎。為什麼會有兩個獲獎人呢?因為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沒有頒發,在今年補發了。跟著卓小越一起看一下這兩位獲獎者的資料介紹吧~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生於1962年。是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11日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委員會表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獲獎不能代表什麼 將會繼續努力創作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莫言11日晚7時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聽到獲獎的消息,我很高興。
  • 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歧視中國?有一個關鍵原因
    首先,諾貝爾文學獎是個什麼獎?它的獎金是諾貝爾死後遺產的一部分,它由瑞典文學院每年頒發給優秀作家。起初瑞典文學院也感到壓力山大,因為頒文學獎這事就是非常困難,很難做到公平又合理。想推脫一下,和諾貝爾商量一下吧,諾貝爾已經死了,沒法商量,只能硬著頭皮來。
  • 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圖:諾貝爾官方推特)海外網10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冷知識,到底有哪些中國作家入圍?
    再過幾個小時,諾貝爾文學獎就將於北京時間晚上7點準時揭曉。即將頒出「雙黃蛋」,儘管成了熱門話題,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最沒有可預測性。 為什麼是「雙黃蛋」?因為去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受性侵醜聞影響,居然停擺了一次,拖到今年一起發,所以今年就將有兩位作家獲此殊榮。
  • 醜聞當道的中國文學獎,如何培養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個「雙黃蛋」,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一次性產生。網上獲獎呼聲很高的中國作家殘雪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雙雙落選。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魯克,世紀文景再成幕後贏家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後他的作品銷量增長迅猛,根據開卷數據,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豐乳肥臀》《紅高粱》《蛙》等多部作品在開卷月度虛構類暢銷榜TOP30中累計上榜86次,是諾貝爾文學獎在國內引發的效果最明顯、持續時間最長的暢銷浪潮。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今天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還記得與它鬧「緋聞」的中國作家嗎?
    今天,2018和201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揭曉。因2018年瑞典文學院捲入性醜聞事件,未能頒獎,所以合併到一起,今天一次頒兩個。在這樣一個日子,讓我們扒一扒那些曾與它傳過「緋聞」的中國作家們吧。
  • 諾貝爾文學獎頒出,花落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本人得知很驚訝|鈦...
    露易絲·格麗克詩集曾被引入中國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算起,世界文壇這一重要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共有117位作家獲得該獎項。與其它獎項不同的是,諾貝爾文學獎曾因醜聞而停擺。
  • 在中國,路遙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讓平凡的世界不平凡起來
    所以,中國作家沒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翻譯出了問題,翻譯讓中文失去美感,讓中國作家的中文作品不是那麼太美了。同時,夾雜著這樣一種說法: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大都不會中文閱讀,一般也都沒有品嘗過中文之美,所以,不給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是正常的。 後來,中國作家獲了諾貝爾文學獎,以上聲音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