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軍閥當道,各類「奇葩將軍」層出不窮,但在所有的奇葩中,張宗昌也是最突出的一個。他草根出身,長大後成了混子——俗稱無賴,官方名稱是流氓無產者,後隨著山東人闖關東的大潮北飄到了東北,在給中東鐵路當築路工時,因人高馬大得到俄方賞識,當上了工頭,並藉此拉起一個胡幫組織,逐漸成為海參崴一霸,據說當地所有妓女上崗時都要先由他「抽頭」,儼然有了收「初夜權」的領主派頭了。
東北地方管土匪叫鬍子,滿清時期把東北三省視為「龍興之地」,所以沒有建省,而是分為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區,以三個將軍統轄之,吏治廢弛,遂有「紅鬍子」橫行。當地的「鬍子群」按地域分南滿、北滿、西伯利亞三派,南滿最為人多勢眾,以成百上千為群嘯聚山林,奉系軍閥的扛把子、張學良之父張作霖就出自於南滿派;北滿派則勢小力弱,那邊生存條件也差,只有一股股四處流竄的小匪徒,所以沒出啥有名人物。而俄屬的西伯利亞派則以山東人流落該地打工的為多,張宗昌就是其中一派頭目,晚清末年時,兩張都被招安而整編為正式部隊。
辛亥革命後張宗昌回鄉,搖身一變成了魯迅所戲稱的「柿油黨」,一開始他投靠陳其美,被任為團長;北洋得勢後又轉投馮國璋,受到馮的賞識,授以混成旅旅長之職。1916年11月馮國璋出任代理總統,儀表堂堂的張宗昌甚至被其提攜為總統府侍衛武官長,可謂一步登天。但好景不長,馮國璋不久後去世,而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張宗昌因為與張作霖都是東北鬍子出身,所以又跳槽到了奉系。此戰奉軍大敗,張宗昌率所部逃回了東北,因為他曾為俄方效力多年,也懂得一些俄語,所以又與西伯利亞當地的白俄軍勾搭在了一起,甚至有白俄的坦克部隊加入張宗昌部,一時聲勢大振。
其後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奉系在直系內部策反了以倒戈著稱的馮玉祥,馮反戈一擊,夜半潛入北平將直系軍閥首領,賄選總統曹錕軟禁,張宗昌率部從冷口直入關內,在直軍的微弱抵抗下接連攻克河北、山東二省,隨後自任山東省軍務督辦兼省長,以部下褚玉璞為直隸(河北省)軍務督辦兼省長,一時成了兩省的土皇帝。
張宗昌主政期間,做了很多荒唐事,如炮打老天爺求雨、如寫了許多狗屁不通的打油詩(其中一些可能是後人的附會),其中著名的《遊泰山》云: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還有乾隆當年念念不忘的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除了詠物抒情之外,張宗昌也寫詠史詩,如著名的《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的早已回沛縣。
奇聞軼事嘲笑的還是他做人荒唐,張宗昌的亂政主要表現在橫徵暴斂上,讓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其一是苛捐雜稅,據考他設立的捐稅項目,有正式名稱的即有六七十種之多,如上郵局寄包裹要交安全稅,貨物進省要有落地稅,開宴會交宴席稅,有錢人花錢交奢侈稅,當鋪當個東西也要交典當稅。最出名則數大糞稅了——即進城挑糞的農民要交挑糞稅!另外還有各類強制的捐款:菸酒特捐、茶葉特捐、軍械捐、戲捐、人頭捐、狗捐、雞捐……連養雞養狗也要交錢,正如民謠所云:
張宗昌,坐濟南,中華民國十四年,抓大車,拉洋面,抓小車,推子彈。雞拿稅,狗拿捐,一個窩頭八百錢。張督辦,坐濟南,也要銀子也要錢。雞要稅,狗要捐,一個大洋八塊三。
其二是濫發各類紙幣、軍用票,張宗昌先是通過設立山東省銀行,發行大量「省鈔」,後來乾脆直接發「軍用票」,自己隨便印張紙,蓋個戳子就與銀元等價流通,不接受者通通下獄,此舉無異於直接搶錢,「為害之烈,在山東近代貨幣史上是空前的」,對當時社會經濟,尤其是金融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民謠有云:
中央票,滿天飛,存在手裡白吃虧,早晨三元買升麥,下午三元買筐灰。
其禍國殃民之舉,也讓山東人民對他恨至極點:
也有蔥,也有蒜,鍋裡煮著張督辦。也有蒜,也有姜,鍋裡煮著張宗昌。先來得,吃塊肉;後到的,喝口湯。木木吭,木木吭,搿夥成群進了莊,窮的要飯吃,富得要手槍,這些畜類輩,首領張宗昌,一待革命到,就地一掃光!
此外讓張宗昌在野史上聞名的就是他的綽號,有「狗肉將軍」、「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等,而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狗肉將軍了。
有關「狗肉將軍」的來歷,眾說紛紜,大作家林語堂在張宗昌死時寫過一篇短文:《狗肉將軍回憶記》(後收錄在1940年出版的《林語堂傑作選》中),裡面提到張宗昌喜歡吃狗肉所以被稱作「狗肉將軍」,但這個說法後來遭到張宗昌女兒張端的否認,因為他嫌棄狗肉腥,從來不吃。還有一種說法更有趣,是說張宗昌一日檢閱軍隊時被不知哪來竄出野狗纏上,一口咬爛了他掛在馬鐙上的靴子。結果張宗昌宣布全城搜查,將四處亂竄的野狗全部打殺,所以落下「狗肉將軍」的諢名。這故事乍聽之下與日本幕府的「犬將軍」德川綱吉倒是異曲同工,不過真實性待考。比較靠譜的一個解釋是民國一個報界名人薛大可所披露的,因為北方將賭牌九叫做吃狗肉,而張宗昌嗜賭成癖,無夜不賭,所以才落下了狗肉將軍這個諢號。
長腿將軍的外號則是來自於張宗昌的身高。張宗昌為山東掖縣人,據《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回憶,他大概有2米以上的身高,比之東北王張作霖要高出好幾個頭,所以人稱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則是指張宗昌胡亂拉壯丁擴軍,結果自己也不知部下有多少人;任意聚斂揮霍,不知自己手頭有多少錢;見有妓女,任意收買,不知自己有多少老婆。同樣是時報記者阿班的回憶,說一次參加張宗昌的宴會,宴席用的餐具,全是從比利時進口的,據張宗昌吹噓,這套餐具總價5萬5千美元。而且張宗昌也向洋記者炫耀了他號稱「國際縱隊」的姨太太隊伍,規模超過40人,包括有法國人、日本人、俄國人和朝鮮人。
後國民革命軍北伐,民國時的名士楊度曾自告奮勇去勸降張宗昌,結果張草包又說了一句名言:
我們的地盤,只能讓豬吃麵條的,不能讓豬吃大米飯的。
但馮玉祥很快二次倒戈,兩軍夾擊下張宗昌全軍覆沒,山東地盤為馮部韓復榘所得,張宗昌逃往北平,後流亡日本,1932年回國後不久被韓復榘遣人刺殺於濟南車站。
不過在教育事業方面張宗昌還是做過一些貢獻的,他主政時改組山東省立農、工、礦、醫、法、商六個專門學校為省立山東大學,後又增設文科,還特意三顧茅廬請來晚清狀元王壽彭出任校長,這就是山東大學的前身。此外「九一八事變」後,據說日本人給張三百萬金票、兩萬條槍,讓他去東北佔山為王,結果被張拒絕,在民族氣節方面他沒有很大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