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首先,古代的將領一般都以皇家直系子弟居多,而這些人一般只是通過各種關係來獲得將領的位置,所以在調集部隊時也會被當時支持的各級官員的控制,這使得這些將領並非聽從國家,而是受制於把柄聽從當初引薦的官員,所以經常會出現胡亂調兵的情況。而有報國之志通過武考而當上的將軍實際上少只又少。所以避免這種現象的泛濫,古代都以印符來調集軍隊,而且這種印符一般都由皇帝直系的部門所掌控,這樣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濫權情況的發生。
資料圖
而且持印符調兵時都是調集大量的軍隊,而將領的名字和樣貌基礎的兵營統領都很難分辨,而且將領的服裝也可以偽造。所以容易記住的印符就成了調集部隊效率最高也最可靠的東西,而且將領所統領的士兵並不是固定的,在臨時統領其他軍隊時肯定需要較為嚴格的查證,所以容易觀察的印符也成了調兵最好用的物品。在城池換防時印符也可以代表兵權的交接。而且印符一般都是由寶貴的玉石鑄造而成,而且還有專門的高質量絲綢作為包裝,所以印符是很難進行仿造的。
資料圖
並且,還有很多印符是被分成兩部分的,然後在使用時再利用本身的拼接結構進行組裝,以避免被其他國家間諜盜用。一般一部分保管在皇帝手裡,而另一半保管在當地府衙和將軍手中。在使用時,由專門的差役從皇帝手中接過另一半印符然後前往調兵的地方進行拼接,然而在由將領手持拼合好的印符來發號命令。此外,由於早期的士兵多有跟嚴重的水分,且更換較為頻繁,很難記住將領的模樣,也在一定程度的上凸顯出了印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