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溝街道在全市率先實施「河長+警長」管理模式保護飲用水源

2021-01-14 視界網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雷強

4月19日,大溪溝街道啟動飲用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工作,即日起,該飲用水源保護區將正式採取「河長+警長」的管理模式,進一步織密用水安全保護網。

據了解,大溪溝街道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有渝中區自來水廠的取水口,承擔著渝中半島近80萬人的供水任務。近年來,大溪溝街道通過搬遷船舶、修建隔離設施、清查整治排汙口、開展「清河一號」等工作措施,有力的提升了飲用水源區保護水平,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但仍然有少數市民法律意識淡薄,釣魚遊泳等問題禁而不絕,對飲用水源地周邊生態安全和取水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為徹底根治這一頑疾,大溪溝街道因地制宜,率先在全市範圍內實施「河長+警長」管理模式,即「河長吹哨、警長巡查、部門執法聯動」的工作機制,通過大溪溝街道總河長牽頭,成立了包括區生態環境局、區城管局、區交通局、牛角沱水上派出所等部門、單位在內的大溪溝街道飲用水源保護綜合執法辦公室,每天由1名警察帶上3名綜合執法辦公室工作人員開展巡查、勸導,及時制止在飲用水源地遊泳釣魚等違法行為,同時為截汙治汙、水域管理、清障拆違等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執法保障。

「河長+警長」管理模式常態化以後,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實現了由多頭治理向多方協作、由分時段檢查向全天候巡查、由「兼職管」向「專人管」的轉變。」大溪溝街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還將不斷健全完善該工作模式,有效整合巡查、勸導、執法力量,真正將飲用水源保護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渝中區臺 黃清嫻 雷強)

相關焦點

  • 【看效果】大溪溝街道:創新舉措促進社區治理現代化 群策群力打造...
    為激發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大溪溝街道將新「門前三包」執行情況納入街道「三保持五爭創」以及「放心美食示範店」等傳統品牌評選活動中,目的是以單位為細胞,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活力。增強街道協調統攬能力織就網格化治理體系有了常駐工作人群的鼎力支持,大溪溝地區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明顯。
  • 讓碧水長流常清——2018年全市貫徹落實《銅仁市錦江流域保護條例...
    為切實保護好這條「母親河」,銅仁市2017年10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銅仁市錦江流域保護條例》,一年多來,全市上下多措並舉,以實際行動加大對錦江流域的治理力度,共同守護藍天碧水,為生態銅仁、美麗銅仁建設再續新篇章。
  • 濟南:河道有問題找河長 河長到底能幹啥?
    記者近日了解到,河長制主要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庫管理保護機制,維護河庫健康生命,推進河庫功能永續利用,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 水清岸綠入畫來:洛陽市推進新時代黃河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
    2017年7月,洛陽啟動「四河同治、三渠聯動」,統籌推進水、城、山、田、園、林、路等綜合治理和提升,實施截汙治汙、引水補源、溼地遊園、生態綠化、路網建設等重大工程,實現「一河清水入洛城」目標。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謀劃實施「四河三渠」綜合治理項目248個、總投資546億元。
  • 惠州五大飲用水源地四個水質較好
    日前惠州市水務局公布《2012年惠州市水資源公報》裡透露: 2012年全市平均降雨量1795.8毫米,全市水庫蓄水總量7.43億立方米,
  • 廣州167位"河長"受訓 明確四級河長責任制
    去年4月,《廣州水更清51條河湧「河長」名單》出爐,在網上公布了35位區級河長的電話聯繫方式。   但四級河長各自具體的責任和考核辦法等內容一直沒有明確。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昨日的培訓會上了解到,今年5月底,市政府印發了《廣州市「河長制」實施方案》。目的就是要明確各級河長責任,加強對黑臭河湧治理考核督辦。
  • 竺柏海:守土有責 確保全市飲用水源安全
    竺柏海:守土有責 確保全市飲用水源安全 發布日期:2015-07-17 10:2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從全面建立走向全面見效——全市河長制實施一年工作紀實(上)
    記者周坤攝「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推動河湖管理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8月28日,市領導在2018年市總河長會議上這樣要求。2017年8月,市總河長第一次專題會議召開,審議通過河長制相關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河長制工作建章立制,逐步延伸至基層。一年後,市總河長會議再次召開,曾經實施的制度、辦法已經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探索試行兩種治河模式 廣東升級版河長...
    如廣州已率先印發市級方案,並明確實行雙總河長制,由市委書記、市長共同擔任本級總河長,各區黨委書記任區總河長,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市內主要河湖的河長;不僅河湧要有河長,全市江河、湖泊、水庫、山塘都要全面推行河長制。目前,全市已設置各級河長2892名,其中市級河長13名,分別擔任市內42條主要河湖的河長。
  • 威海全省率先完成四級河長制建設 落實河長2576名
    威海市水利局調研員劉桂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建設,基本實現2017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的目標要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啟動以來,威海市河長辦共召開各類推進會、專題會17次,現場會4次,開展市級督導2次,編發《河長制工作簡報》21期,全市共落實四級河長2576名,各級河長開展巡河7200次,安裝河長公示牌1850塊。
  • 仁懷市蒼龍街道:開展保護水源宣傳 共建共享綠水青山
    3月31日,仁懷市蒼龍街道機關黨支部聯合水塘村黨支部,在水塘村開展「人人參與節水愛水,共建綠水青山家園」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水塘街上,黨員幹部佩戴黨徽,向過往村民們發放宣傳資料,詳細解讀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農村飲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村民水資源保護意識。
  • 西南工業重鎮廣西柳州水清冠絕三百城 飲用水質達標率100%
    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鴻鵠介紹,該市堅持發展與保護相結合,打造高質量發展模式。將水汙染治理與城市發展戰略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工業汙染防治方面,新、擴、改建排汙建設項目執行環評制度、「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一但投入運行汙水處理設施必須同步運轉,且要求廢水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 湘潭縣:大力開展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
    湘潭市生態環境局湘潭縣分局到分水鄉查看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現狀。紅網湘潭縣分站7月31日訊(記者 彭圓)飲水安全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精神,進一步做好鄉鎮「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保障飲用水安全,湘潭縣大力開展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
  • 溫州實現河長制全覆蓋 14465條河道都有了「河長」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溫州市150多名河長參加《浙江省河長制規定》培訓會,學習10月1日剛通過省人大審議通過的《浙江省河長制規定》。據悉,目前全市共計8751名各級黨政幹部分別擔任全市14465條(18935.6公裡)河道的「河長」,實現了河長制全覆蓋。
  • 長沙城北16河湖渠有了「河長」
    開福區委宣傳部供圖   長沙晚報訊(記者 周和平)記者昨日從開福區農水局獲悉,該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在全市已於近日率先出臺,湘江開福段、瀏陽河、撈刀河、沙河、白沙河、金竹河6條河流,臨山、沙坪、雙湖、白霞、沅豐壩5段撇洪渠,以及年嘉湖、月湖、楚家湖、青竹湖水庫、立新水庫五處湖庫納入該區河長制實施範圍。
  • 河長故事丨擦亮塞上江南「金名片」
    依託自治區「政務雲」和智慧水利建設,率先建成省級河長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河長通APP、巡河通APP,開通「寧夏河長」微信公眾號,集成水利、環保、住建、國土等有關部門涉河湖監測數據信息,為各級河長、河長辦、各責任部門搭建了統一調度、協同辦公、資源共享平臺,為各級河長提供巡河管河、查詢信息、跟蹤督辦、輔助決策,為一線巡查人員巡查監管及群眾投訴舉報提供窗口,打通了公眾參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