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的童年》是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2年出品的戰爭類劇情影片,該片由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執導,由尼古拉·布爾雅耶夫、瓦倫丁·祖布科夫、尼古萊·格陵柯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名叫伊萬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伊萬懷著對納粹的仇恨,投身革命為國效力的故事。
一名叫伊萬(尼古拉·布爾雅耶夫飾)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他懷著對納粹的仇恨,他加入了蘇聯紅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深入德軍敵後,執行危險的任務。紅軍上尉(瓦倫丁·祖布科夫飾)認為戰爭不是孩子的事情,欲安排他到後方上學,小伊萬聽了很是惱火,最後還是留了下來。在伊萬的強烈要求下,再次讓他進行秘密的偵察活動,而這一次,伊萬再也沒有回來。戰爭勝利後,上尉在敵人的材料中發現了伊萬的檔案。
《史達林之死》是阿爾曼多·伊安努奇執導的政治諷刺喜劇片,史蒂夫·布西密、傑弗裡·塔伯、西蒙·拉塞爾·比爾、 歐嘉·柯瑞蘭寇等出演,2017年10月20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法比安·努瑞和蒂埃裡·羅賓創作的同名繪本小說,講述了蘇聯領袖史達林最後的歲月,以及他死後蘇聯上下的混亂局面。
以鐵腕手段統治蘇聯30多年的約瑟夫·史達林,聽過電臺直播的莫扎特交響樂演奏後索取錄音帶留念,豈料鬼使神差,他竟因此發生腦溢血,歷史進程從此改變。就在他生命垂危之時,接班人們不著急尋醫搶救,而是考慮權力分配。等到最高領導雙腳一蹬,全面權鬥即告揭幕,蘇聯上下一片混亂。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力推馬林科夫到前臺,更收買人心,企圖當太上皇,可惜機關算盡,弄巧反成拙,被赫魯雪夫聯合軍方將其徹底剷除。
《卡廷慘案》是由安傑依·瓦伊達執導,帕威·馬拉欣斯基、瑪雅·歌摩勞斯嘉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劇情片,於2007年9月21日在波蘭上映。
該片講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數千名波蘭戰俘被屠殺的故事 [1] 。影片也反映了波蘭當時處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複雜局勢和地位 [2] 。2008年,該片獲得第8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四個波蘭家庭遭遇的悲歡離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批各自家庭裡是父親、丈夫和兄弟的波蘭戰士,落入蘇聯軍隊的手裡,並遭到殘酷迫害甚至殺害,最終成為史達林主義的受害者 [4] 。
1939年9月1日,德國從西邊進攻波蘭,9月17日,蘇聯從東邊進攻波蘭。蘇聯俘獲了波蘭東部30萬軍人後,釋放了大部分士兵,但軍官、科學家、學者、牧師、工程師這些「精英」人士被扣留下來。這些人的家屬再也沒有親人的消息。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無意中在俄羅斯的卡廷森林發現大量的萬人坑,經鑑定,埋藏的正是二戰中被槍殺的波蘭軍民,蘇德兩國互相指責為對方所為。1990年4月13日,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承認卡廷慘案是蘇聯所為
往期電影:電影:《一九八四》、《氣球 Ballon 》、《沃倫》、《永生守衛》
電影:《芙蓉鎮》與《jia bian gou》、《法老與眾神》、《灰獵犬號》。
電影《前哨》、《失憶十分鐘》..
影片:《被塗汙的鳥》、《阿比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