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第二屆靈渠秦文化旅遊節在興安縣開幕,旨在進一步向海內外宣傳靈渠秦文化旅遊品牌,助推靈渠申遺。
活動現場
靈渠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歷史遺存。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1963年考察靈渠時留下「北有長城,南有靈渠」的佳句。這條跨越兩千多年卻依然煥發出獨特魅力古老運河,首次完成了華夏中原黃色文明與太平洋藍色文明的融和。改變了華夏文明和中國歷史的走向。
本屆活動文藝表演、實景表演節目豐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圍繞「壯哉大美靈渠」主題,舉辦秦文化論壇、電視紀錄片展播、抖音大賽、Cosplay大賽、騎射大賽、書畫與攝影大賽、古琴古箏古樂大賽等等。
以秦文化系列的 「風、雅、頌」 文化藝術節目循環展演,民俗、文化旅遊活動依次展開。
首先從靈渠景區秦文化廣場主會場開始,沿著美齡橋、南陡閣、分水潭、飛來石、鵲橋、粟家橋、秦文化廣場、講古堂、秦長廊、古秦城、水街、秦皇宮……節目內容包括秦風民俗表演、少兒圍棋博弈、蒙童國學講習、驚鴻舞、秦腔戲曲、絕技變臉、婚禮民俗、秦女於歸、秦女浣紗、秦翁唱晚、大秦陡軍遺族祭祀大典。
秦頌《盛世秦鼓》,這是盛秦與新世紀中華的合鳴,這是千年音律的完美對話。讓我們在這秦韻樂舞的豪放的喜鼓聲中,憧憬美好未來。
秦小雅《驚鴻舞》, 翩若驚鴻 婉若遊龍,榮曜秋菊 華茂春松;皎若太陽升朝霞 灼若芙蕖出綠波。這是流行於古時候宮廷裡的舞蹈,舞女們身著華服、用豔麗的羽毛作裝點,翩翩起舞,把人們帶入美輪美奐的天上人間。
秦風舞蹈《採薇》,再現了中原農業文明與嶺南多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融合美好田園圖畫。
風蕭蕭兮馬嘯莽原、鷹擊長空;鐵骨錚錚兮男兒陽剛、歷史脊梁。不屈不撓地鏖戰,舉託起多少英雄。大秦的鐵騎,踏破了多少險隘雄關;大秦的長戟蕩平了多少臣虜。南下百越的50萬大軍,修靈渠、通官道,發展生產,固政安民,古越大地成為中華疆土。而這50萬秦兵絕大多數沒能再回到家鄉萬裡長安。他們永遠的留在了遙遠南方,化作了那一座座回望北方的青山。民族舞蹈藝術家們表演的《祭天》催人淚下、令人盪氣迴腸……
《茉莉花》柔術雜技小藝術家們以其新、奇、美、絕的獨特魅力徵服了觀眾。
令遊客驚喜連連的還有秦文化濃鬱的秦服COSPLAY活動,可在景區內租賃秦服,遊園照相。在秦文化旅遊節上,還不時遇到秦始皇大軍開鑿靈渠的陡軍遺族村民在欣喜的向遊客講述他們先祖的事跡。甚至我們還遇到了從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新寨趕來參會的遊客驕傲的自稱是古秦國百裡奚後裔……
國內外的遊客們來到桂林米粉的發源地興安,品嘗到名聞遐邇的桂林興安美味佳餚——靈渠米粉。據專家考證,興安靈渠米粉為桂林米粉的發源地。
據靈渠旅遊集團介紹,本次旅遊節展出了由獲得國家資質文物複製機構提供的秦代兵馬俑和銅車馬,與陝西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院展出一比一原大的同類展品:銅車馬一號車、二號車、將軍兵俑、文官兵俑、跪射兵俑、立射兵俑、周秦青銅鼎鼐、秦青銅劍、……組成的「大秦帝國軍團」,可謂穿越時空,橫空出世。讓嘉賓和遊客一睹真容……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據了解,活動由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和廣西國悅集團共同主辦。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是自治區直屬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履行出資人職責。集團於2016年7月由原廣西文投集團、電影集團和演藝集團三家區直國有文化企業重組而成,目前下轄9家二級企業。集團各影視、演藝下屬企業有著60年輝煌的歷史,文化精品享譽國內外。(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