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野生動物對人類的致命反擊!黑死病從未遠離人類

2020-11-24 騰訊網

2019年11月12日,兩名內蒙古來京就診患者被確診為肺鼠疫。一時間鼠疫這個似乎離我們遠去的疾病又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鼠疫為何如此可怕?它是如何傳染的?點開視頻,了解一下吧!

點擊視頻,了解一下

1

鼠疫的傳染方式

其實,老鼠也是鼠疫的受害者,元兇是寄生在老鼠身上的病菌——耶爾森氏菌。

耶爾森氏菌

不過,這種病菌並非是由老鼠直接傳播給人類,畢竟老鼠咬人的情況並不太多。它的主要傳播路徑是通過一種昆蟲——跳蚤。如果老鼠身上帶有這種病菌,老鼠身上的跳蚤在吸老鼠血液的時候,就會發生感染。菌群會在跳蚤的胃裡繁殖形成菌塊,堵住跳蚤的前胃。這時,由於血液無法進入跳蚤的胃裡消化,跳蚤會變得非常飢餓。除了咬老鼠,跳蚤還會咬它遇見的其他動物,比如貓、狐狸、兔子,造成鼠疫在動物之間傳染。如果帶病跳蚤咬了人,就會讓人感染鼠疫。

鼠疫的傳播途徑

當攜帶病菌的跳蚤吸人血的時候,由於血液無法進入胃裡,跳蚤會產生嘔吐,將血液和一部分病菌吐回到人體中,造成人體感染,因為這種方式感染的鼠疫稱為腺鼠疫,由於病菌在淋巴系統裡繁殖,會造成脖子、腋下、腹股溝處淋巴結腫大、潰爛。

如果病菌侵入人體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就形成了另一種更加可怕的鼠疫:肺鼠疫。肺鼠疫病人會劇烈咳嗽,咳出的血和飛沫中含有大量鼠疫病菌,這些飛沫如果被其他人吸入,就會造成其他人的感染。肺鼠疫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是一種更加可怕的傳染方式。

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傳播途徑

如果腺鼠疫病菌侵入人體血液系統,或者人體被感染鼠疫的動物咬傷,亦或是人的傷口接觸了患有鼠疫的動物,都會造成病菌直接侵入血液,在血液系統中大量繁殖,這被稱為敗血型鼠疫。這種鼠疫患者會全身發黑,身上有許多圓圈狀的疙瘩,死狀非常恐怖,中世紀就稱為黑死病。

黑死病

2

恐怖的死亡率

鼠疫是我國法定甲級傳染病,也被稱為一號病。它的特點是發病特別快、死亡率特別高。

鼠疫從感染到最後發病死亡,一般不超過10天,最快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上午感染鼠疫,下午就會死亡。傳說有一家富人因患鼠疫去世,有兩名小偷去想發一筆橫財,就到富翁家裡偷東西,結果在偷東西的過程中,兩個人就都感染死亡了。由於鼠疫死的太快,死狀又非常恐怖,許多人感染鼠疫死亡後,往往被認為是被下毒了。

在抗生素髮明之前,鼠疫幾乎無藥可治。在不經治療的情況下,腺鼠疫的死亡率為50%左右,而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死亡率接近100%。相比來講,同為甲級傳染病的二號病霍亂,在不經治療的情況下死亡率約5%,而曾經的三號病,已經被人類消滅的天花,不經治療的死亡率也只有30%。鼠疫無愧於一號病的稱號。

3

人類為什麼不能消滅鼠疫?

我們知道:天花作為一種恐怖傳染病,現在已經被人類消滅了。僅存的天花病毒儲存在俄羅斯和美國的實驗室裡,並且有嚴密的安保措施。為什麼人類可以消滅天花,但是卻不能消滅鼠疫呢?

這是因為:與天花不同,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天花病毒只能感染人,如果所有的人都沒有天花了,我們就可以說天花已經被人類消滅了。而且,天花被消滅主要是由於它有一豬隊友:牛天花。這種病毒與人天花很類似,但是對人卻沒有致命的危害。人類通過牛天花研發了天花疫苗,終於戰勝了這種與人纏鬥了幾千年的疾病。

可是,鼠疫卻是人和動物共患疾病,它的主要宿主是老鼠。在自然界,老鼠廣泛存在,人們無法把所有的老鼠都消滅,也不可能為每隻老鼠打上疫苗。在我國,有十多個鼠疫疫源地,鼠疫在疫源地的野生鼠類中長期存在。

中國鼠疫疫源地分布圖

一旦由於氣候變化,老鼠在野外找不到東西吃,就會進入人類生活的村莊,與人近距離接觸,傳播鼠疫。或者人類由於捕獵等方式,接觸到野生鼠類,也可能會感染鼠疫。甚至最近的網紅旱獺(土撥鼠),也可能攜帶鼠疫病菌。許多人去野外與土撥鼠合影,其實有很大的風險性。

土撥鼠

正因為以上原因,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都沒辦法消滅鼠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野外的動物把鼠疫傳染給人的事情發生。人們必須學會如何和鼠疫共存。

4

歐洲黑死病

在歷史上,鼠疫一共有三次大流行,造成了3億以上的人口死亡。

第一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六世紀前後,由非洲發源,逐漸傳播到歐洲和亞洲。這次鼠疫使拜佔庭帝國的人口減少了1/3。由於年代久遠,對它的記載沒有後兩次鼠疫多。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鼠疫的第二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14世紀到17世紀。其中尤其以1347年到1353年的歐洲最甚:短短幾年的時間裡,歐洲死亡了2500萬人,佔全歐洲人口的1/3,這就是讓人談虎色變的黑死病。

歐洲黑死病

關於這次鼠疫大流行的起源,史學界有許多種說法。其中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鼠疫由蒙古人帶到了歐洲。

十四世紀,蒙古帝國橫掃亞歐,建立了龐大的帝國。蒙古大汗又將國土分為幾大汗國,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其中,佔領黑海北部克裡米亞半島的是金帳汗國。

蒙古帝國

在歐亞各國遭受蒙古鐵蹄蹂躪時,義大利的威尼斯和熱那亞人依然熱衷於做生意賺錢。他們向金帳汗國表示:希望在克裡米亞租借一個地區,用作貿易據點。在大汗的許可下,黑海邊的卡法城就成了熱那亞人的貿易點。

不過,後來由於宗教信仰問題,蒙古人和熱那亞人產生了衝突。蒙古大軍圍困卡法城,一圍就是四年。由於城池堅固,卡法背靠大海,蒙古人遲遲無法破城。在1347年,蒙古大軍決定撤退,但是在撤退之前,蒙古人將一些患病而死的人的屍體通過投石車扔進了卡法城——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細菌戰了。

卡法圍城戰

蒙古人撤退後,鼠疫在卡法城蔓延,許多熱那亞人乘船離開卡法,回到了義大利和法國。從此,鼠疫就開始在歐洲南部蔓延,逐漸傳播到西班牙、德國、英國,以及北歐國家和俄羅斯。

在這次人類與鼠疫的鬥爭中,人類毫無經驗,使用各種奇怪的醫療手段,例如放血療法、煙燻療法、用糞便或者蠟塗滿全身,但都無濟於事。

放血療法

既然醫學沒有用,那就求助於宗教吧。許多人認為黑死病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所以人類必須向上帝認錯。1348年,一群狂熱的基督教徒在德國出現了,他們會赤裸上身上街遊行,用鞭子、木棒抽打自己,哭天喊地的向上帝告白。

鞭撻遊行

更有甚者,認為猶太人才是禍根,因為他們不信上帝。還有人說:黑死病就是猶太人在水裡下毒造成的。於是,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活動開始了。直到教皇實在看不下去,取締了鞭撻兄弟會,並下令教士保護猶太人,這些瘋狂的行為才有所收斂。

燒死猶太人

在對抗黑死病的過程中,歐洲出現了一批戴著簡易防毒面具的醫生——鳥嘴醫生,他們會用一根木棍去檢查病人的身體。因為樣子十分恐怖,而且往往看到這些醫生的人,自己的生命也就所剩無幾,所以後來這個形象就和死亡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了。

鳥嘴醫生

有一首歐洲童謠描述了黑死病的慘象,在《瘟疫公司》這款遊戲中,當感染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就會播放這首歌:

Ring-a-ring o'roses

一個一個圈(黑死病人的樣子)

A pocket full ofposies

兜裡有鮮花(掩蓋臭味)

A-tishoo!A-tishoo!

阿嚏!阿嚏!(打噴嚏)

We all falldown.

我們都倒下

1353年,這場鼠疫神秘的結束了,也許是因為鼠疫過於猛烈,感染的人都死光了。不過,在之後的三百年裡,鼠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光顧歐洲,造成數十萬人的死亡。

甚至到了1665年,鼠疫還在英國流行,牛頓只好回到了鄉下躲避鼠疫,也是在那個時候,他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到,產生了萬有引力的思想。

牛頓和蘋果樹

14-17世紀的鼠疫流行對歐洲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農民大量死亡,貴族們失去了很多廉價勞動力,農民有了很高的議價權。為了降低成本,貴族們急需用機器代替人工的生產方式,這促進了歐洲工業革命的誕生。此外,由於宗教在黑死病面前束手無策,人們對宗教的信仰產生了動搖,科學和醫學蓬勃發展起來。藝術也從之前以讚美宗教為主流,逐漸轉向了反映人們生活的藝術形式,或多或少的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

許多人認為:鼠疫在世界範圍內流行有天氣因素。因為氣候變化,野外的老鼠沒有東西吃,才會進入人類生活的範圍。所以在鼠疫肆虐歐洲的時候,遠在東方的中國也同樣無法倖免。

5

明末大鼠疫

在中國元朝,隨著蒙古的鐵蹄踏入中原,鼠疫也伴隨著這個王朝的始終。朱元璋的家人都因為傳染病去世了,唯獨留下他一個做了元朝的掘墓人。可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同樣無法擺脫鼠疫,尤其以明末崇禎年間的鼠疫最甚。

崇禎時期,中國進入了小冰河期,氣溫下降,且連年乾旱。老鼠成群結隊遷徙尋找水源,百姓也開始到野外尋找老鼠的食物。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鼠疫首先在山西爆發,到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傳染到北京。當時北京人口大約有100萬,據史料記載,因鼠疫死亡人數有二十餘萬。到了1644年,京城甚至發展到「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

大鼠疫

百姓沒有東西吃,自然要造反,於是出現了闖王李自成帶著50萬農民軍,在1644年4月來到了北京城下。

李自成

其實,李自成面對北京城,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於是與崇禎談判:給我一百萬兩白銀,並讓封我為王,我就可以退兵。崇禎皇帝當時其實有很多種選擇,比如與李自成議和,或者南遷南京,最起碼也可以把自己的太子派往南京。可是,崇禎皇帝沒有這麼做,他一邊下旨讓吳三桂回京勤王,一邊決定和李自成死磕,君王死社稷。

崇禎帝

吳三桂接旨後,帶著關寧軍和家屬一路緩行,半個月後才來到豐潤,而此時李自成已經經過兩天的戰鬥佔領了北京城,崇禎皇帝也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樹上上吊自殺了。聽到這個消息,吳三桂扭頭就回了山海關。也許吳三桂在想:上一個回京勤王的大將袁崇煥都被你殺了,我為什麼要拼了老命去救你呢?

吳三桂

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疑心極重,而明王朝也是大廈將傾,無力回天。可是,難道大明朝就撐不過崇禎17年嗎?北京城高聳的城牆,威力巨大的大炮,還有駐守京師的三大營,為什麼兩天就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了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鼠疫流行已經讓明軍徹底喪失了戰鬥力。1641年,崇禎命令陝西大帥孫傳庭立刻剿滅李自成,孫傳庭正苦於鼠疫橫行,也沒辦法徵收軍糧,無奈之下帶著又病又餓的士兵穿過潼關戰敗身亡,「傳庭死而明亡矣」。電影《大明劫》描述的就是這一段歷史。

電影海報

到了1644年,京城已經被鼠疫折磨的不成樣子。號稱幾十萬的三大營駐軍,還能上城牆的也不過五萬人。這些人也備受疾病的折磨,用鞭子抽一個就站起來一個,而另一個又倒下。正因如此,李自成才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北京。鼠疫成了壓倒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6

香港大鼠疫

世界上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從歐洲黑死病開始,到十七世紀結束,前後持續三百年,深刻的影響了世界歷史和格局。此後鼠疫在世界上銷聲匿跡兩百年,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鼠疫捲土重來,發源地是中國雲南。

1855年開始,中國雲南出現零星鼠疫,從1856年到1872年,中國雲南回民起事,清政府派兵鎮壓,在戰亂之中,鼠疫瘋狂傳播,造成雲南近200萬人死亡。1894年,鼠疫傳播到廣東,並很快感染了已經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

作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城市,香港感染鼠疫很快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在那個時候,細菌學剛剛誕生,結核菌等致命病菌已經被人類發現,可是鼠疫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卻遲遲沒有答案。許多優秀的醫生聽聞香港爆發鼠疫,都從世界各地趕來,準備揭開這個和人類顫抖幾千年的惡魔的面紗,其中最著名的是來自日本的北裡柴三郎。

北裡柴三郎

北裡柴三郎是日本著名細菌學家,曾經培養了破傷風菌,發明了血清療法,還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北裡是許多重要機構的創始人,例如傳染病研究所(東京大學醫學院前身)、北裡研究所等。2024年,日本將發行新紙幣,1000元紙幣上印的就是北裡柴三郎頭像。

新版1000元日元

北裡在年輕時曾在德國科赫研究所工作,研究所的創立者就是羅伯特.科赫——細菌學的始祖之一,他發現肺結核病菌,同時提出傳染病重要法則——科赫法則。北裡師出名門,威望如日中天,此次來到香港立志要第一個破解鼠疫的秘密。

可是,與北裡幾乎同時來到香港的,還有一個法國醫生,名字叫做亞歷山大.耶爾森。

耶爾森

耶爾森年輕時曾被瘋狗咬傷,剛好巴斯德研究所發明出了狂犬病疫苗,救了耶爾森的性命。從此耶爾森立志學醫,23歲開始,跟隨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進行學習和研究工作,並在26歲時發現了白喉的病原體。

由於北裡來到香港的時間比耶爾森更早,並且帶來了更先進的顯微鏡和一批學生作為助手,很快,北裡就通過解剖病人的屍體發現了一種病菌,並認定為鼠疫病菌,很快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而且,北裡認為鼠疫病菌可以通過傷口、呼吸道和消化道進行傳染。

雖然被北裡搶先,但是耶爾森也沒有放棄。很快,耶爾森也通過解剖發現了病菌,但是他發現的病菌卻與北裡的病菌不同。隨後,醫學界經過反覆研究,認定耶爾森發現的才是真正的鼠疫病菌,並命名為耶爾森氏菌,而北裡在解剖過程中的樣本發生了汙染。而且,耶爾森提出:鼠疫病菌是通過老鼠和跳蚤傳播給人類的,也獲得了國際的認可。

北裡和耶爾森,同樣的師出名門。一個是學術權威,一個是科壇新秀,而榮耀卻屬於了後者。正是通過香港鼠疫,人類才第一次看到了鼠疫病菌的廬山真面目,人類距離戰勝鼠疫越來越近了。

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鼠疫終於被控制住了,但是這一次鼠疫流行遠遠沒有結束。通過香港,鼠疫傳播到臺灣、美國,以及同屬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在印度鼠疫造成了一千萬以上的人口死亡。

7

東北大鼠疫

在香港大鼠疫16年之後,1910年,中國東北的大都市哈爾濱再次爆發鼠疫。2名在俄羅斯打工的華工回到中國後,死在了一個工具店裡,鼠疫從此開始在哈爾濱爆發,並逐漸傳播到河北和山東等地。

中國東北有兩個虎視眈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和俄國。他們都藉口保護僑民,希望負責此次東北鼠疫的防疫工作,藉以擴大自己在東北的勢力。美國、英國等國家不希望日本和俄國獨霸中國東北,所以督促清政府儘快採取措置防治鼠疫。

日本再次派出了他們的國寶級人物——北裡柴三郎來到中國東北。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北裡對這次鼠疫的處理異常謹慎。他要學生向中國農民購買老鼠屍體進行解剖,發誓要在老鼠體內找到鼠疫病菌,從而確認鼠疫。可是,花了幾個月時間解剖了幾萬隻老鼠,居然沒能在老鼠體內發現鼠疫病菌。北裡柴三郎困惑了,難道這次的疫情不是鼠疫?

俄國人派出了自己的專家——法國著名流行學家邁斯尼教授。邁斯尼教授認為此次疫情是鼠疫無疑,儘管沒有在老鼠體內找到鼠疫病菌。為了控制鼠疫,首選方法就是滅鼠。

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是風雨飄搖,還有1年,武昌起義就爆發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還是派出了自己防疫人員,領頭的也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伍連德。

伍連德

伍連德出生於南洋,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隨後回到馬來西亞開辦診所。1907年,應袁世凱邀請來到天津陸軍軍醫學堂任副校長。1910年,清朝任命伍連德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領導東北防疫工作。

伍連德來到哈爾濱後,發現北裡在解剖耗子,邁斯尼在打老鼠,可是老鼠身上沒有發現病菌,滅鼠又有什麼用呢?伍連德認為:首先必須對病人進行隔離,其次為了防止鼠疫在人和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染,醫護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他自己發明了一種加厚口罩,被後人命名為伍連德口罩。

伍連德口罩

對這種做法,邁斯尼教授嗤之以鼻。因為早在16年前,人們就弄清楚了鼠疫的傳播是從老鼠到跳蚤,再到人,並不會通過空氣飛沫傳染。戴口罩完全是多此一舉。1911年,邁斯尼教授在沒有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到醫院看望了4個病人,不到十天,邁斯尼教授就因感染鼠疫去世。

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伍連德的方法迅速被日本和俄國認可。伍連德調動警察和軍隊切斷交通隔離疫區,焚燒死亡患者的屍體。

東北鼠疫防疫人員

在伍連德等人的努力下,經過半年多的時間,中國以死亡6萬人的代價控制住了這場大鼠疫。而在印度鼠疫爆發期間,每一周死亡人數都有6萬人之多。1911年,在瀋陽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伍連德博士擔任會議主席,會上伍連德建議在東三省設立永久性防疫機構,以防止瘟疫重來。1920年,鼠疫在東北捲土重來,這一次伍連德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花了6000人的代價就把這次鼠疫撲滅了。

伍連德不僅在防疫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刷新了人們對鼠疫的認識。伍連德發現:1894年在香港的鼠疫是通過老鼠-跳蚤-人的路徑傳播,典型特點是淋巴結腫大,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腺鼠疫。而1910年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鼠疫則有所不同:它是病菌侵入人體肺部形成的,病人會通過劇烈咳嗽噴出大量帶有病菌的飛沫,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傳播,造成人和人之間的鼠疫傳染,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肺鼠疫。

而且,伍連德通過幾年的深入調查,終於弄清楚了這場鼠疫的源頭:由於各國貴婦們喜愛貂皮,許多東北的百姓喜歡在農閒時到山裡捉貂鼠。可是貂鼠畢竟數量稀少不好抓,這時就有聰明人發現:土撥鼠的皮其實與貂皮很像,不如抓土撥鼠來冒充貂皮吧!於是大批民眾進山抓土撥鼠,中國土撥鼠抓光了就到俄羅斯去抓,終於一個華工碰到了一個帶有劇毒菌株的土撥鼠,從此鼠疫就在東北流行起來。

貂鼠和土撥鼠

1935年以其「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發現了旱獺在其傳播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提名。但最終沒有獲獎。雖然伍連德的努力並沒有阻止清朝滅亡的腳步,但是他對中國東北的人民和中國主權的完整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能控制鼠疫,東北不光要再次上演明末屍橫遍野的慘狀,恐怕還可能更早的淪陷於俄國或者日本。伍連德不愧為國士無雙。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直到20世紀中葉,人類發明了抗生素之後才真正結束。抗生素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長,例如慶大黴素、鏈黴素都對鼠疫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原本死亡率50%-100%的鼠疫,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死亡率可以控制在10%以下,而且越早治療,療效越好。人類對於鼠疫已經不像中世紀那樣束手無策了,科學終於讓人類看到了完全戰勝鼠疫的曙光。

不過,鼠疫依然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我們必須警惕鼠疫。我們知道了鼠疫可以通過老鼠、跳蚤傳播,那麼就要搞好個人衛生,滅鼠滅蚤,經常洗澡。如果我們進入疫區,應該佩戴口罩,防止肺鼠疫傳染。

因為鼠疫的傳染源在自然界長期存在,所以我們應該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許多傳染病都是從野生動物傳染到人,例如愛滋病就是如此。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有些人為了在網上發照片拍視頻,跑到野外去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甚至用嘴給野生動物餵食,這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危險!請勿模仿!

今年4月份的時候,有兩名俄羅斯遊客來到蒙古,做了一個謎之操作:在野外抓了一隻土撥鼠,撥了皮生吃,結果感染鼠疫死亡,許多跟他們接觸的人也被迫隔離。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千萬不要接觸野生動物。

如果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發自己和野生動物的合影,遠離他們:他們不光可能害了自己,也可能會害了你。

重點推薦

美提課堂

美提課堂致力於打造中學理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精品課程,致力於讓優秀的課程服務更多的學生,所有老師均畢業於北大、清華、北師大等著名學府,並擁有國內一流中學十年以上教學經驗。目前,網校已經累計開設直播課、專題課、公開課、講座等數千小時。只需一次點擊,讓你和名師0距離。快戳這個連結:如何在美提課堂上聽課。

客服電話:400 155 2135

相關焦點

  • 人類如何戰勝了黑死病?
    所幸,現代醫學終於讓鼠疫幾乎從我們的視野中淡出,然而,我國近年來多起散發的鼠疫病例也提示我們,「黑死病」的幽靈仍然潛伏在人間。l 人類史上最致命傳染病之首——鼠疫1894年,法國科學家耶爾森發現了造成鼠疫大流行的「元兇」——鼠疫桿菌,人類從此開始踏上降服這一惡魔的徵途。
  • 人類歷史上的七次大瘟疫,抗疫戰爭從未停止!
    14世紀中葉的歐洲黑死病;一種古老的瘟疫——天花,幾乎伴隨了人類整個的文明史;在東漢末年到三國初年,瘟疫大爆發;近代以來,從1910年到1911年,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鼠疫;人類史上最致命的流感之一:西班牙流感;1958年中國成功防治血吸蟲病;2003年抗擊非典......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瘟疫。
  • 新冠未平,鼠疫又起?蒙古國出現鼠疫病例,不食用野生動物是真理
    不得不說,即便人類科技日新月異,但在自然災害和傳染病毒面前還是顯得脆弱無力。2020註定難以太平,就在今天,又有不好的消息從我們的北方鄰國傳來。鼠疫病例在蒙古國現身根據蒙古國國家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今天發布的消息,1例鼠疫病例在該國境內被初步確診。
  • 鼠疫疫苗是如何誕生的?瑞士科學家的冒險之旅,讓人類遠離鼠疫!
    從1347至1353年,由鼠疫引發的「黑死病」大瘟疫, 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後來,鼠疫頻發,清朝末年在中國東北爆發的鼠疫,也奪去了6萬多人的生命。那麼,鼠疫疫苗是如何誕生的?瑞士科學家的冒險之旅,讓人類遠離鼠疫!
  • 野味致命史:人類打破自然平衡的代價
    禍從口入:流行瘟疫與致命野味  人類歷史上,幾乎大部分暴發慘烈的瘟疫,最後證明都和動物有關。  令人膽戰心寒的「黑死病」,起源於公元6世紀的中東鼠疫。疫情持續五六十年,不僅造成30%-60%歐洲人口的死亡,也橫腰斬斷整個歐洲的發展史。  關於黑死病的說法有很多,大多都相信它是通過老鼠和跳蚤傳播給人類的。
  • 人類瘟疫史啟示錄
    比如只有當這次新冠病毒牽扯出野生動物之源時,人們才又想起十三年前的SARS。 放眼整個人類史,許多情節都似曾相識。特殊時期爆發的不僅有肆虐的病毒,還有層出不窮的流言、謠言,流動的信息不斷製造人們的恐慌,在恐懼面前,理智和信心有時不堪一擊。 或許,歷史從未被遺忘,只是鮮少被真正想起。
  • 鼠疫: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黑死病之謎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鼠疫: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黑死病之謎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2020-11-05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鳥嘴醫生到抗生素,人類如何戰勝黑死病?
    黑死病,即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瘟疫之一。14世紀肆虐整個歐亞大陸,造成大約7500萬至2億人死亡。一般認為黑死病起源於中亞,由蒙古軍隊西徵,順著絲綢之路傳播到克裡米亞。再由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從地中海沿岸的熱那亞、威尼斯傳播到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直到整個歐洲。
  • 健康閱讀|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
    與野生動物的正確相處方式 1. 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人和野生動物不應進行親密互動,對於很多野生動物來說,人類接近它們可能會造成致命後果。「親密接觸」野生動物不僅可能會在互動時被傳播病原體,而且也會影響、幹擾野生動物的生活。 2.
  • 淺談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黑死病」
    黑死病,因為患病死亡者全身發黑,因而有其名。國內統稱為「鼠疫",兩種甲類傳染病之一。在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過一場超大規模的」黑死病「,對人類生命和社會意識形態有巨大的影響,今天我們來聊聊」黑死病「起源與傳播背後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 戰疫史志醫學進步啟示錄|野味致命史:人類打破自然平衡的代價
    禍從口入:流行瘟疫與致命野味人類歷史上,幾乎大部分爆發慘烈的瘟疫,最後證明都和動物有關。令人膽戰心寒的「黑死病」,起源於公元6世紀的中東鼠疫。疫情持續五六十年,不僅造成30%-60%歐洲人口的死亡,也橫腰斬斷整個歐洲的發展史。
  • 鼠疫血清的背後,躺著一億八千七百萬具屍體|黑死病|鼠疫|血清|屍體...
    7月5日,巴彥淖爾市衛健委官方微信號發布通報,稱4日由烏拉特中旗醫院上報的疑似鼠疫病例經專家組確診為腺鼠疫病例。7月6日,該患者病情穩定,無生命危險,目前在傳染科病房隔離接受治療。對於其周邊密切接觸者的跟蹤調查工作也還在進行中。北京疾控發出重要提醒,去草原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不在草原露營過夜。
  • 史上最長的戰爭:人類鼠疫大戰
    它如形隨形,曾經給我們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特別是鼠疫,人類與鼠疫的「戰爭」,從古到今,終於取得偉大的勝利。因此,人們也在逐漸探索解決鼠疫的辦法。但是由於對病毒的無知,有時人們也做出許多讓現代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在黑死病流行的期間,一些人認為貓是罪魁禍首,所以大量的捕殺。貓的大量的死亡,為老鼠減少了天敵,更加有利於鼠疫的傳播。屠殺猶太人:在黑死病流傳的時間,很多歐洲人認為猶太人不潔淨,所以才會傳染疾病。於是大規模屠殺猶太人。
  • 重塑人類歷史的鼠疫,到底來自哪裡
    · 耶爾森1898 年,同樣來自巴斯德研究所的法國醫生保羅·路易斯·西蒙德(Paul-Louis Simond,1858~1947)在印度工作期間,發現嚙齒類動物(如褐鼠、黑鼠、沙鼠、土撥鼠等)是鼠疫桿菌的主要宿主,而寄生在嚙齒類動物身上的跳蚤則是傳播鼠疫桿菌的主要媒介生物。
  • 歷史|鼠疫:千年黑死病陰霾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類對鼠疫的認識逐漸加深,病原學檢測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幫助人類建立了有效的鼠疫防治系統。鼠疫一般先在齧齒動物間發病和流行,人類鼠疫是人類被染疫的鼠蚤叮咬、剝食染有鼠疫的動物(旱獺、駱駝、羊等)、通過自身傷口接觸或者通過肺鼠疫病人進行人與人的傳播而獲得,也有少數病例是由於牧羊犬感染罕見的肺鼠疫後傳染給牧主人。常見臨床分型有腺鼠疫、敗血症型和肺鼠疫。腺鼠疫:可以通過染疫宿主動物的寄生蚤叮咬而引起,以急性淋巴結炎為特點。
  • 鼠疫是什麼?死了多少人?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
    美媒稱,推動鼠疫快速傳播的物理機制是蝨子和跳蚤,而不是齧齒動物。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16日報導,14世紀,鼠疫來到歐洲,並很快徵服了這個大洲。這種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疫病之一導致數千萬人死亡。在鼠疫反覆暴髮長達500年的時間裡,歐洲60%的人口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
  • 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瘟疫黑死病的來龍去脈
    鼠疫在人類歷史上有幾次大規模爆發,本文要介紹的是爆發於1347年至1351年那場叫「黑死病」的鼠疫,這次瘟疫席捲亞洲、歐洲和非洲,造成7500萬至2億人死亡,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疫情。1.「黑死病」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 鼠疫就是黑死病!北京已確診兩例,鼠疫究竟有多可怕,你必須知道!
    鼠疫聽起來確實沒什麼威力,可是你知道嗎? 鼠疫,就是黑死病。 顧名思義,弄不好會死人的。 老鼠也許在生活中很常見,潮溼的地下室,路邊的蒼蠅館子,幾乎都藏著一戶不願意搬走的老鼠一家。
  • 黑死病的症狀以及預防措施[圖]
    繼青海肺鼠疫(又稱為「黑死病」)3死9感染的病例發生後,有關鼠疫疾病的症狀和預防措施就成為眾人所關心的焦點問題。 什麼是鼠疫(黑死病)? 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於野生齧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叫做黑死病。那麼鼠疫症狀在人身上有什麼樣的表現?要怎麼做才能預防鼠疫?
  • 又是食用野生動物?一種瘟疫在鄰國捲土重來,曾致千萬人死亡
    保護人類健康,首先保護自然蒙古國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的衛生官員稱,經過實驗室檢測,確認這兩例病例是鼠疫,它曾被稱為"黑死病",感染原因是獵殺食用野生動物,感染者曾食用土撥鼠肉。據報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溫更鎮1名牧民確診腺鼠疫。一旦鼠疫出現需要時刻引起警惕,做好個人防護,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不在草原上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