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虧損卻還在死撐,如今在新能源領域快混不下去了,18款無人要

2020-12-18 小太陽最愛車

比亞迪算是新能源領域做得比較出色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都能像比亞迪一樣能獲得國人青睞,有更多新成立的車企,旗下目前只有概念車,量產車始終造不出來卻還在一直死撐,年年虧損年年補漏,即使能把車造出來的,也有快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混不下去的,知豆就是這樣一家車企

知豆汽車創立的時間並不算晚,2006年,新大洋機電集團的鮑文光就創立了知豆汽車,此後,知豆花費近五年的時間研製出了能夠少量生產的車型,但是因為沒有乘用車生產許可,就走向了和眾泰合作生產的路線,此後知豆被眾泰拋棄,知豆的合作夥伴也從眾泰變成了吉利,並且量產了知豆D1、D2兩款微型電動車

但是量產車並沒有幫助知豆扭虧為盈,知豆繼續著自己的虧損之路,在今年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知豆汽車的總銷量只有1.31萬輛,知豆在財務上終於不堪重負,不得已進行了降薪裁員。

眾所周知,國內很多新能源車企目前都是依賴著國家補貼來生存,而隨著補貼力度的降低,知豆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上市以來最大的危機,到底能走多遠,誰也說不好,但是從目前知豆汽車在市場上的口碑來看,罵聲遠遠高於支持的聲音。

知豆汽車在今年為了擴大影響力,接連推出了知豆D2和D2S兩款微型電動車,兩款車的實際續航裡程都有大幅度提升,理想狀態下的最大續航裡程能達到310km,應付普通的日常出行可以說絲毫沒有問題,但為何知豆在今年的銷量還是遭遇了滑鐵盧呢?

從消費者的口碑上來看,知豆汽車的質量已經遭遇了嚴重的質疑,輪胎質量差、空調不製冷、車內異響嚴重等等質量問題接連不斷,而且售後服務態度不好,這造成了消費者對知豆汽車是怨聲載道,知豆在消費者口中已經成為額一款誰買誰後悔的車型。

如今知豆汽車因為經營危機出現欠薪裁員,已經對信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從知豆汽車面臨的現狀可以看出,現在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在遭受著一輪重新洗牌的局面,不好的終究會被淘汰出局,渾水摸魚的也會生存不下去,任何一個國產汽車品牌,當誠信不在的時候,距離真正的倒下也就不遠了。

如今18款也上市了,大家可以看出這款車關注度為0,而且最低才5萬,不知道誰會拿5萬去買這車

相關焦點

  • 蘋果將要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夢想家不只有賈躍亭,還有賈伯斯
    新能源汽車製造行業真的是前赴後繼,填進了無數英雄和夢想家。其中最為慘烈的要屬賈躍亭的造車夢,曾經市值千億的樂視網,到如今負債300億,「賈布斯」想要建立了的生態閉環,如今成了惡性循環。其實不只是資本聯合打造的蔚來汽車,還有沃特瑪、比亞迪,都在電車製造中吃過虧。就連曾經的賈伯斯都想將蘋果帶入這個陣營。夢想家不只是蔚來,賈伯斯早就做過夢賈伯斯對汽車有著自己的憧憬,甚至公開表示過:「我們有能力設計出一臺好車,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打造一款車」。
  • 18年都是「銷量冠軍」,如今虧損百億無人問津
    18年都是「銷量冠軍」,如今虧損百億無人問津!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顯著提高,過去工資可能只有1000元一個月,但是現在是5000元一個月了,以前是追求溫飽,現在是吃得好,住得好,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很高,就好像買車吧,以前車是奢侈品,現在車是用來代步的,私家車也開始出現在普通人家庭了。
  • 新能源汽車還沒普及就快撐不下去了?車主:誰買誰知道,掉坑裡了
    新能源汽車還沒普及就快撐不下去了?車主:誰買誰知道,掉坑裡了。隨著汽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多,環境汙染越來越厲害,尤其是在大城市,要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都越來越難了。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並且國家也開始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車,試圖逐漸淘汰燃油汽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車主確實能夠想到一定的福利。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上牌非常簡單,而在一線城市,燃油車上牌則需要搖號;另一方面,購買新能源汽車,車主可以獲得一定的補貼,最高可達到十幾萬元。那麼,既然有這麼多的優惠政策,為什麼新能源汽車還這麼少呢?
  • 長安汽車︱自主品持續續虧損,新能源撲朔迷離?
    在福特銷量全面崩潰的2017-2019年,長安的業績也跟著著一路下滑,滑到2019年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到了2020年,虧損繼續。前三季度長安合資品牌共虧損2.2億,看起來比去年同期的5.8億好多了,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處理掉了兩個「虧貨」長安鈴木和長安雪鐵龍。實際上,今年前三季度長安之所以實現盈利是因為把長安雪鐵龍整體賣給了寶能、新能源業務混改股權轉讓以及炒股(主要是寧德時代(300750)股價沒少漲)。
  • 京威股份新能源造車夢「折戟」:虧損近25億元 多家子公司停產
    這並不讓人意外,在發布此消息幾天前,京威股份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京威股份出現了24.77億元大幅度虧損,較2018年同期下滑2815.61%。  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度,京威股份幾乎「賠」掉了上市7年來累計淨利潤之和。
  • 被熱炒的上海普天業績虧損了 新能源概念還能救它嗎?
    新能源汽車指數(884076)自9月以來漲幅已高達30.81%,震幅更是高達42%。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而指數成份中要數漲幅最大的個股,要數上海普天(600680,SH)莫屬。9月以來其累計漲幅高達144%,位居新能源行業第一。
  • 重整獲批欲深耕新能源汽車 *ST力帆(601777.SH)能否涅槃重生?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曾經的「摩託車大王」,如今已經確定要轉戰並計劃深耕於新能源汽車領域,*ST力帆(601777.SH)的重整之路正式開啟。措施之一為公司計劃導入智能化、平臺化、網聯化換電汽車業務,打造新品牌、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智能換電新能源汽車新生態:在車型定製方面,授權上市公司生產一款車型,通過合作開發等多種途徑開發後續車型;在車輛生產方面,通過改造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產線,逐步形成年產能10萬輛。
  • 稻盛和夫: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翻身不難
    人都有撐不下去的時候,年輕人最覺得最難熬最撐不下去的時候應該是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因為剛從家庭、學校的庇護中出來面對冷酷嚴峻的社會難免會不適應、會難過,但是熬過這兩年就會好。中年人同樣也有熬不下去的時候,有個詞叫中年危機,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 再現「蛇吞象」併購 賣體重秤的香山股份20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同時,均勝電子做出業績承諾,均勝群英2021年至2023年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9億元。  11月27日,均勝電子發布補充公告稱,香山股份將採取分階段付款的方式,即最遲於2022年6月30日前向均勝電子支付剩餘的股份轉讓款,香山股份將以自有資金以及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支持完成第一期股份轉讓款12億元支付。
  • 又一新能源汽車露出馬腳,給錢就賣庫存成災,這質量怎麼支持國產
    現如今國內造車技術不斷發展,很多國內自主品牌無論是質量還是口碑都有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吉利、比亞迪、長城和奇瑞等國產自主品牌,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追捧,尤其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被車友們稱為「國產特斯拉」,新能源汽車作為目前大力扶持的項目,有很多的優惠政策,但是總有人在「吃肉
  • 曾經紅極一時的必勝客,如今卻生意慘澹,網友:不作死就不會死
    曾經是披薩界扛把子,現在卻混不下去了,必勝客為何這麼慘?10年前如果我跟朋友說今天晚上去吃必勝客,那麼朋友肯定會很高興的同意;如果2020年8月20日,我跟朋友說今天晚上去吃必勝客,那麼朋友會高興地說:「不如去吃樂凱撒,他們家的榴槤披薩很好吃。」
  • 幾款「高不可攀」的國產車,最高51.8萬,新能源真這麼值錢嗎?
    新能源汽車市場現在是越來越火了,除了新品牌造車勢力的不斷湧現,老牌造車勢力也都陸續涉獵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因為是新能源汽車很少甚至不需要考慮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的問題,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對合資品牌進行彎道超車。
  • 國民轎車夏利落幕:4年虧損了60多億,兩次賣身,難自保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轎車的戰績雖然不能跟和大眾、豐田等大型合資企業相抗衡,但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一款國民轎車曾連續18年坐上了中國汽車市場霸主的寶座,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神車,該企業便是夏利。
  • 蟄伏12 年的雷蛇上市,連年虧損的「電競概念股」如何撐起 400 億...
    (雷蛇的各種專業電競器材,圖片來源:Polygon)在轉行後的第一個年頭,27 歲的陳民亮甚至不敢告訴家人自己的新事業——創辦一家電子遊戲外設公司。前途光明的律師轉行去做遊戲滑鼠?簡直聞所未聞!畢竟當時遊戲滑鼠並不是一個被看好的行業。電競賽事剛剛起步,電子遊戲的主戰場還在各類遊戲主機上。或許,就是遊戲玩家的一腔熱血,改變了這位頭腦精明的年輕律師。
  • 看看2019年轎車銷量榜Top15,僅一款國產車
    不過國產車的成功更多都體現在SUV領域,不管是神車哈弗H6,還是上榜的爆款車型,在10萬級別車型中表現非常出色,比合資車更有性價比。在轎車領域,國產車就相對短板和劣勢,合資品牌發展成熟,產品架構體系健全,售價,國產轎車優勢不明顯,整體影響力和認可度表現就不如合資車。
  • 京威股份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夢破碎:上市7年淨利首虧25億
    面對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及自身業務布局的影響,京威股份的業績近兩年來呈現出了不斷下滑的趨勢。近年來,京威股份卻在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結果是,控股子公司騙補貼被財政部曝光,甚至幾大新能源汽車子公司目前已經處於停產狀態,未來公司業務如何走?業績如何實現增長?值得公司掌舵者深思。
  • 疫情下的網際網路領域:快手們被撐死,攜程們快餓死
    他表示,金融危機之後,有一句話流傳了十年,那就是「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的還不錯」,但是,2019年恐怕只是難過的開始,因為,這一次狼可能真的來了。 可能水皮也沒想到,他的預言如此精準,一語成讖。 這次突入起來的疫情,對對經濟的影響,已無需贅言。
  • 廣州菊會連續十年虧損 市民懷念當年盛況(圖)
    據介紹,當年文化公園辦一次菊展一般要投入三四十萬元,完全由公園出資,僅靠門票就能收回成本。     如今門可羅雀花獨開     11月17日上午,羊城菊會再度來臨。然而如今,賞菊遊客稀稀拉拉,記者在公園裡走了兩個多小時,遇到的大多是到公園晨練順便賞花的老人。
  • 全球修建的高速公路,收費的70%在中國,為何中國高速還年年虧損
    全球修建的高速公路,收費的路段70%在中國,那為什麼中國高速還年年虧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們都知道,在國外許多高速公路是沒有收費這一說的。但是在我們國家的高速卻不一樣,大多都是需要交納高速公路費的,但即便如此,中國高速還是年年虧損,原因到底在哪呢?其實這要從高速公路的建設來說起。
  • 日本車廠在新能源領域毫無建樹?
    暫且不管豐田章男是否對2035年日本擬禁售燃油車的方案感到困惑,也不去管某些新勢力廠家的狂妄自大,日本廠商在(我們理解的)新能源領域,是否真的毫無作為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日本幾家車廠今年在電氣化/新能源領域的一系列動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