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懵懂到不惑 我與祖國共成長——我的40年幸福奮鬥奔小康故事

2020-12-0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我永遠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適時提出的「奮鬥幸福觀」,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簡明、最通俗的表達形式,它創新了全體人民全面的幸福觀,觸動了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心弦。習總書記講,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尤其對我這樣一個農村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精心培養,沒有自己的不懈奮鬥,就不可能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幸運地趕上了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通過自身努力,考上大學,保送讀研,參軍入伍,轉業地方,一步步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nbsp&nbsp&nbsp&nbsp此時此刻,窗外高樓林立,寬闊的柏油路車水馬龍,各種喧鬧聲不絕於耳。我坐在辦公室裡,自己的奮鬥經歷隨著水汽的升騰慢慢清晰起來……

&nbsp&nbsp&nbsp&nbsp小學初中——奮鬥的起點

&nbsp&nbsp&nbsp&nbsp1973年,我出生於山東萊州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僅靠幾畝貧瘠的土地,但父母仍然咬緊牙關供我和哥哥上學。面對困境,我學會了堅強、樂觀和友善。我主動幫父母幹家務活,餵雞拾草、犁地施肥、收割小麥……農閒時就幫媽媽編提籃,掙工分,用稚嫩的肩膀幫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小學和初中,我學習努力,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一張張獎狀貼滿了家中簡陋的牆壁。

&nbsp&nbsp&nbsp&nbsp萊州一中——奮鬥的青春

&nbsp&nbsp&nbsp&nbsp1988年,我承載著全家的希望,考進了萊州一中。一中是萊州最好的高中,儘管經過幾年的改革開放,辦學條件有所改善,但學校設施依然簡陋。住的是四面漏風的平房,睡的是鋪蓋挨著鋪蓋的大通鋪。忘不了三伏酷暑,蚊蟲叮咬;忘不了寒冬臘月,宿舍如同冰窖;忘不了臉盆結了冰,手伸進水裡的「寒徹刺骨」;更忘不了高中三年我連最便宜的素菜也沒訂過幾次,幾乎頓頓饅頭就鹹菜……但我沒有絲毫退縮,積極樂觀,從未放棄拼搏,從未失去對未來的憧憬。高考前一個月,我左大腿因意外大面積燙傷,諾大的水泡考驗著我的意志。而我忍著劇烈的疼痛堅持每天去換藥和上課……最終,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為我清貧而又充實的青春歲月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nbsp&nbsp&nbsp&nbsp本科碩士——奮鬥的7年

&nbsp&nbsp&nbsp&nbsp踏進大學校門,我初心不改,繼續刻苦學習,成績名列本專業第一。為減輕家庭負擔,我在學習之餘接了好幾份家教。當室友們早已熄燈入睡的時候,我卻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大街上,孤獨的身影在路燈下越拉越長……也曾有過彷徨,也曾傷心流淚,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大三時,我代表學校參加陝西省大學生運動會,懷著奮力拼搏、為校爭光的信念,全然不顧受傷腳趾的疼痛,最終取得了女子組10000m第五名、5000m第九名的好成績,衝過終點之後,才發現跑鞋早已被鮮血染紅……這些奮鬥的經歷,無不成為我人生寶貴的財富。

&nbsp&nbsp&nbsp&nbsp部隊研究所——奮鬥的18年

&nbsp&nbsp&nbsp&nbsp1999年,我作為應屆優秀碩士畢業生,進入部隊研究所工作,開始了18年軍旅生涯。2003年,「非典」疫情全面爆發,針對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緊急需求,我作為科技攻關小組的一員,扔下嗷嗷待哺的女兒,連續兩個月通宵達旦、夜以繼日,經過艱苦攻關,終於研製出兩型急需的防治技術裝備,均列入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

&nbsp&nbsp&nbsp&nbsp18年裡,我兢兢業業,從不懈怠,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同事們曾戲稱我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拼命三郎」!作為單位最年輕的副高職女幹部,我榮獲了總後勤部軍事醫學科學院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並榮立個人三等功。

&nbsp&nbsp&nbsp&nbsp紅十字會——奮鬥的新起點

&nbsp&nbsp&nbsp&nbsp2016年,我響應習主席裁軍三十萬的號召,主動提出轉業到地方工作。2017年3月,我依依惜別揮灑過18年汗水的綠色軍營,將在部隊學到的堅強、勇敢、奉獻和拼搏裝進背包,走進了和平區紅十字會。三年多來,我更加錘鍊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務實的工作作風和飽滿的工作激情。在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裡,無數器官(遺體)捐獻者們的人性光輝震撼了我,人間處處有大愛的慈善精神激勵著我,給了我不竭奮鬥的動力,讓我從此不知疲倦地活躍在紅十字事業大舞臺上。

&nbsp&nbsp&nbsp&nbsp寫在最後

&nbsp&nbsp&nbsp&nbsp回望過去,如果沒有奮鬥, 我就不會從農村走進市重點中學;如果沒有奮鬥,我就考不上全國一類本科院校;如果沒有奮鬥,我就邁不進部隊神聖的大門;如果沒有奮鬥,我也就不會獲得紅十字人的神聖感榮譽感;如果沒有奮鬥,就沒有今天的幸福小康生活。改革開放40年後的中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奮鬥,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網際網路日新月異、高鐵線四通八達、信息化技術突飛猛進。黨的十九大為全黨立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目標。

&nbsp&nbsp&nbsp&nbsp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夢想的決勝之年。千萬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不退縮,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不畏懼,為著人民利益而艱苦奮鬥,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勇前進!

&nbsp&nbsp&nbsp&nbsp(供稿:天津市和平區紅十字會 杜振傑)

相關焦點

  • 我的幸福記③ | 黃有根、陸珍珍:幸有歲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頭
    小康之路是奔出來的幸福之路是奮鬥出來的錢塘新區報推出「我的幸福記」小康生活融媒體系列報導!這個「我」,是你、是他是所有為幸福、為小康奮鬥的人「我的幸福記」將用最生動的掠影、最多彩的寫照描繪出新區人民在奔小康進程中的昂揚精神、最美姿態和滿滿鬥志。
  • 《築夢70年 我與祖國共成長》第11期|宜賓市珙縣陳德慶:能文能武的...
    在這條道路的背後,是一批又一批履職敬業、愛國奮鬥的奉獻者,他們立足崗位,堅守為民初心,追夢、築夢、奮鬥圓夢,譜寫了一篇又一篇生命的華章。為了傳遞這種奮鬥圓夢的正能量,分享他們的愛國之情,愛國之志,四川新聞網從9月26日起特別推出《築夢70年 我與祖國共成長》系列視頻電子書,講述大時代背景下的奮鬥者與祖國共成長的生動故事。
  • 我的幸福記③ | 黃有根、陸珍珍:幸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小康之路是奔出來的   幸福之路是奮鬥出來的   錢塘新區發布推出   「我的幸福記」小康生活融媒體系列報導!   這個「我」,是你、是他   是所有為幸福、為小康奮鬥的人   「我的幸福記」   將用最生動的掠影、最多彩的寫照   描繪出新區人民在奔小康進程中的   昂揚精神、最美姿態和滿滿鬥志。
  • 七十華誕,共話成長||袁澤浩:我和我的祖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家國情懷,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忘成長初心,牢記時代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讓愛國成為時代風尚,一起共話成長。
  • 與特區共成長,聽聽他們的故事……
    一切都是那麼地和諧、幸福。上幼兒園時,媽媽開著電單車送我上學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到了小學,「單車變摩託」,再到現在的小車。4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卻見證了深圳特區從一個小漁村飛速成長為國際大都市﹔見證了雲浮城區從1平方公裡左右到今天的幾十平方公裡﹔見證了雲浮從破舊的小縣城向中等城市的華麗蝶變﹔見證了我人生的40年,見證了我與特區共成長之路 。
  • 童「畫」小康幸福生活 武漢伢用畫筆描繪脫貧攻堅故事
    天更藍、地更綠、空氣更清新,城鄉風景美如畫、人民安居又樂業……一幅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畫卷正在武漢徐徐展開。普通人美好生活的變化,是武漢全力實施脫貧攻堅的生動寫照。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丨王宇翔:世界那麼大,我要去創造!
    出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王宇翔,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從家裡買來的第一臺黑白電視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喚起了他的小康夢想: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時光飛逝,在成長的道路上,對科學的興趣又引領他樹立敢於創造的雄心壯志,他又改寫了小康夢想:世界那麼大,我要去創造!
  • 「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屈原——我和祖國共成長」朗誦比賽舉行
    「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屈原——我和祖國共成長」朗誦比賽舉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1日訊(通訊員 曹獨犢)今天上午,屈原管理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朗誦大賽在區機關辦公樓四樓會議室舉行,來自教體局比賽共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9名。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來自教體局的作品《讀中國·讀屈原》榮獲一等獎;水利局代表隊的作品《春來江水綠如藍》、組織部代表隊的作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你我同行》榮獲二等獎;電力公司的作品《節日我值班》、稅務局的作品《稅苑追夢人》及人民法院的作品《誦屈法青春 譜祖國讚歌》榮獲三等獎。
  • 【我在廣東奔小康】王家東:艱苦創業培育英才
    《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2003,在成功申請到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後,王家東滿腔熱情,馬上著手組建教學團隊,布置校舍、課室及招生的工作,儘管一開始辦學條件簡陋,但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學校就在周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學生人數猛增。這時,辦學環境和場地也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家東決定到潮州的毗鄰——揭陽尋找合適的辦學場地。2006年,在揭陽工作的朋友,為王家東推薦磐東一所佔地面積八畝的老學校。
  • 2019央視春晚:追夢新時代 奮鬥幸福年
    2月4日晚20:00,201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與觀眾見面。2019年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今年春晚以「奮進新時代、歡度幸福年」為主題,堅持守正創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祖國獻上真摯祝福,為全球華人獻上一道豐盛的年夜大餐。
  • 【我與祖國共成長】糧票的故事
    【我與祖國共成長】糧票的故事 2019-07-10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奮鬥成就偉業 我為祖國自豪
    自信豪邁的宣示飛躍巍巍泰山,掠過滔滔黃河,心潮澎湃的齊魯兒女表達著共同的心聲:為你驕傲,我的中國!「70年的變化一下子說不完,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繁榮、昌盛、富強!」濟南市甸柳第一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張夢堯說起祖國變化,感慨萬千。這段時間,社區居民們通過拍抖音、文藝演出、快閃等各種形式慶祝新中國70華誕。
  • 西安網評:《我的祖國》「燃爆」,砥礪磅礴復興力量
    表達愛國之情,體現對祖國的熱愛。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讓這個年份不同尋常。經過一段時間的奮戰,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多難興邦,天佑中華!疫情暴發,本該走親訪友的春節,人們響應國家號召,待在家裡不外出。這場疫情,讓人們更加意識到幸福、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 主流媒體走進基層記下正在奔小康的那些人那些事
    連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路記者奔赴祖國各地,用心、用情記錄在黨和政府持續努力,和各族群眾不懈奮鬥下,中國大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赫哲族:小康路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中,《朝聞天下》主持人說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路記者生動展現人民群眾切身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講述不同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
  • 「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家國情懷」主題賽事...
    「我告訴兒子,他喜歡的』神舟』號系列飛船也有媽媽的功勞,雖然,微不足道!」「守島不僅守的是我們一個小家,守的更是人民的幸福,祖國的安寧!」……10日,由中宣部和全國婦聯等主辦的「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家國情懷」主題賽事全國演講比賽在廣州落下帷幕。
  • 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舉行「獻禮祖國70年華誕,我與祖國共成長」開學...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王梅 劉錚)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新學期開好頭,邁好頭,9月2日,濟南市清河實驗小學隆重舉行升旗儀式,舉行「獻禮祖國70年華誕,我與祖國共成長」新學期開學典。全校1700餘名師生參加了開學典禮活動。
  • 米脂縣婦聯舉辦「逐夢新時代 巾幗綻芳華」我和祖國共成長勵志分享...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現廣大婦女積極向上、鬥志昂揚的精神風貌,9月25日,米脂縣婦聯舉辦「逐夢新時代 巾幗綻芳華」我和祖國共成長勵志分享活動。縣委副書記趙貴波出席活動並講話。活動中,巾幗建功標兵、榆林市三八紅旗手、公安局工會主席杜亞軍,市人大代表、益康農產品創業者李丹,省三八紅旗手、高礆桂玲蘋果專業種植合作社姬桂玲,「榆林好人—最美醫生」、「巾幗建功標兵」、米脂縣醫院婦聯主席羅菊香,榆林市十大最美女性提名獎獲得者、2018年榆林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縣第三幼兒園園長艾霞分別分享了她們的勵志故事。
  • 我的小康生活:走向小康!
    「我的小康生活」主題徵文正在進行,讓我們跟隨黨報小記者、指導教師和廣大網民的筆觸、鏡頭,一同見證和感受雲南保山走向小康的精彩故事。身在小康社會的我們,幸福安逸。我們身邊有數不勝數的小康故事。那麼,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小康二字的含義呢?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分別用七個感人的故事,為建國70周年慶獻禮
    其實這個電影很有意義有很多看點,主要記錄中國漫長的成長曆程,用最質樸的鏡頭記錄發生過的點點滴滴。《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徐崢、管虎、薛曉路、張一白、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主演是觀眾最喜愛的、黃渤、張譯、吳京、3位,由多達40餘位知名演員出演,陣容之豪華,史無前例!為祖國70周年慶獻禮。
  • 李圓月:書寫全面小康的奮鬥底色
    早在古人造字時就告訴我們,需要靠勤勞的「雙手」才能灌溉出豐碩的糧食——這雙手便是「奮鬥」。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一個三代人在全面小康過程中的奮鬥故事。第一個故事——為百姓:「穿了一輩子的情侶裝」 圖片上這兩位是我的外公外婆,他們出生於積貧積弱的40年代,外公在回憶錄中寫「那個年代,麻疹、白喉死亡率高,多少日夜走門串戶,顧不上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