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堅守應用型定位 發力高質量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3 光明數字報

  淮陰工學院坐落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建校60多年來,校名有更迭,校址有變遷,不變的是一所學府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初心的堅守。學校不斷彰顯應用型辦學特色,努力為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正是這樣的堅守,讓淮陰工學院在續寫學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道路上闊步向前。

  立體化發力應用型人才培養。啟動一流專業建設實施計劃,策應新工科建設,瞄準地方新興戰略產業、特色產業及重點行業企業發展需求,主動布局和建設新興學科專業,增設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新型應用型專業。優化專業設置,推進專業動態調整與改造升級,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專業5個。完善政產學研合作共建、合作育人機制,創建臺創學院、臺商學院、中興學院等一批行業產業學院,建有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校企合作課程140餘門,打造了88個示範實踐基地,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構建「學訓結合、以賽帶訓、以訓促學、賽訓孕創」的四維聯動一體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學生近年來在「網際網路+」「創青春」「挑戰杯」「數學建模」等競賽中獲獎6397人次,立項建設省級及以上大創項目519項。圍繞國家「特需項目」自主培養研究生9年,形成了完善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獲批省優碩論文4篇,建有省級研究生工作站30個。

  多維度打造「雙師雙能」型隊伍。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教師是關鍵。推進人才隊伍建設「1357」工程,實施產業教授計劃,近3年引進250餘名高層次人才。強化教師隊伍工程實踐應用能力和團隊化建設,以省科技創新團隊和省產業教授為引領,打造團隊化雙導師隊伍,認定「雙師雙能」型教師563人。以實踐調研、技術服務、項目開發等形式,分期安排200餘名教師到知名企業掛職鍛鍊,提升教師參與工程實踐、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等工程素質。聘請近300名行業大師、產業教授、企業專家等來校擔任兼職教授,形成行業企業人員講授實踐技能課程的機制。加強對「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設立專項資金,優先安排「雙師雙能」型教師參加國內外研修,並將「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培育作為學校對各學院師資隊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全方位提升科技服務地方貢獻度。科學研究既注重「頂天」,更強化「立地」。圍繞國際前沿、國家急需項目,近年來獲批國家級項目100餘項;注重校城融合,以服務謀發展,以貢獻求支持,與淮安市及周邊區縣政府全面建立緊密型產學研合作聯盟,2019年底實現了「1111」工程淮安市各縣區的全覆蓋。學校近5年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籤訂合作項目2079項,合作經費2.52億元,直接經濟效益150多億元。選派科技人才為地方企業行業解難紓困,開設「洪澤班」等為縣區輸送人才,實現了技術轉移中心、科技掛職在地方各縣區全覆蓋。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獲批專利1300餘件,轉化成果近200件,建有國家級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等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及科研平臺36個,實現了學科專業省級以上平臺的全覆蓋。聚焦地方的重大發展戰略和重點工程,推進蘇北發展研究院新型智庫建設,提升高校智力服務能力,《關於深入實施「1111」工程,加快推進校地合作共建助推淮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蘇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調研報告》等眾多科研成果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實施中得到推廣應用。

  (作者:仲昭慧)(廣告)

相關焦點

  • 淮陰工學院:聚力突破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江蘇網訊 近年來,淮陰工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周恩來精神育人特色,秉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校訓,大力踐行「明德尚學、自強不息」的精神,聚力突破,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厚植工科底色、彰顯辦學亮色、提升應用成色,圍繞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全力推進「淮工振興」,全面實施「十個一流」,全力助推「淮安崛起」,解放思想
  • 江蘇省新興產業與技術發展論壇在淮陰工學院舉行
    論壇由淮陰工學院、江蘇省工程師學會、江蘇省科技創新協會、江蘇省蘇科創新戰略研究院、蘇北發展研究院主辦,共分為開幕式、專家報告、分論壇報告等三個環節。淮陰工學院是一所有著優良辦學傳統和歷史積澱的省屬本科院校,致力於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一大批國家級省級科研平臺、實驗教學平臺、雙創實踐基地,取得了一批豐碩的成果,為蘇北乃至全省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技術支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淮陰工學院舉行建校60周年發展大會!
    作為淮安應用類高等教育排頭兵,希望淮陰工學院牢記習總書記「把周總理的家鄉建設好,很有象徵意義」囑託要求,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推進師資隊伍博士化、國際化、產業化和團隊化;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新教學方式,努力造就更多高素質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充分發揮應用型大學優勢特色,努力創造更多有價值、有影響的科技成果,為淮安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江蘇省淮陰工學院與境外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江蘇省淮陰工學院與境外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2017年02月16日 17:16 來源:淮安日報   近日,淮陰工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李震寰圓滿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
  • 淮陰工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啟用
    備受矚目的淮陰工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正式啟用,首批2000名師生順利入駐。淮陰工學院黨委書記章躍、校長孫愛武、黨委副書記金葉玲、吳建華,區四套班子領導徐子佳、施恩佩、蔣必海、關曉衛、市教育局副局長胡金浪共同為雙創基地按動啟用棒。儀式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顏復主持。徐子佳、施恩佩、章躍、孫愛武在教學區共同為校名石揭幕。
  • 淮陰工學院「以生為本」紮實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我是淮陰工學院2012屆畢業的一位學生,現在在一家中型企業中做HR。身為淮工畢業的學生,對母校畢業的其他師弟師妹們總是抱有一種親切的態度。」2018年初春,淮陰工學院校長信箱收到了一封2012屆畢業校友的來信,信中他提到了該校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遇見的問題,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 淮陰工學院向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挺進
    淮陰工學院黨委書記章躍充滿自豪地說。事實上,近幾年來,淮陰工學院通過創新辦學模式、鍛造教研勁旅、重構師生定位,在創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徵途中捷報頻傳,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其中,該校王益民教授入選2016年度江蘇省「特聘教授」,成為全省同類高校中唯一獲此特聘的教授;該校「車輛與交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被命名為國家級教學中心,成為全省同類高校中首個獲此殊榮的學校。
  • 紮根淮安辦學 服務地方發展 淮陰工學院實施科技服務「1111」工程
    中國江蘇網訊 近年來,淮陰工學院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大力實施「淮工振興」戰略,全力推進「十個一流」,全力助推「淮安崛起」,學校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入實施科技服務「1111」工程(即1名校領導聯繫1個縣區、幫扶10家以上規模企業、每年創造1億元以上經濟社會效益),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校地校企雙贏
  • 報社概況_光明日報報業集團
    2011年10月,在慶祝建黨90周年「偉大曆程」網上作品大賽中,由光明電視拍攝製作的專題片《雷鋒傳人郭明義》榮獲金獎,《一個永遠的約定》獲銀獎。2011年9月,「雲端讀報」客戶端可通過中國移動MM應用商場免費下載應用。2011年9月,光明網與方正公司聯合推出移動媒體出版平臺——雲端讀報。
  • 淮陰工學院
    公司簡介淮陰工學院淮陰工學院為江蘇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於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故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學校積極推進協同共建,與臺灣中華大學等三所高校聯合成立全國首家臺商學院,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淮工中興學院,與江蘇省社科院聯合共建蘇北發展研究院,與淮安市工商聯共建淮商學院。與江蘇省經信委、交通廳、食藥局等省直單位均有合作共建項目。
  • 夕陽無限好 砥礪守初心——淮陰工學院舉辦離退休幹部黨員主題黨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離退休幹部和黨員「三項建設」,推進「六有一提升」工程提質增效,引導幫助老同志深刻領會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性修養,不忘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近日,淮陰工學院離退休黨工委組織開展了
  • 網友呼籲:提升養老服務從業者職業尊嚴及待遇水平-光明日報-光明網
    據光明網輿情中心統計,近一周,網上相關話題討論量達4.5萬條,網友圍繞養老服務業人才建設展開積極討論。    多數網友建議完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網友「就叫芒果舒芙蕾好了」稱:「培養專業的養老人才非常有必要,從中職、高職到本科,建立專業、完善的養老人才培訓體系勢在必行。」
  • 淮陰工學院人文學院學生黨支部「四心」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為更好地推進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淮陰工學院人文學院學生黨支部從「心」出發,別具匠心,秉持奉獻精神,帶著人文情懷,將校園所學知識融入社會實踐大舞臺,走進蘇北農村,深入田間地頭,為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 《傳媒》雜誌: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_新媒體動態...
    總而言之,融媒體中心是依託於《光明日報》和光明網內容下的技術支撐平臺,利用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已有的優質內容資源,通過技術手段,以多種形式對內容進行傳播,擴大影響力。   《光明日報》與光明網在採、編、發流程上大體一致,《光明日報》改變原來「一次採集、一次發稿」的方式,根據新聞的特點來安排採寫任務、合理利用採編資源,兼顧《光明日報》和光明網的呈現方式,在重大報導中,光明網以專題的形式集納稿件,採用滾動播報、跟蹤報導等報導形式,並增加評論欄供網友分享對此次專題的看法。
  • 光明日報頭版:佛山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1月12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了文章《穩步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廣東佛山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聚焦佛山經濟發展。 另外,光明日報對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關注佛山如何探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江蘇2021年五年制專轉本淮陰工學院秘書學專業備考指南
    江蘇五年制專轉本招生院校之一的淮陰工學院,作為一個老牌二本,一直以來是許多五年制高職生報考的院校。淮陰工學院目前只招收市場營銷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秘書學。而秘書學在五年制專轉本專業中,只有南京曉莊學院和淮陰工學院招生。
  • 淮陰工學院奮力推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
    近日,淮陰工學院喜事連連:2篇研究生論文獲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校園傳書」團隊榮獲「創青春」國賽金獎;1篇本科生畢業論文獲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3D狂想者」團隊在第十一屆全國三維數位化創新設計大賽上獲特等獎……該校奮力推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取得累累碩果。
  •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淮陰工學院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激發學生「牢記歷史 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連日來,江蘇淮陰工學院組織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 宜春學院VS安徽金陵科技學院VS鹽城工學院VS淮陰工學院更名大學了
    下一步,省教育廳將加強工作指導,支持學校對照教育部條件要求,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除了安徽科技學院,還有幾所學院有望更名大學,他們分別是鹽城工學院、淮陰工學院、宜春學院、金陵科技學院。
  • 南京工業大學與鹽城師範學院、淮陰工學院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項目...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調劑信息>正文南京工業大學與鹽城師範學院、淮陰工學院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項目2016調劑信息 2016-03-14 11:4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