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詮釋農業4.0時代腳步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智慧農業這種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農業進行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信息感知、精準管理和智能控制,實現農業可視化診斷、遠程控制以及災害預警等功能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已嶄露頭角,數字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體系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正發揮著巨大推動作用。

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楊凌農高會暨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系列活動期間,數字農業展示交流板塊尤其引人關注。「蘋果多品質一體化智能檢測設備」「智慧農業控制雲」、大疆農用無人機、蘋果衛星遙感大數據平臺等各類基於聲光電網的數字農業技術和產品不僅令現代農業更時尚,也生動詮釋著農業4.0時代的腳步。

「掃碼買蘋果,再也不怕酸了」!在西農機電展臺,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發的「蘋果多品質一體化智能檢測設備」,以傳感器無損檢測,可即時分析出蘋果的糖度、酸度、硬度、糖酸比等指標,並生成二維碼張貼於受檢蘋果之上,為消費者購買蘋果提供精準數據參考。

以「5G時代下的數字農業」為主題的中國(楊凌)數字農業大會,則圍繞「聚焦數字資源、引領智慧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推動三產融合」等展開交流互動, 專家們以實例分析認為,在經歷了生物農業、化學農業、機械農業階段後,我國正探索邁進以信息知識為生產要素,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智能裝備應用為特徵的現代智慧農業4.0時代。以種植過程公開化、勞力管理智能化、種植技術智能化、農業管理智能化為場景的新型農業模式趨勢漸成。AI+5G正在構建農業新生態,農業機器人、農作物監測、環境監測、病蟲害預測、資產盤點、生產監控等農業人工智慧應用空間巨大。

剛剛開園的楊凌智慧農業示範園是上合組織農業國際合作實訓基地。負責園區投資運營的楊凌農科集團董事長劉敏哲認為,隨著5G、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推廣以及大量年輕新型職業農民群體壯大,數字農業在我國的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未來數字農業的種植研究,重點是要抓品種創新,抓植物生長模型的建立,抓服務於水肥溫光氣的設施設備創新和系統的技術創新,由此才能拉長產業鏈條。

「數字農業的價值顯而易見,但難題短板也不容忽視。」慧雲農業信息公司經理韋日輝等與會代表認為,首先是智慧農業開發的成本問題,以重要基礎元件傳感器為例,在2G時代,基於GPRS技術的傳感器終端用戶付出的成本約200元,在4G、5G時代,基於NB-TOT通訊協議的成本可降至50元,但其價格仍無法被普通農戶所接受。同時,因普及度不高,導致智慧農業軟體企業開發軟體成本居高不下,這也是限制行業規模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其次是推廣困難,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模式普遍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耕種模式,對智慧農業技術和軟硬體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此外,巨大的人才缺口也制約了智慧農業發展速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 毅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李彥東)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農業1.0到4.0的標誌,中國農業生產從畜力時代進入智能時代!
    無論是認同與不認同,還是褒貶不一的評價都在推動著工業4.0的發展。如果讓我們來把農業也分一個階段,那麼農業也要到4.0時代了。但是可能很多人對於農業的發展歷程與時代的劃分仍然很模糊,所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從社會的發展階段來看農業的1.0到農業的4.0時代。
  • 工業4.0對農業的啟示:從機械化、數位化到自動化、智能化
    農業技術革命始於「農業1.0」的「動物力量」;隨後,內燃機定義了「農業2.0」;前些年,從軍用GPS信號進入公眾使用的開始,隨著導航系統和精準農業的出現,「農業3.0」得以形成;如今,已經到了農場活動與雲連接的「農業4.0」時代。不過,繼2017年的歐洲農業機械之後,的下一步的「農業5.0」將包括數字集成企業,這些企業依賴於使用機器人和一些人工智慧形式的生產流程。
  • 雲南搶抓數字經濟機遇 農業邁進數字農業時代
    目前,雲南正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全力建設「數字雲南」。近日,「昆明市智慧農業科技園」建設項目在梁王山現代農業公園開工。這也將帶動引領雲南農業發展,推動雲南農業整體邁進數字農業時代。
  • 農業4.0時代!淺談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
    農業4.0指的是智慧化農業,利用多種設備獲取相應的數據,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生產,將各個設備獲取的數據打通,進行資源整合,實現無人化生產。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智慧化農業,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也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目前我國智慧農業還處在起步階段,距離智慧農業的成熟和蓬勃發展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所以推進智慧農業是一項長期性且艱巨性的工程,需要政商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 以數字經濟賦能農業聚力打造農業3.0時代
    科技助力農業智能化發展「科技創新為數字農業賦能。」七河生物總經理蘇建昌介紹道。這所世界最前沿的菌種研發機構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適合工廠化生產的優良菌種,在世界同行業中是「獨一份」。得益於20多年來科技創新的發展,七河生物目前年產香菇菌棒7500萬棒,年產值6億元。七河生物香菇菌棒出口佔國外市場50%以上,佔據行業龍頭地位。
  • 數字農業時代的國外農業科技公司巡禮-以色列Prospera
    如果你對農業概念不是很熟,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最全的農業模式分類概念解釋(文字略長)》。 之所以先講科技公司,而不是單純的農業公司,是因為國外雖然不太提數字農業,但是在農業全產業中應用新技術,他們還是先驅;像國內有些物聯網設備都是逆向老外的設備而來;病蟲害算法也是基於老外的模型進行調整,以國內的圖片為訓練集,進行調參。
  • 聚力打造農業3.0時代 淄博以數字經濟賦能農業轉型發展
    「科技創新為數字農業賦能。」七河生物總經理蘇建昌介紹,前不久,公司投資5000萬元,成立了七河生物技術研究院。這所世界最前沿的菌種研發機構,通過與上海農科院、華中農大、山農大等高校院所密切合作,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適合工廠化生產的優良菌種,這在世界同行業中是「獨一份」。
  • 數字農業賦能 品牌效應凸顯 ——江門市領導帶隊參加2020世界數字...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第十九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開幕式在柯木塱舉行,大會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 現代種業·芯創動能」為主題,以高標準田間展示為平臺、
  • 「數」說農業|數字農業 智引未來——寫在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
    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新華網等單位主辦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將於12日在廣州舉行,政府領導,國內外院士、專家,企業嘉賓等將齊聚一堂,觀點交鋒、智慧碰撞,研判數字農業建設新形勢,尋求農業現代化進程新突破,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 和數字農業有何關係?
    (1)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農業的一次革命——數字革命已經到來。數字農業是用現代工業生產的組織方式、管理理念和先進技術發展現代農業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農業業態。(2)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是全球共識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的政府和組織相繼推出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計劃。美國搭建人工智慧戰略實施框架,提出智慧農業研究計劃。歐盟出臺《地平線2020》,提出利用對地觀測技術為小農戶搭建智慧服務平臺。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極飛科技獲評「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東省現代農業技術與裝備基地種業廣場正式開幕,大會以數位化為牽引,全面展示數字農業創新模式,開展主題論壇、線下展會、線上雲課堂等一系列活動,為農業農村建設賦能賦智,推動世界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
  • 專家解讀《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0-2025)》 農業農村的數字...
    數字農業是用現代工業生產的組織方式、管理理念和先進技術發展現代農業,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農業業態,與傳統農業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傳統農業是以「土地+機械」為核心,而數字農業是以「信息+知識+智能裝備」為特徵。
  • 打造廣東數字農業人才新高地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第十九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開幕。大會發布一批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先鋒人物名單,並進行頒獎儀式。此前一天,作為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廣東數字農業縣長研修班在陽江市陽西縣舉行。百名來自廣東省各縣區分管農業工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的發展。
  • 「數字農業」到底是什麼?
    不過,應該還有很多朋友也對智慧農業一知半解,搞不清楚智慧農業與數字農業的區別,所以,聯哥這邊給大家做個詳細介紹! 數字農業是什麼? 數字農業——1997年由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兩院士正式提出。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開幕 一畝田獲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獎
    12月12日,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於廣州現代農業技術與裝備示範基地開幕。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副廳長陳東等領導視察一畝田展臺,充分肯定平臺以大宗農產品流通的數據化改造,推動數字農業發展的努力。
  • 第二屆中亞國家農業部長會議聚焦數字農業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特派記者 周翰博】8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哈薩克斯坦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亞國家農業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聚焦數字農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地區各國對制定並實施農業數字戰略表現出濃厚興趣。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組委會經過多輪評選和角逐,當天發布「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評選出一批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先鋒人物」,希望以此擴大先鋒榜樣的影響力,為中國以及全世界農業數位化、現代化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 農業農村部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數字農業...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數字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相繼出臺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農業技術戰略」和「農業發展4.0框架」等戰略,構築新一輪產業革命新優勢。從國內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5G網絡建設進程,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 農業新革命!數字農業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附6個案例)
    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1997年,數字農業的概念被提出,特指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換作人話,就是:要用地理信息、網絡通訊、自動化等高新技術「嫁接」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生成新農業,解決傳統小農經濟的散亂、低效、靠天吃飯。有機構預測,2020年數字農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那麼,數字農業到底如何做?
  • 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資訊時代數字文明,我們到底是哪個時代的人?
    ,這一件件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其實到處是四個偉大文明尺度相互交融滲透的痕跡當今中國獨一份的發展特質,是農業工業信息數字四重文明的疊加!農民賣自己種的菜代表的是農業文明、凍品包子代表的是工業文明、用電腦處理工作代表的是信息文明,而5G,是公認的人類文明邁入下一個層級,數字文明的標誌!我們的社會層級一直在升級!但我們的深化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全然完成了的,是一級沒完成下一級又來了的,是一浪跟著一浪、重重疊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