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子女想回家看看爸媽,提前兩小時,打開社區APP,手機點一點預約「孝心車位」。曾經一位難求的「絆腳石」,現在只要幾分鐘,就可以解決!
昨天,記者從拱墅區祥符街道了解到,祥符街道轄區17個社區已經實現「孝心車位」全域覆蓋,一共有681個車位,祥符街道成為全市首個全域鋪開「孝心車位」設置的街道。
17個社區全域推廣
開發手機網上操作平臺APP
祥符街道位於拱墅區西北部,目前60周歲以上老人有11800人,80周歲以上老人1335人。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子女回家探望父母成為常態。但是不少小區車位緊張卻成了子女的「常回家看看」的攔路虎。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祥符街道在方家埭社區試點了「孝心車位」。
「孝心車位」統一由物業調配管理,社區裡安裝上了車位監控、開通微信預約服務,實現一鍵預約、按點停車、自動出入的智能化管理。而且社區還為在外子女建立了資料庫,讓身份審核變得方便,不易出現「孝心車位」被冒用的情況。
在方家埭社區取得成功經驗之後,祥符街道在阮家橋社區也樹立了樣板。相比之前,阮家橋社區是依託「金鄰匯」共建聯盟,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目前社區車位有120個,其中有55個共建單位,杭州銀泰城、矩陣國際、御峰大廈、中天西城紀、公交停保基地都設有「孝心車位」,這些車位可在微信公眾號「阮家橋社區金鄰匯」提前預約。
據阮家橋工作人員介紹,以「孝心車位」共享群等輔助方式,跟進車位使用情況。車子駛離後,「孝心車位」便恢復為普通車位,大大提高了「孝心車位」的流轉率。
「我們年紀大了,唯一的念想就是子女多回來看看我們。孝心車位設置後,我第一時間就跟子女們說了,他們也很高興,說這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實事』」。家住在阮家橋社區的居民王阿姨說道。
目前,「孝心車位」已實現全街道推廣,將孝心車位從準物業小區,覆蓋到標準物業小區和綜合體物業,轄區17個社區實現了區域全覆蓋,共有681個「孝心車位」。
推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
「孝心車位」向「愛心車位」延伸
除了推出「孝心車位」外,祥符街道還推出了孝心專屬積分兌換制度,對每月子女探望老人達到一定次數和主動提供「流動孝心車位」的業主,都會給予一定的積分,可以兌換共建單位提供的中醫問診、理髮等項目。
目前,在祥符街道已有50餘家共建單位進行認領,提供包括孝心車位、健康體檢、捐助輪椅在內的十餘項公益服務。
祥符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建立了「孝心車位」預約平臺「專人負責制」,街道、社區、共建單位三方「定期例會制」,孝心車位使用情況「居民評議制」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讓「孝心車位」能一直健康持續發展下去。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不斷探索孝心車位「新轉變」,「孝心車位」表面看只是為子女停車提供了一種便利,深層次則是鼓勵更多的子女常回家看看。接下來,還將從「孝心車位」向「愛心車位」延伸,拓展「孝心車位」的服務對象,不論是在子女回家探望父母時,或是在每年的高考季,都讓愛心升級,把車位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們,提升車位的利用率,把服務真正做到人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