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在初創5年之際,是如何推動中國汽車變革,如何棲身於中國新能源智造企業四強之列,在順應綠色發展的大趨勢下,它如何追逐智能電動汽車之夢?
近日,威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Freeman沈暉先生接受了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專訪,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新勢力造車企業,近期被德意志銀行列為中國最具潛力的四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有望與特斯拉一較高下。沈暉表示這對於威馬汽車是莫大的殊榮,這不僅得益於威馬汽車始終堅持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發展路線,專注中國汽車主流市場,更是突破常規銷售模式等一系列大膽創新舉措帶來的效果,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已售出4.1萬臺,隨著更多用戶不斷的認可,威馬汽車將大力推動中國智能純電汽車的快速發展。
智能科技引爆主流
不僅是中國,全國各國都在嘗試利用曾策推動電動汽車進入主流市場,中國自2010年開始出臺電動汽車補貼政策,便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而隨著補貼計劃逐步取消,中國已完成了優勝劣汰的洗牌,現在才是真正體現實力的時代。
我們天生就是一個國際化公司,員工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研發中心設在德國,擁有多項核心技術的產品公司,威馬製造的不止是純電汽車,而是智能純電汽車,我們聚焦的是15萬至20萬元中國最大的主流市場。我們和蔚來、理想、小鵬一樣從零開始,只專注於電動汽車,而我們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和電池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威馬汽車目前已開始量產國內首款具有L4級別自動駕駛的車型。
安全第一用戶至上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行業,也是影響整個國家未來20至30年的行業,所以最基礎的安全性要放到首要位置,而技術在提高智能化的同時,也是為安全性服務的。截至目前我們已售出約4.1萬臺汽車,我們的事故率遠遠低於大多數競爭對手,我們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質量體系來確保我們團隊的四大KPI:安全性、質量可靠性、用戶體驗和成本合理性,在質量上我們依然保持著行業最佳記錄。
對中國車企格局的預測
中國力求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目標,因此中國普及電動汽車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國際多國也在為此努力。近期威馬汽車被德意志銀行列為中國最具潛力的四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2020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同比下降6%時,電動汽車卻同比增長8%,正如華爾街分析師的預計,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在未來五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40%,長遠來看威馬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上海蔚來汽車,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傳統汽車製造企業。
如何評價特斯拉國產化
我們很開心,因為特斯拉加速了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中國乘用車年銷量約在2100萬臺左右,即便是特斯拉每年能夠售出20萬臺,剩下的市場依然十分龐大,而且我認為,在這個市場不會出現所謂的「贏家通吃」現象。威馬從技術層面正在追趕特斯拉,也取得了很多成績。
關於威馬的出口計劃
關於出口,我們有完整的規劃,近期我們已與韓國大型汽車產業集團(株)明信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會共同探索智能電動汽車整車出口、生產製造、新零售模式、智慧出行等領域的合作機會。另外,我們有一個團隊在密切關注美國和歐洲市場,我們走向世界的第一站很可能是歐洲,因為歐洲電動汽車銷量顯著增長,特斯拉在這裡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所以我們憑藉智能科技和主流市場定位,在歐洲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