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懼怕「墳前草兩米高」慈禧太后下了一道懿旨,讓後世無話可說!
現在在網際網路上,人們經常取笑別人,「我的朋友就像你一樣,現在墳墓上的草有兩米高。」由此可見,「墳頭草兩米高」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都不希望出現這種現象。當然,清朝末年掌權的慈禧太后也不喜歡「墳上長兩米草」這個說法。
慈禧非常擔心自己的死,所以在38歲的時候開始建造自己的墳墓。當時,甲午戰爭剛結束不久,因為賠償各國列強國庫的錢早就花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旱災,國內的情況很差,但是慈禧太后還是花了一大筆錢修建了這座陵墓;據傳說,它建成之後,與西安的陵墓規模相當,但慈禧太后並不滿意,下令拆除重建。可見慈禧有多麼的浪費,即使生前活的比較奢侈,死了之後依然也要奢侈。
慈禧太后陵繼續修建了15年,在這段時期的中期,慈禧產生了各種奇怪的想法。快完工時,建築師請慈禧太后來視察,據說慈禧問她身邊的太監李連英:「經過一百年以後,這寶地還會長草嗎?」,李連英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老佛爺老爺,這塊寶地的上面是一個很大的土堆,草當然會長出來。」慈禧太后聽了這話,暗自想:草長得高了,我住進去不就等於落草為寇了嗎?慈禧得了心臟病,心裡很不舒服。於是,慈禧給建築師下了一道命令,讓他想辦法不讓墳頭長草。
剛開始的時候建築師真的有點慌,這土裡長草是自然規律,怎麼長不出草啊?他想查閱古籍看看是否有任何的除草方法,最後找到了一個記載西夏王朝的國王的墳墓的方法:西夏王朝的皇帝使用的方法是將墳土用油炒熟,然後拿著煙使勁的燻,而建築師是個嚴肅的人,不放心這個方法是否可靠,於是親自做了實驗,但是遺憾的是墳土加上水之後還是會繼續長草,這時候一位老師傅告訴他,過年放完鞭炮的地方就不會長草了,據他所知,鞭炮裡的硝石和硫磺阻止了草籽的發芽!
建築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改進了炒土的方法:在土裡加入亞硝酸鹽和硫磺,一起炒土。現在想想,當時慈禧太后在陵墓裡立了幾百個大鍋,燒土,哇,這幅畫真是有點搞笑啊!只是土堆在墳墓上,沒有草。慈禧太后得知解決「草為匪」隱患的辦法後,十分高興,重賞建築師;負責建築的老主人也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慈禧太后的墓,就是我們今天在清朝東陵看到的,確實是光禿禿的。這樣,再也不會有人說慈禧「墳頭草已經有兩米高了」,真正堵住了後人的嘴。然而,雖然墓中沒有長草,卻滿足了慈禧太后「草為侵略者」的願望;但從風水風水的角度來說,裸墳卻很不吉利,不接地氣,損害子孫。慈禧死後三年,清代滅亡,但不是因為慈禧太后墓上的風水。但它確實給了人們很多談論的話題。更重要的是,慈禧死後20年,軍閥土匪孫殿英為她挖了墳墓,這才是真正的「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