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潮下的「無性別主義」,究竟該怎樣定義?為什麼資本開始紛紛向無性別風靠攏?廣大的體育品牌們又該如何應對?
「體育夢工場」是ECO氪體的合作媒體品牌,專注於觀察體育營銷領域的新聞動態,為品牌贊助及合作提供優質內容與深度服務。
文 / Amber
編輯 / ECO氪體 殷豪男
作為矽谷最富盛名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Kleiner Perkins最近選擇了一個顛覆性的投資方向——它領投了一個叫「Re-inc」的無性時尚風品牌。 該品牌由以號召平權主義而聞名的女足球員Megan Rapinoe和她的隊友共同創立。
「Re-inc」品牌宣傳圖,右二為Megan Rapinoe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無性風」也逐漸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讓資本開始嗅到了商機。
01
從藝術到時尚, 「無性別」並非新鮮事
Unisex ——「無性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68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怪物鞋子」的故事中。
在詞義上,「無性別」超越了「男性」和「女性」的區分。它的文化內涵建立在多元和複雜的性別文化上,勇敢打破性別偏見。「無性別」倡導不管是男性、女性還是任何「其他性別」,都理應得到尊重,擁有表達自己的權利。
從古至今,藝術和時尚的領域,也從未停止過對「無形別」風格的探索。
卡拉瓦喬《捧水果籃的男孩》中,頗具古典女性氣質的年輕男孩,常常讓觀賞者也雌雄莫辨:
卡拉瓦喬《捧水果籃的男孩》
而在英國畫家Felice House的筆下,女性一改柔美形象,化身美國西部牛仔,個個英姿颯爽:
Felice House《Krimmie Crowe in "3:10 to Yuma"》
到了近現代,人們並沒有停止對「無性別」的探索。諸如牛仔裝和工裝的流行,讓男女穿著之間的差異進一步縮小。
弗裡達·卡羅《短髮自畫像》
隨著性別觀念的解放,在今天也有不少品牌也會把「無性別」的概念賦予在服裝設計上。
Gucci現任藝術總監亞力山卓·米開裡(Alessandro Michele),便將歐根紗、蝴蝶結、蕾絲等帶有陰柔色彩的服裝元素,運用在男裝設計中。
而就在前不久,Alessandro Michele 還在 Gucci 推出了有史以來首個「無性別」概念的系列「Gucci Mix」:
1967年,英國設計師哈代·艾米斯提出了裡程碑的「孔雀革命」理念。 其命名取決於自然界中,雄性孔雀比雌性更為豔麗。因此,「孔雀革命」便代表男性著裝的華麗化風格,主張從衣著開始入手,將男性從傳統性別成見中解放出來。
風潮下的「無性別主義」,究竟該怎樣定義?為什麼資本開始紛紛向無性別風靠攏?廣大的體育品牌們又該如何應對?
02
體育圈的「孔雀革命」
最能代表體育裝備的足球球衣,在「無性別」等潮流風格的潛移默化影響下,也在進行著屬於自己的「孔雀革命」。越來越多的樣式與配色,開始出現在足球隊服的設計中。
足球球衣,顏色與樣式設計多以匹配男性化的審美為主。但在近幾年,少女感的「粉色」也成為了各大俱樂部新球衣爭相使用的配色:
在圖案上,如今的球衣也一改以往純色球衣案底設計,加入了更多時尚的花紋元素,比如,今年大熱的韓國國家隊球衣「白虎」:
而v字領、綁帶這些頗為女性化的設計細節,也被運用在了球衣上:
在穿著體驗上,球衣的性別區分也被弱化,越來越多的女球迷開始以肥肥大大的男版球衣穿搭視為時髦:
甚至還有女球迷別出心裁,巧妙把喜愛的球衣改造成了頭繩搭配:
隨著全球潮流的風潮更加多元化和更具包容性,「無性別」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龐大的潛在客戶群體,以及寬鬆、沒有約束感的設計,「無性別」服裝風格也成為了眾多資本追逐的對象。
2020年首個亮相的Converse SHAPES,就是Nike旗下匡威出品的主打「無性別」概念主題的服裝系列。 該系列一改男女服裝14個常見尺寸的製衣傳統,僅提供4種均碼尺寸在市場售賣。
「不以性別區分而是以不同體型區分」的設計理念,凸顯了強烈的「無性別」概念。
Converse SHAPES服裝展示
Converse全球服裝副總裁Jonathan Tappan說:「SHAPES的包容性和舒適性不僅僅可以完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它的出現也是在改變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除了將更具有包容性的服裝和產品帶入體育圈之外,拒絕性別差異,鼓勵每一個人都要勇敢表達自己、展現自己的價值的理念,更是豐富了「無性別」風潮的多樣性。
「無性別」當道的今天,男人可以精緻,女人也可以帥氣,男性女性的界線正在淡化。而在消費領域,弱化性別差異的去性別化策略,則是適用消費市場趨勢的必然結果。
因此,體育品牌也應該積極採取針對非兩性差異的營銷策略。在市場營銷策略中,勇敢打破傳統性別觀念,模糊明確的兩性差異,以非兩性特質來細分市場,利用兩性之間的共性特徵來定位產品。 比如Converse SHAPES系列,就是直接模糊性別屬性,宣傳點放在產品設計、功能和理念上,以擴大品牌市場範圍。
對於體育品牌來說,無性化風潮的來襲,是一個新的市場跳板。
投身無性化風潮,不僅僅代表著品牌本身在理念和設計上得到突破。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去讓更多人發現體育運動的包容性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