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活動現場氣氛肅穆 潔敏攝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70年前的1949年5月13日,上海解放戰役第一槍在月浦打響,無數英雄烈士用血肉之軀保家衛國,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緬懷革命英烈,銘記革命歷史,傳承革命精神,今天,「致敬英烈——寶山區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紀念活動」在月浦公園舉辦。300多名來自寶山各界的人士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上海戰役月浦攻堅戰紀念碑前,祭掃為解放上海犧牲的英烈們,共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在全場高唱的國歌聲中,武警戰士為革命先烈獻上花籃。隨後,寶山區領導整理輓聯,全場致鞠躬禮。現場還安排了一個特殊環節,12名新黨員在這個特別的地點舉行了莊嚴的入黨宣誓。一名剛宣誓完的年輕黨員難掩激動的神色,「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千百萬革命志士,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如今,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全國人民奔向幸福安康的生活。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嚮往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今天,能在這個有歷史意義的地方進行入黨宣誓,我覺得無比榮幸。」
70年前,這片土地上戰火紛飛,老百姓苦不堪言,青壯年被國民黨抓壯丁做苦力,命不保夕。現場,月浦攻堅戰親歷者錢華生老先生以他的真實經歷講述了70年前的戰爭往事,講述了那段無數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浴血奮戰,獻出寶貴生命的崢嶸歲月。
上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最難打的城市攻堅戰,也是寶山人民最深刻的紅色記憶。按照「鉗擊吳淞、解放上海」的戰略部署,寶山是這次戰役的主戰場。這裡,打響了解放上海戰役的第一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第29軍指戰員冒著槍林彈雨,浴血拼殺、前赴後繼,攻佔月浦街區和東南高地,劈開了吳淞屏障的西大門。這裡,經歷了最為艱苦激烈的攻堅戰。鏖戰月浦,激戰劉行、楊行,鉗擊吳淞,4000多名解放軍指戰員獻出了寶貴生命,佔整個解放上海戰役犧牲烈士的一半。這裡,奠定了整個戰役決定性勝利的基石。當年解放上海的人民解放軍共有10個軍,其中5個軍在寶山激戰,攻克了國民黨自詡為「固若金湯」的海陸空立體防禦,為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16個晝夜的鏖戰,上海這座東方國際大都市完整回到了人民手中。
70年來,一代代寶山人艱苦創業、奮鬥不止,當年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這片土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時代的「四朵金花」在改革開放春潮中光芒閃耀。今天的寶山「鋼花納新」,鋼鐵等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以郵輪經濟為特色,以智能製造、新材料、平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柱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崛起。今天的寶山「浪花澎湃」,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傲立長江口,從「郵輪港」到「郵輪濱江帶」再到「國際郵輪城」的步伐愈加自信。今天的寶山「櫻花如錦」,顧村公園被譽為「國內人氣最具人氣的賞櫻目的地」,公園綠地星羅棋布,生態步道縱貫城鄉,「全國綠化模範城區」實至名歸。今天的寶山「文藝之花」處處綻放,國際民間藝術的五洲風情、國際兒童文學的精品薈萃、文藝文化名家的紛紛落戶、每年3萬多場的文藝演出,讓無數藝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