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12日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高明區要努力建設「灣區樞紐新門戶、臨空經濟新中心、田園城市新樣本」。
這是市委對高明的明確要求,更是殷切期盼。在重大歷史機遇前,高明重任在肩,蓄勢待發。
高明區委十二屆十次全會9月18日召開。全會報告提出,高明區要牢牢抓住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充分釋放珠江西岸門戶效應和樞紐優勢,吸引更多重大平臺、重大項目落地,早日實現後隊變前隊、邊緣變中心,努力為全市發展發揮更大作用、體現更大擔當。
落實好市委全會對高明發展方向的要求,全力打造三個「新」——新門戶、新中心、新樣本,是高明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爭當灣區樞紐新門戶
高明全力打造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當前,省委省政府已把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作為全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予以推進,將帶動超千億元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進入高明,引領帶動作用巨大。毫無疑問,新機場規劃建設為高明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是高明實現邊緣變中心的關鍵。
主動參與新機場規劃建設
全會報告提出,高明要主動參與新機場規劃建設。圍繞新機場規劃建設,高明將積極配合設計單位,進一步完善新機場預選址工作。從嚴從細從實做好土地管控、土地徵拆等前期工作,配合做好臨空地區市政公用配套設施規劃研究,同步推動機場與高鐵、地鐵、高快幹線規劃布局優化和站點無縫銜接,為新機場早日動工創造積極條件,加快參與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區委全會期間,主動參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是不少與會人員關注的熱點。
「伴隨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市委對高明區提出灣區樞紐新門戶的新定位,接下來我們要從大灣區城市群的角度來看高明,以更高站位、更大信心謀劃高明發展。」高明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冼嘉奮表示。
高明區委常委、區人武部部長肖平說,新機場規劃建設為高明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高明要高位謀劃,搶抓機遇奮力實現「邊緣變中心」「後隊變前隊」。
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嚴日衝認為,新機場同樣可以輻射帶動高明周邊地區,加上如今在灣區城市發展進程中,「虹吸效應」愈發明顯,高明必須要有緊迫感,要搶抓機遇,做好「十四五」規劃,讓新機場帶來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服務高明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了機場,軌道交通對高明與外界互聯互通至關重要。全會報告提出,高明將加快推進「軌道上的灣區」建設。將密切配合做好廣湛高鐵、深南高鐵、珠江肇高鐵、佛山地鐵2號線二期等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提升氫能有軌電車示範線運營水平,以軌道交通的大建設、大發展推動與全省軌道交通實現互聯互通。
「水陸空鐵」四路並行發力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圍繞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正在高明集聚。
全會報告提出,圍繞構建高快速路網新格局,高明將積極配合推動「六大高速」落地建設,包括佛肇高速、肇明高速、清遠至高明高速、南沙至雲浮高速、江肇第二高速(肇慶至機場段)和江肇第二高速(江門至機場段)。同時,加快構建以「六大幹線」為骨架、聯通東西、縱貫南北、外聯內暢的全區高快速路網體系,包括高明大道、一環西拓南環、荷楊大道、西江大道、明富線、明西線等。加快謀劃一環西拓西延工程、佛山橫六線西延工程、三和路西延工程等三條戰略要道,進一步建設貫通灣區西部的快速大通道。
圍繞融入世界級港口群體系,高明將全力推動荷城作業區、富灣作業區、客運港「兩區一港」建設,推進西江沿岸港口碼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升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水平。同時,加快高荷港碼頭建設,打造服務西江流域的樞紐港口,充分釋放西江黃金水道的航運價值,實現與廣州港、深圳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全方位對接。
「打造水陸空鐵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網,交通部門責無旁貸,在新的機遇面前,我們必須有新作為新擔當。」高明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黃友誼表示,接下來將加強全區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攻堅克難按質按量完成交通項目建設,並在民生道路建設上取得實效。下一步,區交通部門將加快優化高速路網布局,強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實現「10分鐘進入高快速路網、45分鐘到達區域核心樞紐、60分鐘通達灣區各主要城市」的目標。
在加強與外界城市互聯互通之餘,高明還將暢通區內交通路網微循環,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及各鎮街內部道路建設,著力打通新舊城區和鎮域之間的「斷頭路」,抓緊抓實重點園區、景區的路網配套,全面增強城市交通承載力和通行力。
謀劃臨空經濟新中心
高明將建一批重大發展平臺,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全會報告指出,高明要大力搶抓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新布局的重大機遇,抓緊統籌謀劃並抓好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發展平臺建設,加快謀劃臨空經濟新中心,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區域發展增添新動力。
毫無疑問,「臨空經濟新中心」將是未來高明發展的核心關鍵詞,在新機場規劃建設的重大機遇面前,高明如何謀劃好臨空經濟,值得關注。
打造重大平臺 集聚高端發展要素
緊扣「臨空經濟新中心」的新定位,高明將重點打造一批重大發展平臺,吸引更多灣區高端發展要素在高明集聚。
全會報告提出,依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要積極謀劃推進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建設,打造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平臺。加快滄江工業園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進程,打造珠江西岸千億級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建設差異化特色發展平臺,重點推進「一鎮一園」五大專精特新產業園建設,包括荷城中南高科智匯城、楊和平謙國際現代產業園、明城松瀾產業園、更合萬洋空港眾創城、西江產業新城鑫創AI國際科創智谷。同時,加快鷺湖假日小鎮、東洲鹿鳴體育小鎮、西江人家特色小鎮建設,積極盤活農村集體留用地資源,建設一批主題鮮明、錯位發展的優質中小微產業園區,更好地吸引大灣區更多產業、資本等高端要素資源集聚。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新機場機遇下,產業平臺對於區域發展至關重要。」西江產業新城黨工委副書記宗黎明表示,滄江工業園目前仍有一些發展短板,這也限制了重大項目落戶園區。接下來,新城將搶抓機遇,在產業平臺打造上下真功夫,提升園區硬體環境和配套,吸引更多大項目落戶高明。
全會報告還提出,高明要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依託以新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將積極布局發展現代物流、跨境電商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安博物流、星亦國際等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支持珠江碼頭設立保稅倉,提前謀劃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全面融入「一核一帶一區」的開放「大平臺」、交通「大體系」、經貿「大網絡」、灣區「大市場」。
加強創新驅動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製造業,素來是高明的強區之本。立足製造業優勢,全會報告提出,高明要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包括積極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做大做強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2個超千億級產業集群,提升發展紡織服裝、健康食品、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3個300億~500億級產業集群,將氫能源產業打造成為超百億級產業集群; 前瞻性布局發展數字經濟、臨空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構建高效生產和優質生活服務的現代服務業,加速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和服務企業的應用等。
「作為高明的經濟新增長極和城市發展門戶,西江產業新城接下來將重點發力氫能源產業和製造業提升。」西江產業新城管委會主任仇科欣表示,高明可出臺更具體、更實用的人才政策,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戶高明。同時,明確並提升服務業的相關扶持政策和引進標準,助力服務業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
全會報告提出,高明要增強創新驅動力,推進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包括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創新平臺,謀劃打造科技創新集聚區,加快「兩院一中心一基地」建設,深化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創建成果,構建完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聯合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等。
高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磊芳表示,接下來將營造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一流營商環境,打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實現「一機通辦」「一網通辦」「一窗通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區域評估和「標準地」改革,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精細的政務服務。
打造田園城市新樣本
高明將推進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全會報告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田園城市新樣本。對高明來說,這是優勢所在。
一直以來,高明始終堅持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將鄉村發展納入到全域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之中。空氣品質常年穩居全市首位,2019年高明區更是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稱號。在佛山五區乃至大灣區內,綠色無疑是高明的發展底色。
在此基礎上,全會報告提出要打造更具嶺南田園氣質的優美城鄉發展界面,推進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利用「美麗高明」大行動實現對城鄉環境整治的內涵再深化、範圍再拓展、標準再提升,並提出了確保空氣品質持續位居全市首位、確保省市考斷面水質達標等硬任務。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推進全區水、氣、土的綜合治理工作,結合『美麗高明』 大行動,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市生態環境局高明分局局長熊鵬程表示,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既是榮譽又是動力。目前,高明正在加快完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汙水處理廠網一體化設施建設。該設施建成後,將對各鎮街水環境質量改善有促進作用。
針對全會報告提到的「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模式」,熊鵬程表示,區生態環境部門在把好企業落地關的同時,會加大力度推進落實區域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優質項目落地高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打造田園城市新樣本,鄉村有著重要的角色。全會報告明確,高明要堅持「建示範、抓重點、保基本」鄉村建設思路,積極優化調整村莊布局,推進村莊連片改造,打造美麗高明特色風景線。其中提出確保年內完成革命老區特別幫扶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啟動建設高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高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區264個革命老區村項目已經完成216個,另外有48個基本完成。革命老區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
下一步,區農業農村局將積極宣傳和高標準落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主要抓手,用五年時間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明顯提高。一方面,重點抓好萬畝稻田、萬畝堅果和萬畝花海的「萬畝工程」建設,推動萬畝稻田爭創國家農業公園,實現高明農業品牌化發展。另一方面,改善農村環境,在農業品牌創建的基礎上,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古椰貝丘考古遺址公園,加強粵中縱隊紀念館、紅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小洞村等建設,利用好區內的生態資源、農村資源、文化資源,全力推進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原標題:高明區提出充分釋放門戶效應、樞紐優勢
搶抓機遇 全力打造三個「新」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劉嶒
採寫|記者劉嶒、何志勇
製圖|孔煥玲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