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多彩貴州網】:3月30日15:00,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新聞發布會將在多彩貴州城文化創意園新聞發布廳舉行。多彩貴州網將對本次新聞發布會進行現場直播,敬請廣大網友關注。屆時,貴州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劉琦將主持此次發布會。
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新聞發布會在多彩貴州城文化創意園新聞發布廳舉行
15:00【劉琦】: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貴州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劉琦將主持此次新聞發布會
15:00【劉琦】: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眾的期盼。為了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培養綠色文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程度明顯提高。按照省領導的重要指示和具體要求,省林業廳會同有關單位,形成了《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審批同意。
15:02【劉琦】: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黎平同志,省住建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周宏文同志,省農委副巡視員彭義同志,省發改委農經處副處長姚華凌同志,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請黎廳長作介紹。
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黎平發布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相關情況
15:03【黎平】: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15:03【黎平】:首先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並且向各位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建設給予的積極關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已經省人民政府審批,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公眾發布。下面,我就規劃背景、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幾個方面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15:04【黎平】:
一、規劃背景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大有作為、奮發有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決勝時期。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和保護,為全省「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編制「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的通知》(黔府辦函〔2015〕151號)安排,按照敏爾書記、志剛省長對生態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貽琴副書記、遠坤副省長等省領導提出的具體要求,省林業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農委、省國土資源廳、省財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等單位,經過廣泛調研、深入研究、科學論證,銜接相關行業規劃,形成了《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旨在通過系統的生態建設與保護助推全省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築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大力推進貴州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二、總體思路
《規劃》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調「山、水、林、田、湖」與人生命共同體理念,對森林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五大生態系統開展生態建設與保護,強力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下水資源,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林牧生態經濟,從整體上維護生態安全、改善生態系統功能、發展綠色經濟,構建貴州生態安全大格局。
整個規劃布局為「兩屏五帶三區」格局,「兩屏」即烏蒙山—苗嶺、大婁山—武陵山兩大生態屏障,「五帶」即烏江、南北盤江及紅水河、赤水河及綦江、沅江、都柳江五大生態保護帶,「三區」即重要河流上遊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區、石漠化綜合防治—水土保持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區三大生態功能區,同時以交通沿線、河湖綠化帶為網絡,以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城市綠地、農田植被等為重要內容組成全省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基本構築起功能較為完善的「兩江」上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三、主要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自然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程度明顯提高。就五大生態系統而言,森林覆蓋率、蓄積量繼續實現雙增長,森林生態功能顯著提高;全面實現草畜平衡,草地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初步遏制自然溼地萎縮和河湖生態功能下降趨勢,主要河湖生態水量得到基本保證;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控;重點生態區農田基本實行保護性耕作;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大氣粉塵吸附和阻隔能力增強;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用具體指標來體現就是:森林覆蓋率達到60%,退化草地治理率達到52%,溼地面積保有量達到315萬畝,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5%,農田實施保護性耕作比例達到20%,城市綠地率達到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30%,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溼地公園、森林公園、山體公園等各類受保護面積佔國土面積比率達到8%以上,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保護率達到95%以上。
四、重點任務
《規劃》明確了十個方面的重點建設任務:
1.建設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全面完成我省宜林荒山造林310萬畝、退耕還林1982萬畝、森林撫育2500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300萬畝、改造退化防護林1800萬畝,保護天然林資源6909.69萬畝,實現森林資源保護全覆蓋。
2.保護和治理草地生態系統:新建高產人工草地405萬畝,治理退化草地240萬畝,力爭推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制度草地佔天然草地面積30%以上。
3.恢復和保護溼地生態系統:新建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5個、國家溼地公園20個、省級溼地公園30個,退耕(牧)還湖(澤)1.5萬畝,溼地植被恢復和重建5.25萬畝,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6萬畝。全省8大水系水質90%以上達到功能區標準,所有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90%以上。
4.改良和保護農田生態系統:實施保護性耕作1500萬畝,保育農田450萬畝,耕地質量建設225萬畝。控制面源汙染、修復退化耕地、推廣高效生態農業。
5.建設和改善城市生態系統: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推動城市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保證新建居住區綠地率100%達標、改造老居住區使綠地率達到33%,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國家重點公園,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6.防治水土流失: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75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6萬平方公裡。
7.保護生物多樣性:按照《貴州省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和《貴州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制定的目標和任務,開展生物多樣性資源本底調查與評估,建立貴州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大數據,加強建設項目對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及保護措施,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治,促進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8.保護地下水資源:劃定地下水源保護區,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興建城市垃圾和廢水處理設施,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建立水資源環境監測及預測系統。
9.發展山地特色農林牧生態經濟:加快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農業一產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以加快山地高效林業特色資源培育為突破口,協同推進林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大力推進生態旅遊與森林康養等服務業,大力發展具有貴州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綠色產業,林業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
10.強化生態建設氣象保障:實施生態氣象觀測網絡、生態氣象預警與評估能力、生態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和生態服務型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等建設,開展生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加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建設,不斷提升科學防控重大生態氣象災害風險能力。
各位記者朋友們,生態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大力支持,我們相信伴隨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的出臺和實施,藉助各方媒體的大力宣傳,一定會激發更多的有識之士關注參與貴州生態建設與保護、投身發展貴州綠色經濟與產業,貴州的綠水青山一定會變成金山銀山,生態美、百姓富的局面一定會到來,多彩貴州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和令人嚮往。
15:14【黎平】:謝謝大家!歡迎大家對所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
15:14【劉琦】:謝謝黎廳長。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貴州省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相信大家對規劃和有關情況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問題。
15:14【劉琦】: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15:15【中國日報】:黎廳長你好,規劃裡提到,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蓄積量繼續實現雙增長,森林生態功能顯著提高等目標,請問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保障這些目標得以實施?
15:15【黎平】:主要依託天然林資源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石漠化綜合治理、植被恢復費造林、財政造林補貼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縣鄉村造林綠化、力爭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0%的規劃,將高速公路、交通幹道、生態廊道、江河湖庫兩岸作為綠化重點,大力提倡全民義務植樹,通過工程造林與全民義務植樹相結合,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
香港大公文匯報記者提問
15:16【香港大公文匯】:我省森林資源實現了恢復性增長,但質量不高,請問黎廳長,在「十三五」期間如何實現由量到質的提高?
15:16【黎平】: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實現。第一,提高造林質量。從造林地選擇、良種壯苗、造林措施、撫育管護等每個環節抓起,大力培育混交林,提高林分質量。造林完成後要加強實績核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造林成效。第二,推進森林分類經營。根據森林的主導功能、自然條件、生態區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維持和提高林地生產力,保持和增強森林健康穩定。第三,突出中幼撫育、低質低效林改造。採取撫育改造、補植補造、調整樹種組成等不同的改造措施,優化森林結構,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充分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貴州日報記者提問
15:18【貴州日報】:石漠化是我省最為突出的生態問題之一,請問「十三五」期間我省在石漠化治理方面有什麼工作打算和措施?
15:18【姚華凌】:「十二五」以來,省發展改革委、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等部門以中央預算內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為主要抓手,統籌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生態項目,全省累計治理石漠化面積8270平方公裡,有效改善了石漠化山區的生態環境,遏制了石漠化的蔓延。
15:18【姚華凌】:但我們清醒認識到貴州仍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危害最為嚴重的省份。因此,「十三五」期間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加大石漠化防治力度:
15:19【姚華凌】:一、深化綜合治理的思路。石漠化是自然和人為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其治理必然也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十三五」期間,石漠化治理將繼續遵循「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協同增效的原則,強化林草植被的保護和恢復、提高植被質量,強化草地改良與建設、發展草食畜牧業統籌利用水土資源、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15:20【姚華凌】:二、加大石漠化治理的投入。一方面,我們將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安排的石漠化綜合治理專項資金,著力推進全省50個國家石漠化重點縣(佔全國25%)的石漠化治理工作,提高治理單位巖溶面積的補助標準。另一方面,積極統籌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向石漠化區域進行重點布局,形成治理合力。確保「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石漠化治理面積5000平方公裡以上,到2020年全省石漠化治理率達23.69%以上,較2015年提高16個百分點。
15:21【姚華凌】:三、創新完善相關機制。一是積極探索石漠化治理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機制。按照「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等社會資本參與石漠化治理,進一步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擴寬投融資渠道。日前,省發展改革委、省農委、省林業廳已聯合印發了《貴州省農業和林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實施方案》(試行),明確了包括石漠化治理等領域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具體方式。二是構建可持續的綠色產業發展機制。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生物景觀與人文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培育石漠化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將「治石」與「治窮」相結合,解決農民長遠生計問題,助推石漠化區域的貧困人口脫貧。
網易記者提問
15:23【網易】:請問《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10項重點任務中,涉及農業的主要有3項。請問將採取哪些舉措,推進工作任務的落實?
彭義答記者問
15:23【彭義】:按照省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實現農業的綠色發展,推動「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的落實。
15:24【彭義】:
一、加強草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治理
一是加強草地生態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和草畜平衡原則,採取人工種草、草地改良、圍欄封育等工程措施,建設與恢復巖溶草地生態,防治草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開展草原監測,防止超載過牧。
二是著力抓好退牧還草工程、南方現代草食畜牧業推進項目、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林草結合)工程項目以及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
三是強化執法和普法宣傳,使草原得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在黔西南州和畢節市已經全面完成草原確權承包工作的基礎上,下步將總結經驗在全省推開。繼續開展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把草原法律法規送到基層和廣大群眾的手中。
二、加強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治理
通過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水肥一體化、推廣新型肥料等減量增效技術,實現減少施肥次數、減少化肥用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加強耕地質量監測。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監測網絡,收集完善相關信息,為年度《耕地質量監測報告》提供科學翔實的數據,指導耕地保護和治理工作開展。
積極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2016年試點工作開始啟動,2017年中央又安排我省耕地休耕制度試點20萬畝,每畝補助500元。我們將繼續爭取國家支持,加強督促指導,完善休耕措施,讓休耕休出高肥力,休出高效益,復耕後成為我省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基地。
三、推進山地特色農業綠色發展
以生態環境保護、農業減量投入、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修復為重點,打造一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基地,提高農業全面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通過實施《貴州省關於打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的「十項工程」,力爭到2020年底,全省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發揮生態優勢,開發綠色農產品,促進產業扶貧,在「貴州綠色農產品風行天下行動」中進一步推動綠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到2020年,全省「三品」產地認證面積比重達85%。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
15:29【中國新聞社】:近年來,我省各地積極推進生態城市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請問省住建廳周廳長,在推進城市生態建設過程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實施了哪些主要舉措。
周宏文答記者問
15:30【周宏文】:按照《貴州省「十三五」生態建設規劃》,結合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的工作職責,我廳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了城市生態建設工作。
一是嚴格控制城市開發邊界。認真落實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的相關文件精神,在城市(縣城)總體規劃編制中劃定基本生態空間邊界和永久基本農田邊界,並基於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目標及要求,劃定城市開發邊界。
二是推進城市生態修復。2016年已摸底全省城市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情況,並召開全省城市生態修復工作專題研討會。完成《貴州省城鎮園林綠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和《貴州省城市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按照住建部《關於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修復城市生態,改善城市生態功能,加快山體、水體修復,修複利用廢棄地,完善城市綠地系統。
三是著力推進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按照省政府同意印發的《貴州省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申報與評審辦法》,組建完成貴州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專家委員會,開展省級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創建工作,以創建為抓手,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四是推進城市節水及海綿城市等建設。完成設市城市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工作方案初步審查工作。編印《貴州省海綿城市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截至2016年11月底,貴安新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已完成項目6個,累計完成投資15.55億元。
五是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地級以上城市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排查、上報工作,六盤水市、安順市開展實施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六是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及慢行系統建設。完成《貴陽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畢節市中心城區現代有軌電車線網規劃》、《遵義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省級技術審查。截止2016年11月底,貴陽市輕軌交通1、2號線累計完成投資60.2億元。貴陽、六盤水、安順、凱裡、興義、赤水以及貴安新區等地7個慢行系統項目建成。
15:34【劉琦】:鑑於時間關係,提問就到這裡。感謝四位發布人。剛才,記者朋友積極提問,與發布人做了比較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會後與省林業廳等部門聯繫採訪。
15:34【劉琦】: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四位發布人。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