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發生矛盾,該怎么正確解決?江蘇常州一位母親選擇了最激烈的一種方式:抄棍子把30歲的女兒一通暴打!
「我打的是我女兒,我幹嘛不打別人」
今年9月8日,常州一女子報警,稱被母親用棍子打。
民警趕到事發的飯店時,母親王某和女兒林某二人還在吵吵鬧鬧。
「我報的警,手上破的地方就是她打的,用鐵棍打!後背、腿,都受傷了!」女兒林某很氣憤。
「我想打死她!慣的!」母親王某毫不示弱。
由於現場不便於查看傷情,民警決定將母女二人帶回派出所調查處理,母親王某卻並不配合。「我打的是我女兒,我幹嘛不打別人呢?」
民警了解到,之前林某也曾多次遭到母親毆打,這次她不願再諒解母親。
經法醫驗定,林某腿部、臀部、手肘等處都有損傷,存在大面積淤青,判斷此次損傷程度屬輕傷。
女兒總被催婚認為父母重男輕女
親生母女倆,哪來的那麼大仇恨?
母親王某說,女兒今年都30歲了,還沒嫁人,之前都一個人在外面工作生活,沒混出個啥名堂。一年前女兒回到家中店裡幫忙,矛盾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王某還有個兒子,自己開飯店生意不錯,一家人一起奮鬥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子。王某說,在她們老家,父母給兒子買套婚房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做父母的責任。
這件事引起了女兒林某的強烈不滿。「她的意思就是我們護著兒子,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子沒給她買。」王某說。
總結一下就是:母親嫌棄女兒30歲了沒嫁人,也沒混出個名堂。女兒不滿父母只給兒子買婚房。
民警此前多次給二人發放反家暴告誡書
矛盾產生後,母女二人經常因瑣事爭吵。母親王某隻要數落女兒幾句,必然遭到女兒的回嘴。這讓她無法忍受,多次用棍棒、徒手毆打過女兒。
就在今年8月,王某還當著警察的面想打女兒。
民警曾多次讓母女籤下《調解協議書》,也多次給母女二人發放反家暴告誡書,告知打人的後果。
然而,母女二人爭執吵架、甚至動手的情況依然時有發生。
9月8日,王某讓女兒回店收拾,說著說著又吵了起來。在王某看來,做母親的要女兒幹點本來就該幹的事,難道有錯嗎?
王某:你再說一次,看我敢不敢削你!
林某:你削我試試!
暴怒的王某見菜架上有個鐵棍子,順手就抄起來打起了女兒……
女兒要求賠8萬元,母親多次氣暈
在調解員的工作下,王某的丈夫與女兒在派出所面談商討調解事宜,但林某稱,自己長期遭受母親虐打,身心皆受到嚴重傷害,要母親答應賠償自己8萬元損失費方可諒解,否則免談。
王某得知女兒諒解的「條件」以及自己可能面臨刑拘時,氣到幾次暈了過去。在她看來,只不過是「教訓」幾下自己的孩子,怎麼就犯罪了呢?
殊不知,持棍多次毆打他人致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
目前,王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母女關係搞成這樣,
令人唏噓。
你怎麼看?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爸媽須知!細數打孩子危害
雖然體罰不可取,但是如今生活中仍有不少家長會打孩子。那麼,打孩子有什麼危害?該不該打孩子?
一、打孩子的危害
1.易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因為孩子身體上的骨頭還是比較脆弱了,不小心容易出現脫臼或者骨折現象。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打太過於暴力的話,孩子就很容易因此出現身體上的傷害甚至是殘缺。
2.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其不利,因為孩子只處於發育階段,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孩子,孩子長期在這種黑暗局面下生活,心理容易出問題。
3.易對孩子的精神造成損傷,導致整天心神不寧。
4.會讓孩子潛意識地認為,打人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以後孩子一旦在生活中出現了與他人之間的矛盾問題,就會經常通過打人來應對。
5.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會造成影響,經常在孩子的打罵下成長的孩子,由於缺乏肯定,而且長期存在暴力之下,因為智商也得不到開發。
6.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孩子慢慢對打罵有了免疫性,被打成了自己的家常便飯了,所以自然不再害怕,性格也會變得更加忤逆了。
7.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會受損害,而且家長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8.特別是在公眾地方打孩子的家長,容易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9.會讓孩子變得很害怕,覺得這個世界很恐怖。
二、該不該打孩子?
1.孩子犯了錯誤,該不該打,首先要看看孩子犯的是什麼錯誤,會造成什麼影響,孩子為什麼會犯錯誤。
2.打孩子切忌暴力,否則就構成了虐待行為了。
3.打孩子之前,要允許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錯能改,否則,打孩子是起不了教育作用的。
4.家長處於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不要打孩子,這樣對孩子有失公平,而且也更容易造成傷害。
來源:綜合江蘇新聞、網友評論、父母學堂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