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婚前購房激增:對婚姻極度不信任,房子成為安全感的壓艙石

2020-12-07 培dada看眾生

《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報告中,2018年,女性購房的比例達到46.7%,幾乎佔據半壁江山,這其中30歲以上的大齡女青年購房客戶數量增長尤其顯著。

女人婚前購房人數的激增,這背後折射出的是女性對未來婚姻走勢研判的一種應激姿態。

曾幾何時,婚前買房是男人結婚必備的條件之一,而現在女人卻即將成為婚前買房的主力軍,從經濟角度看,現代的女性獨立自主性越來越強,即使不依附於男人,自己也能滿足自己的居住需求,從情感角度看,房子雖然只是一個鋼筋混凝土搭起來的空間,但這份空間卻能讓自己擁有安全感,也是自己最後的避難所。

在與一位32歲單身女性好友聊天時,她就興奮表示自己最近在看房子,準備入手,在感到不解的同時就問道:「趕緊找男朋友要緊,等你結婚了自然會有房子,為什麼要自己掏錢買房子?」

她長嘆一句:「我同事兩個月前離婚了,很慘,被她前夫掃地出門,因為房子是人家前夫婚前買的,所以她現在面臨居無定所的尷尬境地,離婚兩個月,也在外面租房了兩個月,所以你看,如果她要是婚前有自己的房子,還至於這麼被動嗎?」

從她這句話中令人感到兩個信息點:第一、對未來的婚姻充滿不信任;第二、自己擁有婚前的房子,能為自己的婚姻提供底氣,也讓自己更有安全感。

離婚率逐漸上升這是人盡皆知的秘密,在2019年,全國登記離婚的夫妻就達到415.4萬對,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這讓很多未婚青年在婚前就已經考慮到了離婚的事宜。

在知乎上刷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多女性會在婚前就考慮將來離婚時怎麼辦,而男性許多不能接受這種想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提問者的自問自答也引起了諸多網友的共鳴,她在闡述中表示身邊很多阿姨,老公在外面尋花問柳,年老色衰的阿姨卻不敢提出離婚,因為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家庭主婦,已經與這個世界脫節,沒有任何謀生的技能,自己提離婚就等於將動物園的野生動物放歸野外一樣,結果就是自取滅亡。

有了這種前車之鑑,現在的女人充滿了對婚姻的擔憂和恐懼,生怕隨著自己的衰老,無法吸引老公的興趣了,老公會做出對自己不忠的事,而自己卻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折磨光想想就令人抓狂。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女人婚前買房也就是保證自己未來的生存權,起碼讓自己在絕境的時候有提出離婚的勇氣。

現在的婚姻可靠性大大降低,相比於父輩的婚姻,稍有不如意之處就可能引發一場婚姻地震,

《尋情記》節目中,32歲的謝芳被丈夫趕出了家門,獨自居住在不足20平的房間裡,丈夫婚前各種甜言蜜語,帶她和準嶽母外出旅遊,婚後就變了樣,家暴成家常便飯,最後直接將還在哺乳期的妻子打成骨折後趕出了家門。

這種家庭紛爭在情感家庭調解類節目中越來越多,讓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也越來越有危機感,當看多了這種帶有負面影響的案例後,自身對未來的婚姻會不自主地產生危機和不信任感,而女性婚前買房是自我危機感意識下的一種自救手段。

看到下圖這則購房比例圖,很明顯地發現確實女性越來越熱衷於購房,不管是自己獨立出資也好,還是接受父母資助也罷,總之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買一套屬於自己的窩。

女性看似瘋狂的背後實則是自己對安全感的追求,有一句話說: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錢給的,確實如果沒有錢,自己毫無話語權,自己對未來風險的抵抗力也較弱。

之前的時候,當年輕的情侶準備結婚時,不少未婚女性都想要求未婚夫在房產上加上自己的名字,但這麼做會帶來一系列的矛盾,既讓男方為難不樂意,又顯得女方自己很卑微,還沒結婚就已經嚴重影響了彼此的感情。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靠自己才最可靠,在綜藝節目《男左女右》裡,陳思斯講述了一則關於馬蘇的慘事,有一次她和孔令輝發生爭吵,孔令輝讓她滾出去,結果馬蘇獨自一人拎著行李發現偌大的北京城竟沒有自己的安身之處,最後她找了個酒店勉強湊合了一宿。

這件事對她觸動很大,她自己暗自發誓:一定要有自己的窩。

可見女人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有多重要,起碼它能讓自己不用流浪街頭,不用讓自己委曲求全到處搬家租房子,不用讓自己仰人鼻息,安全感來源於底氣,而買房成為了增加自己底氣的一種重要手段。

無論是出於對未來婚姻的不信任也好,還是為了增加自身的安全感也罷,作為女人,需要增加自己造血的能力,將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那麼絕望才不會找上門。

在都市情感劇《我的前半生》中,畢業剛出校門的羅子君,因為盲目聽信了老公當初那句「我養你」的諾言,安心做起了全職太太,當被老公拋棄的時候,羅子君只能無助地哭泣,埋怨老公說話不算數,控訴他:是他說要養我一輩子的,是他讓我不要工作的。

但是哭泣又有什麼用呢?成年人的世界從來就不信眼淚,同情只是外界對弱者一種無助的聲援罷了,而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卻毫無建樹,只有將潛在的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那麼自己的眼角才不會出現淚花。

我們無法準確研判未來感情或者婚姻的走勢,但將幸福寄托在幻想上同樣不現實,未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變才是不變的,未婚女性的買房可以看作是自我獨立意識的甦醒,也是她們未雨綢繆保衛自身基本生活權的最低限度手段。

相關焦點

  • 「她的安全感」,女性名義購房套均總價已超過男性
    越來越多的女性想要給自己買一套房,可能是為了投資,也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容身之所,亦或是找尋一種安全感。 2018年,一個「女性是否應婚前買房?」的問題登上知乎話題熱榜。3817個回答,幾乎全部支持女性婚前獨立購房,並且大多數回答問題的網友,均將買房與「安全感」做了直接關聯。
  • 女性購房量猛增,新時代女性不再是婚姻的依附者!
    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對此表示:近年來,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房子為女人帶來的安全感甚至比「男人」還重要,不少單身女性選擇了在婚前買套房。  伴隨女性職場角色轉變 女性購房比例猛增  相關數據顯示,在一二線城市的30歲以上單身大齡女性中,47.1%的人已經購房,其中全款購房者達到三成以上,有兩套房的佔比也達到了23.4%。
  • 女性是否應該婚前買房?看三個方面
    但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女性的自立和自強的意識愈發強烈,有些女性在條件所及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婚前買房。而有相當多的女性都有買房的想法意願,並有這方面的安排與準備,這些都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現實中婚前有房子的女性越來越多。而且時下人們關於女性婚前買房的討論也一直不曾停止過,眾說紛紜、各抒己見,那麼作為女性是否應該婚前買房?
  • 婚前財產——把財產凌駕於婚姻之上的婚姻何去何從?
    「這就是原因所在了,你嫂子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這個時代婚姻如此不穩定,她擔心要是婚姻發生變故,你哥萬一出軌什麼的,她將一無所有,連反抗的底氣都沒有。但這套新房就不一樣,有屬於她的那一半。所以,她極力要賣掉你父母那套房,從而保住自己這套新房。」我分析道。 「一套房就能給她安全感,就能給她歸屬感?
  • 33歲離異女自述:婚前購買的房子,才是自己婚姻的安全保障
    然而,現實卻告訴人們,女性婚前買房,實在是一個非常有必要的明智之舉。闞女士就是一個婚前買房的離婚女性,說起這件事,她深有感觸地說,幸虧自己結婚之前買了房子。這套房子可以讓女人在婚姻中進退有據,在遭遇失敗的婚姻時有一條非常好的退路,可以說是自己婚姻的安全保障。結語隨著女性地位不斷提高,女性在婚姻中不再處於弱勢。
  • 女性買房陡增:成年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給
    圖片來源:網絡 這組數據透露著可喜的變化:現代女性越來越獨立,房子,是能給自己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在這組數據背後,女人買房的原因各不相同: ·自己有房,兜裡有錢,手機有電,這就是安全感。 ·婚姻和老公不一定永遠都是我的,但房子一定永遠是我的。 ·買了房子我就有個窩了,爸媽都不催我相親了。
  • 貝殼找房女性居住調查報告出爐 66%的女生傾向婚前自有房
    對這位生活在100多年前的文藝女青年來說,在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裡,她才可以冷靜地思考,從容地寫作,房子是她的精神空間。確實,女人對於房子的追求,有著特別的情結。房子承載了女人太多的欲求,是一個安全的所在,可以釋放淚水和寂寞,也可以結束一段漂泊。如今,隨著女性學歷、收入、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女性在居住上的話語權與品質主張愈發強烈。這個女神節,女性對房子的態度有了哪些新變化?
  • 女性獨立買房意味著什麼?還有無房不嫁?李嘉誠霸氣回應
    婚前買房,婚後共同還貸,離婚時雙方最好協商處理,實在協商不成的,歸婚前購房人所有。然而婚後共同還貸及對應的增值作為共同財產,由雙方分配。所以,女性買房變得越來越重要。4、房子比男人更有安全感?快節奏生活下,婚戀觀在發生變化,以前對婚姻是修修補補,現在是不行就扔就換,根本不想一起湊合,現在的婚姻很脆弱,很多女性認為,與其把自己的一生寄託到男人身上,還不如一套房子更實在。當然這有一些賣房子人的推波助瀾。認為房子最安全,他不會變心。
  • 貝殼找房女性居住調查報告出爐 66%女生傾向婚前自有房
    因此,該調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代年輕的知識女性對於居住的態度,而她們的態度往往決定了最終的結果。房子=安全感,實現夢想靠爸媽「真不懂你們女生,死活要買個房,租一個不是也挺好嘛,你看你們多物質!」這樣的聲音,來自於不了解女生的男性。
  • 別不信,女人擁有「婚前房」,往往會成為相親路上的絆腳石
    作者:璇璣 江左梅娘 01 今年春天,某網絡平臺發布的《2020女性置業報告》顯示:計劃5年內購房的女性佔比81.7%,而其中20~29歲的女性群體超4成比例打算購房自住。
  • 房地產「她經濟」覺醒,不買房就不是獨立女性嗎?
    其二是女性對婚姻中自身定位認知的改變。洋房姐姐二十多歲的時候,在北京男方買房寫女方名兒,對很多人來說幾乎是「約定俗成」的事,這看似是女性福利,其實是讓在婚姻中犧牲更多的女性,從一開始就陷入了「附屬」的被動地位,對於出錢的男方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後來,隨著婚姻法開始「認錢不認名」,和大城市女性經濟獨立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主動尋求房產帶來的安全感。
  • 單身女性購房者比例創新高!來看看濟南仨姑娘買房記
    在單位裡工作,女性和男性可以同一崗位,能力也不分上下,在買房這件事上,女性同樣可以獨立自主。雖然年齡漸長,眼看就要過30大關,但是對於愛情和婚姻,張默從來不想打折。房子,則給了張默物質上的最基本保障,讓「單身無依」並沒有那麼可怕。「就算是沒有家,我也有房了。」
  • 女性別傻了婚前買房 婚前買房的女人不能娶 男為啥怕女人婚前買房
    一、女性別傻了婚前買房1、當下,女性獨立意識愈發強烈,買房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想法。而且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很多人都開始重視準備婚前財產。因此「女性別傻了婚前買房」的說法並不成立,恰恰相反,女性能夠婚前買房是很有必要的。
  • 買了房就是獨立女性?No,你才剛上路呢
    曾幾何時,「丈母娘」三個大字一度成為房產商的發財秘籍;「已經備好婚房」也成為男性在相親市場中的議價籌碼。現在,買房已不再是專屬於男性的剛性訴求。根據某房地產平臺發布的《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2018年女性購房者的比例為46.7%,達到2012年以來的最高點,幾乎「逼平」男性購房者。不知道男生們看到這條新聞後,是長舒了一口氣,還是壓力更大了。
  • 90後買房數量激增 30歲以下購房者成樓市主力軍 佔比近3成
    猛然發現其實第一批90後,已過而立之年,成家立業不可避免的到來了,現在的90後,超過了70後,成為了樓市中和80後不相上下的一大購房群體了,目前購房者呈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90後佔據購房群體的「半壁江山」。想知道未來什麼房子好賣,就要知道90後更加喜歡什麼樣的房子。對於未來樓市的走向,超8成人認為自己所在城市未來1年房價預期持平或微漲。
  • 夜讀|別帶著成見看「女性買房」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她時代」的來臨,女性正日益成為購房主力軍。那些年,嫁雞隨雞、擇木而棲的觀念,正隨著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而改變。某房地產平臺發布《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其中顯示單身女性購房者比例逐年遞增,2012年女性購房者比例只有10%,但在2018年這一比例已經升至46.7%,即將與男性購房者持平。
  • 女性婚前買房為何成了相親市場上的減分項?
    關於女性婚前買房的問題,幾個朋友有老年人也有年輕人聊了一下這個問題,大家的看法相差還是很大的。鄰居趙嬸:我不要買房的兒媳。婚姻不穩定。既然口口聲聲覺得女人自己有房靠譜,何必去相親,不要去坑男孩子。大多數女人獨自買房只不過付了首付而已,說不定結婚後還得替她還房貨,結婚後還得生養孩子,家庭壓力大,矛盾多,會導致婚姻不穩定。奉勸大家不要娶自己買房的女生是明智的選擇。張哥:女性買房沒問題,但是選擇帶著房貸結婚,估計沒有男人肯娶。誰都不願意做傻瓜,幫別人還房貸。即使是自己工資還都不行,婚前是自己掙的錢,婚後,你的工資可就是夫妻共同財產。
  • 《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大齡女青年出手買房增多
    兩居室是女性購房的首選戶型,但單身大齡女青年更偏向三居,30歲以下女青年則更偏向一居,剛需屬性更明顯。 同時,女性更注重房產的教育、交通配置。單身大齡女青年中有64.4%選擇地鐵房;36.6%把「學區」列為擇房標準。30歲以下女青年中,有64%表示不接受租房結婚。而大齡女青年就寬容多了,不接受租房結婚的佔比為45%。這或與單身大齡女青年自己購房的較多有關。
  • 去年大城市女性買房「逼平」男性 74%未受伴侶資助
    兩居室是女性購房的首選戶型,但單身大齡女青年更偏向三居,30歲以下女青年則更偏向一居,剛需屬性更明顯。 同時,女性更注重房產的教育、交通配置。單身大齡女青年中有64.4%選擇地鐵房;36.6%把「學區」列為擇房標準。30歲以下女青年中,有64%表示不接受租房結婚。而大齡女青年就寬容多了,不接受租房結婚的佔比為45%。
  • 大齡未婚女性就該「屈就」婚姻?不,該要的彩禮和房子一樣不能少
    02十年前因為房子和彩禮這些類似的問題,我錯過了一次步入婚姻的機會,而十年後的今天,我同樣又因為這樣的問題,再一次選擇不和我眼前的這個男人結婚。我們倆的年齡加起來都能領退休金了,而到了我們這個年齡,事業多少都有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