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南京,記者 賈曉寧)訊 2月10日晚間,漢纜股份(002498.SZ)公告稱,公司已與控股股東與青島漢河集團籤訂附條件生效《股權轉讓協議》,擬以2.6億元收購漢河集團持有的上海恆勁34.26%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上海恆勁34.26%的股權。
漢纜股份表示,上海恆勁自創立以來,一直從事氫能源燃料池的技術研發,本次收購上海恆勁,有助於公司在氫能源產業開拓和深耕,為上市公司帶來長期收益。
而業內人士認為,此時從電纜行業跨界氫能源,對於漢纜股份來說,可能並不算容易。
收購蹭到熱點
2019年6月13日,漢纜股份就已經公告稱,擬以不超過4億元的價格,收購漢河集團持有的上海恆勁34.26%的股權。
漢河集團是漢纜股份的控股股東,本次交易事項構成關聯交易。
當時,漢纜股份已經表示本次交易後,公司將以此快速切入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領域,從而形成在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領域的業務布局。當時,A股正在集中炒作氫能源板塊,漢纜股份跨界消息一出,當天漢纜股份開盤封漲停,不過可惜的是,第二天漢纜股份就衝高回落,最高報3.45元/股。
而2月10日晚的公告,漢纜股份只是確認了半年前的收購行為,而在11日開盤當天,漢纜股份再次趕上了氫能源板塊的熱度,再次一字板漲停,報3.01元/股。
據公告顯示,本次收購後,漢纜股份持有上海恆勁34.26%股權,卻並非是上海上海恆勁的最大股東。上海恆勁其它三大股東為GREATWOOD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比例為43.83%;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08%;隆盛(中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83%。
漢纜股份本次收購上海恆勁34.26%的股權,作價2.6億元;而漢河集團當初創立上海恆勁時,該筆股份的對應出資額 為4796萬元。
而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5月31日,上海恆勁並財務報表的總資產5585萬元,負債總額125萬元,應收帳款27萬元,營業收入2.76萬元,淨利潤-1753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606萬元,業績不佳。而本次交易,交易對手方承諾上海恆勁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71.73萬元、1044.99萬元、1528萬元。
對本次收購的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聯繫漢纜股份,但公司證券部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而業內人士認為,漢纜股份超5倍溢價收購上海恆勁,卻未必能實現對上海恆勁的控股經營,本次收購對於漢纜股份跨界氫能源轉型有多大意義,目前看還很難說。
跨界轉型不易
公開資料顯示,漢纜股份的業務集電纜及附件系統、狀態檢測系統、輸變電工程總包三個板塊於一體,與燃料電池產業並無交集。
公司2018年開始提到轉型,2019年4月,公司又與美國公司XSZ, INC籤署《投資合作協議》,布局海外市場。但即便如此,公司主因業務還是不斷下滑。其2017年實現淨利潤2.5億元,同比下滑39.98%;2018年實現淨利潤2.21億元,同比下滑11.5%。
不過,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48億元,同比增長18.24%;歸母淨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154.33%。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33億元,同比增長45.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158.68%。
在主業重新煥發活力之後,漢纜股份對於跨界氫能源,又還有多少動力?
2019年,氫能源板塊大漲後,行業發展後續不振。國金證券認為,燃料電池產業還處於導入期,距離產業走向成熟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需要大量投入,短時間內賺錢效應難以顯現。而目前,國內企業中,美錦能源、雪人股份、大洋電機、雄韜股份等企業,早已經布局走在行業前列。
業內人士表示,而上海恆勁目前還存在研發階段,企業產品和定位還沒有很好顯現,對於漢纜股份來說,轉型風險較大,目前看投資也不小,未來的結果尚難以預料。
而據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漢纜股份的疑似財務粉飾和盈利健康水平存在異常狀態,公司毛利率較上期變動超過30%,且淨利潤大幅凸起。同時銷售收入正增長,管理費用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