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山天守閣 · 名古屋天守閣
—— 愛知縣遊記(1)
突然很想講故事,或者胡說八道。看這些古蹟的時候,我通常都很感興趣古蹟背後的故事。我就瞎說,權當打字玩,您看也就當做看故事好了。
織田家是日本歷史上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家族,織田信長是這個家族裡最牛的一個人,屬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梟雄之一,梟雄一共三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日本的戰國時代和我們的戰國時代名字一樣,但是差了很長時間的,日本的這個應該算是比較近吧(對應中國朝代是明朝時期)。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算是青梅竹馬的朋友,德川是跟著織田出生入死了大概20年,豐臣秀吉是織田的大將,當然一併出生入死來著,後來,本能寺之變後,織田死了,豐臣秀吉後來也死了,大片江山就都是德川的了,於是德川結束了戰國時代,德川幕府時代開始,就是日本的江戶時代(中國是明末清初),持續了將近300年。江戶時代結束後(中國是晚清同治六年),日本的封建時代就結束了,開始進入明治時代,就是近代了(和中國進入近代差不多,我們晚了幾十年,我們的封建時代結束於1911年好像)。
織田信長應該說是望族名門之後,但是自打出生就一直不是省油的燈,各種調皮搗蛋到放浪不羈,全沒有名門的典雅風範,小時候就是街頭混混一個,但是整日意氣風發,廣交朋友,他爹的葬禮上他還不屑地進了靈堂扔了什麼香灰之類的東西再揚長而去,他的老師後來也因為教育不好他切腹自盡了。
他爹死後,他是長子本該繼續家族大業但是整個家族無人站在他的立場上,都希望他的弟弟繼承家族事業,於是他開始家族內部鬥爭,結果全勝,之後統治家族並且開始四處出擊,徵戰沙場,尾張(大概就是今天的名古屋)是他的了,美濃(大概就是今天的岐阜)是他的了,他媳婦還是美濃國的大美妞,當然,娶媳婦在前,等他奪下美濃之後,就當做是他媳婦的嫁妝了。
織田信長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疆域越來越遼闊,堪稱所向披靡,成就偉大功績的時候,只有30歲出頭。他還是日本歷史上最出名的美男子之一,見到他的人據說都驚為天人。可惜,後來被他的一個大將出賣,叫明什麼秀來著,他就奇怪地死了,在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繼承他的豐功偉績繼續戰鬥。
織田信長也是個狠角色,街頭混混出身的哪個不是呢?徵服疆域的時候,他也幹過屠殺三千和尚的事情,只為了讓他們服從。屠城二萬民眾的事情也幹過。
但是,他依然是日本歷史上可歌可泣的偉大人物之一。在我對日本歷史一無所知的中學時代,我就知道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這三個人,似乎是歷史書裡講過。
為什麼想到講這個,是因為天守閣大部分都是日本戰國時代修建的東西。就是說,或多或少都能和這三個人或者他們的家族扯上關係。
天守閣,就是個防禦工事,當然,防禦嚴謹是因為城主住在上面,戰國時代兵荒馬亂的,城主們修建一個這種東西,至少能保護自己的家人親信幕僚什麼的,目的其實還挺簡單的。
犬山天守閣
日本有四個國寶級城堡,犬山城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個。這個古老是說,它一直在那裡,從它開始修建一直到現在。城堡是有很多的,但是現存的只有12個,就是保留下來的古蹟有12個。還有很多在戰爭中被損壞了,後來再修起來的還有好幾十個。犬山城上面的這個天守據說是日本最古老的一個(天守就是這個城堡)。
國寶證書,昭和27年是1952年。
這個城堡還是唯一的一個私人城堡,15世紀就開始修建了,16世紀修好的,大概是1537年吧,不記得了。它是一座私人城堡。後來,織田家的什麼人攻佔了城堡,又把這個城堡作為禮物送給了成瀨家,於是就成了成瀨家的私人財產,經歷了12代城主。城堡的有一層上面有12代城主的照片和畫像,還有名字,都是挺大氣的名字,成瀨正雄啊,成瀨正俊啊,有一個叫做成瀨正肥,果真肥頭大耳。
第12代城主很帥,他把這個城堡捐獻給了國家,估計八成是自家修茸不起了,因為這是個國寶,維修費用挺嚇人的一定。現在,有個組織管理著這個城堡。
400年前的人長這個樣子……
犬山城堡在木曾川旁邊,犬山城那時候叫做白帝城,這個是抄襲我們中國的,白帝城在長江之畔,這個犬山城堡因為修建在木曾川邊上,所以就直接被叫做白帝城了。
木曾川是日本中部的一條重要的河流,發源於長野,流經岐阜縣,愛知縣還有哪裡來著?對,三重縣,再從伊勢灣匯去太平洋,能記住這些,是因為這些地方都去過,而且實在是日本國土很小,這麼重要的一條河從發源地到入海才200多公裡,比較我們的大河大江,實在是連支流的支支流都算不上。但是,木曾川流經的峽谷景色都極美!
這是從城堡樓上的窗戶裡望見的木曾川。很好看。
天守閣的陽臺上站著看見的木曾川是這樣子的……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天上的飛機是戰鬥機,F15,16的之類什麼機場,就在附近。
城堡裡的地板,泛著歲月的痕跡,不過很結實。
日本的這些古蹟都是不讓穿鞋進去的,可以穿鞋套,穿拖鞋,夏天還好,冬天,光著腳在木頭地板上走完一座城堡或者什麼古蹟,真是冷啊,我是怕冷的人,冬天時候,每次我從古蹟裡出來大部分不是因為我看完了,只是因為我的腳冷得好像不會走路了。
但是,從保護古蹟的角度,這又是必須的,於是,每次晃悠這種地方的時候,就能看見背著鞋走來走去的人們。只有很少的地方有鞋櫃可以給客人存放東西。
這是裡面陡峭的樓梯,爬上去,挺費勁的,住在裡面的人一定是瘦子且身手矯健。照片角度沒有實際的效果誇張,反正,直著身體像上下樓梯一樣是沒可能爬上去的。
我爬了2次,只是為了體驗,反正我去這種地方的時候,一般也沒啥遊客。爬的時候,我想的問題是當年,每一代城主攜家帶口住在這裡的時候,他們是怎麼上下樓梯的?這傭人伺候主人,複雜的餐具和各種東西都是怎麼運上去的,這麼爬上爬下的,腿腳還真沒法兒不利索。
城堡裡的樓梯幾乎都是這樣的……
這個是模型,完整的天守閣是這樣的,都建在很難被攻破的地方,大石頭做基座,門小小的,上面的唐破風是日式建築典型的裝飾物。
破風,有好幾種,這上面的叫做唐破風,就弧形的那個東西。尖一點的叫做千鳥破風,最奇怪名字的破風叫做切妻破風,還有一種,想不起來了。
這個角度用來看基座的大石頭。
不知道當年住在這上面的人是不是就是這樣看著外面的世界……
我的存在是用來比較那根橫梁的巨大的,哈哈,這麼一比,我簡直太苗條了。那根木頭真不是一般的厚重。木頭的橫截面是正方形。忽略我,看木頭。等了好一會兒才等來一個人,幫我拍的,結果還是模糊的。
城堡外面,有一顆古樹,很老很老,我去看的時候,看見上面攀著這樣的花,我的手機,就能拍到這個程度了……當然不夠好。重點是樹,是當年犬山城堡初建的時候栽的,大概15世紀……
犬山城堡出來,去看木曾川……
這個角度看,城堡還是挺好看的。
名古屋天守閣
名古屋天守閣當然在名古屋。
這是德川家康命令下修建的,屬於尾張德川家。大概在1612年開始修建。
犬山屬於古老一些的城堡式樣,名古屋城堡屬於稍微新一點的樣子,主要差別是,犬山那種就是一個城堡,新一點的這個是一大一小然後通過長廊連起來。
名古屋屬於戰國時代著名的三個城堡之一,還有大阪天守閣和熊本天守閣,名古屋城堡去過2次,大阪的也去過2次,熊本的那個還沒來得及,去九州的時候,沒顧得上去看,結果16年的地震好像又毀了不少部分……
名古屋這個在二戰的時候被炸毀了,現在看見的是1959年重建的,所以,簇新簇新的感覺。
這是從前的舊址,就留下這些地基,我基本把每塊石頭都踩了一遍,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大冬天的,但是一點都不冷,遠遠地看,名古屋天守閣還是挺壯觀的,至少在名古屋,這算是一個大建築。
裡面沒人,我就到處溜達……下面的公園,清冷舒服。
趴在護城河一樣的欄杆上看……
不知道是不是叫做護城河,反正意思一樣,這個裡面也沒水,但是好像有鹿在裡面跑,大阪的天守閣是有著寬闊的河面的……注意天守閣的頭頂上,盤旋著幾隻烏鴉。
烏鴉是日本的神鳥,極大極黑,叫起來特別有自信的那種,日本人民對烏鴉的尊敬簡直了!
烏鴉是太陽神的使者,烏鴉救過天皇的命,烏鴉是超度的亡靈,反正,各種好。所以只要有古建築的地方,總是有鋪天蓋地的烏鴉。
我漫無目的地晃悠的時候,總結出來一條經驗:只要看見一群烏鴉飛在天上,那附近一定有神社寺廟,同時一定有樹林,如果還有參天大樹,那就表明這個神社或者寺廟有年頭了……
屢試不爽。
對於森林和寺廟共存,奇怪的不是這個現象,奇怪的是這個寺廟周圍即使是鬧市區即使是密集居民區,原始的森林依然能和他們共存著。於是就會發現密集的街道突然冒出來一片參天古木圍著的地方,裡面有一個寺廟或者神社。
大天守閣與小天守閣,中間有個通道連著它們……
這是啥?
天守閣很大很高,外面看是5層,裡面絕對不止5層,這是裡面的樓梯,就這麼繞上來的……而且有兩個這樣的樓梯。
注意一下,天守閣的最上面,有兩隻金色的動物,
這個原本是防火用的神獸,感覺像是魚,還像龍,叫做金鯱,屋頂上呆著,其實也是一種權貴的象徵。用這種東西做成的紀念品很多……
很好看的天守閣,這個上面有很多千鳥破風,但是唐破風好像只有2個。都好看……
名古屋城本丸御殿
那天,在名古屋城堡溜達好了出來,意外地看見旁邊正在修一個東西,就先圍著看了一圈,弄明白了工人們在幹什麼,真是意外地驚喜。
他們居然在重建本丸御殿。
立馬來了興趣,我一直好奇日本的建築,喜歡是真心喜歡,那種細緻的雕琢,雖然我根本不懂,可是就是覺得精緻好看。
本丸御殿是藩主住的地方,就是城主住的地方,400年前和名古屋的天守閣差不多一起建起來的,1945年一併被戰火燒毀了。現在居然要重建了?
於是發揮我的奇葩精神,又找人聊天去了。聊來的結果挺有趣的,1945年的戰火雖然燒毀了本丸御殿,但是關於這個殿的很多東西,比如圖紙比如障壁畫作和很多和大殿有關的研究資料一直都在某個地方保管著,沒有在戰火中一併毀滅。在相關論證進行了很多年之後,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人民決定重建本丸御殿!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政府行為,但是好像大部分錢是人民自發捐助的!有多少錢呢?日元的零太多了,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0億元人民幣!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用來建設一個宮殿而已。
宮殿是按照1:1原樣復原重建的,所有的木材來自木曾山中,大部分好像是檜木,這是一種很珍貴的樹種,屬於珍寶級別的。我在名古屋大學的一個博物館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樹木橫切面,旁邊說這個樹將近1000年了,趴在那個巨大的橫截面上,我試著數了數細細密密的年輪們,因為我想知道這樹10年直徑能增加多少毫米?
這些檜木很粗大,被拿來重修宮殿,大概是因為修宮殿的錢都來自於民間,所以,修建的過程幾乎是透明的,人民群眾可以參觀,整個過程都是公開的,日本人民的工匠精神在重修宮殿的時候基本是發揮到極致的,我特別喜歡這些木製結構拐彎的地方沒有一個釘子,都是用一種類似於中國木匠說的那種「鉚」,我都不知道這個字寫得對不對。就是木頭互相嵌在一起,小時候,我經常在我家樓下的空地上看木匠們幹活,拿著一種工具推起來薄薄的木片,家具也是講究不用釘子的。
就是這樣的,把木頭先弄成這樣,兩邊都這樣。
再豎起來彼此咬合,再小木槌敲在一起。
嚴絲合縫之後,就這樣結合在一起了。
本丸御殿已經修好的部分是這樣子的。
上面典型的唐破風,很好看,就是裝飾,為了好看。屋頂是極其講究的一種日本屋頂工藝,就是檜木都被切成以毫米為單位的薄片片們,一個個依次保持同樣的落差落在一起,我說不清楚,但是這種工藝叫做「茸」,窮人是用茅茸的,就是一種草,皇家貴族們才用得起檜木。
這個是本丸御殿裡面,和400年前是一模一樣的,純木製品,重點是裡面的那些障壁畫,屬於日本高端畫作,是請日本最有名的畫室按照400年前的風格原樣畫出來的,原作有一部分因為收藏在另外的地方沒有在戰火中摧毀。
這些畫著老虎的地方類似於接待大廳,是藩主接待客人的地方,氣勢簡直啊,這些老虎。
以下的圖片是我用手機拍的,顏色沒有人家原來的鮮豔,而且價值1千的手機鏡頭拉近了之後,簡直慘不忍睹,但是,不能進去太裡面,這些木頭根本不可以觸碰,它的名貴价值不是我能想像的。10個億人民幣建起來的這個宮殿價格可以平均到每平方毫米都價值連城。(本丸御殿總面積3100平方米)
這個看起來是門,的確是,那些牆都是可以打開的,無非是一間間有名字的房間,當然也有具體的用途。
這些障壁畫也是有等級的,就是動物花鳥山水人物,有一個級別,比如動物最低,人物最高?記不清楚了,反正就是越高級越講究。
本丸御殿還沒有建好,那麼小的一個御殿,他們從2009年開始修,要到2018年才能修完,就一點點在那裡雕琢,好像沒完沒了的感覺,可是,我相信,這是造就經典建築的唯一方式。
下篇預告:
萬籟此都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