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賺大錢、致大富。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結果真正能夠圓夢的人其實並不多(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那麼,作為一個一窮二白者,如何才能發家致富呢?
富翁說:一個人沒錢沒人脈時,記住這3句話,很快就能翻身。
第一句話:「窮不是命,富不靠運」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你看,他真好運氣,這次他賺了那麼多錢!」
「唉,我這樣窮,怪不了別人,是自己的命不好呀。」
由此可見,很多人把富有和貧窮的根源,歸結為一個人的命運。
那麼,真的是命運決定了一個人的窮富嗎?
馬雲是當代富豪,可是,又有誰能想到,他最先只是一個老師,在經歷了很多曲折之後,才慢慢成為一個富人的。當有人問他獲得財富的秘訣是什麼時,他給出的答案就是:相信自己能成功。
在這裡,富有靠的是自信。
佐川清是日本有名的貨運大王,可是,又有誰能想到,他最先是靠肩挑手扛給人搬運貨物起家,在經歷了諸多苦難的經歷之後,才慢慢地做大做強的。很少有人知道,佐川清的雙肩,有一層厚厚的老繭。
在這裡,富有靠的是吃苦耐勞。
富翁的忠告1:窮不是命,富不靠運!獲取財富的關鍵,是靠自己去創造。那些把自己的貧窮歸罪於「命運」者,都是庸碌無能者。
第二句話:「拾人牙慧沒出路,獨闢蹊徑有未來」
窮人和富人最大區別是:窮人滿足於循規蹈矩做事的安全,富人獨闢蹊徑挖掘出令人豔羨的寶藏。
現今,商界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小企業或者小公司只有不斷運用新奇的點子,才能在大集團、大公司的夾縫裡尋求生存的機遇,順應發展,獲得成功。
有時,一個小小創新,就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勝出,總是因循守舊地圍著一個傳統的模式轉,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此,創新的意識,不能忽視。
在一個全國性的酒類博覽會上,很多的國內知名品牌廠家蜂擁而至,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也去想佔一席之地。但由於場面之大,遠超出酒廠領導的預測,小酒廠的產品和參展人員被擠在一個小角落裡,雖然產品是運用傳統工藝精心釀製的佳品,但從包裝外觀和廣告宣傳上,都很難讓經銷商認可。直到博覽會將近尾聲,小酒廠的產品依然無人問津,一無所獲,廠長為此一籌莫展。
這時供銷科的科長突然來了靈感,對廠長說:「讓我來試一下。」只見科長取兩瓶酒裝在一個網袋裡就往大廳中心走去,這一舉動使得廠長莫名其妙。
只見這位科長走到大廳中央人員稠密的地方,突然「一不小心」,將兩瓶酒掉在地上,碎了,頓時大廳內酒香四溢。可以想見,到這個博覽會參展和訂貨的都是些品酒專家,當時很多人就從這飄散的酒香中得出了定論——這肯定是好酒。
就憑這酒香,產品在一個多小時內被訂購一空。由於廠長說暫時不想擴大生產規模,以保證產品質量,使得很多經銷商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從此,小廠的品牌,一舉成名,產品供不應求。這位科長的舉動可謂是一種創新的推銷方式,要以正常的行為方式去在如林強手中搶佔一塊市場,談何容易。可這位科長的超常規舉動就能把這個無名小廠推上浪峰,功成名就,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富翁指出,有了創新思想,在同一個競爭體制下,你就有可能獨闢蹊徑,超前勝出,做到領先,取得競爭優勢。
富翁的忠告2:先行者吃肉,跟風者喝湯。所以,剛踏上商途的朋友,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只有創新,才是唯一捷徑。
第三句話:「與其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通常,窮人愛坐等機遇,富人懂得創造機遇。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有些機遇可遇不可求,它們稍縱即逝,能夠抓住它們,就會在商業競爭中搶得先機,甚至會直接致勝。
所謂「應運而生」、「時勢造英雄」,無論「運」,還是「時勢」,都不過是「機遇」的另一種符號。那些能抓住機遇獲取財富的人,就在於他能在「抬手處」把握住人生的機遇、時代的脈搏。
「機遇」常在,平凡者對之視而不見。因而,機遇只垂青於那些有眼光,而又有冒險精神,能勇於直面危險的人。
「微軟」的成功,令世人對比爾·蓋茨這位「年輕人」刮目相看。正值40出頭的黃金年華,他已擁有180億的資財。想當年,他不過只是個上課不專心,下課搞一些計算機組裝的毛頭小夥。就是這麼一個毛頭小夥,卻成就了如此龐大的事業,與計算機龍頭老大IBM 同起同坐。他靠了什麼?眼光、冒險、機遇。
富翁指出,上蒼會給人們呈現出各種機遇,善抓機遇,你獲得財富,失掉機遇,就是財富與你擦肩而過。一個人的命運,常常就決定在機會的抓放之間。
富翁的忠告3: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是否比別人多點眼光、多點魄力去抓住它。面對機遇,重要的不是觀望,而是行動起來。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如果覺得小編的文章讓您有所收穫,請幫小編點個讚;
如果想看更多好文章,歡迎關注小編!
- The End -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