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施工管理特別是技術管理的,編排進度計劃是必須掌握一項基本技能。其中,以橫道圖形式表現的進度計劃具有編制簡單、直觀簡潔、通俗易懂等多種優點,而微軟公司的project就是為編制橫道圖量身定製的軟體,下載安裝都很簡單、學習容易、用起來順手,是編制橫道圖工具的不二之選!
今天就來說一說如何用project編排簡單的橫道圖進度計劃。
先來看一張已完成的例子。
我們以這個樣式為例說一下具體的編制步驟。
下載及安裝過程請根據個人電腦配置自行完成,這裡不再贅述。
新建一個project文件,打開後默認界面是這樣的,為方便討論自行劃分命名為六個區域:最上面一列是「標籤欄」,第二列是「菜單工具欄」,第三列是「時間表」,第四列左側是「工作任務區」,第四列右側是「甘特圖區」,第五列是「視圖區」。
以下幾步討論均在工作任務區完成。
第一步,在「任務名稱」一列依次輸入幾個工作任務的名稱,每個單元格內容輸入完成按回車鍵即可將光標下移:地下室結構、售樓節點、主體結構、外架拆除、竣工驗收。
第二步,在「工期」一列依次輸入各工作任務的計劃工期,每個單元輸入數字按回車鍵即可:90、131、60、203、45。
第三步,在「開始時間」一列第一個單元格輸入一個開始日期,可以直接用日期格式手動輸入2019.5.18或2019/5/18,也可以光標定位單元格後單擊右側箭頭,在彈出的日曆表中單擊相應的日期。別的單元格日期可以輸入也可以暫時不管,通過下面建立邏輯關係的方法可以自動生成。
第四步,滑鼠移動至工作任務區和甘特圖區的分界線上,待滑鼠樣式變為雙向箭頭,滑鼠左擊向右拖動至一定範圍後再鬆開。這樣擴大了工作任務區的視圖佔比,可以看到更多的內容列:完成時間、前置任務、資源名稱、添加新列。
可以看到,軟體已經自動生成並顯示了第一行的完成時間。project軟體對工期時間的邏輯關係可以進行自動的計算和調整。對單個工作任務來講,體現在工期、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這三個參數上,只要確定其中兩個,第三個就會自動生成。對不同的工作任務來講,只要確定它們的工期和彼此的邏輯關係,軟體就會自動生成各自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
另外,對編制普通的橫道圖計劃來說,資源名稱和添加新列是不會用到的,所以可以將工作任務區和甘特圖區的分界線設置在前置任務的右側。
第五步,滑鼠定位在「前置任務」一列的第二行,輸入數字「1」後按回車鍵。這時可以看到,光標在自動下移的同時,第二行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都自動生成了。
在工作任務區輸入任務名稱時,第一列自動顯示了連續的數字,軟體用這種方式為每個工作任務進行了唯一編碼。
「前置任務」一列用於確定各工作任務之間的邏輯關係,共包括「開始-開始」、「開始-結束」、「結束-開始」、「結束-結束」四種關係,具體說明見下圖。
在「前置任務」的單元格中輸入邏輯關係時,直接輸入工作任務編碼代表「結束-開始」關係。輸入邏輯關係的完整格式為「任務編碼,(邏輯關係縮寫),(加號或減號),(間隔天數)」。任務編碼就是第一列對應的數字,間隔天數直接以數字表示,括號裡的內容不是必選,實際編輯時逗號是不用輸入的,這裡只是為了分隔顯示的需要。
比如「3」、「3fs」、「4ss」、「4ss+3」、「4ss-1」,都是合法的表達式,加減天數代表在保持相應邏輯關係的基礎上提前或延後相應天數。
第六步,在「前置任務」一列依次為剩餘工作任務指定邏輯關係。
第七步,滑鼠定位在第一行任意位置右擊,在下拉菜單中單擊「插入任務」,此時軟體在第一行前面新插入一個空白行,在空白行的任務名稱中輸入「1#樓」。
在第一列採用單擊拖動的方式選中第二至第六行,然後在菜單工具欄找到水平向右的小箭頭,單擊它。此時第二至第六行的工作任務被降級,第一行的任務成為了標題任務。
此時工作任務區的編輯工作已經完成,剩下的還有三個重要任務:更改工作時間、編輯條形圖樣式、列印排版。
軟體默認每周僅工作五天,周六周日是休息日,當工作任務橫跨周六周日時,顯示的工期是實際工作天數,但日期顯示的還是開始和結束日期。日期差並不等於工期,相差了休息的天數,休息時間在甘特圖區域顯示為深色陰影。
更改工作時間在上面的標籤欄和菜單工具欄進行操作。
第八步,在標籤欄單擊「項目」標籤,在「屬性」菜單找到「更改工作時間」並單擊,在彈出的窗口下半部分有一個「例外時間」的標籤,在名稱中輸入任意內容比如「工作時間」,後面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分別調整為2019/5/18和2021/5/18,然後雙擊這一行的任意位置彈出「詳細信息」窗口。
第九步,在「詳細信息」窗口上半部分單擊選中「工作時間」選項,然後下面的重複發生方式單擊選中「每周」,右側單擊選中「周日」和「周六」,下方「重複範圍」的開始時間默認為當前開始時間,右下方單擊設置「到」的時間為2021/5/18,然後單擊右下方「確定」按鈕,「詳細信息」窗口關閉後在「更改工作時間」窗口右下角也單擊「確定」按鈕。
第十步,滑鼠定位在甘特圖區域,按住Ctrl鍵,同時滾動滑鼠滑輪可以放大或縮小橫道圖樣式,調整到合適。若找不到甘特圖,可以在工作任務區的工作任務行任意位置右擊滑鼠,單擊「滾動到任務」。
第十一步,在標籤欄選擇「格式」標籤,在菜單「條形圖樣式」區域找到「格式」並單擊,在出現的選項中單擊「條形圖樣式」,彈出條形圖樣式的設置窗口。
這個窗口下方包含兩個標籤「條形圖」和「文本」,可以對條形圖本身的頭部、中部、尾部的樣式及顏色進行設置,對條形圖上下左右和中間的顯示內容進行設置。
第十二步,自行設置條形圖頭部、中部和尾部的格式,然後選擇「文本標籤」,自上而下依次輸入文字「開始時間」、「完成時間」、「工期」、「名稱」,也可以單擊右側箭頭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最後單擊窗口右下方的確定按鈕。
第十三步,選中各工作任務,在任務標籤下單擊任務菜單的「自動安排」,此時所有時間被更改,要將第二行的開始時間進行重新設置,設置後第一行標題任務的條形圖並未隨正文任務顯示同樣格式。
為此,選中標題任務行,執行第十一步前半部分同樣的操作,唯一不同的是此次單擊「條形圖」,在彈出的窗口中執行第十二步同樣的操作即可。
第十四步,選擇標籤欄的「文件」,點擊「列印」,彈出列印設置及預覽頁面。
在設置區域第一行選擇「列印特定日期」,第二行日期和結束日期選擇將工期包括在內的一個區間,並根據右側的預覽結果進行不斷調整直到視圖合適,最後兩行默認「橫向」和「A4」,最後列印即可。
為保證列印效果,往往要在任務標籤和文件標籤下進行多次往返調整,比如隱藏不必顯示的任務列、調整任務各列的寬度、設置任務列日期的顯示格式、調整列印頁面方向和尺寸、設置頁眉頁腳格式顯示內容等等。經過反覆調整,可設置出非常美觀的列印效果。
本文編制思路並不是最簡單的,主要是為了將所有基本操作展示出來,大家可以就操作細節進行更多不同的嘗試。限於篇幅,更多的操作大家要通過下載學習project教程完成。
project本身的作用非常強大,能設置和容納的施工參數非常多,大家可以在具體學習和實際工作中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