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是我軍元帥,他的哥哥卻是國軍中將,還是老蔣的大紅人

2020-10-23 舊聞新知

開國元帥陳毅的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您知道嗎?他還有一個哥哥,曾經是蔣介石的侍從室副官,中將軍銜,在國民黨系統裡面地位非常高。

這位傳奇人物,名叫陳修和。

陳修和出生於四川省樂至縣,他的家族是當地很有名望的大家族,勢力雄厚,陳修和的父親是家中老大,而陳修和作為家中長孫,自然也被寄予了厚望。

陳毅是陳修和的叔叔的兒子,自幼聰明伶俐,和陳修和一樣深受家族的器重,後來兩人也都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都沒有讓家族失望。

1913年,陳修和考上了成都高等工業學校,學習機械工程。在成都上學期間,陳修和經歷了聲勢浩大的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以及後來的軍閥混戰,開始思考救國之路。

起初,陳修和主張「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工業救國」,但是後來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才逐漸意識到,在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迫下,科學技術很難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陳修和想通了一件事情:只有打倒了列強,剷除了軍閥,才有建設國家的機會,於是陳修和就去了廣東,報考黃埔軍官學校,成為黃埔第五期學員。

1928年初,蔣介石命令黃埔同學會推薦一、二、三、四、五期的學生,每期選出一人,做他的侍從室副官,陳修和就作為第五期學員被選中了。

陳修和在工作期間,向蔣介石匯報了武器亟待改進的狀況,並要求到上海兵工廠,親自致力於這項工作,蔣介石同意後,陳修和從基層幹起,一幹就是5年,得到了蔣介石極大的信任和重視。

1929年夏,陳修和正在上海兵工廠任職期間,陳毅到上海向組織匯報工作,但是,當時陳毅是反動派要抓的人,行動很不便,就找到了堂哥陳修和。陳修和二話不說,秘密給他租了一個房子,還給他做了一個證明,有了這個證明,陳毅就安全多了。

陳毅希望能跟周公見一面,這在當時的情況下,可是會掉腦袋的事,但陳修和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最終,在陳修和的安排下,陳毅得以見到了周公,並帶回了著名的「九月來信」,才有了後來著名的古田會議,主席才得以重新樹立了在紅四軍中的領導地位。

後來,陳修和多次掩護陳毅在上海和我黨的同志見面,因此我黨對陳修和也非常尊重。

然而,陳修和在兵工廠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原廠長被調走之後,新廠長是個關係戶,不懂軍工不說,還經常從中謀利,陳修和看不慣,就上書蔣介石,奈何蔣介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讓陳修和非常失望。

不過,陳修和在蔣介石心中的地位是沒有動搖的,遼瀋戰役快要結束的時候,陳修和沒趕上飛機,蔣介石親自下令:「調一架專機,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陳修和帶回來。」

但是,陳修和已經不會跟他走了,等解放軍解放瀋陽後,陳修和就把保護下來的瀋陽兵工廠,交給了解放軍。

有位領導曾對陳修和說:「你保護了瀋陽兵工廠,使全廠完好無損地回到人民手中,這是了不起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陳修和繼續被委以重任,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

1998年,陳修和病逝,享年101歲高齡。

相關焦點

  • 老蔣三次授他中將拉攏,他毅然選擇我軍,後成我軍第十位元帥
    老蔣三次授他中將拉攏,他毅然選擇我軍,後成我軍第十位元帥葉劍英,新中國元帥10大元帥之一,周總理評價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毛主席說他:在長徵路上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這些人。葉劍英元帥,曾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是大家知道嗎?
  • 我軍首次授銜,蔣介石看了元帥名單,大讚其中一人:此人是真元帥
    所以,在1935年,老蔣進行了大力整頓,在軍銜劃分上參考了美軍,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將星分五類: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但是,軍銜除了有由國民政府正式授予外,還有由軍事委員會授予的職務軍銜、加銜、追晉軍銜和追贈軍銜等等,軍銜的混亂現象仍不能杜絕。
  • 四五十年代,國民黨的中將軍銜跟我軍中將相比,哪一個軍權更大?
    如果以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銜和建國後的解放軍軍銜進行類比,國軍中將和解放軍中將,哪一個軍權更大呢?解放戰爭時的國民黨將官軍銜,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其實中將往上還有一級叫中將加上將,暫且不提);解放軍55年高級軍銜依次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國共雙方都是五級設置,中將位於國軍軍銜的第四層級。從對應關係上來看,雙方似乎是對等的,但仔細分析還有較大區別,我們往下看。
  • 國軍中將下令撤退,下屬拖延一天害死六萬人,我軍授他中將軍銜
    在國共雙方鬥爭期間,我軍人士大量打入國軍高層,韓練成就是其中的一員。這位被常凱申御賜「黃馬褂」的孤膽英雄,卻是我軍潛伏多年的臥底。在萊蕪戰役時期,國軍中將李仙洲下令撤退,但是下屬韓練成拖延了一天,害死國軍六萬精銳,為我軍的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55年的時候,我方考慮授予他上將軍銜,但是他卻低調的接受了中將軍銜,成為一段佳話。
  • 國軍司令見陳毅才肯起義,中將急中生智,偽造陳毅手令,解放上海
    他偽造陳毅手令,誘騙國軍副司令參與起義活動,在極大程度降低了傷亡損失的情況下,成功解放了上海,立下了大功一樁,而這個人就是著名的開國中將聶鳳智同志。那時候的上海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也是中國在世界中的一張名片,人口密度又極高,所以無論是國軍還是我們,都極其重視上海。
  • 他是我軍高級臥底,曾被開國中將俘虜,陳毅元帥讓其立刻放人
    他是我軍高級臥底,曾被開國中將俘虜,陳毅元帥讓其立刻放人!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幾乎所有將軍在打仗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獲得敵人的情報。抗戰時期,我國就因為地下工作者的活躍,獲得了大量秘密情報,打贏了很多次重要戰役。
  • 他是國軍高官,曾險被老蔣處決,後為何能立下西南解放第一功?
    他是國軍高官,抗戰時期曾因得罪胡宗南,險此被老蔣處決,但到了我大軍進軍大西南的時候,為何能被劉伯承元帥讚譽他為立下了「解放西南第一功」? 這位被劉帥譽為立下「解放西南第一功」的國軍高官,其實是我軍潛伏在國軍高層的情報人員,他就是劉宗寬將軍。
  • 在我軍十大元帥中,蔣介石說:陳毅的部隊訓練最精、詭計最多
    (蔣介石與十大元帥之陳毅篇)在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曾經對部下們說:「現在關內的匪軍約可分為五部,即賀龍部,聶榮臻部,陳賡部,劉伯承部,陳毅部。此五部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肅清最為困難。」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陳老總率領的華東野戰軍的實力之強悍。
  • 老蔣觀看十大元帥照片,指一個人對宋美齡說:他,太厲害了
    1955年,我軍大授銜,許多有功將領,分別被授予少將,中將,上將軍銜,還有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退守臺灣的蔣介石在授銜後看到了一份報紙。報紙上面報導了大陸開國十大元帥的名單。蔣介石看了許久,才指報紙中的陳毅對坐著身邊的宋美齡感慨到:,如果沒有他戰爭可能結束不了這麼快。
  • 他是國軍中將,多次充當救火隊長,後改名娶了村姑,卻被村姑告發
    他是國軍中將,多次充當救火隊長,後改名娶了村姑,卻被村姑告發 國民黨最後的結局是敗了,但不可否認國軍中還是有一些猛將,比如薛嶽、李宗仁、衛立煌、杜聿明等大佬,就算是王耀武、黃維也很厲害。 有一位國軍將領,哪裡有困難就被派到哪兒,可以說是國軍的救火隊長。
  • 老蔣:最頑強的是陳毅的部隊,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讓我寢食難安
    解放戰爭時期,老蔣對部下們說:「關內的匪軍現在可以劃分為五部,最頑強的當屬陳毅一部,這是訓練最精也是詭計最多的部隊,要肅清是最為困難的。」陳毅並不是黃埔軍校的學生,但他和老蔣的交集還是比較多的。陳毅有一堂兄名為陳修和,陳修和考入過黃埔軍校,做過老蔣的侍從副官。
  • 唯一出生於北方的開國元帥,創造了我軍11項第一,兒子是中將
    1955年9月27日,毛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十大元帥中,唯一出生於北方的元帥只有徐向前,而且還是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中唯一來自紅四方面軍的元帥。
  • 中將陳明仁打了勝仗竟然被國軍撤職,起義後成為我軍上將
    後來陳明仁參加了遠徵軍,在1944年的滇西反擊戰中,他以71軍軍長的身份先後率部攻克松山,龍陵,龍山,並繼而打通中印公路。 抗戰結束後,陳明仁隨杜聿明等來到東北,與當時的東北民主聯軍,也就是後來的東北野戰軍作戰。由於陳明仁人品端正,對部下要求嚴格,加之71軍是遠徵軍的底子,人員素質好,裝備精良,被我軍視為勁敵。
  • 國軍中將起義,保全國最大兵工廠,活了101歲,弟弟是開國元帥
    陳毅是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然而他的堂兄陳修和,卻因為種種原因,名氣並不如他的堂弟。但在風起雲湧的民國時期,他同樣也是一位擁有精彩人生的傳奇人物,陳家兩兄弟的事跡,也有相當值得品味之處。陳修和原名陳世爵,生於光緒年間。
  • 國軍中將起義,保全中國最大兵工廠,活101歲,弟弟是開國元帥
    眾所周知,陳毅是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然而他的堂兄陳修和,卻因為種種原因,名氣並不如他的堂弟。但在風起雲湧的民國時期,他同樣也是一位擁有精彩人生的傳奇人物,陳家兩兄弟的事跡,也有相當值得品味之處。陳修和原名陳世爵,生於光緒年間。
  • 他是解放軍元帥,兩個老兄都是國民黨將軍,一個中將一個少將!
    在十大元帥中,林彪的幾兄弟很顯赫,他的兩個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都是中央委員,三人在延安時曾被稱為「一門三中委」。其實,還有一個元帥的兄弟們也很厲害。那就是陳毅。陳毅出生於樂至縣一個大家族。他本人後來被授予元帥,他的兩個兄弟都是國民黨將軍,一個是中將,一個是少將,分別是陳修和和陳孟熙。儘管在不同的陣營,但幾個人兄弟情特別深。
  • 他的父親是元帥,嶽父是大將,妻子的軍銜比他還高一級
    一家人出了一位元帥、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非常難得。這兩對夫妻很符合中國傳統的思想,丈夫的軍銜比妻子高。但在我軍中還有一對夫妻,卻是妻子的軍銜比丈夫高一級。這對夫妻的名字雖然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他們的父親,大家肯定就哇聲一片了。
  • 第一次反圍剿時,被我軍抓住的國軍俘虜,竟然落得這樣的下場
    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徵就是因為國軍對蘇區景象了第五次圍剿,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其實前四次的圍剿我軍都是成功的,第五次圍剿是因為指揮發生了錯誤導致的失敗。紅軍在第一次圍剿中抓住了國軍中將張輝瓚。當時他的軍銜已經是中將了,由此可以看出老蔣對張輝瓚的重視。看到老蔣對自己的重視,張輝瓚也想著好好表現一把。但是它本身太過自大,看到紅軍的武器落後,根本沒有將紅軍放在眼裡,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做法,才導致了他後面的結局。
  • 他原是蔣介石面前的大紅人,卻因跟蔣經國爭權,被老蔣棄用
    許多人對康澤這號人物並不熟悉,其實在民國時期他是國軍中著名的特工,可以與戴笠齊名。康澤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的學生,早期曾赴莫斯科留學,他也是國軍最早的特務組織「復興社」的創始人之一,復興社的社名就是康澤給起的,另外他還是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在軍統中只有他和戴笠面見蔣介石時,不需要通報和搜身,從這裡來看蔣介石對他是十分信任。
  • 他是國軍中最怕陳老總的中將,只要新四軍送個口信,他立馬照辦
    在抗戰時期,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立下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陳老總就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在他任職期間,在國軍中,有一位中將曾經揚言要活捉陳老總,但最終事與願違,他被活捉了,還和陳老總秘密籤下了條約。事後,只要新四軍有什麼命令,他都會乖乖照辦,這件事情連老蔣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