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
在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一戰期間不同的是,海戰佔據了極大份額,在波瀾壯闊的大洋上,不論是水面還是水下,都進行了長時間的戰鬥,在開戰初期,日本海軍領用航母在太平洋上「興風作浪」,不少人認為,日本應該是當時世界海軍第一,其實並不是。
在1939年時,日本海軍擁有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7艘、驅逐艦122艘、潛艇62艘,從建造第一艘航母開始到1945年戰爭結束為止,日本共計建造了25艘航母,另有4艘下水未完工,從1913年到1942年開始計算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服役12艘戰列艦,1939後實際只建造了2艘,具體可以參看俊赫君的另一篇文章:《列表比慘:大和號的日本「姐妹」們二戰中的下場》。
強國底蘊:二戰時最強海軍
作為日本的老師,英國一直都是「藍水海軍」
同樣在1939年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7艘航母、15艘戰列艦及戰列巡洋艦、66艘巡洋艦、184艘驅逐艦、45艘護航和巡邏艦船及60艘潛艇,另外還有近百艘其他主戰艦艇在建,總計超過1400餘艘艦船,且英國軍艦普遍噸位較大,更要命的是,皇家海軍在科技上也是要普遍強於日本海軍,整體還是要比日本海軍大一圈的。
僅在二戰中,英國造了超過50艘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102艘巡洋艦、291艘驅逐艦、238艘潛艇在內的890艘各型主戰艦艇,對比之下,這方面的戰爭潛力,日本是遠遠無法比擬的,能超過英國的,恐怕也只有美國。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現代海軍的後勤運力十分重要,二戰前英國擁有商船總噸位達到了2100萬噸,自己就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僅僅剛過英國的三分之一,只有650萬噸,同樣作為島國,日本不僅在海軍發展的整體潛力上,遠遠落後於老牌強國,在更重要的保護本國海上交通線上,也做得不那麼理想。
經濟實力+高聳的科技樹
美國海軍只是馬放南山,「歇一歇」
在美國參加二戰以前,一直都奉行「中立」政策,對於武器裝備的發展,並不是十分緊迫,1941年日本偷襲以前,美國海軍共計擁有8艘航母,17艘戰列艦、18艘重巡洋艦、19艘輕巡洋艦、165艘驅逐艦、106艘潛艇,其中太平洋艦隊為3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輕巡洋艦9艘,實際上日軍雖然偷襲成功,造成了美國海軍主力艦四艘被擊沉,三艘受傷,但距離摧毀美軍全部海軍主力,還有很大的距離。
不過當時的美軍航母並不具備優勢,如蘭利號航母實際並沒有多少戰鬥力,具體可以參看俊赫君的另一篇文章:《老的老,殘的殘:二戰前美國8艘航母很劣勢》。
但是同時,美國經濟給予了海軍發展極大的底氣,二戰期間,美國實際擁有超過155艘航母,英國擁有96艘航母,日本擁有25艘航母,義大利擁有3艘,法國擁有2艘。因此,在二戰前以及初期,英國海軍是當時的最強海軍,二戰後期至二戰結束,美國則代替英國,登上了世界第一海軍的寶座。
其他閱讀:
韓戰:聯合國軍英、加、土、澳、法「王牌」部隊表現
「睡獅」還是「睡屍」,英國海軍實力幾何
英國航母的最後一次遠東遠徵: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