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的寓意是歡樂好運,別稱闢邪或者天祿,是只受人追捧的招財瑞獸。
貔貅常見於古代的軍旗、帶鉤、印紐之上,作為裝飾,寓意守護神避兇險。
漢書西域傳當中記載的貔貅,專食猛獸邪靈,寓意闢邪。
貔貅還是古代五大瑞獸之一(其餘為龍、 鳳、 龜、 麒麟),傳說貔貅協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天祿壽」,也就是天賜福祿,寓意招財。
文化遺產:貔貅舞蹈
貔貅作為祥瑞,傳承至當下的文化遺產中有一種古老、又獨一無二的民間舞蹈,至今已承傳27代人,就是貔貅舞蹈。每逢佳節歡喜的日子,在祖國東南的廣東湛江一帶的百姓時常進行舞貔貅的遊行表演,用以祈福平安歡樂。
傳說中貔貅是一種神獸, 龍頭、馬身、麟腳,形似 獅子,毛色灰白,會飛。民間製作的貔貅獸頭直徑寬1米左右,以黑白兩色為主的薄布蒙著,獸身則用黑白斑駁的長布,外加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舞動之時,眼、耳、口、須分別作出眨瞼、扇動、開合、拂動等動作,類似舞獅子,更加的精彩絕倫。
招財聚寶:貔貅擺件
貔貅之所以成為招財神獸,源於典故傳說:因為貔貅觸犯天條,天上的玉皇大帝懲罰他以四面八方的財寶為夥食,吞萬物而不瀉,也就是只進不出,因此自古以來的貔貅造型都是沒有屁股的,代表不會漏財。
貔貅擺件適用於招財、闢邪、轉運、鎮宅、化解煞氣這些作用,通常擺放在辦公室或者家中。當下做生意的人,諸如保險、投資、股票、銷售等求財的行業,通常會按需置辦不同材質的貔貅擺件,希望公司運轉良好,祈願生意興隆,財富蒸蒸日上。
風水學上說,開光過的貔貅擺件是不能被觸碰的,放置位置不宜越過人頭頂的位置,也不能過低,以平視的位置為佳。貔貅身上萬萬不可沾染血腥氣,日常須得注意保護。
瑞獸貔貅:闢邪守護
封建社會裡貔貅曾是軍隊、雄獅的代表,比喻那些勇猛無畏的戰士。因此軍隊的軍旗、將軍的戰袍、甚至是官職印信,常以貔貅為紋飾。文人墨客的詩中亦不乏貔貅指代的士卒隊伍,譬如:
唐代宰相張說在《王氏神道碑》刻下:「赳赳將軍,貔貅絕群(qún)」描述士兵整齊列隊,雄赳赳氣昂昂的英偉神勇;明末清初的少年將軍畢著夜襲清軍大營,奪回戰死父親的屍首,《紀事》詩中寫道:「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勾勒的便是戰士夜襲的場面。近代民主人士柳亞子讀史書所作之詩:「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
軍隊、戰士、雄獅皆是守護一方,以貔貅代稱,正是體現了守護者的本質。
和平年代少戰爭,貔貅依舊活躍在人們的視線當中。莽莽家附近的珠寶店最近做活動,上架的黃金飾品就以貔貅為主,大大小小款式不一,搭配與瑪瑙或石榴石珠串銷售,真正達到了門庭若市的地步。
小小貔貅,寄託著世人心中的美好願景~
關注我@晴空莽莽 歡迎分享討論,你喜歡貔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