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諺語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但當鄰居家裡時常傳來噪音,嚴重打擾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時,那麼這句諺語就再也不能成立了,矛盾將在鄰裡之間不斷激化,甚至需要訴諸法律。鐵絲們,你們有被鄰居家發出的噪聲打擾過麼?
半夜三點報警求助
老小區擾民現象更加頻繁
記者在本報微信後臺就收到不少類似這樣的鄰居擾民爆料,有鐵絲爆料樓上鄰居半夜兩點在樓上打牌,不停拍桌子跺腳的情況,還有鐵絲反饋一到晚上就有小孩在樓上跑動哭鬧,影響家中孕婦休息的現象。上海小城(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呂峰告訴記者,在蘇州,鄰居擾民而報警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在老小區裡更易發生此類摩擦。
住在蘇州姑蘇區的鐵絲謝小姐對此深有體會。如今,蘇城天氣日漸寒冷,謝小姐已經開始使用空調製熱功能了,空調開到天亮也是常事。但讓謝小姐煩惱的是,樓下鄰居不斷前來敲門投訴空調外機的聲音過大,「有一次,凌晨三點鐘,我睡得正香,被一陣敲門聲吵醒,結果竟然是樓下鄰居報警了,說我家的空調擾民。」警察查看一番後,發現謝小姐家的空調外機發出聲響屬於正常現象,且聲音分貝在正常範圍內,並不存在擾民的問題,謝小姐表示很無奈。
用「震樓器」對付樓上鄰居
有多種模式,還有預約、定時功能
除了謝小姐,家住相城區的鐵絲小顧也深感無奈,從上個月開始,小顧每天都會被樓上鄰居製造出的噪聲吵醒。「每天十一點多,樓上不是傳來拖家具的拉扯聲,就是有拍皮球震動地面的聲音,讓人無法入眠,睡著了也要被吵醒。」為此,小顧曾上門與鄰居進行溝通,但是鄰居堅持說自己沒有製造噪音,小顧只好投訴到物業,但並沒有起到作用,「現在每天晚上只能戴著耳塞入眠,耳朵很難受。」
出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想法,小顧在網上找到了一款「震樓器」,具有反擊樓上鄰居噪音的功能。記者了解到,這是一種高頻振動馬達,使用時把主機固定在天花板上,啟動時就會不斷地敲擊樓面,製造出噪音來騷擾鄰居。記者還發現,「震樓器」的功能性也較為完善,可支持遙控器和手機操作。有的產品還支持多種模式選擇,有最小模式到特快模式等功能選擇,還有預約、定時等功能。「這個『震樓器』確實有效果,但是弊端也很多,比如上次我使用時插頭冒了火花,所以不敢長期使用擔心不安全,還有就是支撐發動機的金屬杆子有傾倒砸到使用者的風險。」
使用震樓器違法
鄰裡間溝通交流更重要
除了上述小顧提及的,這種震樓器是否還涉及其他風險呢?「用震樓機等報復手段只會使鄰裡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無助於解決此類糾紛。」另外,呂峰還表示,故意製造噪音導致嚴重影響其他居民日常生活的行為,是違反治安處罰法相關規定的,所以,使用震樓器是一種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會根據嚴重程度作出警告或者罰款的處理。值得一提的是,因震樓器主要是運用高頻震動原理製造噪音,使用這種大功率機器對牆體進行震動,長此以往可能對樓層結構造成損壞,危及居民的人身安全。
對於如何處理鄰裡糾紛,呂峰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建議衝突各方當事人儘量用溝通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若不能通過自行協商解決,可以讓小區物業幫助處理。小區物業作為小區的管理者有義務也有權力對實施擾民行為的業主進行相應的調解。同時,還可以向小區所在的社區反映情況尋求幫助,實在解決不了可選擇報警,通過基層派出所進行處理。「建議儘量通過物業或社區協調解決。若以上這些途徑還解決不了矛盾,那就只能向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城市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