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美元出售Arm,軟銀投資光環不再,押注美國科技股止損

2021-01-18 AI財經社

文| AI財經社 王燦

編| 張碩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隨著晶片行業最大規模收購案——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晶片設計巨頭Arm的計劃曝光,Arm的現股東軟銀集團究竟能從中獲益多少也備受外界關注。

9月14日,軟銀宣布,擬將集團子公司和願景基金持有的全部Arm股權,以最高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目前,軟銀和英偉達已籤訂最終協議。

該交易還需經過英國、中國、美國和歐盟等地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耗時18個月。由於400億美元對價中有215億美元為英偉達股票,若交易完成,軟銀將成為英偉達主要股東之一。此外,如Arm未來業績達到一定目標,軟銀還可能獲得額外50億美元的現金或英偉達股票。

市場對該交易表現出初步認可。9月14日,英偉達、軟銀股價均大幅上漲,其中軟銀股價一度漲10%,創近6個月來最大漲幅。

出售Arm股權對軟銀來說至關重要。受投資標的WeWork、Uber去年大幅虧損影響,軟銀在2019財年虧損超1.4萬億日元。願景基金折戟,疊加疫情對全球經濟環境的衝擊,使得軟銀今年持續「賣賣賣」,出售Arm股權將緩解軟銀因投資失利而導致的資金壓力。

出售優質標的股權是軟銀在自身負債壓力下的應對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以一級市場投資出名的電信公司,同時也在把眼光投向二級市場,正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

此外,還引發市場揣測的是,曾於今年3月以資產出售計劃替代私有化計劃的軟銀,是否會在售出Arm股權後重啟私有化,以擺脫估值低位的處境?

一級賣賣賣,二級買買買

軟銀對被投企業股權的拋售始於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的投資失利。

財報顯示,2019年軟銀願景基金虧損高達1.9萬億日元。截至2019財年末,軟銀資產負債率超過70%,在出售資產前,軟銀的有息債務規模高達115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以孫正義為代表的激進投資風格開始被市場重新評估:願景基金一期虧損直接影響了二期基金的募資。表現在股價上,今年3月,軟銀股價跌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

為提振市場和投資人的信心,軟銀隨後宣布啟動約4.5萬億日元的資產出售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回購股票、償還債務、回購債券等提供資金。

軟銀已經出售價值4.3萬億日元的資產。在出售Arm之前,軟銀選擇「割肉」阿里巴巴,後者被認為是軟銀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據統計,目前軟銀已通過減持阿里股票獲益1.6萬億日元。除此之外,軟銀還通過出售其在運營商公司T-Mobile的股權、在通信子公司的股權等,累計獲得約2.7萬億日元。

儘管減持阿里、出售Arm,軟銀的股票回購計劃進展並不順利。此前,軟銀計劃在明年3月前完成2.5萬億日元的股票回購,但截至目前仍有約1.5萬億日元未完成。

在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中,軟銀錄得淨利潤1.2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9%。不過,盈利主要依靠大規模出售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軟銀幾乎沒有對外披露關於願景基金投資收益的細節。花旗集團分析師Mitsunobu Tsuruo認為,願景基金今年4月-6月的收益或達6000億日元。不過,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願景基金本財年的前景仍然嚴峻。

在此情況下,大舉購入美股頭部科技公司股票成為軟銀的新策略,二級市場成了孫正義的新戰場,且軟銀似乎依舊延續了自身在一級市場高舉高打的激進風格。

今年8月,軟銀宣布成立新的資產管理公司。據孫正義透露,該公司主要投資流動性高的上市公司,包括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孫正義還表示,已準備把軟銀的發展方向從電信轉向投資。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軟銀在過去幾個月中制定了「高風險策略」,據不完全統計,軟銀在8月斥資約40億美元買入包括美股五大科技股FAANG(亞馬遜、微軟、蘋果、奈飛和谷歌母公司)在內的股票。

此外,孫正義開始大舉押注股票衍生品,軟銀已花費約40億美元購入針對美國部分科技股的看漲期權。購買看漲期權意味著買方看好該股票未來的上漲趨勢,買方在未來有以約定的「執行價」買入股票的權利。

這些看漲期權帶來了超過300億美元的敞口。據外媒報導,這一交易策略或使軟銀獲得了約40億美元的帳面收益。不少市場觀點稱,軟銀的大舉買入直接推動了美股科技股8月大漲。

但這種投資策略受到市場質疑。由於2012年摩根大通的交易員「倫敦鯨」曾因在衍生品上下重注而損失60億美元,有外媒將軟銀和孫正義稱作「納斯達克鯨」。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夏春認為,市場擔心孫正義希望以充滿「賭性」的交易來彌補軟銀此前的損失。

有觀點將軟銀的新投資策略同對衝基金類比。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兩周,軟銀股價大幅下跌。米拉博證券分析師尼爾·坎普林認為,「軟銀不是對衝基金,也不應該是對衝基金,這就是軟銀股價承壓的原因」。

軟銀會私有化嗎?

儘管在二級市場收穫浮盈,但軟銀本身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對投資人負責。自上一財年虧損以來,軟銀估值低迷始終困擾著孫正義。對於是否推進管理層收購(MBO)並私有化,軟銀投資人、軟銀內部等方面看法不一。

早在今年3月,外媒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軟銀投資人埃利奧特管理公司(一家對衝基金,被業內認為投資風格激進)、阿布達比主權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與軟銀討論了私有化事項。

該討論最終被擱置。而後續的資產出售計劃一定程度上成功刺激軟銀股價反彈。今年8月時,軟銀股價曾一度突破7077日元/股,為近20年來新高。

不過,軟銀高層認為,股價上漲主要歸功於軟銀持股公司阿里巴巴股價的上漲,並非因為軟銀縮小了其自身估值與其所持資產價值(如阿里巴巴的股份價值)之間的折價。今年8月時,對比軟銀市值和軟銀所持資產的價值來看,軟銀市值的折價達到45%。

如今成功出售Arm股權,關於軟銀擬重啟私有化討論的傳聞再起。9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儘管軟銀推進了資產出售計劃,但對於軟銀估值低於軟銀所持資產的價值這一情況,管理層仍是「沮喪的」。

前述報導稱,出售了一系列資產後,軟銀正嘗試重新定義公司的戰略方向,軟銀高管們已重啟對公司私有化的討論。SMBC Nikko Securities分析師Satoru Kikuchi近日也表示,鑑於回購業務的規模,軟銀有可能通過MBO退市。

重啟私有化的可能性增加,或也同軟銀近期大手筆布局二級市場有關。由於軟銀在美股市場上的激進押注需經過股東的嚴格「審視」,對於軟銀來說,將公司私有化的動力或較以往更強。畢竟,非上市公司投資二級市場,比「納斯達克之鯨」受到的監管壓力要小得多。

但知情人士也提到,軟銀內部對MBO的反對依然強烈。此外,諸如埃利奧特管理公司等投資人的最新態度如何尚不明朗。投資人會根據軟銀的投資組合價值及自身價值變化自己的意見。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AI財經社分析稱,投資人會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場上提出自己的意見,但不一定會被採納。

目前,軟銀方面暫未對上述傳言置評,但是否私有化無疑是個重大決定。市場觀點認為,軟銀作為日經225平均指數中第二大成分股,若公司退市,將給日本股市造成打擊。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自2016年軟銀募集1000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以來,軟銀的定位發生變化,對軟銀私有化的討論彼時已開始增加。有消息人士表示,願景基金的成立使得軟銀長期業務戰略發生改變:軟銀越來越將自己視為投資人,而非業務經營者。

「成立願景基金是軟銀前後期風格變化的主要節點。」沈萌向AI財經社分析稱。沈萌表示,前期軟銀主要以具有長期高速發展的新興科技領域為投資標的,以賺取財務性收益為主,但後期開始向具有重大科技革新的基礎領域或行業內的標誌性企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以賺取戰略性收益為主。

軟銀能否從投資組合中獲取更多收益是公司未來估值變化的關鍵,這也將決定軟銀是否會將私有化付諸行動。沈萌向AI財經社表示,軟銀私有化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是具有充足的低成本融資,第二是軟銀股價出現明顯低估。

沈萌補充稱,如果私有化融資成本過高,抵消了價格與價值的「收益」就得不償失。所謂「股價跳水」要維持一個較長時期穩定的低位,如果只是波動,那麼私有化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而失敗。

相關焦點

  • "納斯達克鯨"戰績:軟銀押注科技股巨虧13億美元
    (原標題:「納斯達克鯨」揭開面紗:軟銀押注科技股巨虧13億美元)
  • 軟銀拋售三分之一日本移動子公司股份 套現104億美元
    孫正義的多次資產出售使軟銀集團迅速籌集到巨額的現金。除了軟銀公司和英偉達的交易之外,軟銀集團已通過套現137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票和以及出售T-Mobile美國的股票,套現約200億美元。
  • 280億豪賭科技股的孫正義卻哭了?身家3天縮水82億
    近日軟銀向美國金融監管部門提交的持股報告顯示,二季度以來它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偉達、奈飛、Zoom、拼多多等科技股,與此同時軟銀還動用約40億美元資金認購了這些科技股的看漲期權。隨著納斯達克在4-8月份持續反彈迭創新高,如今軟銀靠著押注這些科技股股價反彈,賺取逾40億美元(約合280億元人民幣)收益。
  • 軟銀將出售日本電信子公司兩成股份,以回籠140億美元資金
    軟銀的大甩賣還在繼續。8月28日,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表示,將出售旗下價值140億美元的日本通信子公司即軟銀公司(SoftBank Corp)股票。8月31日開盤後,軟銀公司股價跌超3%。
  • 「納斯達克巨鯨」攪局科技股,日本軟銀豪賭
    軟銀拒絕進一步置評。軟銀上月向股東們告知了該資產管理部門的存在,初始資本為 5.55 億美元,部分資金來自孫正義。不過,該部門可自行支配的資金要遠遠多得多,這是因為它會使用軟銀龐大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貸款和公開交易證券來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分析師和 其他對衝基金經理表示,這一購買規模已大到足以推動這些股票迎來新的上漲階段。
  • 「納斯達克巨鯨」不再?軟銀正逐步減少期權交易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提起日本軟銀集團,提起孫正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願景基金和一連串科技初創企業的名字。不過,軟銀在今年也多了一個稱號:「納斯達克巨鯨」,特別是花費了幾十億美元購買與其所持股票相關的期權。
  • 軟銀不再「激進」
    出售已有資產、變更投資策略,較於以往的激進投資,現在的軟銀在「求穩」。 軟銀最近動作很多,前一腳剛400億美元賣了Arm,此事塵埃未定,後一腳又要賣「網紅」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軟銀真的急了。
  • 日本軟銀集團出售了800億美元的資產
    雖然這兩周不斷有疫苗方面的利好消息傳出,提振了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信心,但是日本軟銀集團執行長孫正義,卻對全球各地不斷出現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以及隨之可能到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擔憂。近日,在遠程出席一場活動時,孫正義表示,目前軟銀正大舉拋售資產囤積現金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最糟糕情況。
  • 軟銀集團將把ARM出售給英偉達,交易價值最高達400億美元
    據媒體報導,軟銀集團將把ARM出售給英偉達,交易價值最高達400億美元。
  • 投資DoorDash浮盈超百億美元!軟銀的2020「低開高走」 股價翻番
    可是,就在臨近年末,隨著美國餐飲外賣平臺DoorDash成功IPO,軟銀從對這家公司的投資中獲得了約110億美元的浮盈,一舉扭轉年初以來的頹勢,令軟銀全年「低開高走」。軟銀最近的好消息還不止於此。本周,軟銀和日本現代達成協議,軟銀將出售主要製造機器人的初創科技公司波士頓動力80%的股份,該公司估值達到11億美元。軟銀表示,更多的投資組合公司準備在明年上市或出售。隨著好消息接踵而來,軟銀的股價趁勢上漲。
  • 猶如搖錢樹,軟銀上季度賣阿里股票賺了111億美元
    網易科技訊7月23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就像迪士尼電影《阿拉丁》(Aladdin)中無所不能的神燈精靈一樣,阿里巴巴集團不斷地滿足軟銀集團的種種願望,給它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軟銀預計,在4月至6月期間,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所得和金融衍生品收益合計貢獻1.2萬億日元(約合111億美元)的稅前利潤。
  • 軟銀欲將Arm出售蘋果會來「接盤」嗎?
    四年前,軟銀大手一揮,以 32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四年後,軟銀正在考慮將這家備受關注的公司出售。四年前的 2016 年 7 月 18 日,軟銀同意以 234 億英鎊(當時約合 32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ARM。軟銀認為,憑藉這筆收購,Arm 將讓軟銀成為下一個潛力巨大的科技市場(即物聯網)的領導者。而當時外界對於這場收購也是持積極的態度。
  • 軟銀逆轉:不變的孫正義
    還有那些光聽名字就不太對的失敗投資:3.75 億美元投資機器人做披薩公司 Zume Pizza、2.4 億美元投資的美國白牌零售公司無印(Brandless,已倒閉)、3 億美元投資人工智慧匹配遛狗公司 Wag Labs。遛狗公司原本「只」希望募 1 億美元,在軟銀轉投競爭對手的威脅下拿了 3 倍融資、出讓更多股份。
  • 軟銀困局:還會打阿里巴巴主意嗎?
    這句話套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上也許不妥,但自稱孫子後人的孫正義倒可能奉為圭臬。孫正義的軟銀(9984-JP)最近被冠上「納斯達克巨鯨(Nasdaq Whale)」之名,因有消息指軟銀就是近期將美國科技股推上紀錄高位的「巨鯨」。
  • 快訊:軟銀將通過出售T-Mobile股份籌資高達201.2億美元
    來源:巨靈財經軟銀周三稱,扣除手續費和其他費用後,計劃中的出售T-mobile Us Inc. (TMUS)股票的交易將籌資高達201.2億美元,這是該公司3月份宣布的4.5萬億日圓(合422.4億美元)資產出售計劃的一部分。
  • 日本軟銀繼續進行業務剝離其出售美國無線服務商公司Brightstar
    上周五,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繼續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資產出售行動。該公司表示,將把美國無線服務子公司Brightstar Corp.出售給由Brightstar一位前高管創立的一家私募股權公司。 軟銀和收購方Brightstar Capital Partners都沒有披露該部門的售價。2014年,軟銀以約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部門。
  • 軟銀今年第二家倒閉公司:20億美元全部打水漂了
    據外媒報導,由於新冠肺炎在歐美大流行,導致OneWeb和軟銀之間的談判破裂,一筆高達20億美元的投資流產。「雖然公司接近獲得融資,但是由於與新冠肺炎擴散相關的財務影響和市場動蕩,融資始終沒有進展。」該公司在聲明中寫到。在此之前,OneWeb累計融資34億美元,其中包括軟銀的兩輪領投。據悉,軟銀集團累計投資了20億美元,是OneWeb最大的金主。
  • 軟銀證實:可能會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 約200億美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軟銀最新資訊 > 正文 軟銀證實:可能會出售部分T-Mobile股份 約200億美元
  •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
    9月14日,日本軟銀集團宣布,將向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出售英國半導體公司Arm,作價400億美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英偉達希望通過和Arm的結合,打造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公司。交易完成後,軟銀預計將保留Arm不到10%的股份。這是半導體行業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 ARM易主,軟銀、英偉達均不是最大贏家
    步入9月,巨大財務壓力下的軟銀,續寫著它的煩惱與不堪。如果說孫正義在豪擲80億美元「炒」美股是危急之後的險招、賣掉阿里巴巴137億美元股權是頹勢之中的取捨,那麼此次出售ARM則是已定敗局下的賣子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