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0月7日,張藝謀導演的新片《最冷的槍》(原名《狙擊手》)立項成功,由黎楓文化出品、張藝謀執導、陳宇編劇。此消息一出,網友們都表示十分期待。
張藝謀新片立項 抗美援朝"狙神"
從備案公示表中可以看到,該片是抗美援朝戰爭題材,講述了狙擊手張大弓與美軍鬥爭的過程中成功擊敗對手的故事。據悉,影片主角原型為抗美援朝志願軍張桃芳。
張桃芳,1931年出生於江蘇興化,是興化陳堡人,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記者翻閱網上有限的記載,隨後又向江蘇興化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員找尋到相關資料,對這位狙擊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位神槍手的軍旅生涯可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442子彈 斃敵214名 上榜「世界十大狙擊手」
除了擔任過狙擊手,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張桃芳報名參加了志願軍戰鬥機飛行員,並以優異的成績入選,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飛行退役後,還在蓬萊空軍某防空部隊擔任過參謀長。最終於2007年於濰坊因病去世,享年77歲。
張桃芳用442發子彈,斃敵214名(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被譽為「狙神」,上榜「世界十大狙擊手」。
從世界十大狙擊手的名單中可以看出,張桃芳是唯一的中國人。 圖源:網絡
狙擊手張桃芳使用的步槍 圖源:央廣軍事
從三發脫靶到「狙神」
1952年9月,張桃芳隨部隊進入朝鮮戰場。到朝鮮後,第一次練兵,張桃芳連發三槍都沒上靶!為此,他發誓,要練好射擊本領。從此,張桃芳勤學苦練,練到最後,他能看清楚百米外草葉上的蟲子,並且在兩臂懸著十幾公斤沙袋的情況下,手指還能不差分毫地扣動扳機。
陳列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內的張桃芳用槍——蘇制1944式步騎槍
抗美援朝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資料片)
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的張桃芳,在進入上甘嶺陣地的第18天,他成為志願軍24軍214團8連的一名狙擊手。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正是在上甘嶺阻擊戰中,「新兵蛋子」張桃芳創造了自己的人生輝煌。
張桃芳從1953年1月29日開始當狙擊手到5月25日止,持續時間為3個月零26天。除去集訓、開會等活動外,實際射擊時間32天,耗彈442發,斃敵214名,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張桃芳因此也被譽為「狙神」,上榜「世界十大狙擊手」。
在上甘嶺戰役中,張桃芳擔任狙擊手,憑一支蘇制1944式步騎槍,斃敵214人。這一戰績,放到世界任何一場戰爭內,都是一個奇蹟。1953年,志願軍總部為其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
從狙擊手到殲擊機飛行員
1954年,張桃芳調入空軍,進入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和濟南空軍第5航校1團學習,在空軍高密第1訓練基地擔任殲擊機飛行員。在經歷了上千小時的飛行後,依然保持著零事故、零傷亡的記錄,續寫著他的人生傳奇。
飛行退役後進入蓬萊空軍某防空部隊擔任參謀長,並於1980年退休。2007年10月29日22點,張桃芳因病醫治無效在濰坊逝世,享年77歲。
英雄的事跡值得世人銘記。今年影院恢復營業後,較先上映的《八佰》,以淞滬會戰為背景,票房一路高走。這次張藝謀新片《最冷的槍》消息傳出,網友對男主扮演者充滿期待,希望能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出現在熒幕上。
圖源:新浪微博
素材來源:西安晚報、興化市委宣傳部、央廣軍事
圖片來源:興化市委宣傳部
中宏網江蘇綜合整理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