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萬州,你會想起什麼?
長江二橋、萬州大瀑布、萬州烤魚、新建的長江三橋,還是毫無印象?
攝影師:李宗庭
在重慶的一眾區縣裡,萬州一定不是最優秀的:
名頭不如主城區響亮,經濟沒有渝北雄厚,文化不及渝中深厚。
但如果想找一座綜合這幾個區的優點的城市,則非萬州莫屬。
萬州是哪裡?
攝影師:李宗庭
「我重慶的,你呢?」
「我萬州的」「哦,萬州啊~」
拖長的語調,帶著一絲調侃的味道,嗯,被低估的感覺。
那麼問題來了?萬州到底是哪裡?
其實,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更願意稱之為萬縣,因為榮光。
「襟四川而帶五湖,引巴蜀而控荊楚。」這是上天賦予的天然優勢。
圖:雜誌《LIFE》
它也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的便利,吸引了國內外客商,一躍成為四川第三大城市,有「成渝萬」之稱,
是當時川東、鄂西、陝南、黔東、湘西的重要物資集散地,成為了最有影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攝影師:李宗庭
歷史遠可遠溯秦漢,唐代以後,一直是州府所在地。
更有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眾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文人騷客,在這裡留下吟唱千載的詩句。
但是,這座曾經輝煌的萬州,近年來存在感多少有些透明,似乎沒有什麼能作為強有力的落腳點,被人牢記,甚至還有不少人唱衰。
攝影師:李宗庭
「萬州勒兩年不行了!」
頗有一個班上曾經數一數二的尖子生,成績一落千丈的味道。
但是如果你在萬州生活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你便能感受到本地人毫無保留的驕傲,這是天生的且不容輕視。
建設中的三橋(牌樓長江大橋)
建成後的三橋
攝影師:李宗庭
被低估的萬州
從來都是「尖子生」
攝影師:GOOD文西
「我們萬州……」
這是言子妹在那裡經常聽見的詞彙,這群萬州人把自己的驕傲藏在最直接的字眼裡,這種驕傲甚至是隨性的,是每一個深愛自己家鄉的人刻在骨子裡的。
攝影師:李宗庭
當然這種驕傲也是有強硬支撐的,這在疫情裡表現得明明白白,各種第一拿到手軟。
收治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開展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孕婦剖宮產手術、治癒全市年齡最小患者,收治患者人數全市第一、治癒出院患者人數全市第一。
除此之外,早些年的萬州,成績同樣亮眼。
1930年,萬縣開通了自動電話,成為了全國繼上海、北平、天津後第四個開通自動電話的城市;
圖:雜誌《LIFE》
1984年,全國第一臺柑橘果醬加工去核機在這裡誕生;
1990年,萬州讓祖國成為了繼美、日、西德之後,第四個生產無磷洗滌劑的國家
……
圖:愛歷史
而這些之所以被大家忽略,是因為榮光早已被淹沒在滾滾長江水之下。
當年為了「高峽出平湖」這一偉大壯舉,
萬州將5座縣城,108個集鎮、955家工礦企業、25萬畝良田及大批的房屋和文物古蹟淹沒在了水面之下,隨之消失的還有當年的繁華。
鐵路橋
攝影師:李宗庭
現在,要想一睹當年的風採,唯有坐落在江南新區的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裡的影像裡,才能看見。
圖: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城市不大
但萬州人心不小
攝影師:GOOD文西
這座城市不大,從城市的最南面到最北面,開車兩個小時就能走完。
即便如此,站在長江的東岸望向長江的西岸,居然有種置身於維多利亞港的錯覺。
攝影師:李宗庭
事實上,萬州的夜景絲毫不遜色於重慶主城。
圖:李宗庭/Junhao-R
若要討論一座城市,必定離不開這座城市的人。萬州人是雙面人,耐人尋味,這很重慶。
「搶地盤,夾毛居,再大的場合都不得虛」
在生存面前,萬州人不服輸不信命,戰鬥到底,這一點很像這裡的建築,見縫插針。
萬州見縫插針的建築
當英國的軍艦炮擊萬州,倔強的萬州人奮力抗擊英軍暴行;
地形不適合建飛機場,那就削平上山頭建;
新冠病毒肆虐,萬州人齊心協力,和死神作鬥爭……
萬州人鬥是個犟拐拐,彪悍剛強,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在生活面前,萬州人樂在當下,巴適得板;
黃桷樹下,唱唱歌,跳跳舞,擺擺龍門陣,
悠閒的萬州人 攝影師:李宗庭
或是和牌搭子一起搓麻將,來碗豆花;到了晚上在濱江的美食街上吃烤魚,賞江景……
奮鬥和安逸,萬州人兩不耽誤。
時間改變了萬州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有,它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說不上什麼魅力。
但只要你在這裡生活過,就時常想著回來看看,再去心連心廣場吃上一次烤魚、再去音樂廣場看一次江景……
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愛在萬州,美麗的地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