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啟動三峽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

2020-12-19 騰訊大渝網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指引下,重慶旅遊正蓬勃發展。

客流統計攝像頭、WiFi探針、熱力地圖、電子導遊導覽……2018年國慶節,全國旅遊熱點景區洪崖洞全面完成智慧景區建設,大幅提升了景區的接待水平。而這樣的智慧旅遊景區(度假區)試點示範建設,全市過去一年完成了20個。

來自市文旅委的信息顯示,去年,我市紮實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旅遊景區提升行動,創下全球旅遊增長最快城市,一批重大文旅項目落戶我市,實現了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行動

一大批景區改造提升亮相

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精準對接全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啟動實施城市美譽度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旅遊景區提升行動。

比如,重慶音樂廳規劃選址順利推進,重慶大轟炸紀念館建設啟動規劃論證,少兒圖書館新館建設方案敲定,國際馬戲城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完成方案設計,全國首個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重慶)項目正式開工。此外,重慶7條傳統風貌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加快推進,南岸區龍門浩首開區對外開街,渝中區十八梯首開區完成建設任務。

在紅色旅遊方面,去年,我市還傾力打造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品質提升工程,完成了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紅巖村國民參政會舊址等重點文物維修保養,改造紅巖革命紀念館入口景區環境,實施白公館至渣滓洞遊客步道建設,白公館、渣滓洞、松林坡實行網上預約參觀,《千秋紅巖—中共中央南方局歷史陳列》完成改造並對外開放。

主戰場

一批重大文旅項目落戶重慶

去年,我市舉辦第九屆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世界大河歌會、中國首屆世界溫泉與氣候養生旅遊國際研討會等重大文化旅遊節會60餘場,在提升了城市人文品質和美譽度的同時,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也紛紛落戶重慶。

比如,第十二期文化產業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會,推薦項目107個,籤約項目30個,籤約總金額1699億元。成功舉辦第二屆文化惠民消費季,全市參與人數突破500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50億元。

全市一共有55個涉旅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北碚區溫泉健康小鎮、綦江區旅遊特色小鎮等6個重點旅遊項目順利落地;華僑城歡樂谷正式開放,西部地區首個紀錄片產業基地——重慶紀錄片產業基地揭牌啟用;噹噹書店全國首家旗艦店落地重慶;重慶電影劇本孵化中心掛牌成立等。

成果

智慧景區建設,承載量獲得提升

我市全力推動的「打卡景點」旅遊品質提檔升級和洪崖洞智慧景區建設也取得不俗成績。李子壩、洪崖洞、解放碑、長江索道等景區一躍成為全國「打卡景點」代名詞,長江索道成為全國第三大人氣景區。

「去年國慶節,僅前四天,洪崖洞景區接待45.6萬人次,同比增長220%。」洪崖洞景區負責人張奇介紹,經過智慧景區建設,去年11月,洪崖洞景區日最大承載量為122028人次,比以前增加了近3萬人次。

此外,來自市文旅委的信息顯示,去年,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持續有序推進,累計完成27家A級旅遊景區創建評定和8家星級酒店評定工作。

涪陵武陵山、彭水阿依河、黔江濯水古鎮、紅巖聯線5A級景區創建和神龍峽5A級景區復牌工作紮實推進。

市文旅委相關人士介紹,在2018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中,我市排名第二。

同時,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發布《2018年城市旅遊和旅遊業影響》,重慶為全球旅遊增長最快城市;全年文化產業企業註冊數超過11.5萬家,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速5.5%左右,佔全市GDP比重3.1%;全市旅行社新增27家,總數達到580家,實現旅遊總收入4234億元,增速30%左右。

體驗

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高品質旅遊服務

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財政設立每年3億元的市級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從項目、稅收、用地、人才等方面,扶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隨著我市旅遊景區軟硬體的改造和提升,給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了更多高品質旅遊服務和體驗。

去年,全市開行主城區常態化旅遊觀光巴士線路11條、區縣旅遊線路143條,建成市級旅遊集散中心7個、區縣旅遊集散分中心22個和遊客諮詢中心39個,建成旅遊汽車營地25個、運營遊輪遊船38艘、運營低空旅遊飛機18架,水陸空一體化旅遊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來自市文旅委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586.42平方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新建成開放博物館9家,新增國家等級博物館5家,全市博物館總數達100家。超過3000萬人次走進博物館,參觀博物館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打好五張牌

啟動重慶三峽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

市文旅委相關人士介紹,今年,我市仍將圍繞「三峽、山城、人文、溫泉、鄉村」五張牌,打造全市旅遊主戰場。

打好旅遊發展「五張牌」。主要包括打造世界溫泉谷項目集群,做強做優「五方十泉」「一圈百泉」項目集群,加快推進世界溫泉谷項目建設。

深度挖掘氣象旅遊資源,啟動重慶三峽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今年,我市還將打造長江三峽國際旅遊集散中心項目集群。圍繞「壯美長江·詩畫三峽」主題,形成萬州為中心輻射全域的長江三峽國際旅遊集散體系。

發揮長江系列遊輪作用,打造「水上巴士」快速觀光遊船,開發「旅遊+」和「+旅遊」產品和集群,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

打造都市旅遊項目集群,規劃「兩江四岸」旅遊線路,打造濱江旅遊休閒帶國際品牌和「兩江匯」精品燈光秀;實施「兩江遊」提檔升級行動,打造主城大型實景旅遊演藝等文旅項目;依託立體旅遊交通體系,串聯「打卡景點」、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街區,形成精品線路和集群。打造氣候四季康養項目集群,以四季康養為目標,打造中高端全產業鏈氣候康養服務國際品牌體系和氣候康養項目集群,建設國際知名的氣候養生旅遊示範區和目的地。力爭全年入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10%,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30%。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徐菊

相關焦點

  • 讓「國家公園」名片更加靚麗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集群發展2016年,隨著中辦、國辦印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全國首屬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我省啟動,面對這項青海生態領域的全新改革,青海兒女深入探索「首創模式」,在一系列探索和原創性改革中,走出了一條「借鑑國際經驗、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三江源特點」的國家公園體制創新之路
  • 大美國家公園|一起來認識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
    從國寶大熊貓到兇猛的虎豹,從長臂猿、金絲猴等靈長類到色彩繽紛的雉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立,使一個個珍稀物種得以被保護。今天,一起來盤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你都認識嗎?,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較集中分布於試點區,目的是加強大熊貓棲息地廊道建設,連通相互隔離的棲息地,實現隔離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看點多:綠染山川千層翠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4大亮點亮點一建立中央與省協作強力推進機制。海南省委、省政府與國家林草局聯合成立了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體制試點,協同解決試點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海南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 歷時五年 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園
    原標題:歷時五年,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園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
  • 三峽古城雲陽:搬遷二十年 縣城變公園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雄險俊秀醉遊人。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新華社重慶8月2日電(記者李勇、張桂林、韓振)20年前,因三峽工程修建,庫區水位上升,擁有2300多年建縣史的雲陽縣,溯長江而上搬遷縣城至30餘公裡外的一處山坡。
  • 闖一條科學管理的陽關大道——湖南南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紀實(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蔣劍平 張佳偉 鄭丹枚通訊員 陳 多 陽望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美麗中國建設的精彩篇章,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湖南有幸,邵陽有幸,全國首批10 個試點區中,榮獲1席。在前人沒有走過的地方闖出一條新路,談何容易?
  • 哈爾濱市助殘服務標準化建設被納入國家試點項目
    黑龍江日報12月23日訊 23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殘聯獲悉,哈爾濱市助殘服務標準化建設已被納入全國51項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之中,這是國家首次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據了解,哈爾濱市殘聯按照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專項試點建設工作要求,結合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及哈爾濱市殘疾人服務標準化建設實際需要,制定了《關於哈爾濱市助殘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同時,在哈爾濱市標準化研究院的支持幫助下,啟動了哈爾濱市殘疾人康復服務站建設及服務標準的調研和起草工作。
  • 中國訪談 | 國家公園試點五年 體制機制探索成果豐碩
    那麼,所謂的國家公園到底是怎樣的概念?5年的試點都試了哪些內容?又取得了怎樣的成果?針對這些問題,中國訪談特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唐小平來給廣大網友作解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唐小平。(倫曉璇 攝)中國網:國家在創建國家公園的初始階段採取了試點的方式,那麼這10處試點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 今年將策劃啟動 紅城湖片區 新建學校建設
    □記者 鍾起的 通訊員 林先鋒 許晶亮   本報訊 記者昨日從海口市瓊山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獲悉,今年該區將重點抓好保障改善民生等九方面工作
  • 海南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精心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重要講話中強調,海南要積極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熱帶雨林等國家公園。 2019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6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2019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支持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 黃金城與企業洽談海尾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建設合作事宜
    8日下午,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在縣機關辦公樓五樓常委會議室,會見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西海岸鄉村莊園俱樂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就加快推進海尾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建設合作事宜進行深入洽談。
  • 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建設 專家把脈問診海南查漏補缺
    海南日報海口7月18日訊(記者李夢瑤)2020年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試點驗收之年,為查漏補缺、夯實基礎,海南省林業局於7月18日上午召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座談會,邀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衛華等專家前來指導,就目前試點工作存在的問題現場進行指導。
  • 桐廬縣在全市率先開展政策性「民宿氣象保險」試點建設
    目前,桐廬縣率先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政策性「民宿氣象保險」試點工作,制定全國首個民宿氣象防禦標準,推出首個專業險種,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提升民宿防災能力。一是強示範增面。制定全國首個民宿氣象防禦標準,推出全國首個專業險種,積極爭取市和縣農業防風險基金支持,設立民宿氣象保險政府專項補助資金,在保費直降30%的基礎上明確政府再給予60%的補助。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參保民宿195家,佔全縣復工復產民宿的65%,撬動財政資金11.7萬元,為企業直接減負21.45萬元。二是強基礎降險。
  • 攀枝花「康養朋友圈」|三峽宜昌,四季康養!
    李風/攝 長江宜昌江段江豚種群數量 從2頭至3頭增長到了17頭以上 成群的中華秋沙鴨 現身沮河國家溼地公園 …… 長江東流孕育的億萬生靈 再度在此找到了曾經熟悉的居所
  • 建設好國家文化公園
    人們將在遊覽中聽到文化之聲、看見文化之美、領悟文化之韻,在縱情山水之際增強文化自信心,在追憶往昔時提高文化認同感      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強調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使長城、大運河、長徵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初步形成
  • 雲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建設項目全面啟動
    記者從雲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建設指揮部了解到,雲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已於三月中旬開工建設,目前,正在組織植樹造林與生態修復工作。 4月1日,記者來到位於鮑峽鎮水西村境內的雲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春光中的礦山公園薄霧繚繞,空氣清新。礦山四周,前不久栽下的各種苗木迎著陽光茁壯成長。
  • 啟動異構網試點 新加坡推進「智慧國」建設
    本報記者 王天樂攝   日前,在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主辦的一個主題為「我們的未來·從現在開始—2015智慧國家創新論壇」上,該局執行副主席史蒂夫·雷納德宣布,新加坡政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在該國裕廊湖區全面展開異構網(HetNet)試點計劃。
  • 遺產保護類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建設保護規劃
    《方案》指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對堅定文化自信,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久影響力、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大生命力具有重要意義。貴州作為《方案》中明確的全國唯一的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應在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成果和經驗,為全面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 國鐵今年啟動普速鐵路電子客票試點 建立12306會員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鐵:今年啟動普速鐵路電子客票試點,建立12306會員制1月2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充分發揮浩吉鐵路等煤運大通道作用,統籌協調西煤東輸、北煤南運鐵路運輸體系建設,提高煤炭運輸質量。加快主要港口疏運能力建設,努力實現礦石運量高位增長。大力發展貨櫃多式聯運、商品汽車和冷鏈物流等業務,深化鐵路貨運價格市場化改革,加快95306網站改版升級,加強貨運票據電子化應用,提高鐵路貨運市場競爭力。二是深入實施客運提質計劃和復興號品牌戰略。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啟動和推進,河北段長城的保護修繕、文化挖掘、活化傳承等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  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堅持科學編制規劃,突出優勢特色,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內涵,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