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髮店暴利:1塊錢染髮劑賣給顧客120元

2020-12-15 青島新聞網

 

   接下來,我們要說一件在春節前夕很多人剛剛做過的事請。俗話說,新年新氣象,一切要從頭開始。於是,無論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寓意,還是為了一張美麗的外表,幾乎每個人都會在過節前特意去一趟美髮店。頭髮精神了,頭型靚麗了,心情自然也就愉快了。不過,您看完接下來的記者的調查之後,心情恐怕會有所影響。這到底是從頭開始改變,還是從頭開始被騙呢?

  一次燙染動輒幾百上千,貴的產品就一定好嗎?從哪兒進的貨?有沒有質量保障?大夥心裡都犯嘀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很多美髮店都是從高密路進的貨。

  高密路是美容美髮產品批發一條街,記者之前曾暗訪過這裡,發現這裡賣的很多洗髮產品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看見工商執法人員檢查,各家就像炸了鍋,紛紛關門上鎖,不合格的產品全部下架,動作那叫一個快。僅僅過了半年,難道一切又都捲土重來?記者再次了來到高密路。

  聽說記者是來進貨的,店老闆很熱情,極力推薦一種名叫五貝子的染髮劑,他說這個牌子,美髮店進的最多,一斤裝的才25塊錢,長發能染四次,平均一次才6塊錢。那燙髮劑呢?

  敢情8塊錢的,就屬於高檔貨了,檔次高的店才用這種燙髮劑。記者注意到,多數燙染產品外包裝上都是外文,而實際產地都在廣州,這都是些什麼貨色呀?也許是記者問的太多,店主起了疑心,說啥也不賣了。

  店主一通刨根問底,讓記者更加懷疑,要是自家的貨沒問題,幹嘛這麼緊張啊?其實不光這家店,高密路上很多批發商,只要看到生面孔,全都很謹慎。賣貨還得先查身家,這買賣做得跟地下交易似的,可一旦取得對方信任,拿貨的價格便宜的相當離譜。仿名牌的這些還算貴的,那些沒名氣的小牌子,更便宜。

  為查清這些廉價美發用品的底細,以及美髮店進貨的渠道,記者隨機購買了三種燙染用品,以高密路銷售員的身份,到美髮店一探究竟。

  早在去年5月份,我們就曾曝光過高密路一些美發用品店銷售假冒劣質的洗髮水,當時也引起了執法部門的重視,喚起了美發行業的反省。可是時隔九個月,記者再次探訪,結果讓人多少有些失望。當初轟轟烈烈的查處,如今帶來的改變不過是幾家店鋪增強了警惕,甚至換了新招數以假亂真!暗訪中,一些店主就告訴記者,雖然仿名牌跟正品貨外觀相似,但不能細看,在顧客面前也只能虛晃一槍,如果真想做到天衣無縫的話,還有一招,就是用正品貨的瓶子,裝上廉價貨。如此一來,魚目混珠,消費者只剩下挨宰的份兒了。這些廉價美發用品到底是什麼來路?美髮店裡是不是普遍存在這種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呢?記者兵分兩路,一路拿著貨,以高密路銷售員的身份,到美髮店推銷。另一路作為普通顧客,來到店裡消費。我們看看美髮店,面對不同的人,會做出怎樣的答覆。在利益和顧客面前,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下午3點,正是美髮店生意紅火的時候,記者跑了多家店,卻一瓶產品都沒賣出去,理髮師們都說自己用的是專業美發用品,高密路的貨不要,但卻又都要記者的名片,這是一種暗示嗎?第二天一早,記者再次來到這幾家店,此時店裡沒有客人。

  驗明記者身份,證明是內行人後,這些理髮師才打開了話匣子,原來他們多數都是從高密路進的貨。雖然有固定的進貨渠道,但對於記者拿來的貨,他們還是很感興趣,因為價格更低,至於產品質量,沒人關心。見來了客人,這位理髮師立即擺手,讓記者趕緊離開,這些秘密怎麼能讓顧客知道呢,記者拿著產品離開後,另一名記者假扮成顧客,再次來到這幾家店,這回理髮師們又是怎樣的一套說辭呢?燙染一次少說兩三百,貴的一千多,而這還僅僅是中低檔理髮店的價格,理髮師口徑一致,價位差別主要是藥水不同,貴的比便宜好,進口的比國產好。聽聽,全是韓國貨,價位不便宜,可一細問就露餡了,牌子說不出來,產地矇混過關,明明是廣州貨,非得說是原裝進口,有的上面全是外文,理髮師說啥咱都只能聽著,這些所謂的進口貨到底啥來路?記者偷偷用手機掃描了幾盒產品,竟然一個都沒掃出來。真要是國外的材料,質量有保證,是不是原裝進口都無所謂,能爆行業內幕,這位理髮師看起來挺實在,您的貨都是從哪兒進的呀?事實真是這樣嗎?記者扮作推銷員剛去過她的店,當時人家可是這樣說的。

  原來都是從高密路進的貨,上門推銷的產品,只要價格便宜味道輕,照用不誤!那麼理髮店的利潤到底有多高呢?進價1塊錢一盒的染髮劑,賣給顧客120塊錢,利潤翻了120倍!為了弄清理髮店和高密路的這些產品到底什麼來路,記者拿著買來的三種燙染用品,來到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一番查詢下來,三種產品全部存在問題,一種壓根查不到相關信息,兩外兩種產品名稱則和網上登記不符,燙染用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國家有嚴格規定。

  在我的印象中,美發行業開始紅火起來是我上小學那會,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剪們開始屹立於街頭巷尾。我記得,那個時候能去美髮店燙頭髮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大多數人都花不起這個錢。如今,各路名剪依舊笑傲江湖,顧客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但做個頭髮依舊是件奢侈的事情,因為花得起錢,卻未必能換來物有所值的產品。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悲哀的事情,但我覺得殺傷力最大的還在於美發行業本身。通過我們的報導,這個行業的亂象已經變成了公開的秘密,我們都知道誠信就是生命。如今一損俱損,整個行業如果失信於人,那它如何能健康發展呢?今天的報導註定會給美發市場帶來不小的震動,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儘快提高意識,認真的去看一看用在你頭上的是什麼產品,然後選擇那些值得信任的美髮店去消費,讓美發市場逐漸的淨化一遍,讓這個本該給別人帶去美麗的行業,首先也給自己美一美。

相關焦點

  • 同款產品美髮店150元批發僅15 染髮雖美陷阱多
    專業過敏測試需24小時出結果  8日,市中區建設路一家美髮店外,懸掛出了「燙+染=260元」的宣傳海報。記者走進詢問,一位工作人員稱優惠的燙染藥水檔次比較低,對頭髮刺激性較強,並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單價200元的染髮膏。當記者表示曾因染髮過敏時,該工作人員稱其產品含有中草藥抗敏成分,沒有顧客發生過敏症狀,可以放心使用。
  • 美髮店用品價格如「霧裡看花」
    一些美髮店用低價染燙藥水賺取暴利  郭莉培 配圖「其實在店裡染燙項目在600元以下的,給消費者用的多是成本為幾元的廉價貨。」業內人士高先生稱,「燙髮效果好壞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藥水,想靠譜點就自己買些好藥水去美髮店加工吧!」曝內幕街頭美髮店賺暴利藏「貓膩」幾天前,從事染燙行業的高先生給記者談起美發行業內幕:「以前根本不知道幹這行能有如此暴利,真是隔行如隔山。
  • 女子使用美髮師推薦"原裝進口"染髮劑後頭皮紅腫
    齊魯晚報記者 王傑 攝近日,高新區的劉女士本想染髮換個時尚造型,沒想到漂亮發色沒染成,卻因染髮劑而引起頭皮過敏紅腫。劉女士發現,美髮店所使用的染髮劑外包裝上有英文等多國文字,但未貼注相關中文標識。此外,記者調查發現:濟南大多數美髮店都不會對染髮顧客做過敏測試,市場上的染髮劑質量更是參差不齊。
  • 燙髮材料便宜貨 美髮店"賤買貴賣"謀暴利
    近日,一位髮型師爆料:「美髮店裡,燙染藥水、染膏和修復倒膜等產品暗藏『貓膩』,材料成本基本上不會超過顧客支付價格的20%,一些小型美髮店用的都是大瓶的燙染膏和定型水,一瓶能用二三十次,成本不會超過十塊錢。」
  • 【315行動】揭美髮店燙染洗暴利內幕:兩千燙髮成本一百塊
    齊魯網3月15日訊 不少觀眾打來電話說對美容美髮行業存在大大的疑問,都聽說是暴利,可又不知道咋回事。
  • 批發價45元賣138元 美髮店天價享受的或是假冒品
    批發價45元,美髮店賣到138元  為了摸清美容美髮店提供的各種洗護產品的進貨價格,夏站長專門走訪了市內較大的兩家化妝品批發超市,和瑞化妝品城以及位於黃泥街的老照壁化妝品批發市場。  在和瑞化妝品城,夏站長假扮成一名想要在縣城開美容美髮店的老闆,走進一家名叫盛源美容美髮用品商行的鋪面。
  • 記者暗訪美髮店:用三無洗髮水 50元買40斤(圖)
    以前我做美髮師的時候 ,店裡給客人用的洗髮水根本不像對外宣傳的那麼專業、那麼名貴,事實上就是從批發市場買來的,五升裝的二十元就能買到。賣給客人的護髮倒膜更是『搶劫』,十幾元錢進的東西一般能賣到260元,還說是從國外原裝進口的,其實就是包裝上多寫幾行外文而已,產地都在廣東那邊。」    一個做美發助理的朋友也告訴記者:「美髮店裡給顧客使用的洗髮水都是論斤銷售的,大約兩元錢一斤。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在眼鏡行業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形容行業的「暴利」: 「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可以看出,眼鏡行業「暴利「似乎是公開的秘密。以鏡架為例,售價有500多元的,也有2000元以上的,價格跨度很大。
  • 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美容暴利:600元護理成本僅百元
    原標題: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秘美容暴利:600元一次護理成本僅百元   原標題: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秘美容暴利:600元一次護理成本僅百元   奈瑞兒大起底   奈瑞兒大起底   產品暴利   新快報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秘美容暴利   專題統籌:記者 肖萍 餘亞蓮
  • 100塊錢的染髮劑和1000塊錢的染髮劑有什麼區別
    所以,100塊錢的染髮劑和1000塊錢的染髮劑究竟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各位染出性價比超高的毛毛。你所接觸到的,大多是什麼染髮劑先說結論,我們目前使用的那種一兩個月都不會褪色的染髮劑,都是永久性染髮劑。所有價位的永久性染髮劑,都避不開兩種成分,一個是用來分解黑色素,讓頭髮褪色的雙氧水。
  • 美髮業是不是暴利呢?
    我所在的地區燙髮一般價位以百元級計算,其實藥水的成本也不過幾十元甚至幾塊錢,真的是看人給價,什麼人給什麼價,經常殺外客,以此獲取更高的利潤。一般燙髮過程造型師會提供幾個價位的燙髮藥水,為什麼價位不同?一般情況下,在做頭髮的價格中只有10%是產品成本價格,一般產品價格在5元到100元不等,哪怕高端美發產品成本價格最多不超過500元/瓶,如果你頭髮比較長需要用掉一瓶500元的產品,那麼說明你起碼要支付約5000元的價格,所以這麼貴的產品通常只在頂級高端美髮店才有,而中低端美髮店一般不會進這麼貴的產品,因為消費這麼高的客戶通常很少來普通的美髮店。
  • 卡裡還有1000元,美髮店卻關門了
    卡裡還有1000元,美髮店卻關門了律師表示:應退回餘額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市民崔女士所在小區內有一家名為永琪連鎖的美髮店,只有辦理了會員卡才可以享受折扣。但沒想到的是,會員卡辦了,這家店卻關了門。最為關鍵的是會員卡也在店裡留著,卡裡還有1000元。  崔女士告訴記者:「我是差不多兩個月做一次頭髮,去年年底,我去永琪美容美髮連鎖店消費時,發現該店已經換了主人,早已不是以前的永琪了。當初辦會員卡也是覺得這是一家全國連鎖店,不會倒閉。我也從做開始的充500元享受8折,到充2000元享受5折,由於美髮店就在我家樓底,用著也感覺很方便。
  • 當美髮店顧客感到猶豫不決時,該怎麼辦
    在美髮店裡,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在我們美髮師為顧客介紹一大堆的產品和造型的時候,顧客剛開始還是表現出了對於美髮店裡的產品感興趣的樣子,可是到了 後決定的時候,顧客卻說自己再考慮一下。其實不是顧客不願意在美髮店消費,而是顧客在聽美髮師講了這麼多之後,顧客開始猶豫不決了,下不了決心。那麼面對這種猶豫不決的顧客,我們應該怎麼辦?,假定式銷售,一般來說顧客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是因為我們美髮師在介紹的時候,美髮師給的範圍特別廣泛。範圍太廣泛的話,對於顧客的選擇也就會更多,那麼就會不知道自己怎麼去選擇。
  • 揭秘,染髮劑和「一洗黑」到底哪個致癌?
    市面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染髮產品,我們可以去美髮店享受染髮服務,也可以選購染髮產品自己動手DIY,但是大家在頻繁染髮的過程中,是不是會隱隱擔憂染髮對健康的危害呢?似乎總有種聲音在說,儘量少染髮,染髮會致癌。那麼染髮到底會不會致癌呢?今天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
  • 20元眼鏡能賣到上千元 記者探訪揭秘暴利黑幕
    您花上千元戴上所謂的國際品牌眼鏡,可能出自江蘇鎮江丹陽市司徒鎮的作坊式加工廠。「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眼鏡行業內這句順口溜,道出了眼鏡的驚人差價。在如今遍地是眼鏡店的情況下,為何暴利就斷不了根呢?記者前往鎮江丹陽市進行了源頭調查。
  • 西安美發市場調查 不足百元燙髮劑美髮店收費近千元
    不足百元燙髮劑美髮店收費近千元    10月15日,由於剛換了份新工作,家住龍首村的李女士首先做的,就是到美髮店做了個頭髮,希望一切能從頭開始,把直發稍微剪短之後燙成鬈髮,還做了次深層護理,朋友們都誇李女士的頭髮好看。
  • 少婦連續染髮20年得皮膚癌 染髮劑含致癌苯成分
    漂染、彩染、挑染……福州街頭的美髮店中,映入眼帘的是各種各樣的染髮名詞。染髮也成為一些愛美人士時尚的選擇。一直以來,有關染髮膏、染髮劑導致皮膚疾病的報導屢見報端,但記者昨日在街頭調查發現,多數女性並不知道染髮會嚴重到致癌。有專家建議,如果沒有特殊需要,最好不要染髮。如果確實要染,兩次染髮之間至少間隔3個月。
  • 一邊是美髮店遍地開花一邊是理髮越來越貴
    為何簡單理個頭就得花三五十元?看起來很高檔的美髮店又是誰在消費?近日,記者走訪了省城的美發市場,並採訪了多名業內資深造型師,試圖揭開人們心中的疑惑。市民反映>> 花50塊錢理個髮 這已經是這家店的起步價  「滿大街都是理髮店,咋就找不出一家便宜點的呢?」
  • 染髮劑市場:中外品牌爭奇鬥豔
    洋品牌一路領跑前沿時尚   在全球染髮劑市場急劇升溫的背景下,寶潔公司斥資近5億美元收購了佔全球染髮劑市場13.4%份額的伊卡璐(CLAIROL)品牌,購併伊卡璐後,寶潔稱將佔據中國染髮市場的主導地位,此舉預示著寶潔進軍全球染髮劑市場,尤其是中國的染髮劑市場。
  • 美容業尷尬面對"洩密風波"網上曝光暴利黑幕
    面對暴利的指責,美容業定價能否更合理透明?美容院該如何增加自身誠信?  日前,網上廣泛流傳著一封神秘的「洩密書」,將美容院「賺錢黑幕」暴露無遺。玫瑰花蕾3元錢一包,美容床單1.5元一條,美容內褲0.4元一條,牛奶浴鹽2元一袋,薄荷足鹽4元一包……  這個從鄭州傳出的「洩密書」,很快就引起了美容行業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