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品如人品:酒文化「先幹為敬」從何而來?一字之別,意義卻不同

2020-12-22 源易緣

酒品如人品:酒文化「先幹為敬」從何而來?一字之別,意義卻不同

「有朋自遠方來,無酒不成宴席。」

中國的製酒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數千年前的上古時期;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非常注重待客之道。

熱情好客中,處處體現了中國人的酒文化。

酒宴中,勸酒詞層出不窮,但愛喝酒、會勸酒的人,往往會說上一句:我先幹為敬,您隨意!

這句勸酒詞,不僅讓人感到勸酒人有禮節,熱情誠意待客,更容易讓喝酒的人聽起來舒服,喊著痛快。

那麼,「先幹為敬」勸酒詞在古代就有,還是現代人的一種創新發明呢?

查閱資料,「源易緣」留心到,「先幹為敬」一詞的解釋是,主人在敬酒時,自己先將所端的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然後再請對方飲酒的一種禮節。

「自己先飲,再請客人喝!」這樣的習俗,早在古代就有,只不過所說的勸酒詞有所不同。

古人為何先喝,除了基本的禮節、尊重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對方放心。

大家知道,酒能成事,但更能壞事。歷史上多少英雄好漢,戰場上沒有被打敗,卻倒在了酒宴上。

中國的傳統文化《周易》中,「酒」為水,用易經八卦中的「坎卦」來代表,坎卦又是易經64卦中的險難四卦之一。

熟悉易經的朋友會懂得,坎卦往往被稱為「坎陷」,說明坎卦兇險重重。

宋代大理學家程頤在解釋此卦時稱:習謂重習,它卦雖重,不加其名,獨坎加習者,見其重險,險中復有險,其義大也。

也就是程頤在提醒世人,身處「習坎」之險境,要特別地注意安全。

「坎險卑下,外示以柔,內存於剛……」古今案例中,在酒裡被下藥、下毒等做手腳遇害的案例,也並不少見。

古人在應酬活動中,為了證明酒是乾淨的,沒有問題的,往往會端起酒杯先飲完。

目的之一,就是讓對方喝起來放心,放心飲用。

交際往來中,主人勸客人喝酒,先喝為飲,叫做「應酬」。客人待主人喝過以後,也會舉杯暢飲,回敬主人的熱情和好意。

可見,「先幹為敬」這句勸酒詞,原本源於最初的「先飲為敬」。

一字之別,既體現了主人的豪爽,又不乏待客者的真誠,更體現出了中國酒文化的精神內涵……這也難怪,現在的人越來越愛用「先幹為敬」這個詞了!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周易》、《中國禮儀大全》、《中華傳統民俗五千年》、《中國酒文化》等;

相關焦點

  • 酒品即人品,四種酒品差的男人,女人要遠離他
    就如麻將、撲克,帶有娛樂、博彩性質的有賭品;喝酒,酒桌上和喝酒後的表現,就是酒品。酒品即是人品,一個人喝酒喝高了,依然不忘控制自己,還能有克制行為的,至少說明酒品還不差,人品也說得過去;酒桌上一心想把人灌醉,並且佔了便宜的目的非常明顯的,那就是酒品極差,人品自然也就不會怎麼樣。四種酒品差的男人不要招惹,女性最好遠離。
  • 「酒品」如「人品」,酒過三巡,看到的是什麼?
    「酒過三巡」釋義我們常會聽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其中的「巡」表示來回走動,又可指每個人各來一遍的意思,「三巡」一詞出自《左傳》,原意指巡行,後被引申為行酒,一巡即為一輪。酒過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輪。
  • 酒品如人品,從女人的酒品,窺見女人的真實面目!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最早判斷一個人,可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通過語言、文字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為人處事風格;除了「觀其行、聽其言、察其色」,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習慣一個女人在喝酒的時候,自己有多大酒量就敢喝多少酒,不會藏著掖著,也不會跟人打埋伏、耍心機;這樣的女人是可以推心置腹、深交的,因為她們大多性格直爽,做人講義氣、夠朋友,不會為難別人,也喜歡助人為樂。與那些喝酒扭扭捏捏、故作姿態的人相比,她們容易交心,也容易接近。
  • 酒品即人品,一個有酒品的人酒桌上該注意什麼?
    什麼是酒品?「酒品」指的是飲酒的道德規範和酒後應有的風度,合度者有品,失態、惡趣者則無品。有酒品的人,讓一起喝酒的人都如沐春風,不講酒品的人,會把整個酒局攪得亂七八糟。一起來提升我們的酒品。拒酒有門道倒酒酒量:倒白酒的時候,我們知道「杯滿為禮,不溢為敬」,但是通常佔酒杯的八九分就可以了,這樣在端起敬酒的時候也不會灑出來。倒酒姿勢:倒酒的時候,注意力度,緩緩倒酒,在快要結束時,酒瓶口抬起來,要把酒瓶旋轉一個角度,讓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
  • 「酒品測人品」灌醉準女婿 老少吵翻天
    老黃之所以如此灌小王的酒,是想通過「酒品測人品」,來探探準女婿的底細。哪知兩人由言語糾紛,差點發展到拳腳相向。最終,合陽派出所民警前往調停,此事才得以平息。  民警了解情況後,當即指出老黃用「酒品測人品」的行為來測試準女婿的做法不可取。他作為長輩關心子女,心能理解,但了解一個人的品行,也要用正當的方式。  最終,在民警和小麗的連番勸說下,老黃認識到了自己的做法欠妥。隨即,他與女兒一道,將小王帶至醫院解酒。
  • 準嶽父「酒品測人品」 準女婿被灌醉引糾紛
    11月29日,合川小夥小王到女友小麗家初次上門,沒想到準嶽父黃某信奉「酒品測人品」,勸小王喝了一斤多白酒。醉酒的小王與黃某發生糾紛,小麗趕緊報警。11月29日23時許,合陽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重慶市合川區久長街一小區有人發生糾紛。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
  • 夢之藍新主張引熱議:「敬」是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藍色的洋河最有國際範兒」,早在2016年,中國文化復興促進會會長王靜就不吝讚賞;而翻開硬幣的另一面,在代表中國名酒飄香國際的同時,夢之藍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承載和表達,同樣直抵人心,一句醒目的「夢之藍——敬我最尊敬的人」,蘊藏著巨大的品牌能量和文化深意。
  • 2019,敬往事一杯酒,我先幹為敬!
    又一年,擠出一點點時間,和往事乾杯,愉快的,不開心的,受傷的,痛心的,全部都在酒杯裡,一幹到底,我先幹為敬!總要學會和往事告別,留戀也沒有意義。沒有理由躲在過去的時光裡,不出來,也沒有理由,不去為生活打拼,一份汗水,一份收穫,老天爺不會辜負一個努力的人。一份傷害,一份痛苦,人不還你,天必還你。和往事乾杯,從此之後,一笑而過。
  • 以酒品看人品準嗎?
    張天聽到這話,連忙向老領導敬了一支煙,並順勢請教。老領導不慌不忙地說:看看你,換了別人就不是遞支煙,而是敬我一杯酒。張天忙道:老領導,你不是不知道我不能喝酒。「哈哈,酒都不敢喝,領導怎麼信任你?」老領導吐了一口煙,繼續說道:「跟你一批來的小王、小劉都提拔了吧?
  • 關於中西方酒文化的差異,你了解多少?
    對酒的喜愛雖然相同,但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卻造成了中國人和西方人欣賞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種種不同。酒種的不同。不同社會意識形態國家的人們對葡萄酒的差異化對待有其歷史根源。理論上,如果中西方人民各自守著自己的酒文化,互不幹涉是可行的。但是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中西方不斷交流融合,西方紅酒遇上中國的酒文化,兩者就真會錙銖必較,爭得面紅耳赤起來。
  • 酒桌上領導說:憑啥喝你敬的酒,還在說先幹為敬?這是在引火上身
    在跟別人敬酒時,除了要做到該有的恭恭敬敬的禮節之外,還有特別注意的就是敬酒時一定要有話術,不然就會想上面故事中的小可一樣,你給領導敬酒,就一句「先幹為敬」啥也不說,人家為什麼要領你的情,沒把酒潑你臉上就不錯了。
  • 中國酒文化歷史發展和演變歷史
    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呈糊狀和半流質,對於這種酒,不適於飲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缽等大口器皿。夏朝的酒文化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夏人善飲酒,夏朝有一種叫爵的酒器,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器,在中華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先幹為敬」 在烏茲別克斯坦體驗茶道
    烏茲別克斯坦人喝綠茶和紅茶,茶泡好後,他們一點兒也不著急倒茶敬客,先要將茶水分三次倒入一個茶碗,然後再將茶碗內的茶水倒入茶壺裡迴轉一下。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學家桑賈爾告訴記者,這個儀式裡包含多重文化蘊意,第一碗迴轉的茶水代表向黏土致敬,因為他們認為最初的人類是用黏土造的。第二碗代表的是油脂,正是憑藉動植物油,烏茲別克人烹飪出抓飯等本國美味的傳統食物。
  • 老實人只會說「先幹為敬」,聰明人都知道2個酒局技巧,值得收藏
    我見過太多新來的孩子,每每聚餐,端著酒杯找到領導,就一句:領導,謝謝您,我先幹為敬!然後一仰頭,一口悶了。也許,在他們眼中,這就是【敬酒】了。但可否想過,這個行為除了逼著領導和你喝一杯,還有其他正向作用嗎?對你對領導,雙方都沒有好處。
  • 俗話說:酒品見人品,酒後看穿人品,想藏也藏不住,多留個心眼!
    俗話說:酒品見人品,酒後看穿人品,想藏也藏不住,多留個心眼!1、酒後心裡話說個沒完的,現實生活中缺少知心朋友,這種人不可與之分享心中的小秘密。最好的酒品就是喝完酒以後倒頭就睡,不撒酒瘋,不吹大話,也不會做出一些事後讓自己後悔的事情,這種人擁有極強的自控力,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其實酒後是比較興奮的,如果由著自己的性子會做出一些平時放不開的事情,喝完就睡的人未必是因為他真的想睡
  • 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
    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在職場上,飯局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談生意都是需要喝酒的。喝酒不但能維繫大家的感情,還能促進生意的進行。所以經常會遇到那種領導叫你給合作夥伴敬酒的場面,然而那些初入社會初入職場的小白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先幹為敬」以表對領導的尊重。可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能引起領導的讚賞,領導心裡肯定還會覺得你不懂事。
  • 酒品即人品,到底準不準?
    有句話叫做「酒品即人品」,酒後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那麼這句話到底準不準?酒後的六種類型裡你屬於哪一種呢?酒後酣睡型有的人喝完酒就乖乖睡覺,不吵也不鬧,這大概是喝酒裡面最被喜歡跟慶幸的一種。這樣的人性格隨和,不會為一點小事耿耿於懷,但很少與人交流。
  • 小夥買320萬蘭博基尼送女友,4S店銷售酸了:這碗狗糧先幹為敬!
    小夥買320萬蘭博基尼送女友,4S店銷售酸了: 這碗狗糧先幹為敬!在超跑界蘭博基尼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畢竟一輛車子少說也要幾百萬起步,普通人對於這類豪車根本就不敢奢望,只有那些富二代才願意一擲千金只為自己圖個開心,不過近來在蘭博基尼4s店,一位小夥的做法著實是讓人感動了一番,因為他沒有給自己買車,而是買了一輛車子送給了女友。
  • 酒品年輕化何不向內看?
    ,投身年輕化酒品產業。因此,噱頭成了酒品年輕化最好的突破。然而,就像為了摔碗的酒;為了算卦的咖啡;為了拍照的冰激凌……眾多「網紅」曇花一現,盲目追求流量,實為捨本逐末。 筆者認為,酒品年輕化,「外援借力」是一方面,更應向內挖掘——「向內看」,而這個「向內看」則包含了兩層含義。
  • 你真的了解酒與酒文化嗎
    酒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人類對酒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在酒上附加了許多社會的、道德的、精神的意義,酒也常常被烙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記。縱觀全球從世界的角度去看酒與酒文化,你會發現不僅僅是中國,就全球而言世界各國有關於酒的起源的說法都有著一樣或相似的說法——都有著酒神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