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提琴新秀——95後的未來制琴大師陳宇帆

2020-12-16 琴界網曹氏提琴

曹氏提琴新秀——陳宇帆

陳宇帆,一個95後大男孩,1998年生於廣東廣州,自小接觸提琴。生活中是一個隨性的男孩,有時,很喜歡安靜的世界,自己安靜地看看電影、聽聽歌、拉拉琴;有的時候,也很喜歡熱鬧,和朋友們一起玩鬧,一起打遊戲,一起談天說地。

陳宇帆的父親是曹樹堃大師的大徒弟陳石金(曹氏提琴廣州工作室的負責人陳石金),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跟曹樹堃大師做提琴了,一做就是二十多年。一直以來幫著曹樹堃大師打理曹氏提琴廣州作坊的一切事物,每天跟提琴打交道,已經離不開「曹氏提琴」這幾個字了。

陳宇帆小的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去的地方便是制琴工廠了。因此,宇帆接觸最多的就是小提琴的製作了。耳濡目染,宇帆對提琴和琴弓的製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著師傅們的姿勢去擺弄。高中時就定下目標:考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提琴製作,希望今後能在這個行業有所發展。

後來由於各種原因錯過了這所理想的大學,但這並沒有影響宇帆對提琴的熱愛。在國際提琴製作大師曹樹堃先生和父親的幫助下,宇帆開始正式接觸提琴製作,並進入曹氏提琴(Scott Cao Violins)這個大家庭,成為了這個製作團隊的一員。

在學習做琴的同時,宇帆也認真的記錄了制琴的筆記,他知道只有把制琴的每一道工序仔細的記錄下來,他才可以做出一把好的提琴!

以下內容由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新秀 陳宇帆提供,歡迎閱讀!

提琴裝配——指板的注意要點

提琴指板一般是使用烏木製作而成的,和琴頸粘在一起。指板是專供手指按弦用的,背面的上半部分與琴頸而粘合在一起,下半部分懸空在琴身的上部。雖然它是由非常堅硬的烏木製成但在長期的接觸使用後,會有相當的磨損。如果不按規定尺寸加工和裝配,不僅對小提琴的聲學效果有極大的影響,而且會出現雜音甚至於無法演奏。

在小提琴裝配中,指板處於特別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需要經常注意的一個部件。它的位置決定著有效弦長決定著琴碼的位置、高低及弦(距離指板)的高低,從而對琴的發音、演奏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指板的另一重要的功能是增加琴頸的強度,使琴頸能更堅強地抵抗住琴弦的張力。指板的這些重要性有時往往被忽略了。

一塊全新的指板在經過專業的提琴使用者使用1~2年後,就會有一些像弦槽似的小坑窪出現在原本光滑的指板表面上。這些小坑窪雖然細小,但如果不即使處理掉,在往後的演奏中會產生雜音。因此便要把提琴交給專業的修琴師重新修整,經過修整後的的指板表面不但要恢復原來的光滑,而且要注意表面的弧度要與弧度樣吻合,指板中部要有少於的下凹,這樣才能讓在琴弦震動時不觸碰到指板,從而產生雜音。

每個人指力的大小,按弦方式,汗水的蝕損程度和拉琴的時長短不同,指板從全新到需修整的時間間隔也會因人而異。指板在經過多次修整後,就需要重新更換,不然會影響整個琴頸的厚度和演奏者的感覺。

最後一個注意要點是:指板不能出現扭曲變形的現象。特別是新琴,無論指板是向上翹或者是向下凹,這些都會對提琴的演奏性能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不但會出現雜音,還會影響演奏手感與琴弦的張力。所以說指板的狀態也決定了提琴的演奏狀態,如果你是希望你的提琴永遠處於一個最好的狀態,那就請多留意一下指板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曹氏新秀陳宇帆正在製作小提琴因為四重奏的演奏特殊性曹氏新秀曹樹堃弟子陳宇帆於美國獲得弦樂四重奏音色獎,並被星島日報報導從08年至今,共六屆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比賽,曹氏提琴六屆都收穫音色獎及工藝獎,尤其是四重奏,六屆比賽兩次獲得音色獎,兩次獲得工藝獎。
  • 曹氏| 廣東音樂小提琴與廣府制琴大師曹樹堃(廣府人雜誌報導)
    (FCGD)設計,具有較高的琴頸角度和琴碼,並且厚薄構造要比原來西式小提琴輕盈,而這個設計旨在因應樂器在調低音高后的張力和結構改變,仍然保留原有的穿透力和共振,讓曹氏小提琴的音色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這標誌了曹樹堃的制琴水平從「曹氏模仿製造」走向了「曹氏自主創造」的新高度。廣東音樂小提琴就是「曹氏自主創造」的成果之一。著名制琴家們的名字總是跟世界一流的演奏家們聯繫在一起。讓曹氏仿古名琴這一品牌進入一流演奏家視野的,是1999年在舊金山戴維音樂廳發生的著名的「斷弦事件」。
  • 曹氏提琴 |提琴弦軸擰不動太緊或太松滑跑弦的解決方法
    提琴弦軸擰不動,太松滑一擰就跑弦,無法保持在一個點上,是許多演奏者常常會碰到的問題。有的人因此會在拉弦板上裝4個金屬微調,如同裝了一個弱音器一樣,從而影響了提琴的發音。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曹氏新秀 陳宇帆提供,歡迎閱讀!
  • 2018(上海)國際樂器展,曹氏提琴展位E4D43,期待與您再次相遇
    今年上海樂器展曹氏提琴將攜帶多把音質超棒的小提琴跟廣大音樂愛好者及專業演奏者見面。曹氏提琴展位,位於E4D43館,屆時歡迎大家蒞臨參觀,與曹樹堃大師一起探討提琴。與之毗領的提琴大師製作工坊今年將匯集海內外頂尖提琴制琴師,大師現場獻技,展示提琴製作技藝,探秘提琴背後的故事。
  • 曹氏提琴 | 大提琴的發展你知道多少?
    本文由琴界·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而與克雷莫納相鄰的布雷西亞提琴製作學派卻熱衷於製造著由借鑑小提琴共鳴箱355毫米的長度加倍而來,即其大提琴的共鳴箱長度在710毫米(布雷西亞制琴學派的代表人物Gasparo da Salo除了製作710毫米琴型也還做過大於760毫米的大型大提琴)。這兩種相差甚遠的尺寸一直並存延續至18世紀。
  • 曹氏提琴 | 小提琴花紋越漂亮質量越高?是密紋好還是疏紋好?
    曹樹堃大師作品很多人認為,地板的花紋好,提琴的質量一定是好的或高質量的。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當然,同一制琴師會選用較好花紋的的底板去做較高檔次的提琴。一把做工精細、聲音悅耳、油漆亮麗的提琴,加上美麗的花紋底板,確實會使樂器顯得更為高貴。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中國)展廳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
  • 曹氏提琴 |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1700—1900年北義大利經典提琴作品
    馬丁·比蒂(Martin Bitti)及喬凡尼·安東尼奧·桂多(Giovanni Antonio Guido)在熱內亞成立小提琴演奏學校,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亦於十八世紀末在此地作曲及進行表演活動。他所製作的提琴使用漆色為金黃色或紅棕色,外觀上相當粗糙。他曾教導過尼可拉·比安奇(Nicoló Bianchi,1803—1880年)。盧多維科·拉斯泰利對於熱內亞制琴傳承有著重大貢獻。
  • 維也納的華人提琴製作大師:夫妻創辦提琴工作室
    維也納的華人提琴製作大師:夫妻創辦提琴工作室 2014年12月27日 10:02   來源:新華網
  • 詮釋制琴藝術的魅力——鄭荃師生提琴作品展及音樂會舉行
    在展覽提琴作品的同時舉辦音樂會、大師班等學術交流活動。活動得到了中央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青島市政府和山西省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的支持。  鄭荃於1983~1987年留學義大利,在克雷莫納國際提琴製作學校學成歸國後,一方面繼續自己提琴作品的創作,一方面致力於為國家培養提琴製作方面的人才。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中提琴是現代提琴中最早面世及被採用的,它的四條弦是C 、G、D、A,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本文由琴界·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演奏中提琴雖然看起來和小提琴很接近,實際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於體積變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對體能要求更高。(據說小提琴師練習幾個月中提琴後再演奏小提琴會有很大進步。)
  • 曹氏提琴 | 什麼是拉弦板,它有什麼作用?|曹樹堃|小提琴
    拉線板除了它本身的栓弦功能外,其大小、長短、重量、材質等都會對提琴的發音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這個配件的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巴洛克時代,拉弦板知識一塊上寬下窄的長木片 ,表面略帶弧形。現代提琴的拉弦板是鴨舌形的圓形及鴨舌形的方形(也有稱其為英國式)。
  • 世界提琴之都裡的名匠:從伐木工人變身製作大師
    世界提琴之都裡的名匠:從伐木工人變身製作大師 小提琴製作大師常中秋檢查已製作好的小提琴外型。張龍雲 攝小提琴製作大師常中秋向記者介紹小提琴的製作工藝。
  • 瑪蒂尼:歐洲手工提琴傳承者
    「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大、這麼好的小提琴製作工廠」這句讚嘆之語來自中外提琴演奏家和製作專家每每到訪中國,參觀了為數不多大的提琴企業後的由衷感慨。近幾十年來中國提琴製作業承襲了國外技藝,在各大國際提琴製作比賽中屢獲佳績,從而帶動了中國制琴整體水平的提高。可國內目前手工提琴作坊企業很多,但卻一直缺少優秀的、有知名度的品牌。
  • 疫情終將過去 義大利提琴製作大師的隔離生活
    小城只有七萬人口,以製造高品質小提琴聞名全球,更是國際提琴屆音樂人心中的「聖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克雷莫納被意政府列入疫情防控的「紅區」。義大利高級制琴師 西莫奈·莫拉西西莫奈·莫拉西大師接受總臺記者遠程視頻專訪西莫奈·莫拉西是生活在克雷莫納的一名高級制琴師,也是國際提琴與琴弓製作大師協會副主席和義大利專業提琴製作師協會副主席。疫情影響了莫拉西的生活,也對他所從事的制琴行業帶來巨大衝擊。
  • 曹氏提琴 | 世界著名小提琴協奏曲
    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個,歡迎閱讀!1875年2月7日在巴黎的大眾音樂廳,這部作品由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首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這首樂曲特別令人詫異的是它的名稱--《西班牙交響曲》,這在所有的小提琴協奏曲也是罕見的。我們不得不將其認定為拉羅的特色,因為除此之外的小提琴作品,拉羅也分別冠名為:《俄羅斯協奏曲》和《挪威幻想曲》等。這部作品在現多數情況下只演奏三個樂章,即第一、四、五樂章。還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 澳大利亞華人提琴製作大師陸偉光:「痴」琴一生
    陶社蘭 攝中新網雪梨5月28日電 題:澳大利亞華人提琴製作大師陸偉光:「痴」琴一生中新網記者 陶社蘭陸偉光自稱「琴痴」,開始用微信時,他就用了這個微信名。事實上,他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他已經做了45年的小提琴,每天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和琴打交道。他說,做琴,是一種享受。
  • 世界提琴之鄉北京平谷以琴會大師
    世界提琴之鄉北京平谷以琴會大師     國際提琴製作大師協會主席保爾  2009年,東高村鎮獲批全國首個「中國提琴產業基地」,成了世界聞名的「提琴之鄉」,擁有提琴生產規模企業9家,配件生產企業150餘家,從事提琴產業人數3500餘人,年產值3億元。年產提琴30萬把,其中90%以上的產品銷往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南美以及東南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據國際市場30%的份額。
  • 平谷製造提琴佔世界產量三分之一
    像郭蘭珍一樣,在平谷區東高村鎮有3500多名農民從事提琴產業,每年帶來7000多萬的收入。「東高村鎮原是農業大鎮,農村人口3萬左右,在華東樂器廠的直接帶動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制琴業已成為鎮裡的主導產業。目前,鎮上能夠獨立制琴的企業已有4家,許多農戶成為了提琴零部件的加工點。全鎮從事制琴產業的農民人均月收入1200元,農民30%的收入來自提琴產業。」
  • 千餘知名樂器品牌亮相 :4米葫蘆琴霸氣 300歲提琴天價 -提琴 樂器...
    除古色古香的民族樂器,西洋樂器同樣奪人眼球,其中,一把估值超600萬美元的古董提琴令藏家駐足。據介紹,這把提琴由義大利制琴大師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裡於1692年製作而成,儘管距今已300多年歷史,卻保存完美,整個琴身鑲著透亮的金黃漆面,音質甘純華麗、明亮圓潤。工作人員介紹:「這把琴目前由一名德國藏家所有,儘管估值超千萬人民幣,但在展會上卻是只展不售,結束以後由藏家帶回德國。」
  • 曹氏提琴 | 如何給孩子挑選合適的小提琴?
    本文由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在孩子把琴正常夾好後,手臂完全伸直,如果手掌心和琴頭頂端產生距離那麼孩子需要更換小提琴了。